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了!”
“元首萬歲!”
下午時分,看著十余架ta152保護著8架碩大無朋的me464出現在巴西北部貝倫航空基地外圍并陸續降低高度準備著陸時,所有德軍地勤都忍不住發出強烈的歡呼聲!
這是德軍第一次戰略空運嘗試,4架me464從佛得角航空基地起飛,一路長途跋涉近3500公里抵達了貝倫,從機內燃油情況分析,至少還能再飛800公里左右。
飛3000多公里不算本事,但考慮到這批飛機高達415公里/小時的巡航速度和最大596公里/小時的速度及機艙內搭載的8噸多貨物,讓人依然感慨這完全是一個奇跡現在連轟炸機的最快速度都超過戰前主流戰斗機的速度了。
賦予me464無與倫比實力的當然得益于優秀的發動機,德國把最新定型的、高達2600匹馬力的db603n運用在飛機上,同時又部分優化了氣動外形與結構,使飛機擁有了更強性能,得益于目前推進的英德和解464還有款b改型使用從英國搞到的2400匹馬力格里芬發動機,效果同樣不錯,與使用db603n的a改款可謂各有千秋;梅塞施密特公司技術人員還試驗了3000匹馬力、24缸液冷的英刀發動機,發現這款發動機在中低空表現完全秒殺db603n和格里芬,但對大型運輸機和轟炸機最需要的高空性能就表現一般,便推薦給其他型號使用。
me464遠程試飛成功標志著德國在飛機領域最后一塊短板大飛機開始補上,霍夫曼并不是不知道大飛機的好處與用途,但因為德國國力有限,使戰爭期間不能在這個領域投入太多,雖然美洲轟炸機早已立項且兩個標段均有飛機研制成功,但產量一直很低,兩標段的4發重型飛機年產量只相當于美國6星期內生產的b29數,也大大少于英國的蘭開斯特系列。
歐戰結束后,德國將原本高達5500架飛機的月產量砍到只剩3000架要不是日本方面需求一直不小,施佩爾本想砍到2500架,空余2500架生產能力逐步轉成了大飛機訂單。
隨著新型大馬力發動機特別是英國發動機的涌入,各家航空公司都在對各自型號進行魔改,亨克爾公司將he277魔改成了,尤莫公司一口氣推出了/690,連以戰斗機為本業的福克沃爾夫也不甘示弱,將原先的fw200c升級為,不過眾廠商知道這些型號最多是5年內的短期需求,更激烈的競爭在長期需求4發大型噴氣轟炸機。
現在的德國噴氣發動機性能一個月一個樣,型號種類繁多,整體呈現井噴趨勢,甚至可說德國在研的噴氣發動機超過了其他世界總和,如果考慮到德國走的是最正確的軸流式而其他各國還在離心式的泥坑里苦苦掙扎的緣故,競爭空前激烈。
霍夫曼在訪英期間和艾德禮政府達成一致:如果英國正研發的4發重型噴氣轟炸機能通過德方預審并超過德國產品,德國同意今后將其采納為歐盟標準產品,反過來如果德國產品強于英國產品,英方會實現軍備采購一體化,這讓眾廠商既看到希望,又感受到了沉甸甸的挑戰干得好今后在全歐洲都有飯吃;干不好連德國大本營的市場恐怕都會丟掉。
現在最直接感受到壓力的就是奔馳公司,原先讓他們抓緊轉產、研制新的db603不是很積極,能拖就拖、能熬就熬,等英德一和解,成堆的梅林、格里芬、軍刀發動機開始漂洋過海“找飯吃”,眼看意大利、法國甚至羅馬尼亞、匈牙利等國都在嘗試引進,而軍備部毫無干涉之意,急得奔馳公司老板直跳腳,db603研發用了3年多,但從a型改進到n型僅僅用了14個月驗證了霍夫曼的話,不給壓力就沒有動力。
大飛機的研制成功,不僅是德國航空力量的完整補充,更是霍夫曼“六位一體”超級炸彈發射載體的戰略威懾學說寫照:即便德國今后重心在于火箭,也不意味著飛機就不重要464完美符合霍夫曼提出的單顆5噸載荷、最大續航距離5000公里的要求這不僅能攜帶預期的超級炸彈,也能攜帶云爆彈。雖然他知道me464是趕不上美國的b36的,不過在他設計中,b36跨大洲打擊的工作不需要飛機來干,用v8火箭來完成才是王道。
作為一款大型飛機464不僅要能充當轟炸機,同時還能根據需求靈活變更為運輸機、遠程巡邏機、大型民航客機和加油機,現在基于me464平臺改造元首專機的工作已在開展,能搞航空的就沒有笨蛋元首專機搞好了,今后才能在民用航空市場分到一杯羹。
至于空中加油也是霍夫曼強調的發展方向今后飛機將會越來越耗油,這一點軍方深以為然,當然空中加油機不一定非me464不可,更廉價且靈活的he377等也可以嘗試。
除上述種種優點外464還完成了最新科目攜帶2枚v3巡航導彈進行空射,飛機高度和速度賦予空射型v3至少50公里以上的航程延長,再加上本身改進后的距離延伸,現在v3和v2一樣能實現650公里左右的最大打擊距離,這對于作戰就有特殊意義和價值,也是空軍向南美轉場派遣的用意所在不利用戰場新武器,怎么對得起白的馬克們?
利用戰略空運能力,亞速爾、佛得角、貝倫和圭亞那一線就完美地串聯起來,當初讓古德里安等將領望洋興嘆的戰略空運能力不再是美利堅專美的玩意。
斯科尓茲內的墨西哥匪幫當時其實也可搭載me464前往,但顧忌到安全和保密因素,霍夫曼還是堅持讓他們坐潛艇去,飛機可以調撥給他們作為行動支援力量的一部分首飛成功后464們將在未來1個月內入駐至少24架,表面上看起來是為南美德軍提供遠程補給,實際只有少部分人清楚,這只是掩人耳目的常態化局面,是為了麻痹對手,真正的用意全德國只有不超過6個人知道。
除航空領域的廠商感受到壓力外,坦克領域壓力也不小,百夫長坦克原型車曝光給德工部門敲響了警鐘美國人在坦克領域還是一如既往地笨拙,但英國人可沒閑著,未來歐洲快速反應部隊主力坦克同樣也是要競標的,萬一讓百夫長把豹2壓了下去,自詡為世界第一又打贏世界大戰的德意志陸軍臉面往哪擱?恐怕設計師們都要去集中營報到了吧?在這種情況下,不僅豹2快馬加鞭,連一直停滯不前的e45研制進程也因為復合裝甲和hl245發動機使用有了突破性進展。
當然也有非常得意的廠商:狼瓘步兵戰車和型重型輪式戰車受到了各大國一致認可與推崇,特別是英國在鎮壓不列顛長弓手行動中使用,效果出奇好,早把英國用了多年的灰狗不知道甩了幾條街,明確表達要求引進生產。
現在狼瓘和美洲獅已率先成為快速反應部隊的標準配置,英、德、法、意、俄五大國訂單量超過6000,考慮戰后這個軍備壓縮的大環境,6000輛完全是非常高的數字,喜得廠家們做夢都要笑醒。
除重型裝備外,輕型裝備也走在統一的道路上,其他大國都很羨慕德國使用的stg43突擊步槍,美國、俄國利用繳獲的樣槍進行山寨,歐洲各大國則正規引入后統一換裝,粗笨的老式單發步槍都在加速淘汰。
stg43的下一個改進是stg45,這是基于戰爭經驗得到的改良,雖然其余步槍槍械這塊為照顧各國面子,沒強制要求統一,但由于德、意、俄都使用了德國的g43,法國最后也橫下一條心,放棄了自己的老式步槍,只有英國還抱著恩菲爾德不肯放其實他們更想用加蘭德,不過這沒什么好指責的,因為g43相比恩菲爾德或加蘭德并沒有什么特別過人之處,子彈又不統一,對能省一點是一點的大不列顛而言,當然是能不換就不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