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更
瓦伽尼、馬爾涅烏利和科皮納特利的軍用機場已經進入了緊急戒備狀態,一旦戰爭爆發他們將迅速的進行空中掩護作戰。格爾巴喬夫對于手中的軍隊還是非常自信的。畢竟這是他這么多年來積攢下來的空軍力量。一個米格21戰斗機和一個蘇27戰斗機大隊,放在其他歐洲小國面前也是戰斗力強悍的空軍力量。
不過黑海艦隊的速度更快,在格魯吉亞方面還沒有反應過來之前,格魯吉亞的空軍基地已經進入了基洛級攻擊型潛艇的攻擊范圍,與此同時還有準備在黑海上展現自己戰斗力的暴徒級導彈艇,所有的空軍基地都在口徑導彈的瞄準之下。經過弗拉基米爾同志的一聲令下之后。進攻開始。
口徑導彈從海面發射,這次黑海艦隊向瓦伽尼,馬爾涅烏利和科皮納特利軍用機場發射了二十三枚口徑導彈,如果有幸目睹到這一壯觀景象的人就會發現黑海海面上突然拔地而起的火光,根據計算好的目標,巡航導彈朝著幾百公里之外的機場飛去。
當第一枚導彈擊中一架米格21戰斗機的時候,宣告了這場戰爭的號角吹響。停靠整齊的米格21戰斗機還沒來得及升空,便被巡航導彈擊中。與此同時機場的跑道也受到了猛烈的炮火打擊,巡航導彈的目標是摧毀三個機場的跑道以及盡量摧毀戰斗機,阻止敵人的戰斗機升空。
等到爆炸聲停止之后,整個軍用機場一片狼藉。地面人員對燃燒著火的戰斗機進行緊急滅火,并且對爆炸中受到重傷的人員進行救治。蘇軍的巡航導彈打擊幾乎是悄無聲息的,他們擺脫了之前用熊式戰略轟炸機洗地的粗暴做法,而是直接用最精準的打擊給對方造成傷害。
經過第一輪的打擊之后,三座機場損失慘重,跑道被炸毀和戰斗機被摧毀之后,格魯吉亞地區的叛軍就徹底的失去了空中支援力量。再完成了斬首行動之后,就是蘇軍的表演時間。
格爾巴喬夫從睡夢中被人迷迷糊糊的吵醒,當他看見站在自己面前的格魯吉亞總司令米納什維利和普列漢諾夫時,他就知道一定有不好的事情發生。
米納什維利吞吞吐吐的說道,“蘇聯黑海艦隊摧毀了我們的軍用機場,現在格魯吉亞地面部隊已經失去了空中掩護,莫斯科向我們宣戰了。”
格爾巴喬夫聽完米納什維利所說的話,他知道與莫斯科和談的幻想已經破滅了。所以格爾巴喬夫第一時間下達了進入戰爭狀態的命令。
“既然談判已經失敗了,那么我們就來一場流血的革命。命令駐守瓦伽尼,馬爾涅烏利和科皮納特利機場的空軍人員連夜搶修跑道,以最快的速度讓跑道能夠重新使用。統計戰斗機的損失,我需要所有還能夠飛行的戰斗機,立刻加入空中支援的任務。”
不過格爾巴喬夫還是要有些戰略眼光,他命令米納什維利立刻對羅克斯基隧道進行封鎖,“羅克斯基隧道是蘇聯軍隊進入格魯吉亞的重diǎn地區,我們必須占領這條隧道,將它牢牢地控制在我們的手中。”
格爾巴喬夫已經撕破了臉皮,盡管南奧塞梯政府依舊宣稱自己忠于蘇維埃。但是格魯吉亞的叛軍一向喜歡用拳頭說話。裝甲部隊立刻推入南奧塞梯,雖然遭到了小規模的抵抗,但是在懸殊的比例面前,駐守南奧塞梯的軍隊一路后退,最終在羅克斯基隧道往前十五公里的地方阻攔住還想繼續前進的格魯吉亞軍隊。
米納什維利解釋道,“羅克斯基隧道還在進行爭奪戰,今晚六時已經推進到了卡茲別克山,想必拿下洛克斯基隧道不過是時間問題而已。”
格爾巴喬夫聽到羅克斯基隧道還沒有完全拿下,立刻就不淡定了,他用非常嚴厲的語氣對米納什維利說道,“一定要將羅克斯基隧道拿下來,這樣做的話我們還有機會拖延一下蘇聯裝甲部隊的前進步伐,為我們重新調整戰略贏得寶貴的時間。我不管你用什么方式,花費什么樣的代價,都必須將南奧塞梯通往蘇聯的咽喉掐死在這個時候。”
“是的,格爾巴喬夫總統。”
米納什維利不敢反抗格爾巴喬夫的命令,只能按照對方的方式去做。實際上憑借格魯吉亞叛軍的軍事實力,想拿下羅克斯基隧道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
忠誠于莫斯科的南奧塞梯內務部部隊,一部分拒絕參加格魯吉亞叛亂而逃亡的格魯吉亞警察在南奧塞梯匯聚了起來,以應對來自格魯吉亞的威脅。這是蘇聯軍隊的重要通道,匯聚在一起的部隊必須在這里組建最后一道防線,等待莫斯科的援助。
遠處傳來的爆炸聲,駐守隧道的士兵臉上都籠罩著一層的陰郁。他們已經在公路上設置了關卡,步戰車也對準了敵人來犯的方向。這條扎爾公路是他們最后的希望,此時陷入了混亂的南奧塞梯軍隊還不知道莫斯科軍隊已經實行了強制恢復秩序的行動。
敵人的進攻開始緩慢了下來,殘余的南奧塞梯軍隊正在從潰敗中整頓和積蓄力量,進行反擊。雖然一開始格魯吉亞叛軍的裝甲部隊攻勢很猛,幾乎沒花費多少時間就瓦解了絕大多數的抵抗力量,但是隨著戰事的推進,格魯吉亞叛軍的后勁不足也逐漸的顯現了出來。尤其是當他們推進到扎爾公路時,已經是強弓之末了。
站在隧道口的士兵握緊了手中的卡拉什尼柯夫步槍,他們已經無路可退了。就算公路的盡頭出現了格魯吉亞叛軍的72坦克,他們也必須用7.62子彈進行反擊。哪怕結果只是蜉蝣撼樹,殘余的士兵也必須減緩72坦克前進的步伐,這是作為軍人的職責。
在所有人心急如焚的時候,隧道里傳來了步戰車前進的嘈雜聲,黑暗之中人聲鼎沸。
駐守的士兵松了一口氣。
蘇聯的裝甲部隊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