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十字  第二十九章 華盛頓的早晨(上)

類別: 歷史 | 架空歷史 | 鐵十字 | 月影梧桐   作者:月影梧桐  書名:鐵十字  更新時間:2016-05-11
 
由于時差的緣故,華盛頓時間比倫敦時間晚5個小時,比開羅時間晚7個小時,當阿拉曼已是激戰正酣的下午,華盛頓才剛剛從早晨中醒來,沐浴在12月10日的陽光之下,盡管天氣有點冷。

白宮,總統辦公室內,羅斯福總統正在認真研讀各方面發來的電報抄件和情報匯總,這是歷代總統的慣例,在戰爭期間尤其如此。這場世界大戰對歐洲來說已是第三個年頭,對美國而言也已進入第二年,但從當前的局面來看,局勢似乎還不太理想。中途島戰役后涌現出來的樂觀又被所羅門海戰的慘敗打到了谷底,而除了太平洋戰場上的情報,特別讓他揪心的是陸軍航空隊報上來的有關于部署在英國的第八航空隊報告,話里話外顯示的情況都很不樂觀。

“……自德國啟動總動員體制并加大有關‘歐洲聯盟’宣傳后,有關德國工業能力特別是與軍事工業相關的聲生產、制造能力在飛速增長,而消費性的民用工業與則向周邊國家轉移與滲透,情報顯示德國主要裝備的月生產數量急劇增加,個別產品諸如坦克、飛機的產量成倍增加,這對利用戰略轟炸削弱德國軍事潛力的設想構成了極大挑戰——目前通過戰略轟炸所削弱的損失遠不及德國增加的產量。”

羅斯福知道這封報告并未夸大事實,相反,事實比報告說得還糟糕,美國有關通過戰略轟炸摧毀德國經濟潛力的設想遇到了很大的麻煩,德國除了在本土加速發展軍事工業外,還盡力將軍事工業中相對技術含量較低的配套產業向西歐國家轉移,對包括一系列鋼鐵、冶金、化工、機械、軍需、醫藥等行業在內分發了基礎性訂單,甚至直接將很多不太重要的零件也轉移到法國、荷蘭、比利時生產。這些發達的工業國能夠很方便地依據德國圖紙生產出德國所需要的產品,質量一點也不比德國自產的差。比如比利時的幾大鋼鐵聯合企業上個月就接到了為德國4號坦克生產1萬組輪子和履帶的訂單,而法國也接到了大量鋁合金、航空發動機的訂單——毫無疑問這些產品最終會成為戰場上馳騁開火的坦克和飛機。

德國除零件以外還直接向這些工業國訂購成套產品。瑞典的博福斯高炮,比利時fn公司的手槍。法國的野戰口糧,更不必說意大利工業體系全面倒向德國后,已開始按德國標準與要求在生產軍火了。更關鍵的是,德國人下了這么多訂單幾乎沒花多少錢——通過釋放俘虜、減少直接占領區面積、部分允許其重建國防力量等手段,德國從上述幾國政府獲取了大量軍費。而且,由于德國軍事力量的成功與赫赫戰績,這些國家在重建國防力量時自覺不自覺地模仿德國編制、采用德國裝備——這也讓德國賺到了錢。

現在,西歐幾個主要工業國的工業機器正在復蘇。正在為德國的戰爭機器提供基礎性、輔助性的幫助,而且作用越來越大了。

為此報告特意提出:“……我們對前述情況深感憂慮,前線指揮官一再要求加大對這些地方和工廠設施的打擊力度,但一直來我們受到了很多限制,我們希望總統能給予我們更多、更大的授權。”

羅斯福知道,這些國家雖在為德國生產,但卻是通過正常貿易行為開展的,哪怕德國利用俘虜、占領區軍費等手段充當支付能力也是當事國主動接受的,這種行為不但緩和了德國與西歐占領國之間彼此的緊張關系,也緩解了被占領國自身的經濟困難——為德國生產總好過挨餓!這件事明顯可看出來德國在為推動歐洲聯盟做準備——從政治立場而言。完全是應該徹底打擊的。

但身為一個老練的政治家,羅斯福知道政治和軍事從來就不是純粹的行動,必須要充分考慮民眾反應。如果第八航空隊肆無忌憚地對西歐國家進行空襲,必然會牽涉到民用目標,哪怕精確打擊了工廠也會造成工人失業與流離失所——這容易引起當地民眾的仇恨,如果德國軍事力量借機把自己打扮為抵抗美國空軍的軍事力量,并借機挑起歐美沖突,那政治上丟分就更多——民眾是不會理解為什么美國人要把炸彈投在自己頭上而不去直接打擊德國人。如果引起當地民眾的普遍反對,將來永不會有反攻歐洲的那一天。

羅斯福輕輕蓋上報告,對親自前來匯報的陸軍航空兵司令、亨利阿諾德上將和顏悅色地說道:“你們的心情我很能理解,但擴大打擊范圍這件事還需要從長計議。至少參謀長聯席會議和英美參謀長聯合會議這個層次應該達成統一認識。”

阿諾德點點頭:“我們深知您在這件事上決策的為難,但陸航的損失實在太大了。第八航空隊最近幾個月的損失一直在快速增加,轟炸機被擊落/不可逆轉性損失的比例持續上升。9月份是9.74,10月份是11.97,11月猛增到15.86,12月剛剛過去一周多,第一周損失率接近18。”

羅斯福也被這個數字嚇了一跳,皺著眉頭問道:“很可怕的比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原因很多,首先,德國人加強了對防空體系的建設——用他們的話說叫‘天網’,這是一套包括地面觀察哨、密集雷達網、核心防空指揮部、高射炮陣地、戰斗機聯隊等一系列設施架構起來的防空體系,覆蓋范圍從英吉利海峽一直到全德本土,而且密度越來越高,特別是這幾個月他們利用‘托德組織’和當地勞動力,哦,還有很多猶太人,在西歐各地加大了建設力度;其次,調整了部分防空裝備的優先生產順序,加大了戰斗機、高射炮的生產力度,以前德國飛機生產的順序先是轟炸機,然后才是戰斗機,但現在是戰斗機優先——特別是fw190,這種有著高速度、堅固防御、46門20mm航炮的重火力戰斗機對我們的威脅特別大。情報人員搞到了德國內部生產的情況,包括do217,he177,he111數個型號在內的轟炸機全面停產,而fw190的產量猛增,據說12月份預定出產的fw190會高達800架,最終要增加到1200架以上;再次,德國人調整了空軍戰略,目前對英國的轟炸完全終止了,9、10月份還有零星空襲,11月份以后在大不列顛上空再也看不到德國飛機了,同時德國人還對空軍體制進行了劇烈改革,取消了航空軍、師一級的編制,擴大了聯隊構成,其直接后果是減少了冗員,加大了飛行員比例,而那些優秀的王牌飛行員——比如,馬爾塞尤被強行從前線帶回塞進航校執教,后備飛行員的隊伍猛烈擴張到原先的56倍。”

“馬爾塞尤?等等,我好像聽到過這個名字。”

“這是德國宣傳部最近幾個月重點宣傳的所謂英雄人物,這家伙號稱非洲之星,曾經一天之內擊落了一打多的英國飛機,還全是戰斗機,個人總成績突破200架,是王牌中的王牌!還有一個是號稱‘永遠和我們在一起’的蘭克,后面那家伙帶著突擊隊炸掉了英國人的超級機密,德國人以他的經歷和故事拍了一部電影——《蘭克突擊隊》,情報人員說刨去絮絮叨叨的法西斯主義宣傳,全片人物形象鮮明、故事情節曲折離奇,戰斗場面激烈火爆,雖然具體情節和實際上他們在英國的所作所為差得離譜,但超級好看,簡直就是萬人空巷,要放在好萊塢保管是年度最佳電影——媽的!這家伙為什么不是我們這邊的呢。”說到這里,阿諾德忍不住罵了一句

羅斯福沒介意部下的粗話,反而開導他道:“這也是好事情,起碼德國人停止空襲了,英國人可以集中精力搞好國內生產,丘吉爾首相徹底贏了不列顛航空戰。至于超級機密……本來我認為英國人要負一半責任,在知道有蘭克這個人后,我認為英國人起碼要負60以上的責任。”

“但這是以我們轟炸機大量損失為代價的,光911月份這3個月我們就損失了600多架飛機、3000名機組人員。另外,除了日間轟炸,英國人的夜間空襲損失也在直線上升,或許比我們要好一點……現在戈培爾的宣傳機器在大肆攻擊我們搞欺騙,說沒有任何機組成員可以完成任務而幸存下來。”

“這是什么意思?”

“英國人規定轟炸機組完成30次空襲任務就可以轉職,我們現在規定的次數是25次。但從概率上計算,假設15的戰損率,執行25次任務并存活的概率不到2,而30次的話不到1,前線指揮官在建議是否將這個次數削減到20次或更少,以免影響士氣。”(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