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  373 電子戰(下)

類別: 歷史 | 外國歷史 | 天兵在1917 | 馬口鐵   作者:馬口鐵  書名:天兵在1917  更新時間:2016-02-17
 
1943年4月1日。≤≤,這是一個需要特別銘記的日子,不是因為這是愚人節,而是在這一天蘇聯科學界在光學領域獲得了巨大的突破,世界上第一臺實用激光器在政.治局委員李曉峰手中誕生了。

說實話,蘇聯的科學家很欣慰激光器的誕生,但是對其發明人實在是……不能說有意見,而是讓他們蛋疼。一個不能說完全的門外漢(某仙人有國立圣彼得堡大學的畢業文憑,是貨真價實的工科狗),但也屬于大半個門外漢,這樣一個門外漢竟然在光學領域獲得了開創性的突破,你讓廣大高大上的科研人員臉往哪擱?

雖然蘇聯的科研人員心情是復雜的,但是當他們檢視某仙人的研究成果時,又不得不承認其特殊的意義。激光的發現打開了一扇大門,相當多的領域將獲得爆發性的突破。

不過比較有意思的是,后世對激光的發現者究竟是誰是有爭議的,倒不是西方世界的科學家不承認是蘇聯首先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臺激光器,而是他們不認為某仙人是真正的發明者。按照他們的陰謀論想法:激光器的發明者并不是安德烈.彼得洛維奇,而是另一個蘇聯不知名的科學家,某仙人僅僅是卑鄙的竊取了他的研究成果而已。

當然,這是最黑暗的一種猜測,另一種說法是激光器的發明并不是某一個人的功勞,而是蘇聯一大批科研人員辛勤研究的結晶。只不過為了討好位高權重的政客,將這一榮譽授予了某仙人而已。

不過這些陰謀論的說法總是回避不了一些問題。比如第一種說法。如果是真的。那么這個被竊取了研究成果的科學家是誰呢?無論西方的狗仔和特務怎么努力,始終是找不到這樣一個人,也沒有任何一個蘇聯科學家聲稱自己才是激光器的發明人。

當然,厚顏無恥的西方陰謀論者和詆毀蘇聯的法:獨.裁者某仙人徹底地控制住了蘇聯,沒有任何人敢反對他和抵抗他,激光器真正的發明者不是被迫閉上了嘴巴,就是已經被人道毀滅了。

反正嘴長在他們身上,自然是怎么胡說八道都可以。至于第二種說法。看上去很有道理,人類歷史上很多偉大的發明或者發現都不是某一個人的功勞,集體的智慧和集體的力量推動生產力的進步才是主流。

但是這第二種說法也擺脫不了陰謀論的痕跡,依然是用來攻擊李曉峰的。因為在這種說法里,某人依然是個卑鄙的騙子。可這種說法也回避不了一個問題,如果激光器的發明是集體的智慧,那么當年蘇聯必然存在一個研發激光器的計劃。

問題是,根據蘇聯方面的資料和其他民間學者的研究,發現那些年蘇聯在光學領域壓根就沒有這種計劃,實際上那些年蘇聯對光學領域的投入并不是很大。唯一值得一提的計劃就是kgb和空軍主導的電視制導導彈計劃,也就是這個能跟光學挨上邊。其他的真心是沒有了。

這樣一來,問題就來了,如果沒有這樣一個計劃,那么集體的智慧從何談起?當然,攻擊蘇聯的陰謀論者還是有說辭的:“蘇聯的國防科研計劃高度的不透明,一定存在這樣一個秘密計劃,就如他們的核工程一樣,只不過核工程部分解密了,而那個計劃還沒有解密而已!”

說心里話,這種說法就是個笑話,從保密的角度說,核工程難道不應該排在激光的前面?怎么可能核工程解謎了,激光卻沒有呢?

但是陰謀論者還是有說辭的:“正是因為安德烈.彼得洛維奇盜取了激光器發明人的榮譽,為了維護這位核心的面子,激光計劃才沒有解密!”

反正這幫人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支持下一口咬定某仙人就不是激光器的發明者,還努力的試圖用各種方式抹黑他。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一種偏執狂,而跟這種病態的人講道理是沒有用的。

讓外界奇怪的是,某仙人似乎也從來沒打算跟那些攻擊他、抹黑他的人理論,總是將那些聲音無視了。這讓人是非常的奇怪。

當然,真正的原因我們都清楚,原因是要臉的某仙人確實不是激光器的發明者,從某種意義上人家那么攻擊他也沒有錯,總不能便宜你占了,還不允許人家罵街吧?

而且李曉峰也知道,跟偏執狂爭論是沒有意義的,因為無論你拿出什么樣的證據都無法改變他們,那些人只愿意相信他們愿意相信的事兒。相反,跟他們爭論除了跌份之外就是浪費時間和口水了。有這時間去打個炮或者makeababy都有意義得多。

并且李曉峰的本質僅僅是為了提早制造出刊用的激光陀螺而已,至于其他的,他真心沒有想那么多。不過讓李曉峰感到意外的是,激光器發明之后,蘇聯軍方對激光陀螺的興趣并不大,反而對激光在其他領域的應用十分的感興趣。

首先對激光產生興趣的是空軍,激光抗干擾能力強、精度高的特性讓空軍萌生了一種激光駕束制導的想法。所謂的激光駕束制導并不是后世大行于世的激光制導炸彈或者激光制導炮彈的那種制導方式,后世用的是激光半主動制導。

激光駕束制導簡而言之就是激光制導系統瞄準目標并連續發射激光,位于導彈尾部的激光接收器接收激光,然后控制彈體像“騎”在激光上一樣沿著光束中心飛行。

也就是說,激光指向哪里,導彈就緊緊“咬住”激光飛過去,直到擊中目標位置。這種制導方式倒是簡單,但是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制導距離有限。必須得看得到目標且用激光發射器對準目標才行。因此只適合短程導彈使用(多短呢?一般在三公里以內)。而且這種制導有一個問題。激光接收機因為要放在尾部,和發動機噴口有干擾。

而后世廣泛使用的激光半主動指令制導,其激光接收器設在彈頭部位,并且其激光目標指示器和發射器可以分開架設,從而可以實現較遠的射程。

在1943年,以蘇聯的科技實力,僅僅能夠實現激光駕束制導。可能有同志又問了,之前不是有說過空軍研發了電視制導導彈嗎?電視制導也不比激光制導差太多。為什么空軍要在戰時另起爐灶呢?

原因很簡單,就出在發動機上了,為了實現空軍要求的較大威力的戰斗部(500公斤以上),新型電視制導導彈的火箭發動機有點入不敷出,推力嚴重不足。如果要實現空軍要求的10公里左右的有效射程,那就只能將戰斗部的重量限制在100公斤以內。剛才說了,空軍希望威力大點,因為之前的實彈檢測發現,第一代電視制導原件性能有限,制導精度在50米左右。這樣大的誤差需要大威力戰斗部。

那么問題來了,戰斗部的威力上去了。發動機就背不動了,而更大推力的火箭發動機還在研發之中,無奈之下空軍只能用活塞發動機對付,而活塞發動機一個是體積較大,另一個就是螺旋槳的布置對導彈整體射擊干擾很大。電視制導的導引頭必然要占據導彈頭部,那發動機就只能挪到尾部,而發動機放尾部進氣又麻煩。當然最主要的是那個螺旋槳太占空間了,一般的戰術飛機根本沒辦法帶。

所以,空軍對第一代電視制導導彈的性能是不滿意的,而現在激光駕束制導似乎可以完美的解決這個問題,導引頭不用放在頭部,那發動機和螺旋槳自然就可以前移,這樣的氣動設計更簡單而且蘇聯設計師也更熟悉。至于螺旋槳的體積問題,因為激光駕束制導的射程有限(前面說了三公里左右),在如此短的距離內,不需要發動機功率太大、也不需要太多的燃料、螺旋槳也可以小一點,所以問題就統統解決了。

很快匆匆趕制出來的第一代激光制導導彈就誕生了,1943年10月就進行了第一次實彈測試。可見戰時的效率有多么驚人,不過效率之所以這么高,很重要的原因是空軍對高空地毯式轟炸的效果極其不滿意,迫切地想要提高打擊精度和減少遠程轟炸機出動的架次(為了減少損失)。

哪怕是第一代激光駕束制導導彈實際有效射程僅有兩公里的水平,但只要其能夠精確地打擊目標,空軍也認了。

那么實彈測試的效果如何呢?應該說還是不錯的,當轟炸機四平八穩的用激光瞄準目標,并穩穩當當的發射導彈后,導彈很精確地摧毀了目標。

這個成果讓空軍大喜過望,馬上一口氣就訂購了五十枚這種導彈。什么,有同志說這個訂貨量小得可憐?這你就不懂了不是,這是導彈,不是炸彈,尤其是早期的激光器生產成本高、合格率又低得可憐(最早期完全的靠某仙人作弊),導致這種武器價格驚人。每一枚這種導彈的價格抵得上兩架圖2轟炸機!

而且這五十枚的產量就足夠剛剛成立不久的彩虹機械制造設計局忙活一年的了。再多了,彩虹設計局也生產不出來。

第一批四枚kh1導彈在1943年12月投入了實戰,用于攻擊德軍在東波蘭的橋梁,初次作戰中兩架圖3轟炸機在機翼下各懸掛兩枚,分別攻擊了兩座橋梁,成績是命中一枚、失的三枚。看上去kh1導彈的命中率僅僅只有可憐的25?似乎是慘不忍睹?

不過空軍對此卻比較滿意,為什么呢?因為攻擊這兩座橋梁僅僅投入了兩架轟炸機和十幾架護航戰斗機,而且在轟炸中無一損失。況且準確命中的那一枚成功的摧毀了橋梁。要知道,在此之前,紅軍要攻擊類似的目標,得動員一兩個團的伊爾4或者是圖2,要么就是同樣多的伊爾2或者蘇2攻擊機。還得做好付出被擊落好幾架戰機的心理準備,最后很可能還摧毀不了目標。

而現在才動用多少空軍力量?反正紅空軍對此是相當的滿意。唯一讓他們不滿意的就是kh1導彈的產量實在太不給力了。當然。空軍也不是見好就收就不準備繼續改進kh1導彈了。又通過了幾次實戰。空軍發現給kh1導彈裝備發動機似乎完全是多此一舉。

是的,就是多此一舉,因為區區兩公里的有效射程,哪怕是沒有動力kh1導彈也差不多能滑翔著飛過去,加裝了發動機根本是沒有什么卵用。唯一用處就是讓導彈變得更貴和更復雜。

所以彩虹設計局在得到前線的反饋之后,立刻就拆掉了那一套多余的發動機,轉而給kh1導彈換上更大的彈翼。這一招確實管用,通過這項改進之后。kh1導彈輕了兩百公斤而最大有效射程反而提升到了2.5公里左右。而這種新導彈也就被命名為kh1m。而這個m在俄語當中也就是“改進型”的意思。

沒有礙事的發動機和螺旋槳之后,kh1m的生產成本、生產效率以及掛載性都提高了不少。以前圖3掛載kh1的時候,起飛時需要特別小心,一不留神kh1m的螺旋槳就會擦地。而現在,不需要再為此擔心了。

有了第一次改進之后,就有第二次改進,很快kh1m2就被生產了出來,和kh1m相比,kh1m2縮小了體積和采用折疊翼,體積更小掛載性更好。以前只有圖3這個級別的轟炸機才能掛載。而kh1m2連伊爾4也能用特殊的掛架半埋式的掛在機腹下了。

說完了空軍跟激光的故事,再轉向海軍和陸軍。這兩家也對激光器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只不過他們跟空軍的關注點不太一樣,他們認為激光測距很有前途。

尤其是陸軍,對激光測距興趣不是一般的大,原因很簡單,紅軍的裝甲兵太需要反應快測距精度高的儀器了。不得不說,早期的坦克炮手真心是經驗很重要的一個崗位,原因就是他們必須在沒有準確的測距儀器的幫助下準確的測距,一旦測距出現了失誤,那炮彈肯定是打不中目標的。

二戰時代的坦克真心沒有太好的測距儀器,或者說就沒有專業的測距儀,一般只能通過炮瞄鏡的刻度劃分簡單的測距,這里面的誤差就比較大了,很考驗炮手的經驗和判斷。也就是到了二戰末期,為了精確射擊,德國人在首先在黑豹后期型上裝備體視式測距儀。

說到測距儀,其實最早應用在軍事領域的是合像式測距儀。聽著這個名字似乎挺怪異的,但其原理其實非常簡單,甚至大家伙都再清楚不過了。

所謂合像式測距儀是這樣工作的:各種棱鏡或是反射鏡將通過兩個取景窗里的影像重疊在一起,而人們通過最后的目鏡所觀察到的,就是兩個重疊在一起的影像。使用者可以通過調整測距器里的棱鏡或是反射鏡將兩個通過取景窗進來的影像重疊在一起,然后就可以從測距器上的刻度盤讀出所對應景物的確切拍攝距離。

其實合像式測距儀的基本原理就是勾股定律,這么說吧,從兩個取景窗到目標的距離并不是完全一樣的,而這兩段距離再加上兩個取景窗之間的距離就組成了一個三角形。

物體處于不同的位置時,直角三角形的斜邊與直角邊的夾角是完全不同的,只有當我們調整好棱鏡或是反射鏡的位置時,我們才能重新建立直角三角形,便能從棱鏡或反射鏡位置得出的角度改變量,這樣就完成了測距。

只要明白勾股定理的就都會知道,兩個取景窗之間的距離直接決定著測量的精度,當兩取景窗之間的距離越長的時候,測距器的精度也就會越高。

說到這大家就會明白了,為什么當年說起戰列艦的光學測距儀時非常強調“基線”長度,“基線”越長自然精度也就越高。但是“基線”越長也就意味著體積越大。而對于坦克一類的裝甲車輛而言,不要說戰列艦級別的十米基線級合像式測距儀,就是炮兵用的一兩米基線的測距儀都用不了。

但是坦克也需要測距不是,在沒有激光器的年代難道就沒有辦法了嗎?有,德國人就想出了辦法,他們發明了體視式測距儀(名字更繞口了是吧?)

體視式測距儀其實原理跟合像式測距儀很相似,大致是這樣的:測距儀左側的透鏡組通過類似橫置的潛望鏡的反射鏡系統使目標在測距儀中間的左目鏡中成像。同樣的,測距儀右側的透鏡組也在測距儀中間的右目鏡中成像。

然后測距人員用雙眼分別通過左、右目鏡同時觀察。此時看到的圖像是測距儀兩端對同一目標所成的像,同樣存在視線夾角,測距人員可以感覺到該像的距離。

接下來測距人員操縱測距旋輪使目鏡中的菱形光標前后移動,直到測距人員感覺到菱形光標與目標的像重合(壓住目標),此時在與測距旋輪連動的刻度盤上可以直接讀出已經換算出的距離數值。

體視式測距儀遠距離的精度相對較好,對于高速運動目標的捕捉能力比較強,算是是一種“比較”精確的測距儀器……(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