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十字  第九十四章 曙光(3)

類別: 歷史 | 架空歷史 | 鐵十字 | 月影梧桐   作者:月影梧桐  書名:鐵十字  更新時間:2016-12-16
 
11月6日下午,德軍先頭部隊沖入古比雪夫,迎接他們的只有一片廢墟和焦土;次日上午,第二個伏爾加河右岸城市陶里亞蒂落入德軍之手,那里基本也是一片焦土。

此時氣溫已開始下降,找不到房子的德軍部隊只能縮在野外帳篷里,幸虧還沒到滴水成冰的日子,否則可真是遭罪。

后方指揮部里氣氛一直很緊張,第4集團軍沖過去后,所有人都密切注視著前方敵情,一旦報告被包圍就會迅速展開救援,甚至連增援批次和行動路線都準備好了,但發回來的戰報很簡單,內容卻造成指揮部里一片愕然:“我軍全面占領已成焦土的古比雪夫和陶里亞蒂……”

“俄國人從堅壁清野升級到焦土抗戰了?”蔡茨勒一邊悄悄松了口氣,一邊用鄙夷的口氣挖苦道,“真有辦法,真下得了手,斯大林該給他們好好發個勛章,比如叫庫圖佐夫勛章就很不錯……”

“報告,庫圖佐夫勛章已經有了,是半年前敵人新設立的勛章,根據條例主要授予善于計劃并實施方面軍和集團軍的戰役或巧妙的使自己的部隊避開敵人的突擊并順利實施反突擊的軍事首長和指揮員……”有個不解風情的年輕參謀接了一句。

魏克斯心煩意亂地揮揮手,制止了這個有些愣頭愣腦的年輕參謀繼續說下去,問道:“現在你打算怎么辦?”

“中部全面推進,第4集團軍擴大占領區,第3集團軍從烏里揚諾夫斯克出發渡河,去占領右岸的季米特洛夫格勒;請霍特元帥的裝甲集團軍過河去打普加喬夫;喀山和薩拉托夫兩翼部隊暫時不動。”蔡茨勒看了一眼地圖,說出了一連串命令。

“距離放多少?”

“先定150200公里,各部隊以連、營為單位發起偵查攻勢,一直打到秋季翻漿期為止,主力不要輕動,仍然留在右岸地區。”

莫德爾面對地圖若有所思,按蔡茨勒剛才的想法,中路還要再突出去至少200公里,這個巨型突出部將變得更加尖銳、細長,樣子很不好看。一般說來,在地圖上樣子不太好看的戰線多半也不好防御。可不這么打又不行,紅軍現在根本不和你交戰,他們只有一個詞語——逃!不推過去敵人溜得更快,左岸總算還干掉將近10萬紅軍,右岸更絕,連鬼影子都看不見。

他盤算一會之后就放棄了其他想法——現在紅軍動向和策略琢磨不透,想再多也是白搭,唯一的好消息是陷阱和包圍圈看來多半是不會有了。

“報告,空軍發現敵軍撤退痕跡,距離我軍大約120公里,需要讓部隊加速追擊么?”

蔡茨勒搖搖頭,又用征詢的目光看著其他幾位長官,其他眾人也不約而同地搖頭表示附和。

“讓空軍盡可能遲滯、破壞敵軍撤退,地面部隊仍然按原計劃推進。”

東線軍需總監施蒙特顯得憂心忡忡:“這樣下去不行,占領伏爾加河左岸地區后,我軍運輸線已延長了近250公里,如果敵軍在右岸地區繼續實施堅壁清野和焦土政策,我軍補給路線累計將延長400500公里,冬天馬上就要來了,恐怕……”

雖然德軍從沒指望能從蘇軍手中繳獲物資或糧食等補給,但短時間內一口氣前進500公里會讓人有無力的感覺,特別是現在中間隔了一條伏爾加河,聯系兩岸全靠浮橋,又要運送人員和裝備,又要運送大量物資,這條路線就顯得太脆弱。現在德軍不缺物資,油料、糧食都是充足的——中東的石油產出在快速提升,東方國家的秋收基本結束,各方面都堆滿了糧食。而彈藥因為敵人快速撤退、沒有交戰的緣故也基本沒消耗,但運輸路線一旦被掐掉,今后一定會出大問題,施蒙特的擔心并非空穴來風。

“伏爾加河冰期怎么樣?”

另一個參謀迅速匯報:“一般11月底到次年3月末會有冰期,不過初期冰層比較薄,至少要到12月中旬以后冰層才可以支持人員和普通車輛行動,如要通行坦克或其他重裝備,全年基本上只有12月才行。另俄國當局在各地建設有大量水庫,以往某些時候會通過水庫放水調節流量,適當緩沖冰期影響,本年度的話就不好說了……”

眾人倒吸一口冷氣,這是個非常危險的情報,假設德軍利用冰期運送物資和人員,紅軍就有可能“以水代兵”、突然放水造成重大殺傷,伏爾加河這么長,根本不可能控制全部水庫或支流,也不可能去嚴密搜索每個地方。

“和元首打報告,匯報我們面臨的問題,提出的具體解決思路如下:希望能把支援隆美爾元帥的運輸機主力隊伍抽調回中部戰場來,作為緊急物資運輸儲備,但現在并不一定投入運作,這是其一;要求從國內和南方通過鐵路運輸緊急調撥一批s艇和登陸艇,方便兩岸運轉物資,萬一浮橋被毀也能堅持,這是其二;工兵部隊加緊修復橋梁,特別是那幾座鐵路橋梁更是重中之重,這是其三。”蔡茨勒頓了頓,“右岸地區情況不明,在翻漿期結束前,擬最多只部署不超過25萬人的部隊,做好應對一切突發事件的準備。”

“你擔心敵人吃掉我們?”霍特好奇地問道。

“不,我擔心他們不來。”蔡茨勒微笑道,“如果我把50萬一口氣壓過去,敵人肯定沒這么好的胃口,只怕縮得更快,但25萬就不一定了,這個明晃晃的誘餌說不定能讓敵人大著膽子撲上來,這樣我們在初冬就能和敵人大戰一場。”

“如果不來呢?”

“那就拖到翻漿期后再行動,至于其他就只有上帝知道了……”

魏克斯、莫德爾和霍特三大司令官交換了一下意見,認為總參謀長的辦法還是積極穩妥的,先考慮把紅軍引誘出來打一打,南北南翼可以,中路的右岸突出部也行,總比目前干瞪眼找不到人要好。

10月8日,第2個集團軍陸續渡河,到10月15日翻漿期逐漸開始為止,德軍通過三個浮橋區域一共過去將近25萬人馬。指揮部滿懷希望地等著紅軍沖上來,但令眾人大失所望的是,偵查顯示敵軍還在快速撤退,根本沒一點要沖過來交戰的意圖,除偶爾逮住游擊隊廝殺一場外,基本就沒發生過營以上級別的戰斗。映入眼簾除了焦土還是焦土,昔日生機勃勃的伏爾加河兩岸似乎一夜之間變成了無人區。

有一點情況引起了指揮部的高度重視,伏爾加河流域原本是蘇聯相對比較發達的工業區,但專家們對工業殘骸進行檢查時發現,很多工業設備已提前拆走了,拆不走的也有組織、有步驟地實施了縱火或爆炸,破壞得相當徹底,不像是臨時性的動作。從現場痕跡看,很多行動在半個月甚至一個月前就實施了——那時候甚至曙光戰役的計劃還未展開討論。

“真是個可怕的對手,拿破侖皇帝當年輸得一點都不冤枉,俄國人近乎有無限的縱深……”魏克斯在戰場巡視的飛機上感慨道,雖然伏爾加河兩岸500公里領土是極大的一塊土地,但放在蘇聯巨大的版圖上,卻只是很細小的一條。

俄羅斯解放軍高層對紅軍的破壞行動大加咒罵,認為是敗家子行為,不過也就只能罵罵而已,反正斯大林又聽不到。

“到底是斯大林還是紅軍總參謀部在指揮這場戰斗?”

“這有區別么?現在還能有不受斯大林擺布的純粹軍事路線?”

“有一點是確鑿無疑的,至少我們占領了至關重要的伏爾加河兩岸,無論戰線重心向何處轉移,我們都可以從容應對。”

“還有一點更確鑿無疑,我們進入了無人區。60萬大軍一開始只要扼守中路戰線不大的地方,現在突然俄國人又硬塞給你40萬平方公里,差不多波蘭這么大的地方,兵力密度一下子就降低了。”

“可適當投放一些二線部隊,比如再追加20萬。”

“當然可以,前提是你有辦法再拿出供應20萬人的運力來,否則大家一定要挨餓、挨凍……”

指揮部里的作戰形勢分析會上,一干參謀圍繞下一步作戰策略紛紛發表了各自的看法和意見。雖然“圓滿”甚至超額完成了曙光戰役第二階段的作戰目標,但那僅僅是指地圖占領面積,德軍一心想要逮住廝殺的紅軍主力完全不見蹤影,消滅敵軍的人數只增長到了不到12萬,遭遇的平民也只有不到30萬。

這數字比紅軍自己統計的要低,因為在部隊轉移和撤退過程中,那些士氣低落、以新兵為主的部隊經常會發生潰散或嘩變,很多中年大叔和少年兵逃離部隊后立即把軍裝一脫,又變回了德國人眼里的平民,然后蜂擁著找來索要糧食——他們聽說過種種傳聞,說德國人現在基本不殺平民,非但不殺,還轉移到各東方國家或新俄羅斯去進行安頓,有腦袋活絡的人甚至在考慮去圣彼得堡的部隊混口飯吃。

“元首最新命令:翻漿期軍隊暫停進攻,全力把俄國平民輸送到后方。斯大林這么想要無人區,我們就成全他,伏爾加河兩岸徹底清理,打出500公里隔離帶來!”(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