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  350 普洛耶什蒂(3)

類別: 歷史 | 外國歷史 | 天兵在1917 | 馬口鐵   作者:馬口鐵  書名:天兵在1917  更新時間:2016-01-25
 
哪怕是李曉峰提出了苛刻的要求,丘吉爾也依然答應了下來,不得不說這個老煙鬼某些時候深諳韜光養晦的精髓。網``而隨著英國人的突然加入,轟炸行動就變得更加復雜了。

先就是配合問題,最初按照丘吉爾的想法,皇家空軍和紅色空軍將一起編隊一起去轟炸普洛耶什蒂。不過這個想法很快就因為技術問題和保密問題以及政治問題而流產了。

先說說說技術問題,蘭開斯特和紅軍的圖3以及pe8性能差距太大了,雙方的巡航度完全不一樣,不可能一起編隊航行。而且皇家空軍的飛行員和紅空軍飛行員從來沒有一起飛行過,雙方都十分不了解,而因為轟炸任務的急迫性,雙方沒有那么多時間練協同配合了。

不光是配合有問題,敵我識別和通訊也是大問題。而這個技術問題比上面那個還要嚴峻得多,幾乎一開始就判了協同轟炸的死刑。

再說說保密問題,其實這一項跟上面那條就是息息相關的。不管是紅空軍還是皇家空軍都不想讓自己的通信頻率、密碼泄露給潛在的敵人。所以談來談去,誰都不愿意讓步,自然的,協同轟炸就沒戲。

至于最后一條政治問題,其實這是一項最無關緊要的問題。雖然英國和蘇聯并沒有結成同盟,但是雙方有著共同的敵人,在打擊德國的問題上,雙方可以有默契。

但是默契也僅僅是默契,離實質性的條約同盟關系完全不同,連條約都可以翻臉不認賬,更何況是自由心證的所謂默契。并且,不管是在蘇聯還是在英國,都存在一大批看對方不順眼的人。蘇聯人認為英國人卑鄙的朝列寧下黑手,這決不可原諒,而且打擊帝國主義也是布爾什維克的既定策略;至于英國人,也始終認為共產主義是邪惡的。而俄國的布爾什維克是邪惡力量中的最極品,自然也是要除之而后快。

讓這兩類人暫時放下成見,可能性不大。自然的,哪怕是政治局和英國內閣通過了協同轟炸的設想。雙方也不可能真正的協同。

所以這次協同轟炸實際上就分成了三塊,前兩塊就是紅空軍原本的空襲計劃,而最后一塊就是皇家空軍借道蘇聯加油并通過其領空轟炸普洛耶什蒂。

雙方的空軍幾乎沒有任何交集,所謂的配合也僅僅是紙面上的。不過哪怕是這種紙面上的配合也存在相當多的問題。在轟炸普洛耶什蒂的細節問題上,皇家空軍和紅色空軍的分歧是相當大。

蘇聯紅空軍是準備白天低空轟炸普洛耶什蒂。而皇家空軍則希望夜間高空轟炸。這兩個戰術方案幾乎是全盤對立的,不存在一點兒調和的可能。

那么為什么英國人希望進行夜間高空轟炸呢?說白了還是為了減少損失,夜間轟炸安全性高一些,而高空轟炸也能避開地面的防空炮火干擾。

只不過,阿爾克斯尼斯并不喜歡英國人的方案,在他看來這太保守了,而且效果一點兒都不會好。他希望的是徹底摧毀普洛耶什蒂,而不是去做做樣子。

經過一番唇槍舌劍之后,英國人不得不同意紅空軍的低空轟炸方案,當然。這種所謂的同意其實就是大家各干各的,既然你們俄國人不怕死,那你們就去低空轟炸好了。而我們偉大的皇家空軍將保持自己的傳統。

而這個決定也直接導致了聯合轟炸行動真正變成了紙面上的東西,按照雙方的約定,紅空軍先進行白晝低空轟炸,而在評估完紅空軍的轟炸效果之后,也就是轟炸的航拍照片出來之后,皇家空軍再去進行夜間補充轟炸。

11月1o日清晨3點,塞瓦斯托波爾機場、敖德薩機場以及辛菲羅波爾機場的地勤人員開著掃雪車開始清掃跑道上的積雪,經過推土機和坦克的努力。覆蓋在跑道上的積雪被清除一空。而這時已經是早上五點多了。

隨后地勤人員匆匆地吃過一頓簡單的早餐之后,再次進入緊張的忙碌狀態,給一架架轟炸機加油掛彈,忙活了以一個多小時。才將起飛前的準備工作全部做完。

早上七點半,第一波次圖3轟炸機的螺旋槳轟隆隆的轉動,帶著肥碩的機場掙扎著爬上了藍天。在接下來的半個多小時里,其余的圖3和pe8將6續起飛,然后在黑海上空完成編隊工作,然后在從敖德薩起飛的拉系列和雅克系列戰斗機的護航下直撲普洛耶什蒂。

應該說紅軍的運氣不錯。起飛效率很高,而且這一天黑海上空的天氣很理想,上百架轟炸機和戰斗機不費什么力氣就完成了編隊工作。十來分鐘之后,完成編隊工作的機群開始降低飛行高度躲避德國設在羅馬尼亞的雷達。

機群在不到一千五百米的高度下沉著穩定的飛行著,飛行員能看到巴爾干鄉村那一片恬靜的田園景象撲面而來。許多人都對下面略泛黃色的大地感到心曠神怡。在炮火連天的歲月,在歐洲腹地還有這樣世外桃源般的地方,多少令伊萬們感到詫異。

97團的瓦爾特.斯圖爾特中尉是地地道道的巴爾干人,在納粹侵占了他的家鄉之后,他只身一人逃到了蘇聯,很快就加入了紅空軍。此次更夠再次看到家鄉的風光,讓他激動不已。而更讓他詫異地是,這一趟回家之旅竟然顯得那么平和:“沒有高炮,沒有敵機,沒有阻攔氣球,什么都沒有,只有風光無限。”

斯圖爾特中尉甚至能辨認出正在田地里辛勤勞作的農夫,正在搶收冬小麥的他們在滿眼金黃色的景致中間不斷地游走,色彩上唯一的差別就是一條蜿蜒曲折的河流,河水在陽光的照射下白亮。此時斯圖爾特中尉眼簾中已經噙滿淚水,他知道那就是家鄉的多瑙河!

這條著名的大河終于印入了人們的眼簾,卻出乎很多紅軍小伙子的意料——它根本就不是“藍色”的。伊萬們指著底下那條“棕色泥沼狀”的東西互相訕笑了一番,這條河可遠遠不如那曲子美妙。

多瑙河是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的界河。飛越它,意味著機群已經進入了羅馬尼亞領空。靜靜地看著多瑙河的斯圖爾特中尉驀然想起,他曾經在一詩中讀過:“只有那些真正愛多瑙河的人,才能現她的藍色之美!”

飛越了多瑙河之后,機群再次降低高度。并小心的繞開布加勒斯特,這一段航程是護航戰斗機群最擔心的一段路程,如果他們被德國人現了,這里將是敵機最可能進行攔截的地段。

之前為了應對可能出現的大批敵機攔截情況。紅色空軍是傷透了腦筋,之前說過,雅克3和拉5的航程實在是夠嗆,戰斗半徑實際上就是三百公里的樣子,根本不足以全程為轟炸機護航。而能夠為轟炸機護航的pe2又是該死的截擊機。碰上了靈巧的德機并不能討到好。

所以機群一旦被德國人的雷達現了,那真心就是九死一生!那有沒有一種辦法不讓德國的雷達現呢?很可惜那個年月沒有F117更沒有B2,轟炸機群就是雷達波的強反射體,一般在高空活動的他們,實在是沒辦法逃脫雷達的注視。

轟炸機群似乎是十死無生了?不一定,紅色空軍就想出了辦法,他們認為可以采用強大的電磁干擾讓德國人的雷達變成瞎子。紅色空軍建議投放海量的干擾箔條,然后用圖3改造的電子干擾機壓制德軍和羅馬尼亞軍隊的炮瞄雷達,這樣雙管齊下定然能保證轟炸機編隊的安全。

只不過這個建議李曉峰并沒有完全同意,原因很簡單。黑海上空實在太窄了,在這里投放大量的干擾箔條固然有用,但是無形中也提醒了德國人和羅馬尼亞人紅軍有大行動。在晴朗的白天,大機群轟炸機隊絕對是最好的目標,哪怕是伴隨干擾的圖3電子型能壓制敵人的炮瞄雷達意義也不大,因為這一次轟炸機是低空轟炸,不需要炮瞄雷達,敵人的高炮也能揮作用。

所以,李曉峰的意思是決不能打草驚蛇,否則后果很難說。當然也不能不管敵人防空雷達的威脅。只不過某仙人傾向于用更直接的手段解決這些威脅。那就是在戰斗爆之前摧毀德軍在羅馬尼亞的防空雷達網絡。

聽起來似乎難度很大,實話實說,難度確實很大。要想摧毀防空網絡,先就得找到這些雷達的具體位置。而很顯然,這肯定是高度保密的,不管是德國人還是羅馬尼亞人對這些雷達肯定是高度設防和偽裝。

為了找到這些雷達的具體位置,kgB又一次出動了,不得不說,這個年月紅軍最高科技的那些工具都控制在kgB手中。這就是紅軍的第一代電子偵察機圖3d型電子偵察機。該機拆除了原有的彈倉。改裝為大型無線電偵探設備,能夠截收德軍的無線電和雷達信號。

當然,有了電子偵察機還是不夠的,為了搞清楚德軍的雷達位置,紅軍還有針對性地開展誘騙戰術。比如派遣轟炸機轟炸布加勒斯特,誘騙德軍防空雷達開機工作。

經過數次試探,付出了一定的損失之后,紅軍基本搞清楚了羅馬尼亞防空雷達的準確位置。在轟炸行動開始的前一天晚上,kgB精銳的信號旗特種部隊在紅旗黑海艦隊的掩護下靠近了羅馬尼亞海岸,乘坐直升機秘密潛入了羅馬尼亞境內。當紅軍的轟炸機起飛之后,他們向著德軍的雷達站起了攻擊,幾乎沒費什么功夫,他們就輕而易舉地摧毀了這些雷達。

沒了雷達,德國和羅馬尼亞空軍基本上也就是睜眼瞎了,這么說吧,哪怕是這兩國的空軍力量再強大,也不可能給紅軍造成什么威脅了。實際上如果不是紅空軍遠程航空兵力量實在有限,完全可以乘著德國空軍和羅馬尼亞空軍瞎眼的當口干一票狠的,不說徹底地摧毀其空中力量,打個半死是沒問題的。

所以當斯圖亞特中尉架機從布加勒斯特附近大搖大擺的飛過去,而沒有受到任何攔截的時候,他的心情就很難描述了。有輕松也有亢奮,總而言之很復雜。

8時許,第一波圖3轟炸機輕松地抵達了阿斯特拉.羅馬納煉油廠上空,此時成群結隊的羅馬尼亞工人正準備走進工廠大門開始一天的工作,而就在此時足以遮天蔽日的轟炸機群出現在了他們頭頂。然后二話不說打開艙門就開始投彈。

一瞬間天空中到處都是圓滾滾的航空炸彈,直到此時,阿斯特拉.羅馬納廠區上空才開始響起尖銳的防空警報聲,而地面上的工人在短暫的震驚之后。立刻手腳并用地向防空洞和一切看上去比較結實的建筑物奔去。

根據當時目睹了這一切的羅馬尼亞石油工人回憶:“早上八點,剛剛吃完早點的我和往常一樣騎著自行車來到了工廠大門,接下來是一天的繁重勞動,該死的德國人簡直把我們當成了牲口,對工作時間掐得不是一般的緊。遲到一秒鐘都要扣工資!該死的吸血鬼!”

“就在我無所事事的等待上工并抽完最后一支香煙時(生產區不讓抽煙),從南邊傳來了震耳欲聾的轟鳴聲,仿佛有成群的馬兒在天空中奔馳。幾分鐘之后,我能從天際線上看到一片席卷而來的黑云,它們是那么的密集,以至于最開始我并未能認出這些是俄國佬的轟炸機。”

“俄國人飛得很低,幾乎就是貼著樓頂飛,機群掠過地面產生的氣流吹倒了不少路人。不過所有的人都沒敢像往常一樣破口大罵,因為大家都被驚呆了,如此多的轟炸機想要做什么?”

“傻傻的愣了幾分鐘之后。我陡然清醒了過來,俄國人應該是沖著煉油廠來的,而我如果繼續留在這里,唯一的可能就是跟廠子里的德國人一起被炸上天。上帝保佑,我還有老婆和兩個孩子,現在還不能死!很快,我就沖著工友們大喊了一聲:‘快跑!’,然后飛快地竄上自行車,玩命地蹬了起來!”

“就在我加逃命的時候,俄國人的轟炸機開始投彈了。成串的重磅炸彈幾乎是在打開艙門之后就落在了地上,其中一枚從我頭頂掠過,帶走了我最喜歡的鴨舌帽。再次感謝上帝,俄國人多少還有那么一點兒良心。沒有選擇瞬引信,大部分炸彈投下去之后都沒有立刻爆炸,短的十到十五分鐘才爆炸,長的半個鐘頭到一個鐘頭才爆炸,這多少給我們留了一定的逃命的時間!”

其實,這不是紅色空軍對羅馬尼亞工人階級網開一面。之所以不選擇瞬引信,原因很簡單,如果炸彈立刻就爆炸,不管有沒有命中羅馬尼亞的煉油廠都會產生大量的煙霧。而這些該死的煙霧對后續跟進的轟炸機隊將產生不良的影響。

所以,紅色空軍的引信設定原則是最早投彈的那一批定時一個鐘頭,第二批四十分鐘,第三批二十分鐘,第四批瞬。從這里也能看出,紅軍的攻擊波次間隔時間其實就是二十分鐘,當大部分轟炸機完成了投彈之后,所有的炸彈將一起引爆。

當然,這不意味著,前三個波次就沒有給羅馬尼亞人額外額殺傷,作為俄國版的B17,圖3大大加強了機頭火力,兩門23毫米航炮對地攻擊的效果也是相當不錯的,而且因為此次轟炸航程并不算長,所以圖3攜帶了大量的彈藥。在飛臨主要目標上空時,紅軍的炮手和機槍手放肆地泄了一回。

航炮的炮彈和機槍子彈像擰開的水龍頭一樣向下噴射彈雨,所有可見的目標都是紅軍槍手們的目標,很快就有大批的汽車和房屋被摧毀,殺紅了眼的紅軍槍手甚至開始向農田掃射,橫飛的燃燒彈將這些冬小麥付之一炬。

當第一波次轟炸機離開時,普洛耶什蒂已經是傷痕累累。而沒等羅馬尼亞人喘口氣,第二波次的轟炸機又趕到了,投彈掃射這一套動作是行云流水,剛剛從掩蔽物里探出頭來的羅馬尼亞人又一次夾著尾巴逃了回去。

這一波的轟炸和上一波唯一有所不同的是,羅馬尼亞和德國高射炮手總算是反應了過來,慌慌張張的進入了炮位開始試圖還擊,只不過德國人配備用來保護普洛耶什蒂的88毫米高射炮實在不適合對付低空飛行的目標,不等他們瞄準完畢,紅軍的轟炸機已經甩掉大串的航彈偏偏然的從他們頭頂飛走了。

與此同時,布加勒斯特卻炸開鍋,當普洛耶什蒂遭到空襲的消息傳來時,德國人一方面質問雷達站為什么沒能提前預警,另一方面也命令戰斗機趕緊升空攔截……(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