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萼  69、五軍奪失地

類別: 歷史軍事 | 天萼 | 靜好居   作者:靜好居  書名:天萼  更新時間:2015-09-17
 
。但見翰本見此,眼睛瞪的更大,疾步過來,一把抓起他的前胸衣襟,厲聲問“你這衣服與腰帶哪來的,你將她怎么樣了,啊?”翰本大怒,聲色俱厲。

“大哥,莫急。不是我將她怎樣了,是她將我怎樣了。我,全軍覆沒,衣服的主人救了我。”看來,她沒有說謊,大哥的確記得這身衣服與腰帶。

翰本松開了手“快說說,怎么回事,不是命撻賴派人前往援救了嗎?”

“別提撻賴、太一兩個沒用的家伙了!他們駐軍大江北岸,根本渡不了江,援救南岸的我們。宋軍使船,有如我軍使馬。當我軍被十萬宋軍圍剿黃天蕩時,太一他們馬上撤軍,跑的比狼狗還快。”

翰本趕緊命人,備來茶點,要兀術坐下慢慢說,越詳細越好。

于是,兀術詳盡敘述了整個南下跟蹤追擊趙構,然后回師被一路阻截,直至被圍困,最后被搭救的全部概要過程。尤其,美人要他聽好、記牢的全部話語之大致意思。在敘述美人如何關懷備至,包袱里為他備就的途中用品,十分周全,連防身的短刀、夜行衣等等都有。說到這里,不禁目有濕意,有點哽咽。末了道:“大哥,我想,她是將對你的心意,用來關照我了。”言罷,他掏出她的信件轉交。并說了她要轉達大哥的,關于領養趙構孩子的建議。

“‘我來自方外,前世三國時期,與翰本前世有過一段緣分。’她,是這么說的嗎?”

“是的,這句話,我記得特別牢,一字不差。”

難怪初見時,有似曾相識感覺。“她,就是吳芍芬,也叫吳央,就是四年前,你與斡離不,要我去弄來的漢家女子。我隱瞞了你們,我當時派人去劫持過,弄丟了。月余后,她自己來到云州,我半bi半請,把她弄到府里,請她做了我五日的漢語師傅,又放走了她。經過,就是這樣。”

兀術立馬起立,大叫“大哥,這么美好的女子,你怎么舍得,怎么可以,放了她?”

翰本,拿著信件中的那句詩詞,遞給他“你看看,是否與掛這墻壁上的墨寶一樣筆跡?看完你就明白了。這樣的文字,從古至今,你可曾見過?”

“是一樣筆跡,不曾見過。難道她真是仙子?難怪額頭上,神情中,似有一種神圣的光,讓人不敢輕易冒犯似的感覺。”

翰本,看著自己的弟弟,毫發無傷,心中充滿感激。道:

你的感覺是對的。她應當是凡人,但靈魂中,或者說思想里,含有凡人不可知的方外因素,能夠先知先覺,或者說能掐會算。

她美麗非凡,美麗到令人不忍傷害其絲毫。她智慧非凡,智慧到令人難以對付。所以,兀術,你會敗在她的手里,不奇怪。

你想啊,為什么你們對趙構,就是始終沒有辦法?當年,大兵壓境汴京,怎么樣都召不回趙構,使之成為漏網之魚。然后,年年圍追堵截,依然徒勞。最后,bi他逃到兇險無比的海上,還是能夠大難不死。這是為什么?很大程度上,皆與這個女子有關。

據我觀察與了解,她具備,純情與豪情、可愛兼勇敢的品質。四年來,用心、用情專一,機智百出護趙構。這個,符合他們漢家女子的品德。

另外,你們不聽我的。發兵前,我阻止過你,也囑咐過你,不可bi人太甚。不可忘了當年,遼廷與天祚帝,是如何bi得我們女真民族,幾乎無以生存

。bi得我們父皇,高舉義旗,鋌而走險反抗,最后滅遼建金的。

漢人,視帝王如君父的思想,根深蒂固。你們把人家的君父,bi到下海逃難的地步,能不激起宋人強烈公憤與仇恨么?

——兀術,四弟,你當引以為戒了。

“大哥,你說這句詩詞是什么意思?她說,你會知道什么意思。說是將來方便的話,請你我為她做件善事。”

“這個,對你我來說,如她所言是件小事,屆時再說吧。”

“大哥,你說,美人說的,堂叔斜也,來日無多。叔皇,最多三五年壽命,會是真的么?”

翰本凝視自己的弟弟,感慨到:

她對你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真實表達,尤其勸勉你的話,乃肺腑之言。她關于的建議,是將有利你我后代的事,都關心到了。92.就愛看書網所以,她待你我是真心的,真誠的。(本章由77nt.Com更新)她不顧自己可能會有生命之虞,而冒險搭救于你,并且真誠地提示你我,從而希望幫助到你我。

豈不聞天機不可泄露,泄露天機,會遭天譴之說么?

堂叔斜也,剛剛去世,還沒有安葬呢。憑此,還用的著懷疑,她能夠推測未來么?

所以,其有關叔皇之說,乃泄露天機。其私下搭救你,乃冒大罪之險。因此,這兩點,除了你知我知,不可對任何人提起。否則,等于間接傷害了,這么美麗而善良的女子,你忍心么?

兀術,四弟,漢人有句話叫做,受人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也!

“我知道,應當這樣的。不要說她救了我,就憑她與大哥的情份,我也當保護她。今后,只要我得知她需要幫助時,我會挺身而出的。按她吩咐,我已經暗殺了劉豫,也散布了完顏宗弼,被仙道所救,并且隨之修煉去了的輿論。所以,她要我暫時不要回家,吩咐我隱居大哥這。我是不是應當,按她說的去做?”

“當然,應當暫時隱居大哥府里,靜觀朝廷之變,以不變應萬變。有事,我們也好隨時隨地商議。你想好,除了正室當留下理家外,你要哪個側室來相陪,我明日就去迎來陪你。對你府里,我自會說要她回上京老家一趟。”

“我憑大哥選擇。反正,我那幾個女人,大哥都清楚。大哥覺得哪個合適,就哪個。離家久了,我也不知,哪個會更加真心想念我。美人對我唱的那首歌曲,對我觸動與影響很大。”

“哦?那你日后慢慢回憶一下,是什么樣的歌詞。哪怕大概意思,也好。大哥我,很想知道。現在,你去沐浴,我去吩咐安排你的住處。”

“我住后院吧,方便隱居。”

言罷,懷里取出歌詞《思念》給翰本看。“大哥,看完要給我,美人是送給我的。她說,我常年征戰在外,我的女人,應當會這么地思念我。”

。手拿歌詞,看得神情呆滯。好久,好久,目中蓄滿淚水……

兀術,安靜坐著,不敢打擾他。心想,難怪大哥心里放不下美人。就拿自己來說,一面之緣而已,還難以忘懷呢。沒準,大哥想念美人的程度,正如美人寫的歌詞,一般境地呢。

翰本想,還是一樣,通俗易懂的漢語詩賦。一樣的筆跡,一樣的風格……央央,你害慘我也!我如何能夠做到,淡化對你的遠念哪!長生天,我與她,今生之緣份,就這么淺么?唉唉,如何是好啊,不僅無以淡化,還與日俱增。哦,長生天!

翰本,不自覺地,雙手撫胸,默默禱告……

看著自己大哥這么痛苦,難以自拔。兀術焦急了,急得走來走去。

“大哥,要不我再悄悄南下,設法把美人弄來?”

翰本,彈簧一樣跳起,大喝:“不可!”接著,又無力地坐下。說:“你以為,我沒有這么做過嗎?我曾經,從濟州悄悄地跟蹤他們到南京。一路跟蹤,一路心涼。她一門心思,都在趙構身上……”

他停頓了一會說:“你我兄弟,還是祝福她吧!”他舉手,抹了一把淚,接著說:

“你,當然住后院。真該感謝她的建議,讓你我兄弟,可以好好相處一段時光。你也清楚,兄弟中,大哥我,心里最在乎你,也最疼愛你了。聞報你被圍困死港,我都快急瘋了。還好得貴人搭救,真該感謝長生天。”

說到這,兄弟倆,皆目含淚光。心中,對南朝趙構,好生羨慕……

金山寺,吳央前后送走了張浚,紅玉與辛永宗一行。數日后,分別于建康、鎮江,為北征將士擺酒壯行。最后,安排一點時間,于鵬舉帥帳,陪虞允文,閑侃了一次。因為冰父,來過多次,想見她,她都沒有時間。只好在鵬舉拔營前,特意為冰父,逗留一下。

各軍,全部開赴前線,又剩下吳央自己了。

她這才,分別前往建康與鎮江的牢房,給俘虜演講。然后,釋放俘虜中的老弱病殘,并視情,將剩余銀錢,發給傷殘俘虜數字不等的回家盤纏。被提前釋放的這批俘虜,無不對這位南朝督軍,感激涕零。

之后,她又分別找兩地知州商議。建議輪流安排這些俘虜,押著干活。言之,這樣,既有益改造他們,還有益他們身心建康,更能夠不讓他們白吃白喝。商議關押到來年三月后,如何分期分批,逐步釋放了他們。凡剩下的女真人,最后釋放。

六月,吳央前往張浚部。“獵豹”西軍打到哪里,她跟到哪里。

同時,一是將韓世忠獨具匠心的兵器設計,諸如克敵弓、連鎖甲,及騎馬跳澗、洞靶射箭等等的首創方法,傳授張浚部。二是將當年宗澤部研究改造的投石機,演示如何改造,傳授之。三是,教授他們如何制作、使用滑板、雪橇,以方便與加速冰上、雪地行軍。進而如何訓練,利用滑板、雪橇作戰

。四是建議張浚,抓緊訓練一支全能的偵察兵隊伍,還提供了一整套,訓練方案。

在張浚部,見到了吳玠的弟弟吳璘。這位比岳飛小一歲的名將,果然勇武知兵。

建炎三年入秋時,吳玠等與金軍惡戰,初戰告捷。后來,在金軍再次攻擊下,吳玠所部前軍只能退卻。因為統兵西部的曲端,不但不進兵支援,反而立即退往涇州,吳玠遂戰敗。

曲端,字正甫(與楊沂中同“字”)。曾經是威震敵膽,治軍森嚴的名將,時41歲。建炎初年,拜威武大將軍,統率西軍。

去冬,張浚奏對曰:“謂中興當自關陜始,慮金人或先入陜取蜀,則東南不可保。”于是,皇帝任命張浚,為川陜宣撫處置使。

十一月,張浚到西部后,升吳玠成為西路軍,副職統兵官。曲端消極抗戰,被貶為團練副使。富平之戰,宋軍失利。又將曲端逮捕,交由當地審理。

吳璘,則創造了一種“壘陣法”。

所謂壘陣法,即以長槍兵排坐在前面,不準站立,最強的弓箭手跪于其后,最后面是神箭手。待敵人距陣地百步時,神箭手先射;距70步時強弓手齊射。敵騎臨陣時,長槍刺敵戰馬和騎手。同時,在布陣時先將騎兵以鐵鉤相連,在前面遮擋,等布陣完畢后,騎兵退后的一種布陣法。

離開西部前,吳央要張浚,聯名奏請,擢拔吳氏兄弟。以吳玠中衛大夫(從五品8階);以吳璘左武大夫(正六品13階)奏報。

吳央,始終很在意大臣與將帥們的年齡,尤其關注后起之秀。

張浚,乃文官。西防,此后是要交給吳氏兄弟的。所以,格外關注了吳璘。

目前,韓世忠治軍,最為嚴整而有方。在時下武門,韓家軍與岳家軍齊名。

七月,吳央準備由西向東,分別到韓世忠、岳飛、劉光世部。同樣準備建議利用滑板、雪橇,訓練全能偵察兵隊伍等等。同時,將吳璘的“壘陣法”,推舉給他們。

待她抵達韓世忠部,正趕上韓都統,遣楊沂中統制,準備奪回南陽之戰。

為了進一步考察楊沂中,吳央要跟隨楊部,親臨一線。

“這不行!刀箭不長眼,萬一你有個閃失,不說皇上與鵬舉,單你玉姐姐,就能扒了我一層皮。”

“韓姐夫,楊沂中是將門遺孤,皇上很在意培養他。我得親眼看看他知兵善戰幾何?不行的話,就離開武門另行安排。”

“一個將士是否能夠統兵,統兵多少,我自視應當比你內行吧?我在已經了解他的基礎上,此戰親自去,代你進一步考察。”

“那你能夠做到,這一戰不指揮他,不是萬不得已,你任由他如何拿下南陽,行不行?”

“當然可以。這一戰,我為副將。你乖乖呆在營帳,哪也不許去。你不是打算我軍奪下南陽后,要去鵬舉那嗎?屆時,就讓正甫率部同行。反正,你安排他給紅玉當副手了。”

“那不行

韓、楊,兵臨南陽城外埋伏。

“韓太尉,我先領數人進城摸摸虛實。如果,女真人不多,那守城兵馬不過烏合之眾。外加,他們本來就是宋人,會與之前所攻數城一樣,沒有幾個會戀戰的。如果女真人多,則采用第二套方案。”

韓將軍微笑道:“正甫,你不如,帶上數百人,前去踩踩敵軍的尾巴。他們自然會跳起來,不就是虎是豬,全露餡了嗎?那么,假如是前者,你打算怎么辦?”

“是前者,先奪城樓,開啟城門,放下吊橋。太尉率人馬,快速殺進城。是后者,按第二套方案,引敵追出城,再圍剿。”

正在韓世忠準備認可之際,但見城門開啟,吊橋放下,數千兵馬一隊隊開出來。其中,虜騎有數百人。

“韓太尉,是準備撤離的兵馬,有貨物車輛,而且向洛陽方向。我軍,實施第二套方案?”

“之前說好了,這次你是主將,我聽你的。”

楊沂中,向韓太尉行完軍禮,命令:“步兵,全部出擊。如敵人反撲,則將其往回引,如果敵人一味逃跑,則不斷騷擾,務必使其行進速度減緩。韓太尉,你率五百名騎兵,快馬堵截前路。董旼,你率五千兵馬,堵住尚未出城的兵馬,攻城。”

楊沂中一邊下令,一邊翻身上馬,“騎兵、馬步兵組合隊,跟上我。”

很快,騎兵、馬步兵各兩百集結。兩兵結合作戰,更加靈活機動。

也許是敵人知道了會面臨追兵,敵軍分出五百人,前來阻擊。楊沂中排下雁翅陣,以兩百步兵為中心,左右各有一百騎兵,形成一條寬大的活力線。全軍保持隊形,踏步前進。

阻擊的敵軍,沒有任何隊形,散亂地分布在前方。對于銜尾追來的宋軍,他們似乎非常害怕,雙方的距離在五百步時,這些敵兵已經開始蠢蠢欲動,逐漸向后退卻。

楊沂中朝左右兩百騎兵一揮手,兩百匹馬狂奔斜刺而出,向敵軍兩側迂回,形成半包圍的局面。很多還打算往四外逃竄的敵兵,見騎兵從側面包抄而來,趕緊又往隊伍中心靠攏。

騎兵包抄的同時,步兵也快速挺進,五百步的距離,在迅速地縮小。似乎敵軍也感到了強大的壓力,兩百多名敵兵,往左側騎兵處強攻。

。吳央坐在馬上,看著只剩下方圓二里的范圍內,數百敵人,正在不斷地奔逃,而楊沂中的人馬一起包抄壓進。她索性登上一個小山包,越上一棵大樹上,觀戰。

肉搏戰開始了。楊沂中的斬馬刀,如同車輪般在敵群中橫掃,斷掉的兵器和帶血的胳膊、頭顱隨著每次橫掃,一起飛上半空。他身后的刀盾兵,人人一手刀,一手盾,如同下山的猛虎般,跟隨在楊沂中的周圍。被合圍后還生存的二百多敵人,在騎步兵包圍下,已經被bi急了,如同狂風驟雨般,前赴后繼的往東向沖殺,但是任憑這層層波濤如何強烈,到了刀盾兵的面前,就如同打在了高聳的巖壁上,瞬間化作浪花飛濺。

二百個刀盾兵,不但擋住了兩倍于己的敵兵,還堪堪將敵軍殺得節節后退,楊沂中領著一半騎兵,深入敵群,一支尖刀般,沖在最前,生生將敵軍切成兩段。另外一半騎兵,改以刀槍上陣拼殺。轉眼功夫,剛才還在左沖右突的敵人,全被吃掉。

這時,韓將軍已經將敵人前軍堵回。楊沂中立即下令,包抄過去,形成夾擊。

董旼(民聲)這邊,已經奪下城樓。

放眼望去,城外,斷頭、斷腿、缺胳膊的尸體橫七豎八……

城上,奪城的火燒味、焦尸味,一陣陣飄過來……

——這,就是戰爭!

吳央嘆罷,悄悄離開南陽,之前已經在營帳,給韓將軍留言告辭。

當晚,抵達岳飛部,只聽了匯報。對在座的冰父,囑咐不能誤了下一輪秋闈、春闈。

次日,就走了。

岳部,人馬最多,平亂洞庭湖的隊伍已經回師。岳飛采取分兵奪城、各個擊破的辦法,所以進展很快。等她抵達時,已經駐防鄭州,已將開封周邊的州縣郡,全部收回,形成對東京開封的包圍圈。正在部署,如何攻下金人守兵最多的開封。

岳飛,本來就曾經兩度駐防汴京。她堅信,岳飛拿下東京不成問題。

離開“精忠”軍后,她一路考察,十天后抵達“猛虎”東軍,劉光世部。

離開鎮江前,吳央就建議他,將九江的兵馬調來。要他借此次北伐機遇,注意考察九江來的將士。不行的,戰后全部淘汰。對于歸降的將領,要慎重續用。

東部,也進展很快。被金廷封為,東平知府,充京東、京西、淮南等路安撫使,從而駐防東平的劉豫,被人暗殺后,金人對所占領的東部,已經趨于防御癱瘓。

吳央到達時,“猛虎”東軍,已經駐防南京、徐州,正準備向海州(連云港)進發。

因此,吳督軍的“巡戰”,著重于范圍最大的西防區,也為了重點考察吳氏兄弟。

黃河,已經于建炎二年秋冬,因杜充“人為”改道,以淮入海。朝廷大軍,駐防黃河南岸一線,指日可待。

離開徐州,已經進入七月下旬。自正月26日告別趙構,“隨軍半年”之約,已經屆滿。

吳央策馬南下,直奔臨安,準備回家。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