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十字  第八十一章 第二次中途島戰役(2)

類別: 歷史 | 架空歷史 | 鐵十字 | 月影梧桐   作者:月影梧桐  書名:鐵十字  更新時間:2017-04-25
 
幾乎就在同一時間,尼米茨帶領劫后余生的TF48編隊悄悄離開南非,小心翼翼地貼著印度洋的邊緣向澳大利亞方向駛去。(有(意(思(書(院

相比從南大西洋退下來的慘狀,TF48現在略微恢復了一點元氣,不但受創的富蘭克林號進行了盡可能的維修,還從南非艦隊中抽走了僅剩的2艘護航航母,另外又補了4艘輔助巡洋艦,看上去像那么一回事,但其實戰斗力很弱。

除此之外,尼米茨還帶走了在南非躺了幾個月一直未能徹底修復的黃蜂號航空母艦,該艦最大航速只能達到18節,甲板、機庫幾乎無法使用。這是上一次南大西洋海戰中斯普魯恩斯的TF46艦隊留下來的,受了不小的傷。因為南非技術力量不足,躺了好久也只能修繕到這個程度。但尼米茨依然感激不盡,現在美國海軍失去了絕大多數航空母艦,對這種還能修復的軍艦是非常渴望的。

收到日軍主力艦隊準備進攻中途島的情報后,他的情緒一直很低落,還在為前不久那場戰役后悔——最后那一段決死攻擊不應該打,否則他現在還能留下不少機組,說不定還能保住2艘航母。如果這樣,現在他的回旋余地就很大,趁著日軍主力東進時他完全可去印度洋鬧個天翻地覆。

但這世上沒有后悔藥,而且他相信,如果他真有這么多實力,堀悌吉恐怕不會從容把他放進印度洋的。

這一點尼米茨是猜對了,為防止美軍再來搗亂,堀悌吉花了很多心血、部署了不少飛機和偵查力量,還特意把3航戰也留在印度洋,必要時刻完全可擋一擋。等到10月份葛城、阿蘇兩艦服役組成五航戰后,他也考慮放在南洋一線。

現在尼米茨手里只有一艘勉強還算完好的富蘭克林號,經抽調南非機組、帶走上次受傷歸隊的飛行員(TF46艦隊成員)后,也只勉強湊齊88個機組,連一艘埃塞克斯級的最低要求都達不到,更別說把黃蜂號也武裝起來。

不過尼米茨知道夏威夷還有機組,只要把船拉到夏威夷維修,補上飛機和人員,再搭配太平洋艦隊的2艘戰列艦和部分護航航母后,依然不失為一支有力量、有潛力的艦隊——起碼是目前美國海軍最有實力的部隊。

所以,當國內把電報發給他,征詢他對中途島戰役的意見時,他痛苦思索后給了一個意見:“太平洋艦隊在珍珠港附近隱蔽,保存實力,只以陸海軍航空兵力削弱敵軍艦隊,中途島如守不住,可適時撤退。”

杜魯門皺著眉頭問:“尼米茨將軍認為應該從中途島撤退?”

“是的!撤退前建議用航空兵力盡可能削弱日軍艦隊。”特納向杜魯門報告道,“日軍出動了聯合艦隊全部主力,別說太平洋艦隊的現有實力,就是尼米茨將軍的艦隊現在完好無損也很難匹敵。更何況他現在剛從南非出發不久,時間上完全來不及。但用航空兵力削弱敵軍是個好主意,他列舉了目標順序,油船第一、航母第二、貨輪第三,然后是其他軍艦?”

“這個順序?”杜魯門有些迷惑不解,“難道不應該先打航空母艦么?”

“中途島的航空兵可以打航空母艦,但如果我估計不錯,過了今夜,這個機場就會被破壞,中途島和夏威夷間距2000公里以上,起飛作戰的轟炸機只能是B17或者B29,而且是無護航狀態,打油船比打航母方便一點——我軍損失小、敵艦破壞易,聯合艦隊這么龐大的兵力,每天耗油量需達萬噸,一旦沒油,再厲害的船只也只能乖乖退卻。”

“敵人會進攻夏威夷么?如果進攻,我軍應該如何應對?”

“短期不會。夏威夷我軍部署了2000多架飛機,還有十余萬地面部隊并擁有可靠的防御工事,憑聯合艦隊這點兵力是打不下這個島的,甚至我還有些期待敵人能來進攻,這準能崩壞他們的大牙。”

“但有一點不容忽視。”李海補充了一句,“如果敵人封鎖夏威夷,我們會非常困難。該島離本土最近的加利福尼亞州將近4800公里,這個距離大大超過了對英遠程戰略空運的距離,即便使用最新式的遠程運輸機,一次也只能輸送68噸物資,如果再扣除返航油料,實際單趟凈增物資充其量只有23噸——短期可以咬牙拼一拼,長期來看,這種補給行為是不可能持續的。”

“假設本土不提供任何援助,夏威夷能支持多久。”

“如果日軍不進攻只封鎖,至少可堅持半年以上;如果日軍進攻并爆發激烈沖突,那就不好說了,有可能3個月,有可能1個月甚至更短。”特納苦笑道,“夏威夷有不錯的軍事實力,也有可觀的海軍維修和建造力量,但這都基于后方提供的援助,這個島連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發炮彈、一噸油料都生產不出來。”

“有一點您不必擔心,日本艦隊維持不了3個月。”李海寬慰杜魯門,“日本本土距離夏威夷超過7000公里,補充運輸1015萬噸物資是可能的,但日本不可能長期維持一條這么遠的補給線,這大大超越了日本的國力。最大可能是日軍希望打下中途島后作為其前進要塞和基地,在這上面囤積物資和兵力,然后再從這里出發打夏威夷,這樣才有把握。所以特納將軍建議用航空兵力不斷消耗日軍,哪怕我軍放棄中途島而被敵軍占領,也不能間斷對中途島的空襲,使之不能建成。”

“但我們不可能既在太平洋維持一支強有力的空襲力量又在南美洲維持一支同樣強有力的航空兵。”阿諾德上將訴苦道,“為達到總統要求的往南美部署3000架作戰飛機的要求,我正想辦法抽調力量,有些甚至是從西海岸抽過去的,如果按你們的說法西海岸也要維持這種規模,我不知道哪里來這么多兵力。”

杜魯門大驚失色:“我軍飛機這么少了?我記得你們說合眾國一年開足馬力可造10萬架飛機,現在不必援英援蘇,這10萬架我們全可以自己用,怎么可能不夠?”

阿諾德苦笑著列舉了一串數據:

“首先,10萬架是沒有的,現在最多也就是89萬架,如果剔除P38\P39\P61等部分落后機型和教練機外,整體產量大概7萬架以上,這里大概三分之二給了陸軍,三分之一給了海軍。

其次,決定航空兵規模的從來不是飛機制造量,而是合格飛行員,陸航在參戰以前擁有的現役合格飛行員不過3000余人,珍珠港事變后緊急征召了退役機組和后備役人員,到1942年年底總規模突破1萬個機組。但從該年開始,我們也遭遇了驚人的損失,對德國戰略轟炸損失了將近7000個機組,在加勒比、紐芬蘭、百慕大、冰島、南大西洋等歷次戰役中又損失了至少9000個機組,多次戰略空運、駝峰空運中損失了2000個機組,在太平洋前線歷次爭奪戰中損失了6000多個機組,然后因為英國陷落、印度陷落、巴西陷落等損失了不少于2000個機組;我們在訓練、演練、轉場等其他過程中損失了1000多個機組……綜上所述,總體損失接近2.8個機組。

最后,目前陸航分布范圍極其廣泛。在東海岸,我們擁有大約8000個機組,其中一半以上是戰斗機;在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擁有4000多個機組,戰斗機比例三分之一強;南美準備安排3000個機組;司令部捏著的戰略空運2000個機組;紐芬蘭、加拿大方向3000個機組;南非方向1000多個機組;澳新一線和太平洋諸島前線擁5000多個機組,分布在澳新、所羅門群島、斐濟、瓦努阿圖、薩摩亞等廣大地區;阿留申群島一線擁有近1000個機組;西海岸和夏威夷我們還有4000個機組,以上總體機組3.1萬。兵力使用已到極限,以至于廣袤的合眾國內陸地區,即落基山脈以西到田納西河一線,相當于整個西歐這么大的地方居然只有區區不到2000個機組。當然,目前還有另外5000個機組在進行訓練,不算這些后備機組,我們的總兵力大約是3.3萬個機組。這兵力絕對不算少了,我們認為比三國軸心陸航總和都要大。”

聽到最后一個數字,杜魯門松了口氣,但阿諾德下一句話就讓他的心揪了起來。

“我們估計德國空軍擁有2萬個機組(實際不到1.7萬),意大利空軍擁有5000個機組(實際只有3000出頭),日本陸航擁有7000個機組(實際5000多),但他們人數雖少,作戰經驗卻十分豐富,德國在東線維持了龐大的一線部隊,天天打仗,有經驗的機組大概超過75(實際68),意大利空軍和日本陸航差一點,至少也有一半,我們呢……”阿諾德苦笑著報了個數字,“不剔除戰略空運,有經驗的大概20,剔除戰略空運,有實戰經驗的大約只有15,這怎么辦?不是能把飛機飛起來并成功降落就叫飛行員的……”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