逆流伐清  第三章 安沛入甕

類別: 歷史 | 架空歷史 | 逆流伐清 | 樣樣稀松   作者:樣樣稀松  書名:逆流伐清  更新時間:2014-03-11
 
傳召群臣的侍衛已經走了,莫敬耀在空蕩蕩的大殿中來回踱步,忽而喜形于色,忽而又顧慮重重,委實難以抉擇。

“昔先祖有遺囑:滋莫家氣運已終,黎氏復興,乃天數也。我等宜避居他國,養成威力,屈節待時,伺其天命有所歸而后可。”莫敬耀若有所思,喃喃自語:“今黎朝名義雖正,然權歸鄭府。歡愛之士,多據要津,其風聲氣息,與四宣寬和平易,不能無異。兼之先祖明德、大正之政,固結于民心者未忘。故天運既還,然人心之向我莫氏者未盡還。通儒文士,亦往往鏟彩埋光,豈不是待我莫氏中興而應世?若明軍勢大破鄭,此誠我莫氏中興之良機也,不可失,萬不可失耶……”

“宣光援軍到了嗎?”

“富壽援軍到了嗎?”

“巴克的也到了嗎?”

朱永興詢問已畢,頗覺好笑,這怎么有些象“上班的走了嗎,上學的走了嗎……”。不過,眼前終于出現了一座象樣的城池,令他很是有些振奮。攻城掠地,又一次見證這新歷史的時刻即將到來了。

“聚于安沛的安南兵差不多超過兩萬了吧?”馬寶粗略地計算了一下,望向前來報告消息的中年人,等著他的確認。

這個中年人是華裔,是鄭家多年來行商安南的一個耳目,得了密令刺探消息。其實他并沒有太多的做間諜的經驗。所獲情報也不詳實,對于馬寶的詢問,他遲疑著不敢作答。

“兩萬也罷,三萬也罷,不過是甕中之鱉耳。”朱永興笑著擺了擺手。算是解脫了這個菜鳥的尷尬。

馬寶收回了目光,對朱永興說道:“殿下,安沛附近的敵人基本已經被調至此城,只要一鼓而勝,則取周圍之地如探囊取物。”

朱永興點了點頭,說道:“圍三闕一。敵人若潰敗出城,便可用騎兵追擊,輕松取勝。若是在城中巷戰——不妥,我軍破城之后暫不必深入,以炮轟擊,震懾其膽。迫其投降。”

“殿下英明,我軍長于野戰,巷戰糾纏,怕是會增加死傷。”馬寶表示贊同,還不忘恭維一句。

朱永興淡淡一笑,催馬而行,在親衛的保護下繞城而行。觀察城防,尋找破城的薄弱之處。

在安沛城以北二十里處,明軍與安南兵經過了一場規模不自太大的野戰,被輕易擊敗的安南兵潰敗逃回安沛,使安沛郡公鄭樺徹底打消了再與明軍野外交戰的信心,開始全力堅守城池,以待升龍派出更多的援兵。

雖然安沛的城墻并不是十分高大堅固,但鄭樺覺得明軍遠道而來,不太可能攜帶重炮,攻城器械也需臨時打造。城中安南兵又是不少,堅守還是大有希望的。

所以,明軍在城外安營扎寨的時候,鄭樺就站在城頭上冷眼看著城下,還滿有信心地給周圍的安南兵將鼓勁打氣。

“殘明軍隊為清軍所逼。在中國已無法立足,就想來我安南奪地以居。然勞師以襲遠,豈能持久?待其師勞力竭,我國大軍齊至,必勝無疑。”

“郡公高見啊!”

“大人熟習兵法,見微知著啊!”

“大人一語中的,真是令末將茅塞頓開啊!”

周圍的一群感慨之聲響起,鄭樺捋須而笑,面露自得之色。

安沛城外沒有護城河,只有一條草草挖就的壕溝,城墻外還稀稀拉拉有一些新釘入地下的木樁。顯然明軍推進太快,使得安沛守軍并沒有充裕的時間加固城防。連破舊的城墻也是倉促修補,磚石的新舊程度、顏色各不相同,看上去就象打了無數補丁的百衲衣。

明軍的主力在北門安寨立寨,騎兵則在東西兩門外來往巡視,震懾城內敵人。盡管明軍可以把四座城門都堵住,但朱永興并不想使安南兵作困獸之斗,所以留下南門可以出入。

經過觀察,朱永興發現安沛的三座城門都沒有高大的甕城結構,只是修建了簡單的城樓以增強城門的防御能力而已。而東門更加破舊,連簡單的城樓都沒有,守城火炮更是寥寥無幾。所以,他決定選擇這里作為突破口。

“大人,明軍分兵了,在東、西兩門也列寨陳兵,并在城門外開始掘壕。”

郡公鄭樺擺了擺手,示意他已經知道了。此時,他正在北門城樓,城下明軍的舉動看得很清楚。

“列寨陳兵是要攻城?可掘壕又是何意?”鄭樺有些迷惑不解,這明軍到底是要攻,還是要圍困?看了半天,他不得要領,只好以不變應萬變,命令守城軍兵加緊戒備,不得松懈。

其實安南人判斷有誤,明軍并不是掘壕圍困,而是以壕迫近,幾道z字形壕溝以肉眼看得見的速度向城門逼近,直到一百五十米左右。然后掘土堆墻,慢慢形成了一道面向城門的遮蔽掩體。

“昔官渡之戰,袁紹曾構筑樓櫓,堆土如山,用箭俯射曹營。”鄭樺倒也不是一個草包笨蛋,竟然還知道些三國故事,捋著胡須自作聰明地自語道:“難道明軍要仿效之?”

“大人英明。”一個安南將領立刻馬屁送上,“明軍些許伎倆,難逃大人慧眼,此戰必敗矣。”

馬屁一拍,鄭樺更加堅定了自己的判斷,冷笑著一指城外,說道:“筑土為山?無石頭木料豈能立泥為壘?明軍擅野戰,攻城卻是拙笨。敵鋒正銳,我當堅守。待其糧盡,氣瀉自去。如此,城無憂矣。”

“是啊,是啊!正值雨季,土質松軟,想筑土為山,真是異想天開,愚不可及。大人深通兵法,安沛固若金湯,明軍必定鎩羽而歸。”又一記馬屁送上,鄭樺故作矜持,又將睿智深邃的目光投向城外,滿含著不屑和鄙視。

如果不是在雨季,土質過于松軟,老子就讓你們坐土飛機。朱永興將王旗立于北門,主攻卻在東門,現在他正對不能進行地道爆破而感到遺憾。幸好,這是安南的城池,與中國的堅城無法相比。如果有甕城,或是三道門三道墻,哇,想起來就頭痛無比。

對于堅固的城池,別說是在古代,即便是到了太平天國時期,不論是中國自制的銅炮、鐵炮,或者是外國運入的洋鐵炮,都沒有克服城寨的足夠能力。要攻克敵人堅守的城池,似乎只有用地道攻城一法。

而地道攻城法古已有之,在應用火藥之前,穴攻的目的有兩個,一個是挖地道進城,另一個是破壞城墻。而想要從地道攻進城的難度很大,地道要非常寬闊,能夠容納大量士卒快速入城。所以,通常穴攻時并不是一直挖過城墻,而是把城墻下面挖空,再用堅固的木樁撐住上面的墻基。等到把一段城墻下邊完全挖空后,就撤出人員,放火燒毀那些支撐墻基的木樁,造成城墻坍塌。

到了明朝,穴攻時用火藥爆破城墻才開始出現,李自成攻洛陽、張獻忠攻重慶、成都,都曾使用過此種辦法。但真正地普遍使用地道爆破,還是在太平天國時期。

盡管現在已經有了地道爆破的先例,但朱永興還是認為這種戰術有很大的改進和提高的余地。因為他學過物理,是半個軍事發燒友,前世寫書時也查過很多資料。所以,對于如何增加爆炸威力、提高爆破效率,比如更科學地密閉藥室、更好地控制爆炸沖擊的方向、凹面裝藥聚能等等,朱永興有著很先進的理論知識,只是需要在實踐中加以試驗和完善。

現在既然自然環境不允許進行地道爆破,朱永興便決定采取大炮轟擊,再加外部爆破的方式攻破安沛。

轟天炮從原理上講,非常類似于大口徑臼炮,射角大、彈道弧線高,可以用來轟擊距離較近、中間隔有障礙物、無法平射的目標。而朱永興下一步的目標,則是鑄造類似美國南北戰爭時所用的“大破侖”和“小拿破侖”野戰炮,以及攻城用的巨型臼炮。

這三種炮都可由青銅鑄造,也都是前裝滑膛炮,結構簡單,成本較低。雖然比鋼鐵炮沉重,移動不是很方便,但卻堅固,且容易制造,并能比轟天炮的射程提高數倍之多。

重視火器,重視大炮,重視炮兵,這是穿越者基于軍事歷史的發展軌跡而形成的固有觀點。

約莫三個時辰后,明軍做好了全部的攻城準備,不僅是在城門外建立起有保護功能的炮兵陣地,還用竹子樹木捆扎了幾十架梯子,對于不足兩丈的安沛城墻,連登城用的梯子也比較容易制造。

布置完畢后,朱永興留下王旗,帶著幾十名親衛趕到東城門,親自指揮攻城作戰。

趕路時工匠們坐車休息,停下來宿營時便開始加班加點的工作。轟天炮不過是個鐵桶,比較容易制造。現在軍中已經有了近三十門轟天炮,沿途再向各土司購買火藥加工炮彈,元江那嵩又供應了一批,再加上從安南繳獲的,彈藥也很充足。(。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請到m.閱讀。)RT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