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  第三十九章 拼搏

類別: 歷史 | 兩晉隋唐 | 唐朝工科生 | 鯊魚禪師   作者:鯊魚禪師  書名:唐朝工科生  更新時間:2018-10-28
 
“貿,市也。”

京城,進奏院內有院士捧著一本新刻《爾雅》,很是玩味地環視四周。這幾日進奏院又發起了一個案子,關于地方雄州的“市易權”。這個不是對內的交易,而是出口貿易。

原本這個權力,是由朝廷統一調劑。哪里定市舶大使,哪里沒有,都是小心小心再小心。畢竟,“勾連中外”這個名頭,不好聽,容易被上司喊一句“借汝項上人頭一用”。

而且李唐皇帝有個小黑點兒,當年從突厥那里借過力。這事兒當然現在是揭過去了,可是為了撈錢發財,那微妙的“唐人主義”冒了出來,事情就有點不好說。

漢人包容力極強是不假,可有什么事兒,記事本上都會記下來,隔個一百年兩百年,早晚是要翻本的,而且是變本加厲換回去。

這世上本就沒有無緣無故就源遠流長的民族。

“這個案子,怕是不好過。”

“所以改個名字,好聽有些。”

“市易改貿易,這不是自欺欺人么?”

“噯,話不能這么說。”

進奏院內有人笑了起來,“大家一起自欺欺人,那就不是自欺欺人。”

道理很正確,就是聽著不舒服。

“民族主義”并不是樸素的“愛國主義”,也不是什么“愛國心”。它是一體雙面的,有進步的一面,自然也有破壞力極強的另一面。

當它的破壞力對外時,那末,唐朝權貴對外剝削的瘋狂,就可以用這個方法來包裝成一種對內的“美好”愿景。

這個愿景就像是一個泡泡,當唐朝無力繼續擴張的時候,就會砰的一下爆炸。且未必是由外而內,很大概率是由內而外。

只不過萬幸的是,這個時代地多人少,唐朝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地大物博”。哪里的土地有價值,哪里的土地投入成本過高,朝野內外,皆有一本賬。

“往后十年,只要丁口繁盛,這行市,就是不愁的。”

“總有人愁的。”

“那這個案子……可要游說哪位閣老?”

“除了閣老怕是不夠啊。”

能在進奏院內大嗓門嚷嚷的,都不是菜雞。這光景,背后金主們早就跟他們交了底,只要案子能過,錢不錢的都是無所謂。

至于愿意砸錢的,自然都是天下間貿易繁盛的地上雄州。

蘇杭、淮揚、武漢、廣交……誰都想自己搞點小金庫。原本這些地方就有市舶大使,但市舶大使那是中央的,跟他們地方有個屁的關系。“貿易權”到手,這錢,才是真正到了地方走一遭。

否則按照眼下的體制,越是發展,越是繁榮,也就越只能干瞪眼。

“皇后陛下既為女中堯舜,自是明見萬里。”

總有老鐵講話太直白,只是皇后的胃口有多大,五百多條惡狗都是心里沒有底。因為皇后財雄勢大,地方雄州上,除了武漢的某條狗王,還真沒有能跟她“斗富”的。

連“國庫”都有渠道把錢掏出來放皇后的小金庫,跟她“斗富”,這不是找抽么?

但是進奏院的院士們自從來了京城之后,也知道一個事情,那就是皇后有口皆碑,從來都是收錢就辦事。

這一次搞地方的對外貿易權,弘文閣諸學士的游說資金是能估的,畢竟已經有了經驗。但皇后那里,沒有標準。因為皇后有時候要的不僅僅是錢,興許還有別的東西。

有厲害的進奏院院士琢磨著“女中堯舜”,便想了個主意,找了幾家會館,一起坐下來開會。

“諸君。”

揚州進奏院院士沖四周拱了拱手,“女中堯舜,不能全靠說的。依老夫愚見,地方百姓,當有所表示啊。”

“總不能立個生祠吧。”

“誒?!”

“嗯?!”

說話的那人忽然慌了:“我就是這么一說,可不是我首倡啊!”

毫無疑問,他隨口這么一說,大家還真就這么想了。

這個可以有啊。

真的可以有啊。

腦洞一開,眾院士臉皮先放下,就開始琢磨著用什么樣的方法來拍馬屁。錢……皇后陛下當然是要的,可這名聲……她老公都要“千古一帝”,她混個“千古一后”,可以理解。

再說了,縣官不如現管,皇后現在“垂簾”,皇帝老子反正也縱容著,連太子都沒召回京城,可想而知,這大唐的夫妻店啊,還得繼續開。

有人琢磨著從佛門入手,比如說“鳩摩羅什”的套路往皇后陛下身上靠。皇后有天生的菩薩相嘛,整個當代觀世音,靠譜!

但有人就反駁了,我大唐本就是地上神國,要你個雞兒的宗派來蹭熱點?還是整個硬菜,上生祠。

也有跟阿羅本老神父關系近的,弱弱地扯了一嘴“圣母皇后”,當場就被扇一旁讓他閉肛。

這些個地上行者實在是不上檔次,吹的牛逼再大,大唐還不是把他們摁在地上摩擦?

不夠給力。

“要是能和當年鐵杖廟一般熱鬧,便是妥帖了。”

“怎可能,當年那是‘禮義’之爭,朝堂講禮,江湖稱義。乃是非常時期,豈能復制?”

麥鐵杖封神一事,中央朝廷就是個不反對不支持的態度。當然實際上,就是默認發展。

效果也是斐然,江湖上對朝廷的“忠誠度”大大提高。鐵杖廟后來還延伸出了麥公祠,圍繞這個樸素的“忠義”觀念,社會上的惡性事件顯著降低。

時代是發展的。

吃第一只螃蟹的人肯定比后來吃的要被人記住,麥鐵杖的套路,沒可能放在長孫皇后身上復制。

除非她死了之后,還有人要拿她做文章,但基本上都是后來的皇帝或者外戚才會這么干。

“此事還需細細思量。”

“不若前往揚州,詢問‘李狂人’?”

“有理!”

李奉誡在院士們心中的地位極高,而且讓他成為院士的呼聲極高,儼然就是只要“李狂人”成為院士,就是進奏院的扛把子。

實際上也是如此,江左江右江南江北,李奉誡的名聲非常響亮。“門生”更是遍布各行各業的巨頭,諸多會館的當家人,都要賣他一個面子。

以前說李奉誡,那是“李涼州”之子,現在說到李大亮,那必須是“李狂人”之父。就算李大亮現在是工部尚書,那也是差點意思。

揚子江入海口的筆桿子,絕非是浪得虛名。

換別的利益,未必會去請動李奉誡,但事涉地方雄州的對外貿易權,錢袋子厚不厚,地方鄉賢們昂首期盼,掏錢給李奉誡潤筆,根本是不在乎的事情。

不多時,地方個會館的話事人以及淮揚進奏院院士,就聯袂到了揚州,在揚州都督府長史的陪同下,一起前往“李狂人”的宅邸。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