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大縉王朝五百年的歷史長河,甚至于在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史上,縉國的當朝皇帝都是最特別的一個。
因為他是唯一一個還活著的時候,就給自己定下了謚號的人。
毫無疑問的是,當百年之后,史書上將會為他留下“縉仁帝”這三個字。
與此同時,且不論咱們這位皇帝陛下是不是真的足夠宅心仁厚,至少他是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
兩百多歲的高齡,即便放在整個修行界中,也是極為長壽的存在了。
可偏偏,仁帝膝下的子嗣卻并不多。
如果要說得更準確一些,他總共只有九個兒子,四個女兒。
趙睿是仁帝第一個兒子。
而趙辰則是仁帝最小的兒子。
無疑,他們都有資格被稱為“殿下”。
可如果此時的夏生現身于朔河之畔的話,一定能夠在第一時間聽明白,那位劍皇口中所謂的“殿下”到底指的是誰。
因為今日于朔河之前截殺孔森和李天虎的這三名皇級強者,夏生都見過!
在忘歸林!
還記得,當初于忘歸林中伏擊九皇子趙辰的,總共有五個人。
兩名劍皇,兩名靈皇,外加一位藏頭露尾的貴人。
其中一名叫做常明的劍皇,死在了夏生的白日焰火殺生劍之下,另外那個行蹤詭秘的貴人,則在桂花巷一役被夏生借由韋秋月生擒,押送到了威寧侯府,交給寧征看管。
至于最后剩下的那三個人,夏生則一直未能找到他們的行蹤,卻不曾想,竟會在今時今日,出現在了朔河之畔!
因此,對方口中所說的“殿下”,自然指的是當今太子。趙昊。
但這里面卻有一個問題。
孔森和李天虎作為春秋書院弟子的身份,以及他們離開金元秘境的消息,是如何在這么短的時間里面傳到趙昊耳邊的?
夏生一直都知道,在大縉王朝境內。最強大的情報網絡,乃是由秦家善堂所打造的。
但他始終忽略了,其實還有兩處勢力,對于情報的收集,并不比善堂弱多少!
其中一個。正是那座在洛陽城中最令人膽寒,無時不在散發陰冷和血腥氣息的宅子。
那座宅子坐落在洛陽城東邊的閘口街上,門口的石碑上由高宗皇帝御筆親提了九個大字:
天下大事,無不可裁決!
裁決司總攬大縉王朝一應刑案,有抓捕、審理、定罪的權利,不論是針對于普通人,還是修行者,其權柄之重,世間罕見。首座秦念,更是只聽命于皇帝陛下一人。從某種角度上而言,當真是一人之下,千萬人之上!
因此要論對世間各種消息的靈通程度,除了秦家善堂,或許就非裁決司莫屬了。
否則的話,當初善堂在大縉境內搜捕妖族奸細的事情,是如何被裁決司的人提前截胡的?
在這大半年的時間里面,裁決司似乎比往日顯得要低調了很多,也沉寂了很多,除了那次為了抓捕殺害掌旗使槐安的兇手而精銳盡出之外。其他時候,整個裁決司都顯得死氣沉沉的。
就連秦家二爺死的時候,以及桂花巷一案爆發的時候,裁決司都沒有調派太多的人手進行搜查。
很多人都在猜測。是不是槐安的死,讓裁決司的內部發生了動亂。
事實上,這只是其中一個方面。
更重要的是,冥煞旗的丟失,給裁決司帶來了非常沉重的打擊。
甚至于裁決司首座秦念已經發出了公告,誰能找回冥煞旗。便能升任新的掌旗使!
因此在這段時間里面,但凡是對掌旗使那個位置有所覬覦的人,都在滿世界地尋找那件原本應屬于裁決司的重寶。
可惜的是,卻無人能有所獲。
在所有的這些野心家里面,只有一個人,從一開始,就沒有將冥煞旗作為自己的首要目標,而是將眼光放得更長遠了些。
畢竟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是現如今距離掌旗使那把交椅最近的人。
殷世振。
因為槐安的死,更因為槐安生前第一心腹的名聲,如今的殷世振已經升任了裁決司的掌旗副使,暫代槐安的一應權職。
但誰也不會想到,這個時候的他,既不在閘口街的裁決司正衙中,也沒有去尋找冥煞旗的下落,甚至沒有去繼續追查槐安身死的真相,而是悄然于一座不知名茶樓的雅間中悠閑地飲著茶。
殷世振并不是獨自一人,在他的對面,還坐了一位年輕男子,身著一襲繡綠紋的紫色長袍,外罩一件亮綢面的乳白色對襟襖背子,烏黑的頭發在頭頂梳著整齊的發髻,套在一個精致的白玉發冠之中,從玉冠兩邊垂下淡綠色絲質冠帶,在下額系著一個流花結。
不是別人,正是曾于皇宮御書房外與夏生有過一面之緣的當朝太子,趙昊!
于是事情就變得有意思起來了。
一位太子殿下,一位裁決司掌旗副使,身份地位迥然不同的兩個人,怎么會有交集?
不得不說,他們對坐飲茶的這幅畫面看起來頗為詭異,或者說很不符規矩,畢竟太子只是太子,只要他一日未登帝位,便不得在私下結交裁決司的實權人物,這是皇家大忌!
但若是站在殷世振的立場上,這一幕卻很好理解了。
因為他想要坐上掌旗使的位置,需要多方力量的支持。
在此之前,他已經結交了九江郡墨家的大少爺,墨淵,并且與對方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如此一來,至少在金錢上,殷世振隨時能夠得到墨家的大力支持。
但這還不夠。
在修行者的世界中,錢不是萬能的。
如果能夠讓世俗皇權成為自己的靠山,那么,一個小小的裁決司掌旗使的位置,又有何難?
畢竟,裁決司原本就是大縉皇室的爪牙。
而殷世振在多番考慮之后,選擇了太子殿下。
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以及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得到對方的信任,殷世振給太子帶來了一份厚禮。
比如孔森和李天虎的消息,以及鄭榮、沈徽、周勃等一眾春秋書院師生的行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