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臨東的出身并不能給他的晉升之路帶來什么幫助,實際上除非父輩里能夠到達中將以上或者總長次長之類的,不然的話父輩很難給他們帶來什么幫助。高品質更新就在
趙臨東就只能靠自己,而眼下,這一場新加坡戰役就是他趙臨東的機會!
站在趙臨東身邊的乃是第43師的師屬坦克營三連上尉連長,此時兩個人正在交談著詳細的戰術!
就在他們商討著詳細戰術的時候,炮兵們持續對當面的日軍陣地進行猛烈的炮擊,而新一波的空軍支援飛機也已經抵達并進行掃射和轟炸,以便支援步兵部隊隨后發起的進攻。
不過對面的日軍針對都是堅固的堡壘,不管是遠程火炮還是空中支援,都難以短時間內大量摧毀日軍的防御堡壘,真正要突破這里,還得靠步兵部隊以及坦克部隊的進攻。
外頭的李上士等了沒有多久,就看見自家連長已經回來了!
“已經和4312營商量好了,我們就從這里發起進攻!根據前些時候4312營發起的火力偵察所獲得的情況顯示,這里的日軍防守力量比較薄弱,而原有的幾個固定火力點都已經被遠程重炮所摧毀,雖然預判日軍可能也抽調了一部分兵力增援,但是這一片的日軍重火力應該很難短時間內得到回復,這樣的話我們進攻的時候威脅也就不大!”
坦克部隊發起進攻的時候,能夠給坦克造成威脅的也就只有敵人的反坦克火力,而說實話日`本人的步兵反坦克火力還是比較強的,步兵反坦克炮可不少,這是由于日`本長期面臨中國大量裝甲部隊的威脅,而他們自身的裝甲力量也無法跟上中國裝甲部隊的發展步伐,所以自從二十年代開始就一直非常重視步兵反坦克火力,這種傳統一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也沒有改變,因為太平洋戰爭爆發后,雖然日`本和美國之前也爆發了眾多的島嶼爭奪戰,不過雙方地面部隊的主戰場還是在澳大利亞那邊,而澳大利亞那里的地勢可沒有島嶼那些復雜,英美和澳大利亞的軍隊可都是裝備了大量坦克了,而澳大利亞方向的兩百多萬日軍里頭雖然也有不少坦克,但是反坦克的主力還是步兵,因此太平洋戰爭爆發后日`本陸軍的步兵反坦克火力非但沒有減弱,而是加強了不少。高品質更新
單純論步兵反坦克火力的話,日`本陸軍也算得上是全球一流水平了,普通步兵師的反坦克能力不比中國陸軍弱多少。
畢竟日`本人好歹也是二戰的主要參戰國,在澳大利亞可是跟英美聯軍打了兩三年而且還不落下風,雖然在機械化程度上遠遠落后于英美聯軍以及中國陸軍,但是不代表著人家一點本事都沒有,在某些方面還是相當不錯的,比如步兵的遠距離射擊水平,單純的步兵對射的話,日`本兵可以在兩三百米距離上精確射殺英美士兵,而英美士兵就只能依靠半自動步槍的密集火力來抵抗了。
當然了,英美聯軍最大的依靠還是遠超日軍的重火力。
這種情況同樣發生在中國和日`本的對抗當中,中國面對日`本,擁有的是火力優勢,但是在具體的單兵素質上還是略有不如,玩步槍遠距離對射肯定是玩不過人家的。
而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也和兩國對步兵的觀念差別有關,中國一直都在追求優勢火力,并且已經用1937年式半自動步槍全面取代了1916年式栓動步槍,而且還廣泛裝備沖鋒槍,然而日`本知道自己玩不起優勢火力,畢竟沖鋒槍和半自動步槍帶來密集火力的同時也代表著更大的彈藥消耗,所以玩不起干脆就不玩轉而極端重視單兵射擊能力,追求中遠距離上的步槍命中率,想要要一發子彈打掉一個敵人!
如果當面日軍擁有大量步兵反坦克里火力的話,都不用太高端的,隨便來幾門五十七毫米的反坦克炮就能夠給李上士所屬的這個坦克連造成不小的麻煩。
畢竟t16坦克雖然也有十八噸重,但它畢竟是作為南方坦克而設計,加上為了加強火力又是裝上了一門七十五毫米的坦克炮,同時又高度重視機動性能,因此在防護上就比較差了,可沒法和t15這種北方主戰坦克相提并論。高品質更新就在
以它的防護能力,還是有大量的反坦克火力能夠給它帶來殺傷的。
“眼下這個方向沒有太多反坦克火力的話,那么我們就可以從這個地區率先突破,并帶領步兵兄弟們攻占這一陣地,隨后步兵營的兄弟們會以這一段缺口為基礎,向兩邊擴展!對于我們來說,只要能夠掩護步兵營的兄弟突破這片陣地就是完成任務!”
上尉連長進行了一番解說后,然后又是詳細安排四個坦克排的作戰任務,為了加大強攻的火力密度,這一次坦克連并沒有分散開來,而是集中到了一起準備發起沖鋒!
眼下的這種坦克和步兵的協同作戰和人們想象力的坦克戰斗有些不同,人們大多
百輛坦克再有一起進行大規模決戰的,也就只有在蘇德戰場上才能看見了!
這不是說中國或者美國的坦克比他們少,相反,中美的坦克比他們多多了,但是中美兩國卻是得不到這種坦克大戰的機會,你自己有自己個實力還得敵人有這個實力才行,而且對地形的要求也非常高,山地、叢林這些地形可打不了坦克大戰。
因此絕大部分的坦克作戰都是像今天這樣,以小規模、步坦協同為主。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坦克的最大敵人實際上還是敵方的坦克,因為坦克的防御能力對于步兵而言實在是太無解了,而步兵反坦克火力又不可能做到太大口徑,目前中國陸軍的步兵反坦克炮最大口徑才七十五毫米,連t15都打不穿,更別說更新一代的t18或者t17重型坦克了,而各國使用最為廣泛的反坦克炮還是以三十七毫米和五十七毫米這兩個等級為主,其中的三十七毫米反坦克炮效果已經非常弱了,五十七毫米的反坦克炮威力也還可以,對付德國的四號啊、蘇俄的t34,中國t9/12,美國的m3/m4都效果不錯,畢竟步兵反坦克炮一般都是近距離首先開火,而且一般都會優先選擇打擊敵坦克。
因此坦克部隊遇上敵軍五十七毫米以上的步兵反坦克火力預設陣地的時候,都是比較頭痛的,畢竟就這么直接沖上去的話又不能優先發現敵人隱蔽的反坦克炮,只能等人家開了炮之后才能還擊,先挨打總是吃虧的。
如今既然有這么一片的日`本陣地重火力減弱,那么這個坦克連自然也就當仁不讓的選擇了這個方向作為主要突擊方向,就算有日`本步兵增援,不過對于坦克來說,單純的步兵不算什么敵人,機槍掃射甚至碾壓都能夠輕松獲勝,而且后頭還有著己方的步兵保護,也就不用擔心敵人的步兵進行肉搏反坦克作戰了。
坦克連和4312營在休整了約一個小時后,坦克連的坦克就是相機發動,李上士爬進了坦克后就是跟著所屬坦克排排長的車前進。
“轉過這個山腳就是敵軍陣地,各車注意!”此時排長的聲音通過耳機傳到了李上士的耳中,坦克上裝備的對講機能夠讓戰場上的坦克之間進行實時便捷的通訊,可算得上是坦克部隊的一大重要進步了,前幾年各國都還沒有裝備,當初蘇俄開始那幾批的t34可沒有無線電,作戰的時候傳令只能依靠旗語來指揮,后來才陸續裝備無線電。而中國在電氣化領域的領先也就使得了中國早就大規模裝備無線電,而這種短距實時通話系統——對講機也是早在三十年代后期的時候就已經普及。
李上士的這輛t16坦克跟在前面幾輛坦克之后,當他們跨過這個小小的山腳之后,就是迎來了一片開闊地帶,這片開闊地帶足足有兩百多米,而且地形也不怎么好,有著眾多爛泥潭,這片地方之前應該是一片農田,而在這片農田之后是連串的日`本陣地,有著土木工事,也有著部分水泥工事。
看著眼前的這個地形,李上士才知道為什么偌大一個4312營竟然在這里無法沖過去了,因為這兩百多米的開闊地帶根本就是最好的獵殺場所,日`本人只要有那么幾挺重機槍攔著,一個步兵都別想跑過去。
“加大馬力,跟上!”李上士大聲喊著,而同時他不斷的用潛望鏡觀察著前方的日軍陣地,試圖找出那些隱蔽的日軍火力點。
他知道,前方的日軍陣地肯定會有反坦克火力,就算沒有那些五十七毫米的反坦克炮,但是反坦克槍或者火箭筒什么的應該是有的。反坦克槍不算什么,不過火箭筒這東西卻不是好對付的,說起這火箭筒其實還是出自中國的火箭筒的,中國的火箭筒在三十年代就服役了,而且在1941年的時候在俄羅斯戰場上大規模應用,但是不但是中國陸軍用,俄羅斯陸軍也用來,而此戰過后火箭筒這個東西率先被蘇俄仿制,緊接著又是被德國仿制,日`本自然也不甘落后甚至仿制的時間度還早于這兩個國家,然后緊接著英美也是仿制,于是乎1941后,幾乎一夜之間火箭筒這種武器就是傳遍了全球,在各國陸軍當中都能夠看見他們的身影了。
這說起來,火箭筒是中國這幾十年來帶給世界的第二種武器了,第一種自然就是迫擊炮了,一戰時期中國流傳出來的迫擊炮迅速列裝了各國陸軍,然后幾十年來一直是各國陸軍的核心營以下級別部隊的支援火力,然后就是這個火箭筒了的,同乎是一夜之間流傳出來并迅速列裝到各國陸軍當中,至于其他更加重要的兵器,比如航空母艦、坦克這些東西雖然說中國發展的也早,不過卻也談不上是中國引起潮流的,因為中國研發這些武器的時候,其他國家也在研發了,算不上是中國原創并引發潮流的。
李上士不短用潛望鏡搜索著,突然他就大聲喊:“十點鐘方向,距離五百,敵反坦克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