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  477 決戰(6)

類別: 歷史 | 外國歷史 | 天兵在1917 | 馬口鐵   作者:馬口鐵  書名:天兵在1917  更新時間:2015-05-30
 
確實,跟格魯烏相比,包圍圈外的波蘭人才像是被包圍備受煎熬的可憐蟲。當格魯烏們好酒好肉管夠,子彈炮彈敞開了供應的時候,包圍圈外的波蘭人卻不得不節衣縮食。

原因非常簡單,畢蘇斯基人多勢眾不假,但是他的后勤供應體系完全沒有做好負擔七個師戰斗開銷的準備。還必須看到,之前11師、12師和202混成旅圍攻沃沃明就消耗了相當一部分資源。

當時畢蘇斯基很天真的以為,可以用炮彈開路,一口氣摧毀敵人。但是經過相當程度的消耗之后,他才發現,敵人并沒有被摧毀,被摧毀的是他的軍火庫存。

看上去他有七個師,氣勢洶洶不可一世,但實際上他的部隊供應十分緊張。比如說彈藥,除了原本守備華沙的10、11、12三個半嫡系師基本能獲得可靠的彈藥補充,其余的外地來的勤王部隊都只能斷斷續續的獲得補充。

所以波蘭的攻勢總是很難持續,打一陣就得“休息”半天,好容易等又補充了彈藥,他們才能重新投入進攻,而進攻剛剛有點起色,彈藥就又見底了,不得不停下來再次當伸手黨。

可想而知,這樣的攻勢很難在擁有優勢火力的格魯烏面前討到便宜,在李曉峰的支持下,格魯烏可以放肆的開槍、開炮,可以用高射炮打蚊子的態勢收拾波蘭人。

“猛攻”了兩天一夜,畢蘇斯基的七個師依然在沃沃明郊區打轉轉。他不光沒能一鼓作氣拿下沃沃明,反而在這塊攔路石面前撞得滿臉是血。

“11師被迫停止進攻,撤出陣地休整。他們遭到了敵人炮兵的集火殺傷,損失慘重……12師的情況也不太妙,主力121團被敵人反包圍了,迫切地需要救援……27師和202混成旅也沒能前進一步,他們抱怨……”

畢蘇斯基拍了一下桌子,怒道:“我不要聽他們的抱怨。我只要消滅沃沃明的敵人,三個師外帶一個旅還拿不下不到萬吧敵人,他們還有臉抱怨?”

“閣下,彈藥緊缺確實是一個大問題。沒有子彈和炮彈,我們總不能赤手空拳跟敵人戰斗吧?”

聽了參謀長的話,畢蘇斯基嘖了一聲,之前他只想著擴軍,沒太關注過后勤的問題,他一直覺得后勤的問題應該是協約國干爹該考慮的問題。而現在,他必須考慮這個問題了。

畢蘇斯基選擇的應對方法是畫餅充饑:“我們的盟友已經做出了保證,援助將很快運到。很快軍火會有的,面包和黃油也會有的,我們所需要的做的就是努力地打好這一仗。我們打得越漂亮,援助就會越多!誰打得好,誰將優先獲得補充!”

聽上去很扯淡,實際也是很扯淡。所以畢蘇斯基所期望的改觀并沒有發生,又激戰了一夜之后。他發現情況跟兩天之前一模一樣,甚至更糟。因為在這短短的兩天之內,沃沃明就像一個怪獸一樣吞沒了他超過五千名士兵!

“五千人,你們能告訴我兩天的時間怎么會損失五千名士兵?難道我們的士兵都傻乎乎的往敵人的槍口上撞?”

6月25日夜晚,在沃沃明郊外,畢蘇斯基將手下的師長們召集起來開了一個軍事會議,其實說是軍事會議很勉強。因為會議從頭到尾都只有畢蘇斯基一個人在說話……呃,罵人。

畢蘇斯基對師長們的表現,對士兵的表現十分的不滿,他要求部隊立刻改變現狀,立刻拿下眼前的沃沃明!

“扯淡!”

羅德維克這兩天已經受了一肚子氣,對畢蘇斯基的瞎指揮更是滿腹牢騷。在會后,他對自己的好朋友,也是即將按照畢蘇斯基投入進攻的第10師師長塞納斯說道:“我的老伙計,請記住我的忠告,忘掉畢蘇斯基告訴你的每一個字眼。千萬不要一股腦的將部隊投入那個無底洞,沃沃明就是一臺絞肉機,無論我們投入多少兵力都會被粉碎!最正確的做法就是立刻退回華沙!”

不過可惜的是,塞納斯當時并沒有將老朋友的建議聽進去,他完全按照畢蘇斯基的要求,一鼓作氣的將兩個團(第10步兵團和第11步兵團)投入了戰場。

而這也導致了波蘭國防軍新一輪流血犧牲的開始!

第十步兵團團長盧克薩帶領他的三個營首先投入了戰場,他們首先要占領沃沃明和科貝烏卡之間的leniczowka高地。這個高地正好位于沃沃明和科貝烏卡之間的蜂腰地帶。如果占領了該高地,就可以俯覽沃沃明和科貝烏卡,為主力攔腰將敵人截成兩段創造條件。

戰后這位團長在戰俘營里回憶道:“戰斗是從凌晨時分發起的,師長和我都認為能打猶太人一個措手不及。我的團將負責從正面進攻leniczowka高地,11團負責側面佯攻并掩護我們。”

“根據戰前的偵察情報,駐守leniczowka高地的猶太人大約只有一個加強連。在我看來,用兩個團,再加上師屬炮兵的直接火力支援,拿下這個小山包完全不是什么問題!”

按照盧克薩的進攻部署,一營負責主攻、二營負責奪取leniczowka高地下的前進陣地,三營負責掩護。不過他的二營剛剛發動進攻,就遭受了一個不大不小的挫折,當師炮兵團將leniczowka高地打成一片火海時,二營飛快的躍出了戰壕,向leniczowka高地山腳下狂奔而去,幾百人擠在一起,看上很是壯觀!

不過更壯觀的是格魯烏的反擊火力,幾乎在第10師開始炮擊leniczowka高地的同時,山頭上的格魯烏觀察哨就開始引導他們的炮兵向前進中的二營開火。

負責支援這個方向戰斗的獨立火箭炮第1營,僅僅動用了一個連的發射車(6門火箭炮),一口氣用96發殺爆彈將敵人完全覆蓋,在漫天鋼珠和彈片的問候下,這個剛剛沖出戰壕的二營將近三分之一的人馬就倒在了陣地前沿。

盧克薩回憶道:“簡直是一場噩夢,二營剛剛沖出戰壕不到100米,敵人的炮彈就落下來了……不。這樣的描述并不十分準確,準確的說敵人的炮彈在我們士兵頭頂上爆炸了,每一聲爆炸之后,都會成百上千枚鋼珠灑下來……在空曠的野地上。二營找不到任何遮蔽物……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士兵們死去!”

遭受一陣炮火急襲之后,二營長潘德夫在極其艱難的情況下穩定了部隊,重新繼續向前沖鋒,這位很勇敢的營長大概認為,如果退回去那么這一百多號弟兄就算白死了。

“前進,繼續前進!”潘德夫揮舞著手槍,當機立斷打死了兩個帶頭逃跑的士兵,“不準后退,殺無赦!”

一陣騷亂之后,又有幾個開小差的士兵被打死了。潘德夫的堅決讓二營挺了過來。他們開始繼續前進,哪怕前進的速度很慢,不過從當時的情況來說,這已經非常難得了。

“潘德夫的表現不錯,像個軍人!”

盧克薩當時還表揚了一句。不過他絕對想不到,潘德夫和他的二營做了一個錯誤的選擇,當時選擇后退,也許更加正確。

潘德夫的二營一步步向leniczowka高地山腳下接近,他殘存的部隊盡可能的拉開距離,剛才那一陣炮擊實在把他們嚇壞了。不過讓他們比較高興的是,敵人這種兇悍的火力覆蓋并不能持久。每一次傾瀉彈雨之后,總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恢復。

確實,火箭炮的最大的缺點就是裝彈太緩慢,熟練的好手完成一次裝彈也需要10到15分鐘,如果戰場上的情況更惡劣,那可能需要的時間更長。

波蘭人乘著獨立火箭炮第一營裝彈的時間。是玩命的向前躍進,一直沖到了山腳下,就在他們剛剛準備松一口氣時,撲面而來的彈雨告訴了他們——第二波屠殺開始了!

機槍、突擊步槍、手榴彈一股腦的招呼了過去,二營士兵成片的被撂倒在地。哪怕潘德夫再一次開槍,也沒能阻止他的部隊崩潰。在亂軍之中,一顆手榴彈落在了這位營長身邊,隨著轟隆一聲巨響,他倒了下去。

請注意,此時潘德夫并沒有死,他不過是被炸斷了一條腿和一只手。暈死過去的他僥幸逃過一劫,沒有跟其他士兵一樣被直接送去見閻王。不過他也沒辦法獲救,格魯烏不會去救他,而波蘭人想救也救不了他。接下來的一天一夜中,這位生命力頑強的營長就倒在了那個彈坑當中,一次次目睹自己的戰友被屠殺,直到流盡最后一滴血……

“波蘭人將主攻的方向選在了leniczowka高地。不得不說,他們還有點眼光!”

特里安達菲洛夫收到leniczowka高地遭受敵重兵圍攻的消息之后,竟然還贊嘆了一聲。不知道的還以為這位是沒心沒肺。

為什么特里安達菲洛夫會如此的輕松呢?原因很簡單,波蘭人能看到leniczowka高地的重要性,他自然也能看到。所以在戰斗爆發之前,他親自監督修建了leniczowka高地的防御陣地。

從他后來的回憶能看到,特里安達菲洛夫對leniczowka的陣地十分滿意:“三層鐵絲網,密如蛛網一般的戰壕和交通壕完全沒有一點兒死角……當然這些都不算什么,在挖壕機和戰士們的不懈努力之下,任何一個合格的軍官都能修一個同樣的防御工事!”

“真正讓我滿意的是,這個小小的山頭并不止有表面陣地,山頭的反斜面還挖掘了堅固的防炮洞,完全能夠抵御150毫米以下級別榴彈炮的轟擊……至于山頭的正面,在安德烈同志的幫助下,也利用預制板和原木搭建好了堅固的火力支撐點……這么說吧,leniczowka高地就是銅墻鐵壁!”

特里安達菲洛夫的斷言一點兒問題都沒有,不管敵第10步兵師怎么狂攻,這座高地始終掌握在格魯烏的手里,哪怕這座小小的山頭完全被同主力部隊割離開來,波蘭人也沒能占領這里。

“損失慘重,怎么都是損失慘重!”畢蘇斯基隔著野戰電話。好一通訓斥塞納斯:“我不要聽傷亡報告,我只要leniczowka高地!”說完,這位總統直接摔了電話。

塞納斯這時候才想起了老朋友羅德維克的警告,果不其然一切都讓他說中了。“猶太人”的防御陣地無懈可擊。而且火力相當的兇悍。他曾經看到那群瘋狂的猶太炮兵為了干掉一個波蘭士兵,連續發射了超過30發炮彈,直到最后一發迫擊炮彈準確的落入那個彈坑當中,將那個極其不幸的倒霉炸成粉碎,這才收手。

反正這一幕是讓他相當震撼的,這種不計成本和不計代價的打法簡直就是胡來,沒有任何一個神經正常的指揮官和軍需官會允許這種做法。反正塞納斯手下的炮兵要是敢這么干,他會立刻操起機槍突突了他們。

不過這種打法的效果也是相當不錯的,因為這極大的震撼了波蘭士兵。當你面前的敵人表現得足夠瘋狂、足夠歇斯底里的時候,你就必須考慮。繼續進攻會有好結果嗎?為了殺死一個可憐蟲,他們就不惜發射30發炮彈,那為了殺死一個排、一個連,他們恐怕會很樂意發射300發甚至3000發炮彈。

那么,在這種瘋狂的炮擊下。能有活路嗎?

反正大部分波蘭士兵得出結論是一致的——我們是在跟一群瘋子打仗,他們完全不講道理也不講規則,所以想要保命的話,那就別跟他們交手。

于是乎,接下來領教過“猶太人”不計成本、不講道理打法的波蘭士兵都變得畏首畏尾,他們相當抗拒進攻,更抗拒沖鋒。一聽到炮彈落下的呼嘯聲,一個個逃得比兔子都要快。很顯然,這樣一支部隊是無法完成上級賦予的作戰任務的。

“我們強烈地要求檢查包圍圈的完整性!”被格魯烏的優勢火力虐了三天的波蘭師長們終于無法忍耐了。

一開始他們都認為這種瘋狂的打法是不能持久的,說不定“猶太人”很快就會彈盡糧絕,那時候他們只需要上前接收勝利果實就好了。兩天過去了,可是他們所期盼的那一幕始終都沒有到來。反而他們的士兵即將崩潰。

“包圍圈絕對有缺口!否則,敵人的彈藥怎么獲得補充的?”塞納斯無比氣憤地開始指責34師和202混成旅,指責這兩支負責鎖緊包圍圈的部隊沒有完成任務,導致戰局糜爛不堪。

“胡說八道!”

34師和202混成旅自然不想背這個黑鍋,天地良心。在他們的封鎖下,別說人了,就是一條狗都別想跑進包圍圈里面去。所以他們理所當然的認為這是進攻部隊為了推卸責任而污蔑他們。

“開戰以來,包圍圈外就沒有一兵一卒能夠進入!我看是你們進攻不利,想推卸責任吧!”34師師長澤爾米卡斯陰陽怪氣地挖苦了一聲。

“那你告訴我,敵人的炮彈和子彈是從哪來的,難道是飛進去的不成!”塞納斯頓時拍案而起。如果不是當著畢蘇斯基的面,他一定要生撕了澤爾米卡斯。

眼瞧著兩個師長就要真人pk,畢蘇斯基不得不打圓場,雖然他對進攻部隊的效率十分不滿意,但是他也清楚,塞納斯沒有說假話,敵人的火力太怪異太妖艷了。實際上他一直也在想:“狗日的猶太人哪來的這么多彈藥?”

為此,他專門向干爹求援了,要求干爹想辦法幫他弄清楚這個問題。也就是在塞納斯和澤爾米卡斯爆發爭吵的時候,由英國皇家空軍派遣的偵察機正在沃沃明上空不斷地盤旋。

經驗豐富的英國飛行員查理仔細地審視著地面的情況,他已經在這一片飛了兩個多小時,但是完全沒有發現一點兒異常情況。就如澤爾米卡斯所言,包圍圈很緊密,幾乎看不到一點兒空隙。

“不排除‘猶太人’是利用夜晚的掩護偷運軍火!”這是查理的最終報告。

“說說吧,怎么防止敵人利用夜晚滲透我們的防線偷運軍火和補給?”畢蘇斯基提出了問題。

實際上他自己都覺得這個問題有點扯淡,利用夜晚滲透穿越包圍圈不是不可以,問題是用來大規模的運輸軍火和補給那就是不可能的。他的部隊又不是瞎子,怎么可能放任敵人的大股部隊來來去去而沒有反應呢?

之所贊同干爹飛行員給出的結論,畢蘇斯基一則是為了平息內部的爭吵,用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結論暫時緩解紛爭還是劃算的,二則是這個結論是干爹下的,他哪怕再不屑也必須保持適當的尊重。

不過讓畢蘇斯基沒有想到的是,對于這個可笑的結論,他的師長們竟然一致贊同,并給出了很雷同的應對措施。

塞納斯說:“我同意,敵人一定是乘著夜晚穿越我們的防線,我認為必須加強對沃沃明的包圍和封鎖,徹底的鎖死包圍圈,困死敵人!”

澤爾米卡斯則說道:“我的部隊盡職盡責的完成了任務,但是對黑夜卻沒有任何辦法。既然偵察的結果已經確定了這一點,我們就抽調兵力加強封鎖吧!”

鞠躬感謝hzwangdd、城市上空的魚和尤文圖斯同志!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