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  第1770章西域

類別: 歷史 | 兩晉隋唐 | 北雄 | 河邊草   作者:河邊草  書名:北雄  更新時間:2022-10-23
 
言情,最快更新北雄!

阿史那楊環到底是接受了侄兒的忠告,留在了突厥王庭,令阿史那求羅統帥大軍。

而且從圣山腳下,到達天山沿麓的路程可不近,剛從云中北歸的阿史那楊環確實也畏懼于路途上的艱難,不再強求隨軍西征。

阿史那求羅的妻兒都乖乖留在了突厥王庭,阿史那求羅對此提也沒提,這是心照不宣的事情。

領兵的突厥貴族們,都把自己成年的兒子留在了可汗身邊,為的就是讓可汗放心,阿史那求羅也不能例外。

他其實想帶著自己的老丈人西征,阿史那咄必在鐵勒人當中,是名聞遐邇的英雄,即使阿史那咄必已經老了,可只要他的身影出現,鐵勒人就會畏懼于這頭獅子,誰也不敢在他面前輕舉妄動。

薛延陀部的夷男,才繼承首領之位不久,如今只是一個葉護可汗,應該很好收服,可鐵勒部還有著其他人,阿史那求羅心里有些沒底。

可是最終他也沒跟可汗說起此事,西征在即,他不想增加可汗對自己的疑忌。

也正如他所想,他前腳剛領兵啟程,后腳阿史那楊環就招阿史那咄必去了王庭,一點反悔的機會都沒給他留下。

而在遙遠的西域,碎葉川上。

西突厥王賬便設在此處。

統葉護繼位之后,在清理了射貴可汗的心腹之后,立即把西突厥王賬從三彌山遷到了如今的碎葉川。

這其實沒什么好說的,射貴可汗率軍東征,慘敗而歸,動搖了西突厥在西域的統治,導致的是西域各國不穩。

西突厥在西域的統治,沿襲的還是祖傳的部落聯盟模式,為西域各國推舉為主人,突厥人在這里的權力,是多年戰爭所形成的壓倒性優勢所致。

天山南北的游牧民族,大多都是突厥人的爪牙,西域各國那點兵馬,根本不能跟兇悍的游牧部落相提并論。

如果各國聯合起來,說不定還能跟突厥人較量一下。

可惜的是,自古以來,西域大大小小的王國就是一盤散沙,柔然人來到這里,就像進入了樂園,突厥人過來也是一般,即便沒有他們,西邊的波斯人同樣如狼似虎。

西域的歷史,就是統一中帶著無盡的混亂。

統一是因為總有人能闖入此間,讓西域各國供奉他們,混亂之處在于,西域的這些王國每一天都在相互吞并中度過,卻從來沒有產生一個統一的契機。

主要原因不是因為西域各國有心無力,而是這里的民族太過雜亂,處于西亞和東亞交匯之地,人種多到外人難以想象,誰路過這里好像都要留點人手下來的樣子。

西域最盛產的不是什么金銀寶石,這里最多的就是各類商人,他們行走于各國之間,通聯波斯,足跡甚至能夠遠達北非,東歐地區,東邊則在和中原王朝做著交易。

將東邊的瓷器,絲綢,西邊的黃金寶石等等寶貴的財富帶回到這里,讓西域產生了一種畸形的繁榮景象,出產的東西沒有多少,可財富卻越來越多。

很多東西方難得一見的玩意,在西域都能看得見摸得著。

當然了,西域也并非沒有自己的特產,這里出產玉石,各類伴生礦,以及鐵器,有的地方還能養蠶,只不過織不出中原那么精美的絲綢而已。

一多半的西域國家都是半耕半牧的生產方式,習俗之上則沒法多說,就是一個大雜燴,在中原的史書當中有所描述,卻都語焉不詳,主要就是沒法細致的分辨他們。

西域之興盛,來自于商業,同樣也得益于它通聯東西的地理位置,不過隨時受到侵擾同樣也來源于此。

只不過近幾百年來,統治西域的還是從東北方向席卷而來的草原胡人,而河西地區的風沙,讓中原王朝在西域的影響力時斷時續,總是無法保持長久。

西域各國的最為黑暗的日子是在柔然人統治之下,那是正經的原始人,披頭散發,渾身泥垢,茹毛飲血,帶著十足的蠻荒氣息,他們所過之處,帶給人們的只有死亡和苦難。

這個曇花一現的部族,在中原北朝的不斷攻擊之下,很快就崩潰了,后來的很多人甚至不知道他們曾經出現過。

繼之而起的是突厥人和鐵勒人,他們很快便在西域取得了主導權,并又和中原人廝殺在了一起。

沒有辦法統一,語言文字多種多樣,即便是突厥人擁有著治權,這樣的地方也無法誕生屬于自己的歷史。

所有關于西域的描述,都得去中原史冊中尋找。

前漢時期的西域諸國,現如今多已不復存在,只剩下于闐,龜茲,高昌,焉耆,車師等寥寥數國。

這些存世久遠的小國也大都處于西域東部地區,受到中原文明的影響,有的根本就是漢人建立的。

因為有著頗為相似的政治體系,所以歷來互為奧援,才能存在至今。

西域南部的一些小國,大多都是南亞的商人建立起來的,勢力分布在蔥嶺南北的山脈沿麓地區,是西域最為混亂的地方,語言不通,人種也黑乎乎的,行為怪誕,看著很不順眼,西域各國都不太愿意跟他們交往。

只不過佛教是很強大的,南亞傳教的僧人卻很受歡迎,當然了,這其實不是天竺的影響力有多大,而是佛教在中原開始盛行,影響到了西域各國。

像于闐,龜茲,高昌等國,就都是以佛教為國教。

西域的西邊則是西亞的波斯,以及東歐的拜占庭遷移過來的西亞,東歐人種作為主體建立起來的國家,民族就更雜了,基本上都說不清自己的祖宗是誰。

北邊和中部自然是以突厥人和鐵勒人為主的游牧民族,戰斗力強橫,于是在西域便擁有了統治權,西域各國都要供奉于他們才能求得平安。

統葉護可汗將汗帳遷至碎葉川,也就是西域的腹心之地,一個確實是怕了,遠離了西域的東部地區,以免受到突厥王庭的報復。

二來呢,在碎葉川能夠更好的統治西域各國。

大唐元貞五月間,統葉護可汗在西突厥牙賬發出汗令,召集西域各國國王到牙賬議事,同時派出時節去了大唐。

兩個多月過去,大唐那邊毫無音訊,西域的氣氛卻是越來越緊張了起來。

在突厥王帳不再允許商人去到漠北開始,謠言便在西域各國間大肆傳播,突厥王賬也沒有否認,六月間令西域各國派出軍兵,往西突厥王賬舊地,龜茲北邊的三彌山地區聚集。

到了這個時候,即便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牧人,也能跟你頭頭是道的說上幾句,這次的敵人是哪個了。

大體上平靜了好些年的西域動蕩了起來。

碎葉川,西突厥牙賬。

統葉護可汗,名阿史那可達,他是射貴可汗的弟弟,步加可汗的孫子。

放在中原,就是標準的皇族子弟,如今則登上了汗位,成為了西突厥的統治者。

阿史那可達今年四十多,快五十的人了,在位八年,以他的功績來說,應該算是個很有作為的王者。

他從射貴可汗手中繼承的是一個爛攤子,射貴可汗率軍西征,敗的很慘,因為實力大損,西域各國擾動不休。

阿史那可達登位之初,先是在爭奪汗位的前后清洗掉了射貴可汗的心腹,和那些強有力的競爭者,其實差不多都是他的兄弟和長輩。

之后幾年陸續出兵,平定了西域各國的叛亂,讓西域各國的國王們復又俯首稱臣,其中最為激烈的一場戰事發生在大唐元貞二年。

阿史那可達親自率軍南下,攻陷吐火羅王城,徹底消滅掉了西域最大的一股反抗勢力。

吐火羅人的祖先為誰已不可考,大致上應該是中亞土著,以前生活在塔里木盆地地區,從中原的史書中略有記載,吐火羅之名就是突厥語的音譯。

后來西邊的人型生物在沙漠里埋了幾具干尸,就把吐火羅人作為了希臘人東征的證據,說他們是亞歐混血,連他們的名字也和希臘語牽強附會的聯系在了一起,它們的考古就是這么隨意。

只是如今的吐火羅只是西域小國中的一個,他們已經和南亞次大陸的人混雜在了一起,一直居住于蔥嶺以南,建立了吐火羅王國。

因為地理位置的緣故,他們和天竺比較親近,對突厥的統治十分不滿,前些年就被突厥人破了王城,突厥人離開之前扶植起了一個傀儡政權,并在那里設置了吐屯來進行監管。

到了大唐元貞三年,也就是大唐進行最后的統一戰爭的這一年,統葉護可汗已經大致上掌握住了西域的統治權,并派出使節去與大唐結盟。

當然了,統一西域可不是攻打一個吐火羅就成的,阿史那可達還收服了葛邏祿,回紇等鐵勒部的分支。

同時還改革了一下西突厥的統治架構,封各國國王為頡利發,成為西突厥屬官,差不多就相當于中原的諸侯,再以吐屯轄管,征收各國稅賦,征召兵士等等。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