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  一千三百五十章 晉州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大明文魁 | 幸福來敲門   作者:幸福來敲門  書名:大明文魁  更新時間:2019-12-26
 
卻說談判之后,林延潮提出令林材及陳行貴的妻女回到明朝,方才答允暫且息兵之事。

玄蘇覺得抓住了林延潮的要害,于是同意將陳行貴的妻女先交給明朝,同時在自己見完大明天子后,也會把林材歸還明國。

而且也會先一步將朝鮮兩位王子臨海君,順和君送還朝鮮。

林延潮看這議和條件尚可于是就同意明日之間暫且息兵,另外一面上奏朝廷請求添兵添糧,一面讓玄蘇,內藤如安二人上京拜見天子,同時也派出沈惟敬等人出使倭國。

先說沈惟敬,徐一貫,吳幼禮組成的明國使團抵至釜山浦。

沈惟敬對小西行長,加藤清正等人道:“上朝已派七十萬人馬橫于朝鮮邊境,本欲以大兵剿滅爾等,是吾苦勸經略不可,經略這才同意先商談后再行用兵。”

沈惟敬之言聽的小西行長等人無不震驚,而裝完逼后沈惟敬渡海至名護屋見豐臣秀吉。

再說玄蘇,內藤如安經過義州,見到了宋應昌。

宋應昌知道林延潮請求朝廷添兵再戰的請求后,暗自不安。

這時候他見到了玄蘇,內藤如安二人,玄蘇當即用他的如簧之舌游說宋應昌。

他提出了將殘留朝鮮半島的倭寇,說成了是三浦舊倭,說是倭寇已經盡退,同時玄蘇還提出以‘假和親’的辦法,來達成明日議和的協議。

宋應昌三思決定答允了此事,但他知道林延潮絕不會答允。于是就沒有經過林延潮同意而直接稟告給石星。

兵部大堂。

石星已得到了宋應昌的稟告。

作為薊遼總督宋應昌是受林延潮與石星二人的雙重領導,而且當初舉薦宋應昌出任經略時,作為兵部尚書的石星話語權當然比作為禮部尚書的林延潮重。

所以宋應昌理所當然對石星更親近,石星也將宋應昌視作自己人。

在宋應昌的信中,轉述了不少玄蘇添油加醋的話。

石星從頭到尾看到了一遍,不由將信放在一旁道:“吾將朝鮮之事托給林侯官,哪知他卻剛愎自用,政由己出,到朝鮮以后事事都不與兵部商量,而是自作主張!”

石星的幕僚道:“老爺,林部堂向來跋扈慣了,你切不可動氣。”

石星道:“吾并非攬權之人,只是你看倭寇明明已有許和之意,從倭使玄蘇口中可知倭寇其實已大半退出,剩下是三浦舊倭而已,就算殘留也不算太多,為何林侯官卻仍向朝廷要兵要糧。”

“還有兩邊和議最大分歧,首在和親,次在國土。國土上,我軍兵鋒已至洛東江上,倭寇已不請求割讓四道之地,只求幾個港口棲身,還有和親之議,他們也知道吾大明不會嫁公主,也不會嫁以宗室之女,但送一宮女去又有何妨?”

“當年王昭君不也是宮女嗎?兩漢之時國力難道弱于現在嗎?效仿王昭君故事又有何不和呢?”

幕僚道:“可是老爺,據我所知林部堂不是主張封貢的嗎?但為何卻對議和的事反而處處阻擾呢?”

石星冷哼一聲道:“我猜他封貢是假,養寇自重才是真。當年我與元輔就是太輕信他的話了,若換了以前老夫少不了要參他一個開釁之罪!但現在還是算了……若非林侯官調三十五萬石軍糧渡海,老夫的烏紗帽就不保了,此事老夫還是承他的情。”

幕僚出聲道:“當年用兵朝鮮時,朝堂上很多大臣都反對用兵,老爺卻極力主張。后來查實倭寇確有借朝鮮,侵犯大明之意,這已是有功于社稷了。之后平壤大捷,老爺再力挫倭寇氣焰,這是第二功。至于碧蹄館有失后,軍糧不濟也是可以理解,老爺未必要承林部堂的情。”

石星點了點頭道:“話是這么說,朝鮮用兵已近大半年,吾擔心師老無功,元輔也擔心師老民困,所以還是盡早議和,有了平壤,龍山兩處大功也算對朝廷有所交代了。”

“那么林侯官不與老夫奏明議和事,那么老夫待倭寇使者一到遼東,就單獨上奏天子,請封貢事!”

當倭使玄蘇,內藤如安抵至遼東境內時。

石星單獨上奏朝廷,以倭寇提出許封,許貢的條件稟告天子,至于效仿王昭君的和親則是沒說。

至于貢道就先設在寧波,石星是打算以寧波為條件,等大臣們提出反對后,再改而將貢道設在朝鮮,如此順勢在朝鮮設鎮屯兵,同時將幾個朝鮮港口借給倭寇,這樣就算達成議和了。

只要此事在廷議上通過,那么林延潮就要為石星作嫁衣了。

石星的策略,先威脅拆房子,然后再改為拆個門,如此朝臣們就容易接受了。

但是石星沒有料到,他的提議上廷議時,除了王錫爵,石星主張封貢,其余廷臣盡數反對。

石星品嘗到了什么是當堂打臉的滋味。

廷臣剛剛說完,然后言官也是一窩蜂的提出反對,一并要求請罷封貢事!這下石星連提出改貢道的機會也沒有,直接被罵得狗血淋頭。

石星在廷議上疾呼:“朝鮮殘破,軍餉難繼,如何是好!”

盡管石星這么說,但卻沒有人理會。

而這時候林延潮已將經略行轅從車輦館移至王京,他已聽說石星被打臉之事。

林延潮笑著將書信給于仕廉,劉黃裳二人過目道:“石大司馬真是有心了,此事若是由我提出,眼下在朝堂為千夫所指的就是我而并非石大司馬,你說我是不是要好好謝過他呢?”

石星沒安好心,但確實給自己吸引了一波火力。

劉黃裳道:“是啊,石大司馬之事可見,朝中于封貢事自有輿論,此中可以讓我們騰挪余地實在很小!”

林延潮點點頭道:“不錯,事事從道理出發,那要人來干什么?又事什么功?”

“理就是適宜,而不是不可變的。我等以往讀史書,前輩常提點我們‘不知來,視諸往’,當古為今鑒,這話其實不對。常說千古無同局,平日可以看棋譜,但怎有照著棋譜下棋的道理。中國與倭國斷交數百年,這封貢事又怎能照用朝鮮越南的例子?”

聽了林延潮的話,劉黃裳,于仕廉都露出了佩服之色一并道:“經略大人高見!”

林延潮搖了搖頭道:“現在說高見還太早了,你們也知道在朝廷內言官掌握著輿論,但不擊敗倭國又何談威服二字,如何能平衡左右,實在是兩難啊。”

“難怪從古至今議和之人都要被罵,不是沒道理的。”

劉黃裳,于仕廉也是面露難色。

于仕廉道:“老師以我觀之倭人最要緊的一是和親,二是割漢江以南之地,三才是封貢。兩國議和之事,顯然不可能達成。兩邊必然再起兵戈!”

林延潮點了點頭道:“言之有理。”

正在林延潮說話的時候,門外稟告道:“朝鮮接洽使李元翼求見!”

林延潮聽后道:“請接洽使進來。”

李元翼一入內即跪下道:“求求經略大人發兵救救晉州吧!”

“哦,怎么回事?”

李元翼如實道出。

原來自明軍渡過漢江后,林延潮讓李如松放緩追擊,此事令柳成龍等有所不滿。

之前幸州之戰中取得大捷后,令朝鮮上下有些信心膨脹,認為就算沒有明軍的幫助,朝鮮軍隊也能夠收復國土。

而正在這時候豐臣秀吉為了逼迫明軍達成議和協議,也是為了報第一次晉州城之戰的大仇,下令加藤清正,黑田長政部率九萬倭軍攻打晉州城。

朝鮮認為可以一戰,于是由幸州之戰打出名氣的權栗擔任主帥,率領朝鮮軍隊對晉州城進行增援。

結果守城戰和進攻戰完全是兩回事,權栗率領的朝鮮軍隊與倭軍稍一交鋒,就被打得大敗。

因此權栗慘敗后,李元翼來向林延潮求援,懇請林延潮發兵救晉州城。

林延潮聽說朝鮮軍大敗不由搖頭,劉黃裳在旁低聲道:“我們剛與倭人達成和議,現在出兵就是破壞規矩啊。”

于仕廉亦道:“是啊,當初和議是兩邊息兵,但沒有朝鮮在列,倭軍攻打朝鮮,不算破壞和議。不過我們可以嘗試派使者責令倭寇不可進攻晉州城!”

林延潮點了點頭,向李元翼問:“晉州城里有多少人馬?”

李元翼道:“江華島的義兵將金千鎰最先率領三百義兵赴援,慶尚道右兵使崔慶會五百人;忠清道兵使黃進七百人,副將張潤三百人;義兵復仇將高從厚四百人,以及金海府使李宗仁等等,加上晉州府使徐禮元自募人馬,約計八千人,另外城中還有六萬百姓愿與晉州共存亡!”

林延潮聞言不由嘆息,明知九萬倭軍來犯,在朝鮮主力被擊敗,外援斷絕之際,朝鮮這些義軍與地方魚腩部隊仍是先后抵至晉州守城!

而歷史上晉州城堅守了七日被攻破,然后這八千人馬與六萬城中百姓,被倭軍屠殺得一個不剩。

李元翼此刻已是泣不成聲,拜服在地道:“還請經略大人伸以援手,救救城中百姓吧!”

林延潮聞言負手踱步了一陣對左右道:“立即請李提督來此議事!”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