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  141 出手

類別: 歷史 | 外國歷史 | 天兵在1917 | 馬口鐵   作者:馬口鐵  書名:天兵在1917  更新時間:2015-06-30
 
德國突然入侵丹麥和挪威并屠了格呂克斯堡王朝引起了政治局的高度重視,為此專門召開了緊急會議商討對策,這其中最積極就屬托洛茨基.

為什么老托覺得這是一個好機會,德國竟然如此殘暴,連中立國都不放過,這不是意味著遲早他們也會對剛剛宣布中立的蘇聯下刀子,既然避免不了挨刀,那還不如早點動手去砍了德國佬.

這樣的擔憂確實有道理,因為德國確實表現得太喪心病狂了,剛剛消滅了西波蘭,跟英法還處于戰爭狀態,竟然不管不顧的就向丹麥和挪威下手,這也太猖獗,太目中無人了吧

萬一這貨一個興奮,突然對東普魯士和東波蘭動手呢那蘇聯怎么辦打還是不打

托洛茨基自然是主張早點打的,但是斯維爾德洛夫卻堅決反對:"紅軍并沒有做好應對戰爭的準備,我們的戰備計劃剛剛執行到最關鍵的時刻,這個時候突然參戰,是很糟糕的選擇.我傾向于以穩妥為先,繼續做好準備,等備戰工作基本結束了,再參戰!"

"萬一德國在那之前突然襲擊我們呢"托洛茨基氣咻咻地質問道.

斯維爾德洛夫卻輕描淡寫地回答道:"有東普魯士和東波蘭頂在前面,我們不可能被德軍的閃電式急襲打垮.一旦德軍進攻東普魯士和東波蘭,紅軍將立刻進入戰爭狀態,按照總參謀部的估算,東普魯士和東波蘭至少能為我們爭取10天的時間!"

有時候托洛茨基都巴不得沒有東普魯士和東波蘭這兩個倒霉國家.正是因為有他們的存在.蘇聯擁有一道抵御德國襲擊的墻壁.可以規避很多風險.但也正是因為這道墻壁的存在,導致他主導的積極進取的作戰方案沒辦法通過.

反正老托是恨不得立刻就拆掉這道墻壁,不然他的方案早就通過了.不過這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只能死死地抓住丹麥和挪威做文章:"我必須提醒政治局注意,一旦丹麥和挪威被德國占領,那意味著我們進出波羅的海的通道將完全被德國封死.而且占領了挪威之后,德國人已經可以直接威脅摩爾曼斯克,到時候我們主要進出口貿易的通道將完全被德國切斷了!"

這一點政治局不得不重視.西邊有德國人東邊又有日本人作亂,這兩頭一掐死,蘇聯就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孤島,將被完全孤立,這絕對是政治局不愿意看見的情況.

不過斯維爾德洛夫卻不慌不忙地說道:"這種情況確實值得憂慮,而這不正是我們今天開會的目的嗎"稍微一頓,他繼續說道:"關于如何應對挪威的問題,安德烈同志提出了一個不錯的建議,我認為完全可以這么做!"

李曉峰立刻就接著說道:"我的建議是,決不能冷眼旁觀挪威被德國占領.應該給予挪威必要的援助.當然,同時我們也不能過度的刺激德國的神經.以免過早地陷入戰爭的漩渦.我的設想是,派出一支維持和平的志愿軍進入挪威,控制住納爾維克以北的挪威.這樣一旦德國對我國宣戰,我們能直接威脅納爾維克,切斷德國鐵礦石進口的通道."

托洛茨基對任何不正面同德國交鋒的作戰計劃都是嗤之以鼻,他冷哼了一聲:"你以為每一次都可以用志愿軍解決問題就算我們派遣志愿軍,也得找個名目,挪威求我們派遣志愿軍了"

"這很好操作,"李曉峰卻不緊不慢地回答道,"之前kgb已經同挪威社會民主黨有過一定程度的接觸,在我們保證挪威主權及領土完整的前提下,我想他們很樂意向我們求助的.并且,現在的挪威完全處于政府癱瘓狀態,我們就說獲得了授權,誰又能反對呢"

托洛茨基咬了咬牙,又道:"那德國的反應呢如果他們不接受,怎么辦"

"我說過了,我們的目標僅限于挪威北部,而德國人底線恐怕就是確保鐵礦石來源的安全,在我們沒有直接威脅德國人底線的情況下,我想他們還不至于狗急跳墻."說著李曉峰又道:"而且在發起這次行動時,紅軍應該進入最高等級的戰備狀況,以應付任何突發事件!"

托洛茨基其實還想反對的,但是想了想之后,他還是默認了李曉峰的計劃,原因很簡單,干涉挪威總比繼續干等強.而且德國人的反應誰又說得準萬一德國人又抽風了呢

托洛茨基是巴不得德國抽風,真的爆發了沖突,那只會對他有利!所以他默許了李曉峰的方案,并指示圖哈切夫斯基:"立刻制定我們同德國爆發全面沖突的應急預案,嗯,能不能組織西部三個方面軍開展一次大規模的演習"

圖哈切夫斯基立刻就心里神會了,為什么要在西部三個方面軍搞大規模演習,還不是去刺激德國人的,一旦德國發生了誤判,那托洛茨基所期盼的情況就會發生.

所以他立刻就在軍委提出了代號為全面風暴1940的軍事演習計劃,借口是為了考察西部三個主戰方面軍的戰備情況.

不過托洛茨基精明,斯維爾德洛夫也不傻,一眼就看出了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所以二話不說就給這個演習一腳踢到了下半年.用小斯的說法就是:"部隊剛剛開展戰備工作,這個時候匆忙地進行演習能有什么效果還是讓同志們準備得更充分一些,然后再進行考核."

圖哈切夫斯基還想據理力爭來著,但托派再軍委真心是不折不扣的少數派,毫無疑問,老托的計劃又破產了.與此同時,英國人也終于反應了過來,開始慌慌張張的去攔截德艦.

從5月9日開始.皇家海軍本土艦隊大規模出動.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羽蟲號驅逐艦撞擊希佩爾號的行動.當時羽蟲號的主要任務其實是去韋斯特峽灣入海口處布雷.因為天氣惡劣,羽蟲號上的一名艦員被巨浪卷入海中,為了搜索該名艦員,羽蟲號

脫離了編隊,結果在濃霧中一頭撞上了德國海軍的z11,z18號驅逐艦.

仇人相見自然是分外眼紅,三艘驅逐艦立刻就扭打成一團,從后來德國海軍的描述看,羽蟲號是相當英勇的.以一挑二都毫不畏懼,甚至當希佩爾號也抵達戰場的時候,在艦長杰拉德魯普海軍中校的帶領下英勇的撞擊了希佩爾號.

雖然羽蟲號最終被擊沉,但是英國人的英勇作風讓對手都尊敬不已,希佩爾號艦長赫爾穆特海耶海軍上校就通過國際紅十字會致信英國海軍上層,盛贊英艦的英勇.這讓魯普后來被追授了英國最高軍事榮譽——維多利亞十字勛章.

不過在李曉峰看來,羽蟲勇則勇已,但顯得過于的魯莽了.該艦本應該在稍遠的距離上監視德軍的動向,并及時地向海軍上層通報相關情報.可這位魯普艦長卻沖昏了頭腦,硬要同實力完全不是一個檔次的對手硬拼.這種勇敢是蠻勇,無助于英國接下來在挪威開展軍事行動.而他的魯莽直接導致了第一海務大臣龐德上將判斷出現了偏差.做出了一個致命的決定——命令封鎖韋斯特峽灣的英國驅逐艦南撤,這樣一來導致韋斯特峽灣門打開,讓德國艦隊毫不費力的穿了過去占領了納爾維克.

所以說逞一時之勇是沒有意義的,審時度勢做出正確選擇的人才更加值得欽佩.在皇家海軍放手之后,德國艦隊直撲納爾維克.此時天色正黑,海面上霧氣彌漫,天空中更是風吹雪舞,客觀上說雖然顛得德國人夠嗆,但也極好的將德國人隱藏了起來.

進入峽灣之后,德國人俘虜了三艘挪威巡邏艇,但其中的一艘還是及時的向港內發送了警報.此時挪威海軍在納爾維克的主力是兩艘于1901年服役的海防艦——艾德思沃爾德號和挪威號.這兩艦都是服役了40年的老大爺,不過在接到巡邏艇的報警之后,兩艦還是立刻就做好了戰斗準備,所有火炮都裝彈上膛,全體船員也分發了救生衣.

4時15分,當艾德思沃爾德號看到德艦接近港口時立刻發出了燈光信號,要求德艦立刻表明身份和來意.對此德國人沒有任何回應.于是兩艘挪威海防艦立刻進行了警告射擊,一枚炮彈穿過德艦艦首在海中爆炸.

負責攻占納爾維克的德海軍邦特準將先前得到過指令,要求他盡量用和平的方式占領目標,于是下令海德坎普號停船,同時回復信號說準備進行談判.不過德國人所謂的談判其實就是單方面的要求,要求挪威軍人交出軍艦和武器然后滾蛋,對此挪威人自然不會答應.

當德國談判代表剛剛離開艾德思沃爾德號,就立刻發出了一枚紅色信號彈,通知邦特挪威人決心抵抗.與此同時艾德思沃爾德號艦長偉洛克上校也立刻高呼:"火炮就位!小伙子們!我們要進行戰斗啦!"

老舊的海防艦立刻向德艦沖去,并用三門150毫米火炮開始射擊,不過挪威人的運氣顯然很糟糕,僅僅打了一枚炮彈,就被迎面射來的四枚魚雷打個正著,命中的兩枚魚雷瞬間就引爆了彈意,艾德斯沃爾德很快斷為兩截,包括艦長在內174名官兵陣亡,僅8人幸存.

挪威號的運氣也很糟糕,在一片黑暗和大霧中,胡亂的同德艦對射了一陣之后,遭到了三個波次共7枚魚雷襲擊,和友艦一樣也是身中兩雷傾覆沉沒,陣亡101人.

兩艘海防艦的沉沒,意味著挪威最后的抵抗也宣告失敗,同挪威海軍的英勇不屈相反,駐扎在納爾維克的挪威陸軍一槍未放就宣布投降.原因也很簡單,因為當地的陸軍指揮官康德拉桑德羅是個親納粹的吉斯林分子,毫不猶豫地就出賣了自己的祖國.

不過德國人也不算是順風順水,攻占納爾維克之后還發生了一件搞笑的事情.在早上當德國驅逐艦進入納爾維克港時.早先停泊在港內的德國貨船蠶海姆還以為是英國驅逐艦殺到了.匆忙之下命令船員搶灘并加以鑿沉,等弄清楚情況后是諦笑皆非.

當然,接下來就輪到英國人反擊了,德國突然襲擊完全將英國人搞懵了頭,不知道戰場上究竟發生了什么情況的本土艦隊司令查爾斯福布斯海軍上將命令一個"冒失鬼"前往納爾維克探查情況.此人就是沃伯頓李上校.

在李上校準備突入納爾維克偵察情況的時候,一直想要搞風搞雨拿下挪威的丘吉爾也發來了一封電報,告訴本來就有點"二桿子"精神的李上校——進占納爾維克的德軍僅有一艘艦船和少量陸軍,要求李上校發揮自己的判斷力.率領屬下突入峽灣摧毀敵艦并奪回港口.

不得不說,丘吉爾這個人在一些大方向問題上的判斷力是準確的,但是具體的細節上是粗枝大葉,而且有時候顯得過于強調所謂的納爾遜精神顯得非常冒進.正是他發給李上校的這封最高指令,直接導致了后面的冒險行動.

前面說了,李上校本來就是一個"傻大膽",有了尚方寶劍之后,膽子自然是更大.哪怕是經過初步偵察發現港內的情況跟海軍部的估計相差甚遠,這位李上校也是毫不畏懼.

因為李上校屬于皇家海軍驅逐艦指揮官中的新生力量,極為敬業也富于進取精神.在出海前給妻子的信中就寫道:"戰役很可能即將開始,而我將打響第一槍!"

在同樣一批富于進取精神的同僚配合下.李上校立刻就做出了冒險進攻的決定.具體的戰斗經過就不多說了,結果是在這場被稱為第一次納爾維克海戰的"狗斗"中,英國人冒著全軍覆沒的危險突襲納爾維克,擊沉兩艘德國驅逐艦和11艘商船.不過在撤退的時候遭到了德海軍增援部隊爆菊,損失了兩艘驅逐艦和李上校.

當然,現在我們要說的不是這些,而是李上校陣亡之后的故事.其后英國人調動主力發動了第二次納爾維克海戰,一舉將峽灣內的全部德艦完全摧毀,可以說取得了空前的勝利.

到了5月中旬,英國人在納爾維克已經集中了一支囊括英,法,挪,西波蘭四國共計24500人的大軍

,而與之對陣的德軍僅僅才有5000人,而且其中的2600人還是失去了軍艦的德國水兵.在這車力懸殊的交鋒中,德國人雖然很快就被趕出了納爾維克市區,但是卻在山區堅守了下來.

可搞笑的是,英國人卻稀里糊涂的葬送了這場來之不易的勝利.自以為已經掌控了局勢的英國人,很快就將部隊的主力調往挪威中部企圖收復特隆赫姆,可是卻并不成功.結果在德軍突然閃擊法國之后,英國遠征軍不得不丟盔卸甲的逃出挪威.可以說英國人是贏得了一場海戰卻輸掉了一場戰役.

當然,這是歷史上,而這個時空情況發生了變化,就在第一次納爾維克海戰爆發的同時,蘇聯紅軍突然出現在了挪威海域.根據蘇聯政府的官方說法是,應挪威政府的邀請,前往保護挪威人民免受戰爭之苦.

而且蘇聯的行動之果斷,大大出乎了英法德三國的意料,5月10日,原本停泊在摩爾曼斯克的紅軍列寧格勒號,莫斯科號和突擊者號航空母艦,以及四艘戰列艦和四艘戰列巡洋艦以及另外八艘巡洋艦和16艘驅逐艦組成的編隊突然出海,以極高的速度向挪威北部海域進發.

與此同時,超過100架里2運輸機在24架pe2遠程護航戰斗機的掩護下,向著挪威北部城市特羅姆瑟飛去.在當天上午11時,兩個營的傘兵輕而易舉地就占領了特羅姆瑟,不久之后,源源不斷的紅軍以各種方式趕赴特羅姆瑟.在5月11日,當地的紅軍已經超過3000人.

與此同時,一直在蘇聯和挪威邊境待命的紅軍第1,第2,第3極地步兵師也開始越過邊境,從北部進入挪威境內.

這一連串的變化讓英法德都目瞪口呆,他們不約而同的生出一種想法:我勒個去的,這就是中立尼瑪,毛子你逗我們玩兒的吧!

對此李維諾夫的解釋是:"蘇聯無意卷入戰爭,但是鑒于蘇聯和挪威一直是睦鄰友好的好朋友好鄰居,不能眼睜睜地看著挪威遭到攻擊而無動于衷."

而且李維諾夫還冠冕堂皇的說道:"紅軍的軍事行動完全是出于維護和平的目的,不針對任何第三方.紅軍在挪威的所有行動都是出于人道主義和和平目的."

當李維諾夫被追問到挪威政府什么時候向蘇聯政府提出的請求時,這位答道:"哈康七世陛下在遇害之前親自給我國人民委員會主席托洛茨基致電,希望蘇聯政府能為挪威提供和平保障.當時托洛茨基主席給予了積極回應,而現在紅軍的所有行動正式在履行這一承諾!"

好吧,誰都知道這是扯淡,哈康七世已經死了,這封所謂的電報的真實性根本就無從考證.不過不管是英國,法國還是德國,甚至是挪威都明白一點,有沒有這封電報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毛熊這么干目的何在(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