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十字  第230章 背鍋俠杜威(2)

類別: 歷史 | 架空歷史 | 鐵十字 | 月影梧桐   作者:月影梧桐  書名:鐵十字  更新時間:2020-06-22
 
關于刺殺的新聞,在發酵了一個星期后開始逐漸淡化,但關于夏威夷群島的戰爭形勢,卻日益緊張:

在拉奈島、莫洛凱島先后淪陷,毛伊島遭遇日軍進攻時,參聯會顯然更關注危如累卵的夏威夷戰場情況,德軍威脅要增兵30萬早在他們預料中,至于4000輛坦克、5000架飛機的數字,聽聽笑笑就可以了,德軍如果真動用這么多武器裝備,光后勤就能壓死德國人!

從德國實際情況來看,動用全部戰爭資源支持對美戰爭顯然是句假話,就在戈培爾講話完成后第三天,施佩爾秉承霍夫曼的意思,解除部分軍用品三班制作業,把空余電力釋放給超級炸彈項目使用,進一步加快項目步伐。同時又啟動大量民用工業生產,當初生產各類炮彈箱的家具廠現在接到指令可以恢復家具生產了;各類鋼鐵廠也接到指令加大建筑用鋼材的生產,一直為修筑工事使用的水泥廠和鋼筋混凝土也逐步轉向民用。

參聯會有一點猜對了,所謂派遣30萬大軍的論調完全是放出去恐嚇美國人的,霍夫曼早就給南美戰場畫過一條紅線——絕不允許超過30萬作戰部隊(包括陸空軍全部在內),其中隆美爾直轄部隊只給12萬(不含空軍和后勤),之所以定12萬這個數字,倒不是德國抽不出兵力,而是進行多方分析和計算得出的結論。

首先在霍夫曼看來,隆美爾帶這點兵力夠用了,他能帶著10萬左右集團軍打出30萬兵力的效果來,真給30萬兵力也就是這樣了,而陸軍總參謀部精心計算的結果是隆美爾元帥帶12萬兵力時戰果最好、收益比最高——北非戰場、中東奔襲戰、中亞突襲戰、冰島戰役基本都是這數字左右的兵力,昆古尼爾計劃則是12萬的一半,搞得現在隆美爾自己也對12萬這個數字疑神疑鬼。

其次保證12萬左右部隊供應補給源源不斷也是德軍目前所能維系的日常調度。由于型部隊的不斷編組,德軍現在對后勤需求也大幅度增加,同樣是12萬部隊,當初隆美爾在北非帶12萬人和現在帶12萬人的物資需求完全是天壤之別,根本不可同日而語。霍夫曼只向隆美爾承諾一點:這12萬軍隊后續補給和人員補充一定會足額、按時送到——對在北非吃過補給不力苦頭的隆美爾來說,這是最大的支援和肯定,遠比多幾萬軍隊重要的多。

最后從南美的實際戰場情況看,由于會引入歐洲駐守力量,將來圭亞那一線就不需要駐軍,這樣一來作戰空間不會太大,有12萬精銳野戰軍團足夠了,至于派遣占領軍,維持治安都不是隆美爾的任務,他也干不好這個。

當然30萬大軍的總數還是會派遣,只是不直接使用在同一戰場:南非戰役結束后,根據日德協商結果,德軍將正式派兵入駐新幾內亞島并修建有關潛艇基地——該領地初期要占用68萬兵力,并在未來擴充至10萬以上,日軍騰出來的兵力將壓向夏威夷島一線;另外的剩余運力是要把復員回來的老兵及其家庭安排到美洲共和國去,這部分部隊將交由保盧斯統帥。

根據計劃,美洲共和國在5年內要完成移民至少200萬的雄偉目標,第一波就是把老兵及其家庭轉移過去。他們將會根據戰功不同分配土地,相應石油基金份額就取消,這不能說他們短視,不懂金融產品厲害,對基層普通平民來說,看不見摸不著的石油基金份額哪有捏在手里的農田好?

實踐國社主義理想的美洲共和國還趁勢推出軍功農田基本優待政策——5年內不征稅,另3年享受免稅一半待遇,簡稱“5免3減半”,對元首當年在競選時許下的諾言進行了生動注腳,頗有打造“國家社會主義樣板田”的雄心壯志,同時德國政府還與他們簽署了農產品包銷協議——如優待年限內產品不能在南美市場就地銷售,全部都由德國政府統一按保護價收購。

在此前提下,德國政府新設移民部,統籌向美洲、非洲共和國、亞洲領地、東西非殖民地的移民事宜,軍備部副部長、托特組織頭頭米爾希元帥兼任移民部部長,以德國人特有的精細勁展開定居點建設。

工業資本家們則賒銷給移民大軍一批工具和設施,每個定居點安排300500戶不等的居民家庭,暫時實行半軍事化管理,他們先分配土地、明確權屬、建立住房和公共設施,然后從正式進行耕種和生活。軍方也為移民出了很大力氣,根據霍夫曼的建議搭配了大量過時坦克——裝上農業機械就是上好的現代化農機,平時還能充當軍品。

對老兵們來說,開坦克耕地和播種雖然是門新學問,但掌握起來并不困難,甚至和在戰場一般自如,這有助于他們適應節奏轉型——驟然從炮火連天的戰場退下來過安逸日子很多人是要發瘋的,現在這樣能摸到坦克,還能擁有槍支(德國本土禁槍,美洲共和國不禁槍)的生活讓他們感到很踏實。

同時移民部還按照《軍事動員法》將移民們組織在一起構建人民沖鋒隊,既能武裝捍衛美洲共和國生存,極端時刻還可為隆美爾的南美集團軍提供源源不斷的兵力補充——雖然現在暫時用不著。

當然也有從軍隊退役,既不愿意耕地,又不愿意下工廠的冒險家,他們通常是在軍隊摸爬滾打20年的資深職業軍官,離開軍隊悵然若失,可德國確實也不需要這么多軍官,于是就應邀去各國擔任軍事顧問,無論是新獨立的各東方國家,還是中東一票小弟,亦或者南美一片,這批軍官到哪都是香饃饃。

尤其以拉普拉塔集團最為顯著,他們不但聘請了大量軍官,還試圖整體山寨德國的軍事體系,現在南美各國不僅在軍事策略、軍事思想、軍事裝備上模仿德國,甚至于連行軍操練、口號標語乃至軍裝服飾都向德國靠攏,大家爭相效仿就會出現啼笑皆非的場面,不熟悉軍隊、不仔細區別都分不出是德軍還是其他國家的部隊(注:時至今日,智利國防軍比德國國防軍更像第三帝國傳承人)

由于美軍在戰場上被打得極慘,連連喪師失地,連帶這些平日對美國敬畏有加的南美小國現在也開始不把美國當回事了,中立國秘魯明目張膽為軸心提供援助也沒見美國怎么樣,更是戳破了紙老虎的威風,現在連各方都不把美軍放在眼里——庇隆就認為,單從陸軍戰斗力而言,1個阿根廷兵至少可打2個美國兵。

甚至連一直在敗退、從未有勝跡的巴西軍也認為美軍不過爾爾,蒙特羅就認為“如果巴西有美國的裝備,絕對不會打得比美國差”,隆美爾和紹肯聽后也只能笑笑,不知巴西人這“迷之自信”從哪里來——美軍再爛,打巴西軍依然綽綽有余,再加上美國的海軍實力,南美各國別說單打獨斗,就是拉普拉塔集團抱團都不一定是美軍對手。

所以最高統帥部對美洲共和國的國防力量抓得很緊,保盧斯今后要統帥一支25萬左右的精干部隊,并擁有至少30萬的合格后備役,這樣萬一美軍在南美一線發起突襲,美洲共和國能夠頂到歐洲聯盟派兵前來支援。為保護美洲共和國的純潔性和與德國本土的密切聯系,依照《親邦關系法》,在其人口不超過1000萬前,不接受非德意志后裔移民(個別結婚、收養入籍不在其列),同時還要求德國各大專院校、各專業教育機構、各大型財團到美洲共和國開分校、設教學點、辦分廠,其中最為重要的國社黨支部要設立到定居點一級。

與非洲共和國、殖民地和亞洲領地不同,美洲共和國將來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霍夫曼是將其當做美洲戰略核心樞紐來經營的。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