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大文豪  第十六章 詩壇新風向

類別: 歷史 | 清史民國 | 民國大文豪 | 薪越   作者:薪越  書名:民國大文豪  更新時間:2016-01-11
 
四月底的北平,春意盎然。

在一間透進陽光的院子里,圍坐著不少人,其中有大學的教授,也有年輕的學生。

他們熱切的談論著,話題駁雜。

有北洋政府的政策,有新出的小說詩歌,還有國外文壇的動向。

這是文學研究會的一次小型聚會。

文學研究會是今年年初由周作仁和鄭震鐸等十二人發起的文學團體,主旨在于“研究介紹世界文學,整理中國舊文學,創造新文學。”

團體剛剛成立,雖然理想遠大,但仍舊屬于草創階段。

他們連宣傳自己理念的文學刊物都沒有,只能通過這種小規模的聚會交流表達團體的理念,尋找志同道合者,擴大影響。

說實話,在這個新文學的啟蒙階段,像這類文學團體并不少見。

幾個人志趣相投,文學理念相近,組成一個交流小組,拉攏一批朋友,一個文學團體就這樣成形了。

然而,大浪淘沙,幾年之后能夠存活下來的極少。

不過文學研究會不在此列,它可是新文化時期最有影響力的文學團體之一。

在他們的交談中自然少不了剛剛過去的那場文言文和白話文之間的激烈爭論,雖然他們支持白話文寫作,卻對《尋秦記》不以為然。

文學研究會反對把文學作為消遣品,也反對把文學作為個人發泄牢騷的工具,主張文學為人生。

他們認為文學應該反映社會的現象,表現并且討論一些有關人生一般的問題。

也就是說他們注重現實題材的寫作,抵制以鴛鴦蝴蝶派為代表的通俗文學。

《尋秦記》雖然用白話文寫作,但仍舊被歸于娛樂消遣小說,是他們批判的對象。

在批判了一會《尋秦記》后,話題轉移到了新詩上面。

白話文的新詩是從胡拾的《嘗試集》開始的,后來不少作家加入了新詩的創作之中。

此時的新詩創作基本上有兩個方向,一個是模仿外國詩歌,另一個是借鑒中國古典民歌的素材,進行二次創作。

新詩該是什么樣子,誰心里也沒有底,只能說是在摸索階段,還沒有突破性的進展。

就像是黎明前的黑夜,需要有人撕開黑夜,展露光明。

“周先生,我這里有幾首新詩,寫的很好,請你看一看。”一位女學生拿出手里的本子,熱切的說道。

周作仁此時是北京大學文學系的教授,文學研究會的創始人,在學生中有極高的聲望。

“你念一念吧!”周作仁點頭道。

這不是他擺架子不想看,而是詩歌這種注重韻律的題材只有在朗誦的時候,才能切實感受到優劣。

詩歌是用來傳唱的,若是朗誦的時候不能朗朗上口,也就失去了詩歌的韻味。

這位女學生站起來,拿著本子,心里頗為激動。

上面是她抄寫的幾首詩,也是她最為喜歡的。

“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

這是《雨巷》。

在女學生朗誦的時候,周圍一片寂靜。

這首詩有中國古典詩詞中婉約、清麗的韻致,又具有濃重的象征抒彩,讓人如幻如夢,朦朦朧朧。

朦朧而不晦澀,低沉而不頹唐,深情而不輕佻。

而且詩中的音節極為優美,有一種回蕩的旋律和流暢的節奏。

讀起來,像一首輕柔而沉思的小夜曲。

一個寂寞而痛苦的旋律在全曲中反復回響,縈繞在人的心頭。

朗誦完畢,周作仁沉浸在詩歌的優美之中,久久不語。

他覺得這才應該是新詩,這才是新詩發展的方向。

“周先生,我念下一首了。”女學生請示道。

周作仁點了點頭,示意繼續,他還在想著剛才的念頭。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這是《斷章》。

和《雨巷》的優美抒情不同,聽完了《斷章》的人大多都愣住了。

這首詩很短,乍一聽沒什么,可越琢磨越覺得蘊含豐富,似乎很有深意,但仔細想想又沒有什么可說的。

給人不明覺厲的感覺。

眾人都把目光投向周作仁。

周作仁也在回味這首詩,這和《雨巷》不同,聽起來語言平實樸素,可想要講清楚不是一時半刻的事情。

“還有么?”周作仁詢問道。

“還有幾首。”女學生誠實的說道。

“繼續念吧,”周作仁強裝鎮定道。

他有種預感,北平的詩壇將會因為今天的這幾首詩掀起巨大的波瀾,或許新詩的興盛就是從今日而起。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喂馬、劈柴、周游世界。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這是《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這是《一代人》。

“你問我愛你有多深,我愛你有幾分,我的情也真,我的愛也真,月亮代表我的心。”

這是《月亮代表我的心》。

念這首詩的時候女學生臉色泛紅,念完后就停了下來。

她還抄了幾首,不過都是這種直抒胸臆的愛情詩,她心里很喜歡,可念起來怪難為情的,就不打算念下去了。

“這些詩作是出自何人筆下?”周作仁追問道。

“這是我從妹妹那里抄的。”女學生回答道,“我妹妹在女校上中學,這些詩據說來自于她們學校的一位女同學,有人為了追求這位女同學,就每天寫一封情詩從上海寄過來,這些詩作在她們學校里私下流傳。”

周作仁聽罷,一時間哭笑不得。

詩壇正在為新詩的出路苦苦思索的時候,竟然有人為了追女孩子每天寫一首新詩,而且風格多樣,質量上乘。

可以說是開辟了新詩的未來。

不過他倒是能夠理解,詩人需要浪漫的想象,每個詩人心中都有一個繆斯女神,遇到心愛的女孩,文思泉涌,詩興大發,沒什么好奇怪的。

只能說此人文江學海,才氣橫溢。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