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兒,李觀棋瞅了一眼楊伯正,見那老頭一直在憋氣,便知道他肯定不是很贊同這事,笑了笑,故意沖他說道:“浩端,你兼著禮部尚書,又是當今天下的文壇領袖。依朕看,這件事就交給你辦吧。一定要當做頭等大事來做,國子監和各地府學都要進行大力宣傳,務必要從根上改變虛華不實的清談之風,給朝廷多培養些真正的能臣干才。哦,對了,還有那個標點符號,也要趁機多加宣傳。”
楊伯正確實是對李觀棋取消科舉考試中的詩詞歌賦內容有些意見的,畢竟他一輩子都是在和這些打交道,而且按他的理解,人不兼官,官不兼事,士農工商,鄉別州異,農與農言力,士與士言行,工與工言巧,商與商言數。如果讓讀書人不吟詩、不作賦,那么讀書人還叫讀書人嗎?
但是這些話,楊伯正并沒有說來。因為他不光是文壇領袖,也是一個成功的政客。他非常清楚,李觀棋這位少年天子眼下最看重的便是改革,而且秦敏中、趙普和林白等重臣明顯都是支持皇上的,這個時候,如果自己跟皇上唱對臺戲,是很容易失去圣寵的。
楊伯正世家出身,可是非常明白圣眷對自己的影響的,雖然李觀棋也不至于因為自己意見和他不一致便罷了自己的官,但是很多現在自己擁有的特殊待遇,皇上可是一句話便可以收回去的。
權衡了之后,楊伯正最終決定,絕不因小失大,在皇上大刀闊斧親自主持的改革新政的節骨眼上,收起所有的不滿和意見,先好好表現一番再說。
所以。李觀棋話音剛落,楊伯正便爽快的答應了下來,而且還趁機說了不少支持新政的好話。
其實討論進行到現在,李觀棋之所以沒有聽到什么反對的聲音,主要還是因為這些方面的改革對于殿中的這些人的利益沖擊并不大,在自己的利益仍能得到保障的基礎之上。大家都還是樂于給皇上面子的。
然而丑媳婦總是要見公婆的。在將這些不咸不淡的話題幾乎討論殆盡的情況下,敏感的話題終于要一個一個的蹦跶出來考驗大家的神經了。
第一個真正牽動大家神經的話題是官制。照例還是由百官之首,文華殿大學士秦敏中先說話:“為了達到名實相符、互相制衡、增加效率,去除冗官與重復設官的目的。皇上決定重新厘定官制,臣與內閣大學士楊伯正、趙普,都察院林白以及吏部曹永利,共同從旁協助。在參照前朝和國朝舊制的基礎之上,權衡古今利弊得失,擬定了新的官制。”
勤政殿中本來非常熱烈的氣氛。立刻降溫,大家都安靜了下來,豎著耳朵聽秦敏中繼續說道:“凡一國之官制,無非是由朝廷與地方組成。而中央朝廷,又可細分為以下部分,內閣為中樞;各部、寺、監為輔樞;御史臺為監察;大理寺等為司法。
如此劃分,則朝廷官員煩要職掌,便可以一目了然。除此之外。又別有崇官、散階、勛、爵等等……”
在場的眾人哪一個不明白這些?大家也都知道秦敏中這是在墊場,重點兒在后頭。所以一個個的繼續悶聲大發財。
秦敏中回頭看了一眼李觀棋,得到了鼓勵,便繼續朗聲說道:“首先是中樞,中樞府設內閣大學士六名,掌全國大小政事,上下封駁之權。外制宣敕,諫諍人君……”
中樞府便是內閣,這是乾偉元年第一次朝會的時候,李觀棋便定下來的,大家也都明白。無論是叫中樞府還是叫內閣,其實就是原先的三省,但是原先三個部門管的事情,一個部門全干了。皇上這是在集權,把權力都集中到內閣。
同時為了防止某一個人手中的權力過大,這中樞府的長官不是一個人,也不是兩個人,而是一下子變成了六個。
無論是集權,還是在集權基礎上的分權,這都是為了更好的進行統治,對于這一點兒,是沒人反對,也沒人敢反對的。
秦敏中繼續說道:“大學士之下,另設議政學士為輔,列中樞府議事,然議政學士并不單授,以各部尚書、寺卿之賢能者,加之。”
這一下,在座的都無法繼續穩坐釣魚臺了。這話很明顯啊,大學士是宰相,這議政學士便是副宰相啊。而且這副宰相的官職并不單獨封,而是在六部尚書和各寺卿中間選,這無疑是告訴這些部寺的長官們,你們手中的權力又大了。
所以,立刻便有人跳出來表示贊同了。工部尚書段博濤高聲說道:“使各部尚書、寺卿兼參政,有決策之權,于決策之時,諸相便能深知各部寺內情,凡有大事,各部尚書、寺卿同時站在本部寺之立場表達意見,而大學士們則協調融和,使大小政事決策之時,中樞府皆能盡知其情弊。臣贊同此舉。”
李觀棋暗中微微一笑,他就知道要想讓這些人心甘情愿的替自己做事,首先便要給他們一些甜頭。誰又能領會的到,在這些甜頭的背后,李觀棋又有著什么樣的考慮呢?
李觀棋這么做,并不是單單的增加了六部尚書和寺卿的權力,他主要的目的還是加強中央集權,尚書和寺卿兼了議政學士的頭銜,便也是內閣的一份子了,這樣內閣的權力就在三省的基礎之上又大了一步,連各部寺都包含在內了;在內閣權力不斷增加的同時,宰相由一個變成了六個,現在又加進來十幾個副宰相,個人獨權的可能性又進一步的降低了,這又是分權。
還是那句話,要想將新法順利的推行下去,先要得到這些官員們的支持,李觀棋正是通過這種集權和分權相結合的辦法,讓他們不知不覺間的認同自己的新法。
在一片的頌圣聲中,卻突然傳出了一個不和諧的音符,“皇上,臣有一事不明,還請皇上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