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  第1298章重心

類別: 歷史 | 兩晉隋唐 | 北雄 | 河邊草   作者:河邊草  書名:北雄  更新時間:2021-10-08
 
可以肯定的說,稻米不是來自南亞次大陸。

中原稻米的種植源遠流長,甚至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時期的遠古時代。

可因為技術和環境的原因,產量一直不高,于是也就漸漸淪為了貴族專寵,而沒有那么多種植限制的粟米就成為了普羅大眾的主食。

比如說李破從軍之后,就吃了也不知道多少粟米飯,一直到他進了長安,口糧才換成更為細軟的稻米。

千萬不要把當世的生活想的那么浪漫,柴米油鹽,吃穿用度,樣樣都很粗糙,后來人過來幾天,估計多數都得餓死在這。

所以李破一直以來都是絞盡腦針的想要增加糧食產量,讓將作監的工匠改良農用器具是一方面,之外還養育耕牛,選育種子等等等等,一直都沒閑著。

南邊的稻米種植可以說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稻米分為水稻和旱稻,南北朝時已改良了不少,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都有論述,只是如何進行大面積推廣上面,卻還得看李破的。

他打算今后幾年,在南邊合適的地方種植稻米,然后再逐步的推廣到北方,其中還要進行諸多的改良。

有朝廷的大力推動,也有著成熟的種植經驗,想來不會太難,只要產量上別比粟米差很多就行。

畢竟大唐現在需要養活的人口就這么一點……

還有就是文字上的修訂今年也在進行當中,李破打算弄成字典的樣式刊發天下,供人查閱。

這也在很大程度上能對科舉有所支持,會對知識的傳播有一定的推動作用,他不指望田中耕作的農人都會識字,卻可以讓天下的讀書人多上一些。

等到用上了活字印刷術,助推作用就會更加明顯。

讀書人一旦多了起來,科舉才能更好的篩選人才,現在就是讀書人太少,快讓貴族們給壟斷了,科舉才會如此艱難。

選來選去,還是那些人物,都快形成內卷了,太沒意思……

而一個有意思的事情也值得一說,那就是句讀在臣下們的奏疏中終于出現了,讓李破比較感興趣的不是這個,而是他發現可以從中了解臣下的品性。

此時能把句讀用在奏疏中的,大多都是些年輕些的官員,他們的為人……實話實說,不敢恭維。

諂媚之徒,墻頭草之類的人物居多,他們是非常愿意為皇帝陛下排憂解難的。

李破覺得用這種方法來分辨“忠奸”,真的是輕松的很,是不是很有意思?

諸如此類的事情有很多,李破也無法一一顧及,總結下來就是今年沒白過,做的事情著實不少。

大唐元貞四年即將過去,明年還得再接再厲,清閑度日是不用想了。

晚間,他把溫彥博,蕭禹,封德彝三人留在宮中用飯。

酒過三巡,席間李破道:“突厥與我已有盟約,雖然還要提防一二,可刀兵相向暫且已無可能,明年西北那邊要歸攏一下,估計也沒多少戰事了。

卿等說說,哪里還有用武之處?”

封德彝有點不勝酒力,席間數他年歲最長,身體多恙,酒量上也就比以前淺的多。

以往他總要習慣性的瞧瞧風色再發言,這會喝的多了,搶在蕭時文前面率先便道:“陛下即暫無經營河西之心,那就唯高句麗而已了。

此為國之大仇,此仇未報,陛下與臣等何能安坐?”

溫彥博和蕭禹看著他醉態可掬的樣子都想笑,但卻都點頭,雖然聽上去像是醉話,說的卻不是沒有道理。

皇帝的心意估計也是如此,不然也就不會派杜伏威等人出海去新羅。

而若是杜伏威等人未曾打開局面還則罷了,可如今杜伏威率人滅掉了百濟,隨之新羅使人來大唐稱臣,那就可以借此跟高句麗好好較量一番了。

于是蕭禹道:“今年秋天,各個衛府都在去蕪存菁,如此百戰之師若是不用,確實可惜,臣等也商量過,騎兵精銳可用于防備突厥,或于西北討伐不臣。

步軍……就像陛下所言,海外大有可為,不如派人督造船只,平服高句麗,倭國,琉球等。

當初吳王在海上往來,富甲一方,此時也可仿效一番。”

封德彝雖說有點喝多了,但本命技能沒有忘了,隨即便道:“還是陛下看的遠啊,早早就有了準備,不然的話,水軍怎會那么輕便就能去到新羅?”

李破不由一笑,心中頗為自得,整個太陽系都裝在咱腦子里呢,說出來怕不得嚇死你們?

舉杯和幾個人又飲了一盞,這才笑道:“既然你們也是如此想法,那明年就把船只,港口之類的都造起來。

各衛府步軍精銳除了駐守各處要害的,都到南邊操練一番,你們看怎么樣?”

三個人紛紛點頭同意,大家都明白,皇帝這是要進行戰略調整了,攻打高句麗的事情也將就此提上日程。

而且去年和今年除了與吐蕃一戰之外,都沒有發生什么大的戰事,國庫有所豐盈,這也給攻打高句麗奠定了基礎。

其實大家不反對,還是因為今年杜伏威率軍出海作戰很順利,又有來護兒的事例在先,再談高句麗時大家也就沒了那么大的抵觸情緒。

杜伏威的捷報傳到京師,別看大家嘴上不說,其實內心都有所騷動,在這個時候就體現了出來。

此時溫彥博開口道:“既然陛下心意已定,臣等自無異議,只是臣以為應該把衛府將軍們都調回京師,好好商議一番,陛下以為如何?”

此言一出,立即得到了其他兩人的贊同。

李破也是一笑,他知道這意味著什么,衛府將軍們一旦回京,再想出京領兵就難了。

按照前隋舊例,各個衛府的大將軍坐鎮京師,一旦有了大的戰事,他們才會奉命出京領兵。

為了安撫他們,也就有了出將入相的說法,所以前隋的將軍們各個都是文武全才,更是身兼多職。

當年即便是禮部中人,隨軍出征也是家常便飯,所以前隋的名臣良將多不勝數,因為制度給予了他們發揮的空間。

現在就不太一樣了,李破提拔起來的大將軍們,就算滿身功勛,可歪瓜裂棗實在不少,把他們都召回京師來,那可就有的熱鬧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