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明  第一三二章 實惠更重要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殘明 | 半渡   作者:半渡  書名:殘明  更新時間:2024-06-08
 
二月初一的朔日朝會,隆武帝在大殿上拍了桌子。

呂大器以“意欲迎立桂藩”的罪名,被打入天牢,交三司衙門會審。

迎立外藩是極其嚴重的罪名,和謀反差不多,不但要殺頭,還要誅九族,但是前面加上一個“意欲”,意思就完全變了。

秦檜殺岳飛,是“莫須有”的罪名,和“意欲”的含義差不多,根本不要證據,就是要你的腦袋。呂大器意圖政變,本來是想擁立唐王,但是隆武帝不愿也不敢真的把這個案子徹底掀開,只好把屎盆子扣在桂王的腦袋上,順便的,也教訓了唐王朱聿鐭。

朝會散了后,反應最慢的人也想明白了其中的關竅,呂大器迎立桂藩是根本沒有的事情,順著這個方向查下去,當然什么都查不到,大家都平安無事。

“意欲”就“意欲”吧,這個罪名在法律上根本不成立,但是文武百官和王公勛貴為了自保,就沒人出來反對,楚勛和帝黨成員早就接到了上面的招呼,也一起瞪著眼睛裝作沒看見。

墻倒眾人推,呂大器被大家一起推出來頂缸。

但是這么大的案子,只靠他一個人扛是抗不下來的,呂大器的子侄門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牽連。他的兒子呂潛、呂淵、呂泌、呂溥,女婿李實和十幾個心腹門生相繼被抓進天牢,另一個女婿張象翀在外地做官,錦衣衛也派出緹騎前去捉拿。

宮中很快又傳出一道圣旨,呂大器的案子由唐王朱聿鐭主持,除了三司衙門的官員外,再加上禮部侍郎呂旻園擔任主審。

唐王朱聿鐭(讀音:朱玉玉),屬于大明藩王里很常見的昏聵無能型。在那場流產政變里態度,更多是被呂大器擺了一道,早在政變失敗后。就已經向隆武帝繳槍投降,悔過自新了。把呂大器的案子交給他主持。一方面是向官員勛貴表明一種態度,這個案子絕對不會擴大化,另一方面也是讓朱聿鐭自己把好關,不要被呂大器攀咬出什么麻煩。

從嚴!從重!從快!這就是呂大器案的處理原則,反正是“意欲”的罪名,說你想迎立桂王朱由榔,你就是想過,完全不要證據……總之要加快度。在汪克凡返回江西之前,呂大器的案子必須了結,免得汪克凡這個強援走后,又生什么意外。

唐王朱聿鐭主持呂大器案,也開創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先例,大明多年來沒有藩王參政,朱聿鐭這次卻走上前臺,很多眼快心活的官員開始向他靠攏,準備抱一抱這條粗腿。

這是隆武帝對王公勛貴拋出的一個橄欖枝,桂林城里有近百個一字親王。兩字郡王和公侯伯爵,這些人里除了唐王朱聿鐭外,其他人對隆武帝的皇帝寶座都沒有威脅。只要把唐王朱聿鐭控制住,其他人未必不是一股可以借助的力量。

隆武帝和汪克凡多次長談,在他不著痕跡的啟下,已經有了借助王公勛貴的想法。大明朝的政治架構中,文官獨大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皇帝既然能和軍閥聯合,為什么不能和王公勛貴聯合?

隆武帝已經想通了,南明到了現在的形勢,和太平年間完全不同。為了平衡文官集團,平衡各家軍閥。可以漸漸把圈養的王公勛貴從籠子里放出來,不管怎么說他們都姓朱。現在連孫可望、金聲桓這樣的外姓都要封王,老朱家的人還是更親近些。

當然,這個過程一定要謹慎再謹慎,先要確保不會對皇權造成威脅,一步一步慢慢放開,至于幾十年一百年后會引起什么問題,留到將來再解決。

“可惜啊,太子誕下的太晚。”隆武帝和曾皇后談起這件事,都感到無可奈何,他們四十多歲才中年得子,如果按照一般情況,太子應該已經成年,就可以替父分憂了。

除了呂大器的案子,稅制改革和增加俸祿的方案也基本成型,根據測算,稅制改革第一年就能增加三十五萬兩銀子的收入,除了給文武百官增加俸祿之外,還可以充實國庫,為楚軍提供軍餉。

總的來說,隆武朝廷一直在朝好的方向展,隆武新政雖然暫停,帶來的紅利卻已經顯出,通過清丈田畝和清查吏治,堵住了很多財政收入上的窟窿,新年歲賦很快就要入庫,楚軍搶走的十五萬庫銀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

呂大器的案子審的很快,三天后,唐王朱聿鐭就把處理結果報上來了,呂大器、長子呂潛和女婿李實斬棄市,另外的幾個兒子女婿處以絞刑,女眷賣為奴,家產抄家充公,其他的子侄門生或者充軍,或者抄家,或者免職,大多數都受到了嚴厲的處罰。

汪克凡沒有說什么。

呂大器的確想謀反,死的不虧,他的子侄門生里很多都是死黨,是楚勛的政敵,肯定要一并解決,只是作為一個穿越者,汪克凡到現在還是不習慣株連家人的做法。

雖然不習慣,但是他沒有反對,這個年代就是這樣的,再者說隆武帝憋了一肚子氣,沒有把呂大器的家人都殺光,對他來說就算很仁慈了。

“福建還沒有消息嗎?”汪克凡想走了。

桂林的事情差不多已經辦完,剩下的一些問題都需要時間。比如加封孫可望和金聲桓,包括汪克凡自己的國公,在朝廷里都要反復吵上一陣,暫時不會有結果。

“是啊,大木的使者早該到了,也許在路上碰到了什么麻煩,朕已經派人去接,但還沒有消息。”隆武帝也有點著急。

“那我不等了,后天就返回江西,路上也許能收到消息。”汪克凡囑咐道:“鄭大木的使者雖然還沒到,云南那邊可不能干等著,圣上應盡快督促孫可望出兵,必要的時候可以乾坤獨斷,把加封翼王的事情定下來。”

別和那些死抱著祖制的文官吵架了,不就是一個翼王封號嘛,實力才是最重要的,該拍板就拍板。滿清都能加封吳三桂和孔有德這些漢王,南明現在這么弱,還舍不得用王爵來拉攏人心。

“朕都明白的,絕不會耽誤了戰事。”隆武帝有自己的難處,點點頭,岔開話題說道:“呂大器這個案子后,內閣該如何調整,朕還要和云臺再商議一下。哎,這套內閣班子三年多沒有大動,朝廷里結黨日益嚴重,才會造成今日之禍,朕還是太過優柔寡斷了。”

汪克凡一愣:“這個不是已經定了嗎?圣上既然已有決斷,毋庸微臣置喙。”

楚勛的人資歷都比較淺,程問和朱天麟等人勉強夠格,但是他們現在的位置對楚軍更重要,一個蘿卜一個坑不能動的,沒必要入閣和那些文官天天吵架,所以汪克凡沒有插手。

“哈哈哈,若是文武百官都像云臺一般謙讓,朕這個皇帝也好當些。不過內閣調整,下面的六部九卿也要跟著動,朕有意由文安出任兵部尚書,呂旻園出任禮部尚書,云臺以為如何?”

呂大器倒臺后,禮部尚書空出來了,兵部尚書郭維經即將入閣,左侍郎文安接任兵部尚書,也是順理成章,呂旻園升任禮部尚書,卻是一個意外之喜。

“文安和呂旻園都是干練能臣,足可擔此重任!”汪克凡笑道:“圣上固然知人善任,微臣也舉賢不避親啦,外面都說我等是楚勛一黨,那就算是一黨好了,我們這個黨只想驅逐韃虜,報效國家,為陛下分憂……”

汪克凡離開桂林前的最后一天,隆武朝廷的內閣進行了大規模的調整。

除了呂大器之外,楊廷麟和陳子壯也退出內閣,東林黨成了最大的輸家,作為補償,在南昌的姜曰廣被任命為內閣大學士,不日召回桂林。

隆武帝在私下里,曾經請黃錦入閣,黃錦卻以年老多病推辭掉了,他經過這幾天的所見所聞,對楚勛和汪克凡深為忌憚,對險惡的朝局也感到不好把握,不愿趟這趟渾水。反正東林黨大體上是保住了,黃雞這次出山目的已經達到,功成而退是最好的結果。

不過在隆武帝的再三勸說下,黃錦沒有返回廣東老家,而是留在桂林長期居住,擔任一品的太傅職位,算是在朝廷里擺上一個老資格的定海神針。

新入閣的成員里,還包括好幾個其他派系的成員,原任四川總督文安之算是中間派,晏日曙和錢邦芑屬于帝黨,郭維經屬于南黨。

總的來說,只看內閣成員的調整,東林黨是最大的輸家,楚勛似乎也沒撈到好處,其他各個派系卻都有收獲,尤其帝黨崛起的最快。

但是了解內情的人都知道,楚勛得到了兩個尚書職位,落到了真正的實惠,尤其兵部尚書這個職位非常要緊,對楚軍的幫助也最大。

除此之外,隨著高層的調整,中低層的官員也進行了提拔,楚勛集團中少壯派居多,在汪克凡和傅冠的安排下,又有一批楚勛官員升任三品四品的高品官階,在朝廷里擔任要職,經過幾年的磨練,很快就能成長起來。

暗地里,楚勛才是最大的贏家。(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