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伐清  第三十八章 突破方向

類別: 歷史 | 架空歷史 | 逆流伐清 | 樣樣稀松   作者:樣樣稀松  書名:逆流伐清  更新時間:2015-01-03
 
計劃再好,也是紙面上的謀劃,老天卻是不會按照誰的意思出牌。這對于所有人都是一樣,緬甸如此,滿清如此,明廷也是。

與緬甸的戰爭并不是現在的主題,朱永興也不想把寶貴的資源用在那里。雖然計劃在實行中出現了變動,但從實際上的影響來看,卻并不是那么重大。明軍還無暇與緬甸進行一場大規模戰爭,緬甸也同樣沒有充分的準備。

也就是說,過程顯得并不是太過重要,重要的是結果。只要緬甸構不成威脅,只要賀九義所部能夠抵擋或者壓制住緬甸,他的精力還是主要放在明清的國戰上。至于永歷君臣的安危,在他順利登基后,已經變得不重要了。

現在還有人惦記永歷君臣嗎?有,也是極少數,且不會動搖他的根基。現在還有人想讓永歷重新掌權嗎?有吧,但更是少之又少。一些在新政權中失意者,無職無權,無兵無將,又能掀起多大的風浪?

基于這樣的考慮,朱永興下旨褒獎了賀九義,將其晉為侯爵,并指示他穩步求進,繼續給緬甸施加壓力。同時,他又命令國安部派出密諜,煽動緬甸境內土酋部落作亂。

緬甸的民族問題由來已久,緬族人口眾多,緬王也出此族,但孟族、撣族等并不十分歸服,在東部和南部的勢力很大。等到百余年后,東吁王朝沒落,阿瓦城便是被孟族占領的。所以,充分利用緬甸內部的各族矛盾,以達到不戰而勝的目的,這也是朱永興抄襲后世英國殖民者分而治之的策略。

一個正在沒落的緬甸東吁王朝。朱永興對于莽達敢與明朝強硬的理解,就只能認為這個家伙腦袋有問題,妄自尊大的過了頭。試想,一個國家的首都的防御如此薄弱,還敢對外叫板。不是有病是什么。

而所謂的議和,一直是在秘密的狀態下進行。明廷敷衍的態度很明顯,連個有官身的使者都沒派,給張維翰的名義美其名曰“布衣相”。清廷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在議和還在討價還價的同時,已經開始了戰略收縮的準備。從西面的保寧。到東邊的大海,戰線實在太長,憑滿清的人力、物力,實在是難以支撐。

但議和不停戰,且明軍的突破方向的選擇。顯然出乎了滿清的意料。不是在新開辟的山東戰場,也不是中腹的荊襄,而是在保寧。從戰略上看,明軍似乎要囊括全川,然后進逼漢中,出營商、洛。

甘陜出精兵,江南多財賦。這似乎是一個眾所周知的道理。明軍已占江南,再奪西北。便是握有兩利,勝利可期。但這卻是外行人的看法。現在的甘陜幾經戰亂,社會、生產未能恢復。可謂是地方疲弊。而且甘陜人口大量減少,又經過清廷數次抽調綠營,早已不復老秦出精卒的傳統。

況且,四川巡撫高明瞻率部退到保寧后,已經屢次上奏,陳述當面明軍之盛。講說后勤保障的艱難,再三請求放棄四川。退入陜西漢中固守。

也就是說,明軍選擇的突破方向對于滿清來說。并不是要傾力爭奪的地方。能守則守,不能守則退,對于四川,滿清已經是作好了放棄的準備。但準備是準備,滿清并沒有馬上棄守。顯然,他們是想盡量多撐些時候,或者是想把這些將要放棄的地方當作籌碼,盡可能得到其他地方有利的交換。

這就是看問題的角度不同,也是明清雙方目前所處的立場決定的。朱永興并不是需要甘陜的士卒,因為他已經不相信所謂的地域歧視,但他視甘陜為自己要光復的失地,不管它是否凋弊。

而敢于出營商、洛,在另一方面也表示明廷渡過了困難時期,或者至少說是困難已經大大緩解。在糧草物資方面,明軍可以采取主動的進攻計劃,而不必再擔心光復地區的民生困頓。

江南、湖廣收獲了一季糧食,而湄、仙地區早已經把收獲的第一季糧食運到了各個需要的地方。籌措來的款項從占城、真臘、暹羅買到了大批物資,足以支撐明軍在一個或兩個方向上采取戰略性的作戰行動。

而從戰局上看,進攻保寧(現閬中)的態勢是非常有利的。晉王李定國在重慶的鎮朔軍,以及由夔東十三家擴充改編的討朔、伐朔兩軍,已經形成了戰略上的包夾之勢。借助于長江航路的暢通和充足的船只,機動調兵,足以在進攻方向上形成壓倒性的數量優勢。

人馬浩浩蕩蕩,在旌旗招展中昂然行進。不時有斥候縱馬馳過,通報著前方的消息。

晉王李定國在隊伍中騎馬而行,不斷地給斥候們下達著命令,而身前身后則是馬蹄聲雜沓,無數鐵騎正滾滾向前。

作為最先組建的騎兵部隊,鎮朔軍已經擁有了五千驃騎,三千龍騎,以及一萬五千名的步兵。從這個比例上來看,鎮朔軍是明軍中機動能力最強的部隊。

作為此次作戰行動的主力,李定國率領本部在嘉陵江西岸向北攻擊,鄭王劉體純統討朔軍的兩個師在東岸推進。參謀總部的計劃不僅是攻占保寧,而是要盡復川北,兵逼漢中。

“川北為漢中門戶,有川北后得有漢中,無川北不第無漢中。至保寧一隅屯聚清廷糧餉,又兼設文武,為西南地區滿清唯一立足點,破之乃為重要。”

對于總參謀部的布署,晉王李定國深以為然。當初蜀王劉文秀雖然有些操之過急,但也是看到了川北和保寧的重要性,清軍倚以為全川、收云貴之大鎮。所以,他才要趁勝消除這個威脅。

盡管劉文秀兵敗保寧,卻不可否認在當時來說,他的大策略并沒有多大問題。只不過是在攻打保寧的具體布置上,犯了輕敵分兵的錯誤。

而現在總參謀部作出收復保寧的計劃,情形與當年又是大不一樣。明軍已收復了四川絕大部分地區,且采取了有力措施經營四川。比如設官安民,組織移民,聯絡土司,加緊屯田,已經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