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話連篇,鰲拜撇了撇嘴,對康小三的振振有詞感到厭煩。⊙四⊙五⊙中⊙文~頂點小說,
議和失敗,明軍的壓力猶存,便無法調動兵力去猛擊察哈爾部,平定布爾尼的叛亂。況且,從各方面得到的消息,察哈爾部與明廷已有勾結,想消滅他不是易事。
對此,鰲拜已經有了初步的計劃并付諸了實施。那就是繼續利用蒙古諸部的分裂不和,派出官員到漠南東部諸旗征調兵馬,比如科爾沁、阿祿科爾沁、翁牛特、巴林、敖漢、喀喇沁、土默特、扎魯特諸旗,用蒙古人打蒙古人,消滅察哈爾部,或者將其驅逐得遠遠的。
不用滿漢八旗費一兵一卒,便能解除察哈部的威脅,這自然是最理想的。但鰲拜也知道事情不會這么一帆風順,關鍵是能否與明軍形成對峙,以證明滿清雖退出關外,但戰力猶在,并不是敗勢已定,難以挽回。
人嘛,通常總是要站到勝利者一邊。天天喊著滿蒙一體,可大難臨頭各自飛。如果滿清頹勢難挽,蒙古諸部還會聽其號令,為其賣命嗎?這從明軍在中原大反攻,滿清節節敗退之后,蒙古諸部的表現便能夠清晰看出。騎墻、觀望,或者在等著落井下石,出現這樣的狀況,鰲拜覺得一點也不意外。
沈陽是必須要守住的,錦州是遼西門戶,由于遼西走廊的特殊地形地勢,或許能趁明軍來攻時,再重演一次松錦大戰那樣的勝利,明朝便會重新考慮議和的事情了;而遼東,則相當令人頭痛,兩面作戰的不利局面難以擺脫。
從整個形勢看,滿清表面上似乎又回到了未入關前的狀態,實際上卻是倒退回了天啟年。甚至比那時候還要惡劣。因為無論是兵力、裝備,現在的東北軍區強那時的東江鎮數倍不止,北京軍區也絕不象那時的遼西明軍暮氣難鼓。
一個太監捧著急報趨步進入大殿,鰲拜伸手一招,太監猶豫了一下,便送了過來。
自古權臣是個什么下場。鰲拜心中清楚。但他已經處在這個位置,萬不能畏縮退讓,否則便死無葬身之地。所以,他廣植黨羽,總攬軍政,按他所說,那就是英雄豈能自斷羽翼?至于以后,離康小三親政還有好幾年呢,到那時候誰知道會是個什么樣子?
康小三還在說著。既是警誡,又是點醒,“當年我們入關,披甲不過十萬,卻能橫掃中原,橫掃江南,橫掃兩廣福建——”他揮著小胳膊,用動作加強著氣勢。“天下誰能擋之?”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啊!”康小三重重地嘆了口氣。“才過了二十多年哪,聲色犬馬,竟消磨得啥也不會干。只知道養狗轉茶館,領著月例銀子,吹噓祖宗那份功勞……”
“陛下——”鰲拜一拱手,不客氣地打斷了康小三的長篇大論。“急報,山海關的明軍出動了,已至廣寧前屯衛(現綏中)。”
康小三愣了一下,眨巴著眼睛,這是通報。還是請示,他一時沒搞清楚。
鰲拜面無表情,大聲對群臣說道:“說一千,道一萬,敗退關外的最主要原因還是太慣縱漢人了。大加賞賜不說,還晉封親王,可結果怎樣?朝廷勒緊褲帶供著錢糧,還不是說反就反了。所以,還是咱滿人最可信。只要咱滿人一條心,遼東這塊地方,咱們還是占得牢牢的。”
“嗯,皇上說得也有點道理,那玩耍嬉鬧的玩藝兒不能再要了。”鰲拜似有似無地贊了康小三一句,躬身一禮,說道:“陛下,軍務緊急,臣等這便去調兵遣將,就先告退了。”說完,他威嚴地掃了一下殿中諸臣,轉身大步走了出去。
“臣告退。”遏必隆緊接著叩頭退出。
接二連三,大臣們都退出了大殿,只剩下康小三和幾個太監宮女。哼,康小三咬了咬牙,一跺腳,轉身怏怏地走了。
形勢相似而大不相同,蕩朔軍由山海關出動,沿遼西走廊北進,四萬余兵馬陣勢嚴密,車、炮、騎、步、輜各部齊整,而海上又有天津水師的數百艘艦船護衛。
因為水師的強大,狹窄的遼西走廊不再是令人生畏的通路,而覺華島還在明軍手中,無疑又使大軍的前進有了可靠的情報和耳目。這其實也正是滿清不戰而棄山海關的原因所在。
滿清沒有水師,固守山海關不僅糧道狹長、運輸困難,而且有被明軍兩棲登陸,切斷退路的危險。依山傍海的遼西走廊,綿長的海岸線讓滿清難以抽調出足夠的兵力處處設防。
而明軍依靠水師,遼東遼西便可通過遼東灣緊密聯結,協同配合。糧草物資的運輸也比陸路更為方便快捷,耗費的人力物力更少。
而蕩朔軍此次的目標是重踞寧遠(現興城),牽制錦州清軍,以策應東北軍區在遼東的軍事行動。同時,這也是對察哈爾部的戰略支援,使其能攻打親清的喀喇沁旗和敖漢旗,逼近義州衛,從西北方向對錦州形成戰略威脅。
說到察哈爾部,因為布爾尼是蒙古最后一位大汗的后裔,是頗有雄心的,所以不甘心受清朝統治。對于明朝來說,這不過是個暫時的盟友,共同打擊滿清。從長遠來看,由于布爾尼要建立什么蒙古大帝國,與明朝的矛盾又是不可調和的。
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用朱永興的觀點來看,這個問題也算不上什么。布爾尼、羅卜藏、奈曼旗郡王札木禪、阿雜里喇嘛、僧額渾津喇嘛、喀爾喀公垂扎布、都統晉津、副都統布達里等舉事反清,他們攻打吞并的都是蒙古部落,戰略進攻的方向直指遼東西北的義州衛,對明朝是采取了親近的政策。只此一點,便是可資利用的。
當然,這種利用是相互的,也可能是短期的。比如布爾尼攻取了張家口以北的鄂西奚,奪取了御馬廠和清朝大臣的馬廠,便在與明廷結盟后獻與明廷三千四百多匹;而明廷也給了布爾尼不少物資,承認其為察哈爾汗,承認其對敖漢、喀喇沁、科爾沁、內喀樂喀部的統治權,并給予通商貿易的權利。
不管察哈爾部對滿清的直接打擊能有多大作用,哪怕其專注于對科爾沁等部的吞并統一,也間接地削弱了滿清的實力。因為科爾沁、敖漢等蒙古部族是親近滿清的,是可能會為滿清提供駝馬,甚至人力幫助的盟友。
對蒙古部族來說,與中原通商,換取茶葉、棉布、糧食、食鹽、鐵器,乃至奢侈品絲綢、瓷器等,對粗放畜牧業為主的單一經濟體系的他們的生活是關系極大的事情。
因為邊市、貿易等問題,歷史上蒙古部族放低身段,遣使請求貢市者有之;自恃武力,刀兵相見者亦有之。從這方面來看,察哈爾部是比較聰明的。有了明廷這個盟友,再建立起穩定持續的邊市貿易,那便是發展壯大的良好基礎。試想一下,先不說什么自然災害,就是平常穿衣吃飯喝茶,啥都不缺的察哈爾部也會吸引其它部落牧民前來附擁。
而滿清退出中原,則意味著少了拉攏蒙古部族的重要籌碼。而大明中興,則握住了很大的主動權,也是吸引察哈爾等蒙古部落的有利因素。
其實,利用商貿手段控制游牧民族,在中原王朝并不鮮見。而現在的明廷顯然更加精于此道,更加靈活實用。裝點門面的所謂進貢、賞錢取消了,代之而起的等價交換。嗯,交易很公平,但也很挑剔,可不是隨便什么人都能來貿易。
明廷已經對外頒布了要嚴厲制裁的蒙古部族名單,包括科爾沁、內喀爾喀等與滿清關系親近的蒙古部族,聲稱“粒米不市,掠殺有賞”。就是說一粒米也不與這黑名單上的蒙古部族貿易,而且別的蒙古部族攻掠殺戮,還會得到明廷的賞賜。
同樣,對于滿清也有更嚴厲、細致的封鎖政策。從普通一兵到貝勒、親王,從死人頭到生擒活捉,都有不同的賞格,就是鼓勵蒙古人去殺韃虜,替明軍殺一個少一個。而解救出被擄漢人,也在賞格之內,主要是擔心蒙古人殺良冒功,為了賞錢不顧一切。
有了相應的制裁和獎勵機制,再加上滿清頹勢難挽,有多少鐵桿蒙古盟友還會與之同舟共濟?至于察哈爾部,是專心打滿清也好,致力于吞并其他蒙古部落也罷,對明軍都是有利的。或許布爾尼忘了其祖先林丹汗的教訓,就是因為吞并太狠,逼索太急,使得很多蒙古部落轉投后金。現在沒有后金了,滿清也是自身難保,那他們依附投奔的對象是誰,不用深想也能知道。
沙俄可以把哈薩克、準葛爾等蒙古諸部當槍使,成為侵略擴張的急先鋒,那明朝為什么不能同樣施為,讓親明的蒙古諸部用鐵蹄踏碎沙俄的南下之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