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高淮來時。品書網
林延潮當下便讓陳濟川將他迎至屋里說話。
這時天還未亮起,外頭的雪積得很深。
高淮親自提著一盞燈,身戴著斗篷,一看即知是秘密前來,不欲外人得知。
其實自高淮來河南時,他與林延潮沒有見幾次面。
為了避嫌,二人都是公開場合相見,私下只是以書信往來,包括這一次對付馬玉的大計,也是高淮與林延潮在書信里定計的。
這一次高淮親自來至林延潮的官邸,雖說是行事機密,但若有心人監視林延潮府邸,那也是逃不開他們眼睛。
所以林延潮迎至屋外低聲向高淮道:“高公公,你怎么來了?”
高淮笑了笑道:“無妨,咱家手里有一道陛下密旨。這么早來,可驚擾到林先生了?”
高淮既是奉天子密旨來林延潮府邸,那么二人見面可以解釋的通了。
若是有心人奏天子,說林延潮私下結交官,那么也與馬玉查林延潮淤田般,會吃不了兜著走。
聽聞有密旨,林延潮不動聲色道:“我早已是起了,公公請進說話。”
高淮來至林延潮書房,看見書房里點著火爐,桌攤著書,不由訝道:“原來林先生,這么早已是起來讀書。”
林延潮笑著道:“少時我有早起讀書的習慣,仕官后一直不改,眼下到了地方,每日公務繁忙,才沒有了讀書的功夫。眼下正月里清閑,重新拾起讀書的興致來,這倒是讓公公見笑了。”
高淮不由道:“難怪宮里常道,這諸位翰林先生里,以林先生最勤勉,這話咱家現在才明白了。”
林延潮笑道:“勤勉不敢當,只是不敢負了這俸祿所給,以及天子期望吧,公公請坐吧!”
高淮坐下后,將一密旨交給林延潮。
林延潮叩拜后,接下密旨。
圣旨不稀,林延潮在侍講時,替天子起草過不少圣旨。明白所謂的圣旨,這都是翰林,書舍人的代筆之作。
但密旨林延潮卻沒見過。
傳說,密旨有各種各樣,但真正的密旨長什么樣?
既是密旨,沒有公開朗讀的一流程,林延潮拿起看后但見其內容卻是露出懷疑之神色。
但見高淮卻是笑著點點頭。
林延潮收去狐疑神色,繼續看去。
但見密旨,沒什么奉天承運這樣的話。
面寫著‘林卿,京師一別已是年許,別來無恙否?你說你去地方事功,事功的如何?朕要知道,說來與朕聽聽……’
沒錯,什么高大尚的密旨?
一邊涼快去,這完全是皇帝和你嘮嗑嘛。
林延潮一看密旨,我勒個去,不是熟悉的館閣體,而是傳說的御書!
沒錯,是當今皇帝親筆寫的!
在皇帝身邊為講讀多年,林延潮不會將天子御書認錯。
剛登基那會天子十分喜歡書法,還經常喜歡拿自己親筆書賜給大臣。如六位日講官,被天子賜予‘責難陳善’。
但是后來張居正不滿意天子將精力放在書法,認為天子應學習治國之道,書法容易玩物喪志,宋徽宗是前車之鑒。
張居正不許天子沉迷書法后,天子后來不怎么自己寫字了。
林延潮不由心想,圣旨不稀,御書也不稀。
但皇帝親筆寫的圣旨,這可是稀世之珍了,留之子孫,以后拿去賣掉,那是多大的一筆錢。
安了,三環內買房不用愁!
高淮不知林延潮是為了子孫買房之事欣慰,不由問道:“林先生何故出神?”
林延潮眼睛有幾分濕潤,仰天嘆道:“記得當初我侍講華殿時,一日與二三講臣,至后殿東閣天子游息之處。見窗下不過一幾,幾設少許書籍,又一二玉盆,盆養小金魚寸許。西壁又是一幾,幾筆硯無甚珍異,筆皆市所買,貼筆匠楊彥章名楮。”
“眼下見陛下親筆所寫圣旨,想起陛下起居讀書所用之物,不過如一普通讀書人,簡樸如此,不由感念君恩。”
高淮見此也是感動,他在乾清宮侍奉起居多年,對天子很有感情。
聽林延潮這么說,也是觸動心弦,高淮以袖試淚道:“咱家不知道外面的官員,以及后世讀書人怎么說,但在咱家眼底,皇是好皇帝,千古第一明君。”
林延潮這番話,當然是想借高淮之口,轉述給天子的。
不過這番話,也并非全是馬屁。
當初為日講官時,林延潮與小皇帝朝夕相處了好幾年。
算你純粹將這段經歷,當作是工作關系,也會對這個人生出一絲感情來。
儒家士大夫思想的熏陶,是忠君報國,那么這感情無形會放大了很多倍。而且林延潮侍駕三年,平心而論天子還是有人格魅力的,最重要是對自己有知遇之恩,一直對自己很不錯。
林延潮接著看密旨,密旨有責怪了幾句,你怎么不請旨殺了馬玉,實在不給朕面子云云,然后是聊天。
但是林延潮卻從里面看出一絲感動來,這如嘮嗑,說家常話一般的密旨,是天子的親筆信,幾百個字不是秘書打的,這份情誼對于普通人而言不算什么,對于天子來說,已是很難得了。
高淮道:“林先生,咱家返京時,陛下除了問馬玉,潞王之事外,問得最多是你的事。咱家不敢挑明與你的關系,只是推說不知,然后陛下動怒,親自寫了這封密旨來,讓你要密書一封交給他。”
“其實……其實陛下自將你貶至歸德后,遇到疑難之事時,曾提及了你幾次,后來日子長了,雖再也不說了,但有提到河南的奏章,陛下總會多留意。這一年多來,我看陛下早已是后悔將你貶至歸德來了。只是皇有皇的面子,不肯說而已。”
“林先生,你若是想要回京,那么在給密書說了,那么陛下一定會調你回京。”
林延潮聽高淮這么說,天子如此看重自己,也是很感動。
但是待聽說提及回京之事,林延潮卻是猶豫了,他突然想起之前湯師爺提醒自己的話來。
本書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