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  471 明朗

類別: 歷史 | 外國歷史 | 天兵在1917 | 馬口鐵   作者:馬口鐵  書名:天兵在1917  更新時間:2015-05-30
 
確實被李爾文猜中了,波蘭人的情況不光不會好轉,甚至是急轉直下迅速地惡化了。其中最要命的就是畢蘇斯基下達的那兩道命令,這兩道命令雖然避免了勤王軍被圍點打援各個擊破,但是也極大的緩解了東普魯士人民解放軍的壓力。

其中體會最深的就是米羅諾夫,說實話,他已經油燈苦盡,準備迎接最后的時刻了。但就在這時候,之前表現得十分焦躁、十分急迫的波蘭人忽然就轉性了,一眨眼的功夫就變成了溫吞水。

波蘭人開始暫緩進攻,甚至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收縮和調整,這樣的變化讓米羅諾夫真心是百思不得其解,不明白波蘭人這是抽什么瘋!

人來瘋而已。畢蘇斯基既然命令那些勤王的雜牌軍暫緩行動,自然也不可能忘記自己的嫡系。實際上畢蘇斯基更加重視嫡系部隊的安危,因為在他看來,如果猶太人準備圍點打援,那么他的嫡系絕對是猶太人的首要目標。

所以一旦識破了猶太人的“詭計”,他立刻親自命令嫡系部隊暫緩前進,命令他們加倍小心,一定不能被猶太人的主力包了餃子。

既然畢蘇斯基這個oss都發話,下面的人能不聽嗎?其實下面的人也愿意聽,畢竟這一路上緊趕慢趕,可是給他們累出翔來了。能喘口氣有什么不好?

而且猶太人的阻擊部隊打得十分頑強,簡直就不能用硬骨頭來形容,簡直就是一根鋼筋!一口咬上去崩掉了他們半口好牙!

所以畢蘇斯基的嫡系很愿意停下來休息。他們很徹底地貫徹了畢蘇斯基停止前進的命令。甚至不光沒有前進。反而開始后退。為什么會后退呢?那還不是明擺著,后面就是上馬烏基尼亞,也算是一座中型城市了,駐扎在城內可不比在荒郊野外受罪強!

畢蘇斯基絕對想不到,他的嫡系部隊會如此的消極,主力一下子就縮回了上馬烏基尼亞,甚至將大部分已經渡過布格河的部隊又撤了回來!只留下少部分部隊把守渡口以及“圍攻”負隅頑抗的猶太人。

圍攻為什么要打上引號呢?因為這里面也是有說頭的,米羅諾夫的殘存部隊確實被包圍了。但并沒有遭到什么攻擊。波蘭人是圍而不攻,簡直就是在就近監視一樣。

這樣的情況其實也好理解,畢竟主力都縮回成立享福去了,只留下他們這些倒霉鬼啃骨頭,這種待遇誰會高興?既然上頭都消極,下面的人就不會主動,他們自然會選擇出工不出力。

這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米羅諾夫被這個大餡餅差點砸暈了,不過在短暫的喜悅之后,他立刻就恢復了清醒。確實。情況有所好轉,但他的部隊并沒有根本上擺脫困境。誰知道波蘭人什么時候就會醒悟過來,如果不乘著他們迷糊的時候積極開展行動,接下來恐怕只能哭得成!

波蘭人沒有行動,但是米羅諾夫卻主動的開始行動,他乘著夜色聯絡被分割包圍的部隊,準備收攏部隊突圍!

沒錯,就是突圍,米羅諾夫總算是收到了烏博列維奇發給他的遲到的撤退命令。不過當時有點晚,因為他已經被完全困住了,只能繼續在包圍圈里掙扎。而現在,波蘭人主動的松手了,他不趕緊跑路,那才是傻了!

不得不說,米羅諾夫運氣不錯,或者說苦盡甘來,就在他準備突圍的時候,烏博列維奇派來的那個象征性的接應部隊也到了。有了他們的配合,米羅諾夫的突圍行動就愈發地順利了。

順利到什么程度?

米羅諾夫剛剛進行突圍,波蘭人只是象征性抵抗了一下就網開一面,幾乎是歡送他離開。為什么會這樣?

大概是包圍米羅諾夫的波蘭人覺得,他們之所以會呆在荒郊野外而不是在城里,原因就在有米羅諾夫這個不和諧因素。如果沒有了這個不和諧因素呢?敵人突圍了,那他們繼續留在荒郊野外還有什么意義?那時候,恐怕他們也可以進城享福吧?

上馬烏基尼亞的戰斗爆發了四天之后,用一種很荒謬的方式畫上了休止符。就如同兩支部隊不約而同的在上馬烏基尼亞撞在一起一樣,他們又很默契的選擇和平“分手”。

當然,波蘭人很快就會為和平分手付出代價,十分慘烈地代價。不過這是后面的故事,以后再說,暫時還是讓我們看一看米羅諾夫的獨立騎兵旅的情況吧!

應該說獨立騎兵旅從兵力上說已經不存在了,為期四天的慘烈阻擊戰,幾乎把這個旅打了個精光,全旅上下還能繼續戰斗的不超過500人,連一個營都編不齊。

其中最慘烈的要數如下的幾只部隊,駐守175.2高地的馬科夫連,全連上下活著走下地獄山的只有八個人,其中還有四個重傷員,連長馬科夫渾身上下有三處槍傷和五處刀傷,至于被彈片擊中什么更是數都數不清,反正這位有勇有謀的硬漢子幾乎是不成人形,連他的弟弟都認不出來了。

當然,二連的犧牲是具有偉大意義的,正是因為他們死死地扼住了波蘭人的交通線路,導致他們無法施展全力,為主力部隊極大的減輕了壓力。不客氣地說,沒有二連,米羅諾夫會被波蘭人連皮帶骨頭吃得一點兒都不剩。

獲悉了二連的壯舉之后,東普魯士人民共和國臨時政府一致通過決議,授予二連“鋼鐵英雄連”榮譽稱號,并保證二連的番號將永遠的保存下去。至于二連犧牲的以及幸存的戰士,每個人都將獲得東普魯士人民共和國最高榮譽——人民英雄勛章。

而另一支獲得特別嘉獎的部隊就是守衛沙灘上五號陣地的達揚所部。該部被授予了“打不垮的硬骨頭營”榮譽稱號,在戰斗中該部先后擊退敵人進攻三十余次,斃死斃傷敵人兩千余人。在戰斗結束的時候。該營只剩下了一個排。約四十人。其中營長達揚被打瞎了一只左眼。依然忍痛指揮戰斗的畫面將被永遠的銘記。

不過米羅諾夫卻沒有多少時間享受這些榮譽,他收攏了殘部之后,立刻就帶領部隊進行轉移,跳出了噩夢一般的上馬烏基尼亞,像幽靈一樣消失在了戰場上。

在獨立騎兵旅消失之后,上馬烏基尼亞基本就沒有了槍聲,戰場上唯一的熱點就在沃沃明以東二十多公里的一片狹小的區域。在這片區域里,烏博列維奇的五個師包圍了波蘭人大約兩個師。殲滅戰打得如火如荼!

“頂住,你tm的給老子一定要頂住!”薩加諾夫斯基沖著聽筒一陣大吼大叫,然后狠狠地掛上了電話。

從昨天晚上開始,他這個軍長吼得最多的就是頂住,可是卻怎么也頂不住,先是他手下的22師沒有頂住猶太人的狂攻,一眨眼就被吃得干干凈凈。

當時薩加諾夫斯基嚇了一跳,之前他還以為只是碰上了猶太人放在外圍打阻擊,防止他們增援華沙的小股部隊。這才命令22師不惜一切代價的狂攻,可惜攻了一天半點收獲都沒有。反而被吃掉了。

也就是那時,薩加諾夫斯基才反應過來——情況不對。這似乎是猶太人的主力?講心里話,那時候他還覺得可能性不大,畢竟他手頭的部隊是什么成色,他這個軍長最清楚不過了,猶太人沒到底看得上他這點雜牌軍吧?

這么說吧,薩加諾夫斯基原本只是一個師長,而且他所統轄的20師還是一個不滿編的空架子部隊,實打實的說,他頂多只有一個旅的部隊。

不過在畢蘇斯基在東普魯士慘遭滑鐵盧之后,為了挽回局勢,這位總統閣下立刻命令擴軍,開始在全國范圍內抓壯丁。薩加諾夫斯基很好的貫徹了畢蘇斯基的命令,他的20師也急劇膨脹,擴充成為了20軍,下屬三個師,分別是20師、21師和22師。

師長變軍長,平白的就漲了兩級,這種好事自然讓薩加諾夫斯基很是歡喜。不過更歡喜的還在后面,當猶太人大舉南下,威逼華沙的時候。他第一個響應了畢蘇斯基的“勤王令”,帶著他的20軍快馬加鞭的往華沙趕。

薩加諾夫斯基為什么會這么積極,難道他就一點兒也不怕猶太人,難道他對自己的部隊就如此的有信心嗎?

那當然不是,實際上這位軍座大人對自己的部隊一毛錢的信心都沒有,除了基干的20師還能打一點兒,其他的兩個師基本算是湊數的。拿這樣的軍隊去跟猶太人對拼,那等同于找死!

既然如此,薩加諾夫斯基為什么會積極呢?原因很簡單,這位軍座大人很有點政治頭腦,他認為畢蘇斯基主掌波蘭是大勢所趨,趕緊的討好這位總統大人,給他留下一個好印象,那以后還不意味著升官發財?

在功名利祿的刺激下,薩加諾夫斯基也就鋌而走險了,沖得那叫一個快,不過倒霉的也快,還沒抵達沃沃明,就撞上了烏博列維奇,然后?然后就悲劇了唄!

之前薩加諾夫斯基是一門心思的想要迎合畢蘇斯基,準備給總統閣下留一個好印象,好為今后的仕途鋪路。這才一時沖昏了頭腦,現在挨了烏博列維奇一記悶棍之后。這位軍座大人清醒了,升官發財固然重要,可是小命更加重要!

如果讓猶太人包了餃子,別說升官發財,說不好連命都會丟掉。哪怕猶太人善待俘虜,他這個敗軍之長恐怕也沒有什么前途可言了。所以在萬分緊急的關頭,薩加諾夫斯基做出了一個決定——突圍逃跑!

正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薩加諾夫斯基覺得還是先保命要緊,他命令21師原地頂住烏博列維奇的進攻,而帶著他嫡系的20師向東北方向突圍!

而正是這位薩加諾夫斯基軍長的突圍,讓戰場上的形式陡然開始明朗了。前面說過了,他的20軍就是臨時拼湊起來的架子部隊。欺負手無寸鐵的老百姓可以。但是跟烏博列維奇的部隊比起來根本就不夠看的。

尤其是21師對這位軍座大人的命令頗有微詞。認為軍座就是拿他們當炮灰使,自然的對阻擊斷后并不熱心。幾乎就在薩加諾夫斯基帶著他的嫡系20師突圍開始,21師也開始了自發的突圍行動。

而與此同時,烏博列維奇正在做最后的總攻準備,正在調整部署,準備在天亮之前就解決眼前這個20軍。他完全沒有料到敵人說跑就跑,不光跑得這么突然,而且跑得如此的沒有章法。簡直就是一窩蜂的亂竄!

頓時,戰場上的情況又開始混亂起來了,按照烏博列維奇原本的部署,是準備攻堅的,可如今完全不需要攻堅了,怎么抓住四處亂竄的敵人才是根本問題!

而此時,烏博列維奇也表現出了一個軍事家的素質,他果斷地指示前線部隊:“除以一小部留下打掃戰場外,主力立刻開始追擊敵人,不要怕打亂建制。不要怕傷亡,不要怕困難。不要怕疲勞,不要怕饑餓,放開手腳全力追殲敵人!”

于是乎,剛剛才恢復正常的烏博列維奇所部,又一次變得“混亂”起來,主力部隊完全分散開來,以營連為單位瘋狂地追擊薩加諾夫斯基,各種遭遇戰碰頭戰數不勝數。

不過和前一次的混亂相比,那一次是被動的混亂,而這一次是主動的“混亂”,而且有了上一次的經驗,全軍上下對怎么應對“混亂”有了經驗,呈現出一種亂中有序的狀態。

和東普魯士人民解放軍的亂中有序截然不同,薩加諾夫斯基的20軍那就真是亂成了一鍋粥,他這個軍長找不到師長,師長也找不到下面的團長,團長也找不到營長和連長,總而言之20軍呈現出崩潰的狀態。

比如,烏博列維奇的3師2團1營連夜追擊,狂奔20余公里追上了敵20軍201團。1營不明敵情,但為了達成盡量滯留敵人前進的任務,毫不猶豫地發動了進攻。在火力連的掩護下,三個步兵連沖入敵人落腳的村莊里,一度打得201團暈頭轉向。以至于該團團長親自組織反擊,投入了兩個營,并調集團屬火炮猛轟1營。雙方前后共激戰6個小時,沖入村內的1營三個連最后打得只剩下一個連長和十個戰士。

在1營不計投入的猛攻下,201團被嚇壞了,以為是遇上了猶太人的主力部隊,最后竟然盡數投降!

類似1營一樣的戰斗還非常多,激戰了一整夜之后,薩加諾夫斯基的20軍基本上算是完蛋了,20師僅存一個半團突圍而出,至于21師,在一片混亂當中,大部分被烏博列維奇殲滅,全師上下僅僅跑出來了兩個營。

按理說兩天兩夜殲滅敵人兩個半師,這樣的戰果烏博列維奇應該滿意了,可事實相反,烏博列維奇并不滿意這個戰果。在他看來,雖然戰斗突然爆發給他的部隊帶來了一定的麻煩,但是必須看到,不管是兵力上還是士氣上和戰斗力上,他的部隊都占據了絕對的上風。

而在這樣的優勢條件下竟然不能全殲敵人,反而又因為一個突發的意外因素導致敵人逃出去了兩千多敵人。這充分說明了東普魯士人民解放軍還存在相當多的問題,尤其是缺乏大兵團作戰的經驗。而接下來,要打的可是畢蘇斯基的嫡系,那些部隊可不是薩加諾夫斯基這樣的雜牌軍可以比擬的。

所以在追擊作戰結束之后,烏博列維奇并沒有表揚自己的部隊,反而是提出了嚴厲地批評。他一面快速整頓部隊,另一面派遣主力繼續向北追擊。

“20軍遭受重創?”

當戰斗結束,當東普魯士人民解放軍愉快地打掃戰場的時候,守在華沙城里的畢蘇斯基才得到消息。

應該說,這個消息讓他非常的意外,之前薩加諾夫斯基發給他的電報雖然有提到遭遇了猶太部隊,但是那位一心只想著升官發財的軍長馬虎大意了,以為遇上的只是小股猶太人,以為他的部隊占據優勢,將很快從對手身體上碾過去。所以,他發給畢蘇斯基的電報是十分自信的,一方面夸大了自己部隊的戰斗力,另一方面貶低了猶太人的數量。

所以,當時畢蘇斯基也以為那位老兄只是遭遇了小股猶太人阻擊騷擾部隊,根本就沒當一回事。這位大統領依然在地圖上無助的搜尋消失了的猶太人主力。

直到20軍基本覆滅,直到薩加諾夫斯基又一次發來了電報,畢蘇斯基這才反應了過來:“蠢貨!”

畢蘇斯基狠狠地拍了一下桌子,破口大罵道:“那個蠢貨壞了老子的大事!白白耽誤了我們兩天的時間!”

一想到耽誤的這兩天,以及莫名其妙被消滅的一個軍,畢蘇斯基是頓足捶胸。如果薩加諾夫斯基早點探明敵情,他完全可以命令其他的勤王部隊趕緊向華沙靠攏,然后集中兵力跟敵人決一死戰。

“把那個混蛋送交軍事法庭!”畢蘇斯基惡狠狠地下達了命令,“槍斃他!”(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