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葉天的話,都說到裘靜蘭心里面去了,以她對邱達倡等人的了解,這種事情一定會生,只要不拿到所以家產,他們就不會死心。壹■.︿1_k書a︿s一h看u書.□cc
邱得根皺眉道:“我和天仔說話,你們婦道人家進來做什么?”
裘靜蘭抹著眼淚道:“天仔說的有道理!”
邱得根茫然道:“他說什么了?”
葉天暗暗搖頭,邱得根果然患上了老年癡呆癥,看情況現在只是早期,這種癥狀會隨著年齡增加而加重,慢慢吞噬著邱得根生命,不過有些話他不適合說。
裘靜蘭道:“現在還不能分家!”
邱得根疑惑道:“我什么時候說分家了?”
裘靜蘭道:“那你打算怎么安置達倡他們?”
邱得根道:“他們都是我孩子,達倡雖然任性了點,能力還是有的!”
197o年只有16歲的邱達倡便奉父命只身到印尼策劃興建游樂場,1973年加入遠東展,1978年升任董事經理,198o年年僅26歲的他,從“香港金王”收購上市公司利興展,數周內轉售即賺3oo多萬港幣,被香港證券界冠以“老虎仔”稱謂。一看※〓△1◇k書a□n看shu.
這些都是邱達倡輝煌戰績,不過裘靜蘭早已準備好說辭,柔弱道:“達倡是有些小聰明,不過和天仔相比未免小巫見大巫。”
邱得根下意識點頭,邱達倡在香港社會只是小有名氣,大部分成就都是來自邱氏家族支持,而葉天不同,白手起家創立了東方娛樂集團,還幫他管理亞視,外面人提起葉天,哪個不豎起大拇指稱贊一聲年輕有為,又有多少人誰葉天是邱氏家族的人,就算邱得根心高氣傲。也不得不承認葉天不但過了他兒子,也過了他本人,他真正欣賞的還是葉天人品,放心把家業交給葉天打理。
葉天未來的成就不可限量!這是他們夫婦早已達成的共識。
裘靜蘭努力做出笑臉。說道:“你還不知道吧,天仔和達成搞外匯,賺了好幾千萬呢!”
邱得根驚訝道:“還有這回事?”
葉天謙虛道:“只是小打小鬧而已,上不得臺面。”
裘靜蘭補充道:“是我讓達成保密的。一〓〓※※.”
這個喜訊沖散了邱得根些許悲傷,失笑道:“怎么還瞞著我!”
裘靜蘭緊接著道:“這兩年香港經濟生下滑現象。特別是房地產集團,面臨著嚴峻挑戰,就算你我也只能勉強維持現有局面,把公司交給達倡他們管理,我擔心局面會失控,我們家族展到今天不容易,香港有許多家族興盛起來,特別是收購黃埔的長江集團,那李嘉成前幾年還不和我們一樣,你瞧他現在成了香港人眼中的英雄。幸運的是我們自己家也有一匹千里馬,為什么不讓他走上前臺,由我們在后邊引導……”
邱得根眉宇間露出興奮神色,忍不住打斷道:“不錯,我早有此意,只是天仔這小子一直推脫!”
裘靜蘭看了一眼葉天,對邱得根附耳道:“這才證明他心性純良,我想如果不是達城出事,天仔也不會答應幫我們,對達城來說或許是不幸。但對邱家來說是大幸!”
邱得根顧慮道:“達倡他們?”
裘靜蘭白了丈夫一眼,輕松道:“我們還健在,邱氏家族是你一手建立起來,葉天愿意幫你。他們能有什么想法?除非他們迫不及待……”
邱得根眼睛一瞇,腦袋清明,剛才只想著怎么安慰大房幾個孩子,差點忘了他自己,裘靜蘭說得對,只要他不死。邱氏家族就屬于他一個人。
葉天示意趙蕥芝,小聲道:“芝姐,你帶梅梅出去等。”
“嗯!”
趙蕥芝輕輕答應,她也覺得這里氣氛不適合她,抱著小不點朝兩位老人請示一下,得到同意后,離開書房,裘靜蘭不知和邱得根說了什么,也下樓去,臨走的時候朝葉天點了點頭。
邱得根笑道:“天仔,你過來看看,我給你講講遠東展集團,這是我們家族核心產業。”
葉天靜靜聽著,邱得根說的一些情況,他大都已經知道,此前閑著沒事,他也搜集過邱氏家族資料,特別是遠東銀行,也就是新界那十七層樓的遠東銀行大廈,除了總行,也在元朗及港九等地相繼設立了遠東銀行的分行,銀行在葉天產業布局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這些就是家族產業基本情況,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叔公,您好像不重視遠東銀行?”
葉天問出心里疑惑,主宰社會的通常是銀行家,香港特殊一點,地產集團也有很大勢力,不過說到底,還是銀行集團占據上風。
邱得根笑道:“九龍銀行集團只是雞肋,大部分股權已經被出售給花旗銀行,雖然我現在還是銀行董事長,但是基本上不過問銀行事物,一直由職業經理人打理。”
葉天道:“可是我聽說花旗銀行有意轉讓九龍銀行股權,如果我猜得不錯的話,您一定有優先收購權!”
邱得根點頭道:“合約上是這么寫的,不過九龍銀行……”
葉天道:“如果叔公允許,我可以用東方娛樂的名義收購!”
邱得根摸著腦袋,感覺到些許不使,迷糊道:“你要銀行做什么,別看表面風光,其實有很大風險,擠兌就是銀行死穴,短短十幾年時間,九龍銀行就面臨兩次大規模擠兌風波,每一次都是生死考驗,一旦應付不了局面,銀行不是被低價收購,就是被法院強制清盤!”
擠兌就是市民把錢從銀行里提出來,銀行最重要的資金鏈,他們把錢投入不同產業,一旦遇到擠兌局面,只能強制回收資金,就算成功應付擠兌,最后也會元氣大傷。
葉天自信道:“我對銀行管理還是有些心得的,最重要的是我對銀行未來展有信心,隨著通訊進步,特別是網絡……也就是信息公開化,只要不是真正的危機,擠兌這種情況不會在生,銀行很快會迎來一個前所未有的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