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  491 關門打狗(中)

類別: 歷史 | 外國歷史 | 天兵在1917 | 馬口鐵   作者:馬口鐵  書名:天兵在1917  更新時間:2016-06-14
 
如果說之前八路軍的“頑強抵抗”還沒有讓岡村寧次意識到其真實作戰意圖的話,隨著安陽被陳大將攻克,這一下岡村寧次就是在遲鈍也意識到八路軍究竟想做什么了!

“八路之味口是不是太大了,圍殲我軍近五個師團,八路有這樣的能力?”田中久一還是有點不相信。

但是岡村寧次卻是十分肯定:“如果八路不想打殲滅戰,何必攻占安陽?”

田中久一似乎還想爭辯兩句,但是岡村寧次卻已經下定了決心:“27師團及110師團即刻南下,奪回安陽!”

雖然岡村寧次只說了對第27師團和第110師團的安排,而且為了保障后路安全奪回安陽也是個正確的選擇。但是田中久一很明白這種安排的潛臺詞,那就是暫時放棄救援菊兵團和戰車第17聯隊。當然這種暫時很有可能會變成永久性的決策,因為此時120師正在猛攻包圍圈內的菊兵團和戰車第17聯隊,這兩只部隊能夠堅持多久實在是不好說,畢竟騎兵第四旅團的前車之鑒就擺在那里。

騎兵第四旅團的覆滅已經證明了八路軍是能夠成建制的消滅“皇軍”的,放著菊兵團和戰車第17聯隊不管,那結果很可能又是一場災難。

“我們現在已經管不了菊兵團和戰車第17聯隊了,”岡村寧次淡淡地說道,“繼續維持既定方針,整個軍團都會覆滅!”

田中久一苦著一張臉很很不愿意地點了點頭,然后小心翼翼地問道:“辻政君知道了恐怕有些棘手啊!”

確實,之前辻政信的表現就證明了其就是一個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攪屎棍子,要讓他這個高參同意放棄菊兵團和戰車第17聯隊,那指不定這貨要搞出什么幺蛾子。這貨成事的能力不咋地,壞事的能力倒是首屈一指。

岡村寧次沉吟了片刻之后斷然吩咐道:“讓他去鄭州出差,督促輜重工作!”

當然出差是假,支開辻政信是真的。不過以辻政信的智商能看不出岡村寧次的真實用意嗎?嘿,這貨的小聰明是一大把,他很清楚岡村寧次想要做什么,但是比較有趣的是,他欣然接受了這個安排,還拍著胸脯保證一定搞好后勤工作。

那么辻政信究竟是怎么想的呢?其實他聰明著呢!他也看出來了這一回的架勢不對,八路恐怕是要玩一個大的了。如果是以前他自然是求之不得同八路決戰,但是經過這些天的戰斗,他對八路軍的戰斗力開始有了一個比較清醒的認識。對于當前的戰局,他認為除非還能從河南、湖北、安徽、山東抽調兵力增援,否則很可能干不過八路軍。問題是此時這些地方能抽調出兵力增援岡村寧次嗎?

辻政信對此表示十分悲觀,所以他和岡村寧次的看法差不多,必須趕緊的放棄菊兵團和戰車第17聯隊,集中剩下的兵力一口氣從安陽打出去,這才有活路。

只不過這么做有一個缺點,那就是注定了將是一場大敗仗,這個根本沒辦法向大本營交代的。很有可能參與這場戰斗的高級將領都要一起背鍋。

辻政信是多愛惜名聲的人,怎么可能愿意背這個鍋。但是作為岡村寧次的參謀長,一旦真的要放棄菊兵團和戰車第17聯隊,他絕對怎么也跑不掉背鍋。之前為此辻政信是著急上火,正挖空心思的想辦法撇清責任的。反正他已經下定了決心,如果岡村寧次決心那么做,那他將不惜一切代價反對到底,哪怕是將剩下的幾個師團全部搭進去了也在所不惜,反正這個鍋他是不背的。

而現在,岡村寧次給了他一個可以正大光明逃避責任的由頭,辻政信還會不答應?他又不是傻逼,所以一接到岡村寧次的命令,這位高參連行裝都不收拾,第一時間選擇了跑路,生怕岡村寧次回心轉意。

而當岡村寧次和田中久一獲得了辻政信的丑態之后,兩人也不由得嘆了口氣,尼瑪帝國新一代模范軍人和高級參謀就是這個鳥德行,焉能不敗!

當然,岡村寧次和田中久一此時也顧不得吐糟沒卵子的辻政信了,因為他們所要面對的局勢真心是相當的惡劣。第27師團和第110師團以及獨立混成第七旅團的余部一起向安陽的陳大將所部發了猛攻,但是任憑日軍怎么狂轟亂炸,386旅是巋然不動。而另一面,缺少了110師團的配合之后,第62師團更是拿120師阻擊部隊一點辦法都沒有,更糟心的是包圍圈里的菊兵團和戰車第17聯隊幾乎是一天一封求救電報,其口吻是一天比一天激勵,根本就是火燒眉毛了好不好!

終于,在八月十五日,岡村寧次下達了最后的決心,他斷然命令第62師團也撤出戰斗向安陽方向轉移,以及命令菊兵團和戰車第17聯隊死守到底。很顯然,岡村寧次這是準備跑路,連象征性的救援都不搞了。

“鬼子要跑!”

日軍的變化竟然讓彭帥都驚呼了一聲,要知道在一年多以前,他是不敢想象八路軍在這種正面戰斗中擊潰鬼子的。而現在這一切竟然就發生了,你說他怎么不驚,又怎么不喜!

這一刻的八路軍上上下下是終于有了十足的勇氣和信心,一定要打一個轟轟烈烈的殲滅戰了。瞬時間,之前還有所保留的115師和129師是全力以赴,向鬼子負責阻擊殿后的第37師團發起了一波又一波潮水式的猛攻。

不過鬼子的這個第37師團也是相當的頑強,不頑強也不行哈,因為岡村寧次已經給其下達了死命令,必須堅守到軍團主力打退退路為止,否則軍法從事。日軍的所謂軍法從事自然只有死路一條,對于一根筋被洗腦了的鬼子而言,除了戰死就只能自殺,別無二路。

為了能夠固守陣地,第37師團是不惜一切代價加固陣地,竟然在極短的時間內構筑了內外三道防線,而且最內層的那道防線還布置得頗為用心,用從周圍村舍拆下來的房梁和砍伐的原木構筑了一個大型碉堡,為了讓這些土木工事更加堅固,鬼子還在原木之上鋪了一層五十公分厚的碎石,然后再壘了三米多厚的黃土,雖然比不得東北的那些鋼筋混凝土的永備工事,但勉勉強強抵擋300公斤航彈的攻擊還是做得到的。

而這三個大型土堡壘中安放了3門105毫米山炮和6門75毫米山炮,至于土堡周圍的機槍火力更是密如蛛網,簡直就是一個火刺猬。

這個土堡壘可不好對付,八路軍嘗試了三次強攻,但都被敵人兇猛的火力給壓了回來。之后蘇聯紅軍又進行了幾次轟炸,雖然掀掉了這個土堡壘的幾層頭皮,但是鬼子卻不顧火力威脅瘋狂搶修,每每炸得還不如人家修得快。

空軍也不管用之后,又用坦克進行突擊,紅軍裝甲兵的t3476還是威力和防御力不足,面對鬼子兵不計損失的瘋狂戰術,也顯得寸步難行。以至于蘇聯顧問庫利科夫親自用望遠鏡看了日軍的陣地之后,也不禁搖了搖頭:“這必須用重炮,最好是重型迫擊炮!”

蘇聯紅軍當然有重型迫擊炮,為了攻堅,幾乎每個集團軍的戰斗工兵都配發了mt13型160毫米重型迫擊炮、m240型240毫米重型迫擊炮和m356型356毫米重型迫擊炮。尤其是后者,能將700公斤重的半穿甲射向7公里外的目標,是最專業的拆遷專業戶。

只不過蘇聯紅軍支援給的僅有少量的mt13,160毫米的彈丸破壞力還是太小了,連三百公斤級航彈都搞不定日軍的土堡壘,恐怕m240來了希望也不大,最好是用m356,只不過紅軍中的m356都是搶手貨,不可能支援給。

也就是說用空軍和大炮基本上是沒戲了,經過商討認為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挖掘坑道到這個土堡壘底下,將其炸掉。看上去似乎是很土鱉,但實際上這里頭的技術含量頗高,不要以為玩爆破是件簡單的事兒,這里頭的技術含量很高,只有經驗豐富的工兵才能掌握這一技能。

那么想要讓日軍坐土飛機到底要怎么做呢?首先自然是挖掘一條坑道直通到鬼子的堡壘下面。簡單嗎?一點兒都不簡單,首先挖坑道的時候不能被鬼子察覺,否則鬼子完全可以采取有針對性的防御措施;其次,坑道還不能挖偏了,這也是需要水平的,畢竟坑道里作業的工兵完全沒有參照物;最后,挖好了坑道還要計算炸毀堡壘需要的炸藥數量,這是純粹的計算活,決不能少一點。

為了達成目的,采取了有針對性的措施,比如開始24小時不間斷的炮擊日軍的堡壘,用炮擊的聲音掩蓋坑道作業。至于坑道的定位問題,這交給了蘇聯紅軍經驗豐富的老工兵,由他們進行指導。

根據參與了對壕作業的功勛工兵李克申回憶:“從8月17日開始對壕作業,我第一線陣地距敵人約200米,先以末端作業四條前進壕,每條深兩米、寬一米。因為末端作業不能容納太多人,只能晝夜倒班。因為土質良好,作業的力度相當大。至8月22日,各壕推進約150米。待作業頭距敵50米,乃開始最后的坑道作業,每條坑道高1.2米,寬1米,配備木框加固,然后不分晝夜向前推進。至24日下午,各壕全部完工。”

“預計抵達敵人堡壘下部后,便開始最后的步驟,也就是挖掘放置炸藥的藥室,一號藥室裝藥約50箱,二號藥室約四十箱,三號藥室因為爆破面比較厚裝藥70箱,四號藥室裝藥也約為四十箱。”

“到25日早晨,裝藥工作全部完成,然后回填土方,用麻包裝土回填三層,再填土抵實。每間隔五米,又壘麻包三層,沿坑道填塞約三十米,之所以要回填,是為了將爆炸威力聚集于藥室頂部,不讓炸藥的威力沿著坑道外泄。”

那么究竟用了多少炸藥呢,這里有一個簡單的公式大家可以去算一算:n(l3xz)(1x)。其中n為所需要的炸藥包個數,l為爆破面即炸藥威力圈半徑(單位英尺),z是一個變量,依照所爆破土質及預計爆破坑的大小決定,而此次爆炸需要過量裝藥,這里可以告訴大家過量裝藥的系數為0.162。x也是一個變量,這里也可以告訴大家裝藥500包以上的數據是10。

那么預定炸藥威力半徑是多少呢?大約是50英尺,所以帶入公式就是n(503x0.162)(110),最后n22275。當時蘇聯的炸藥包四個為一公斤,也就是說一共需要5568.75公斤。也就是說一共需要五噸半梯n梯炸藥。

上面這些計算都是有蘇聯紅軍的工兵完成的,因為土八路普遍文化不高,這種“高深”的技術活還真玩不轉。據李克申回憶,在他們施工的時候,蘇聯紅軍的工兵要跟著一起爬進坑道一段一段的測量。八路軍的工兵們就分成兩撥,一左一右,成個y字形斜著往上挖。一直到紅軍工兵說好了為止。這時候已經挖到了鬼子的腳底下,然后就開始挖出四個十字形的坑道作為藥室,每個都有一間房子那么大!

期間,最讓人緊張和擔心的就是日軍的襲擾,因為據偵察兵反應敵人似乎有所察覺,也在上面向下挖地道截擊。于是八路軍戰士是連夜往坑道里搬運炸藥,連大氣都不敢出,生怕被敵人搶先導致前功盡棄,根據八路軍戰地記者披露:“……接敵愈近,工作愈難,至作業末端將達敵堡壘下部時,敵已有所發覺亦急做坑道,欲以破我計劃……據事后調查,若再遲一日則敵必能切斷我坑道,而使我功虧一簣,斯亦幸矣!”

8月25日深夜,五噸半炸藥被填入了日軍腳下,而后由蘇聯紅軍工兵連長鮑里斯大尉親自給炸藥裝置引信、連接電線,然后小心翼翼地將電線拉出坑道外。

在這一整天,八路軍炮兵都在猛烈開火,盡全力分散敵人注意,掩護工兵作業。而最后的爆破時間定位26日零時。根據八路軍戰史記載,在當晚11時,彭帥親自下令讓參與攻擊的115師和129師官兵撤出爆破圈威力半徑之外,這時響了一個禮拜的槍炮聲才漸漸停息。此時鬼子也感到了最后的時刻即將來臨,開始在土堡壘周圍探頭探腦打探情況。

點火裝置安放在115師344旅688團指揮部,距離敵人堡壘約500米遠,團長韓上將陪同蘇聯顧問庫利科夫中將和旅長徐大將、師政委聶帥一起抵達現場觀看,當時在指揮部里為了保障點火萬無一失,一共準備四臺點火裝置,韓上將、庫利科夫中將、徐大將及聶帥各持一部。

不光是點火裝置準備了四部,為了萬無一失,還備份了一套常規的導火索引爆裝置,由李克申親自點火,多年以后他還記得:“這是兩米長的緩燃導火索,每秒鐘燃燒一厘米,就是說,點燃后,我有充足的時間離開點火點。所以我一點兒也不慌。我身后就是王營長,他和聶帥一起對過表,分秒不差!當時他一手提著野戰電話,隨時待命叫我點火。而我則蹲在坑里,一手捏著導火索,并把火柴頭按在導火索上……”

可能有同志比較奇怪,點個火還那么夸張干什么,為什么非得把火柴頭按在導火索上呢?劃燃火柴再去點火不久行了!外行了不是,為了安全起見,火工品都是有安全保障的,比如說導火索就是明火點不燃的,只能借助火柴頭瞬間爆燃的能量才能點燃。還比如梯n梯炸藥,一般人的以為炸藥很危險,一碰就炸。其實不然,幾乎所有的軍用炸藥都要做鈍化處理,摔一下磕碰一下,甚至用明火燒一般都是不會爆的,必須要用專門的起爆藥做引子,那才爆炸。

零時整,隨著聶帥一聲令下,李克申趕緊點燃導火索,然后跟著營長飛快的跑出爆炸范圍,當他們抵達安全位置之后,指揮所里的四位將軍元帥一起按下起爆器。

一開始沒有什么動靜,但是過了幾秒鐘,大地顫動了一下,然后就劇烈的抖動起來,很像地震,指揮所里的木頭支架嘎吱嘎吱的搖動了起來。站在外面的李克申看到一道火焰沖天而起,把鬼子的土木堡壘連頂蓋都掀掉了。很快,一股濃煙從破開的“天靈蓋”里躥了起來,濃煙中可以看見鬼子的尸體、槍炮和其他軍用設備噴了出來,這道濃煙足足有兩百多米高,停留在空中久久都不會消散……(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