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17  第六百四十五章 杖斃

類別: 救亡 | 爭霸 | 種田 | 大明1617 | 淡墨青衫   作者:淡墨青衫  書名:大明1617  更新時間:2016-09-13
 

魏忠賢大倒一氣苦水,說的客氏也憤怒起來,接著便是客氏先到乾清宮奏明此事,魏忠賢預備接著再去,過不多時,客氏就是笑嘻嘻的返回,見魏忠賢一臉郁悶模樣,客氏道:“因禍得福,恭喜你了。”

“這時候談什么喜?”魏忠賢警告客氏道:“你說話可得小心。”

客氏就是這種大大咧咧的脾氣,受了警告也不放在心上,還是隨意道:“你確實是有喜事么,皇爺聽說此事后大怒,已經令你執掌東廠,所以要恭喜你,秉筆太監兼東廠提督,從此可以稱你一聲‘廠臣’了。”

這倒真是一件大喜事!

魏忠賢雖然謹慎小心,不過遇到這般事情還是難免喜上眉梢。

正如客氏所說的那樣,東廠提督太監向來稱為廠臣,是內廷幾大實權人物之一。第一實權人物當然是司禮監掌印太監,在內廷中被稱為印公,外廷對秉筆太監也是十分尊重,內閣首輔,如果不和司禮秉筆保持相當的聯絡和較好的私人交情,也是很難在首輔位置上呆下去的。一般來說,司禮監的太監都是出身內書堂,從小由翰林教授知識,也是朝廷考慮到司禮與內閣間需要保持一定的合作關系,如果一味對抗,只會耽擱朝政。

其次就是御馬監太監,御馬監掌握著內廷控制的直接武力,也就是赫赫有名的御馬監四衛營,方今京營敗壞,一直由太監直接掌控,相當于太監的武力后盾,所以京營再崩壞,四衛營好歹還保持了相當完整的建制,最少在人數和武庫儲備上,四衛營是京營中保持相對完好的一支京營兵馬。

崇禎年間的總兵周逢吉,黃得功,俱是出身四衛京營,御馬監的提督太監,最出名的則是成化年間的汪直,以御馬監太監的身份權傾天下,并且多次領兵出戰。

近年來由于京營兵戰斗力直線下降,加上九邊重鎮的完善,朝廷已經不似國初到成化年間那樣動輒以京營出征,所以御馬監太監的地位下降,而東廠提督因為其監視內廷并錦衣衛加整個外朝的關系,地位向來不低,魏忠賢又是天啟最信任的太監,確實是沒有經過內書堂的系統培養就進入司禮監,這在大明的內廷也是罕有的異數,再加上東廠提督一職,等若如虎添翼了。

“這個職份,”魏忠賢嘆氣道:“咱也確實想了很久,有了它,咱對付東林黨那幫子人就更有把握一些,不過說實在的,如果不是他們一直咄咄逼人,不肯和咱家相與,咱家又何必費心費力的去折騰這些事呢!”

三天之后,信王再次入宮,這一次順利的見到了天啟,兄弟二人談了好一陣子,信王當然是寬慰皇帝一番,天啟心中感覺安慰,也是勉勵信王在王府時多讀些書,不要荒廢時光,信王自是唯唯諾諾的答應下來。

兄弟二人都沒有談到敏感的話題,因為天啟畢竟還十分年輕,而信王也才是個十來歲的少年。

如果天啟一直不生下皇子,并且長到較為安全的年紀,比如兩三歲大之后,那么信王就沒有辦法之國就藩,因為這點,禮部的那些官員也從未提起要信王就藩的話……大明的官員是巴不得有封爵的親王趕緊滾出京城的,留下來就是不安定因素,文官最討厭未知的和不可掌控的變數。

信王不能走,也不能籌備前往封地的諸多事宜,比如封地的王府興建,賜給信王的產業等諸多事宜需要皇帝和外朝打官司討要,大明的親藩越來越茂盛,帶來的問題就是財政支持不住,萬歷年間已經把親藩俸祿削減一半,并且朝野上下對宗室可以自謀出路漸有放開之意,不過以大明文官的拖沓誤事,一直到崇禎年間才真正放開,也出了幾個宗室的人才,不過到那時已經積重難返,于事無補了。

因為有種種尷尬在,談起皇子薨逝的話題,兄弟二人實在不能交心,談話的過程更多的象是在客套,半個時辰不到,信王就告辭出來,天啟也并未如往常那樣挽留這個兄弟。

不管天啟秉性怎么寬厚,自己沒有皇子始終是個心病,而信王這個皇弟現在等于半個儲君,兄終弟及,并不是一個叫人愉快的選項。

信王到乾清門上轎時,一眼便看到幾個宦官將一個被打死的小宦官拖走,地上滿是血跡,另外幾人提著水桶,正在潑水清掃。

信王一征,對身邊人道:“問問是怎么回事。”

宮中并不如外頭想的那樣,可以隨意處死宮女或太監,處死的事當然也有,一般是犯下嚴重的大過才會被處死,而在乾清門行刑打死,更是十分罕見的情形。

信王身邊過去一個太監,沒說幾句,監刑的太監過來拜道:“啟奏信王殿下,奴婢是奉魏公公之命,當眾打死在宮中妖言惑眾的此奴。”

信王一驚,臉上努力做出不露聲色的樣子,假作隨意的道:“是何妖言?”

太監躬身道:“是關于皇子薨逝之事,頗多妖言,魏公公下令,凡胡言亂語,編造妖言者,一旦查實,即刻打死不論。”

信王稚氣猶存的臉上閃過一絲怒氣,他當然聽說過皇子薨逝和魏忠賢有關,是魏忠賢勾連客氏害死皇子,以達到他們在宮中一手遮天的目的,這事兒是王府講官隱隱提起,信王又叫人打聽過,確實這般傳言,他沒想到,魏忠賢膽子如此之大,為了掩人口舌,居然用這種暴烈的辦法。

不過信王也知道這事兒肯定是皇兄首肯,以皇兄對魏忠賢的信任,就算自己說話也于事無補,并且信王想到一點,既然魏忠賢連皇子也敢謀害,未必就不敢對自己這個親王下手,想到這里,這個曾經十分熟知的皇宮大內,一下子就變得十分陌生和可怖,信王一分鐘也不想在此處多呆,立刻道:“我們回王府。”

等信王回到王府,松了口氣之后,一本正經的對身邊的一個王府太監道:“打聽一下魏忠賢的喜好,我們要送一份厚禮給他。”

“是,不過王府新立,開銷頗大……奴婢去想辦法。”王府太監感覺并無必要做這樣的事,而且親藩交結大臣都是犯忌,何況宮中的掌權的太監,不過他知道信王的脾氣秉性,自己若勸阻必定令信王大怒,而此時不加任何阻止,將來信王自己后悔了,定然會拿自己當替罪羊,伺候這樣的主子,只能萬分小心,不敢稍有差遲。

“哦……”信王確實有些尷尬,自遼事一起,大明的用度開銷越發緊張,天啟這個皇兄給他的資財也不算多,勉強是把王府的架子撐起來,但王府新立,各種開銷確實很大,現在他又沒有之國,沒有辦法有自己的產業,比如王叔福王之國時,萬歷皇帝賜給數十萬金銀不說,還替福王討要了大量土地充為王府官莊,福王之國后又肆無忌憚的強行兼并地方田畝,搶奪各種來錢的產業,開設錢莊官店等等,短短時間就積累了大量的財富。人們都傳聞福王比那些立藩幾百年的親王還要富裕的多,信王向來感覺福王這個王叔有些過于貪婪,此時反而有些理解起來。

“這事兒你去辦吧。”信王有些狼狽的道:“不管怎樣都要辦好。”

既然信王這么說,將來總不好把事情怪責到自己身上,王府太監欣然道:“殿下放心,奴婢一定會辦好這事。”

第二天王府太監就打聽到了魏忠賢的喜好,他決定花大價錢買顆上好的夜明珠。當天王府太監派了個小宦官到燈市口找了一家鋪子打聽了一下,一顆上等的夜明珠要三千銀子,這叫他很吃驚,王府當然拿不出這筆銀子,連一半也拿不出來。

“干脆找個商家借貸。”奉御曹化淳出主意道:“以咱們王府和信王殿下的身份,總不會這點銀子也借不到。”

“這倒也是。”王府太監道:“說清楚了,將來拿鹽引還,或是咱們殿下之國后還,給他們利息就是,也沒多少年。”

曹化淳點頭稱是,自告奮勇道:“這事兒交給我去辦好了,準定辦的妥當。”

王府太監笑著瞟了他一眼,說道:“那就交給你吧,好好辦,殿下可是很賞識你的。”

曹化淳是王安一脈,自從信王知道王安是魏忠賢毒死的之后,對王安本人和王安一脈的宦官都很信任,曹化淳被選入信王府來還是信王本人的要求,進入王府后他就很受信王的信任,秉性底子還算忠厚,信的過,年齡也大,做事不會沒分寸。

天黑之后,李國賓和劉吉還有王發祥三人還是聚在一起,三人的臉色都是不壞。

近來因為銅礦開采順利,在張家口的商戰也打贏了,當地的匯兌恢復正常,軍司對京師的支持加大,連續多日都有押運銅錢的車輛進京,當然一次的數字并不很多,京師這樣的地方,軍司秉承張瀚的意旨,是能低調盡量低調,賺錢第一,名聲第二,和在張家口等地的行事宗旨完全不同。

這么一來,京師的匯兌還是以小額為主,好在京師的銅錢因為晉商購買后大量流出,京師銅價節節攀高,雖然有外地銅錢流入,數量還不足以平抑銅價,現在仍然是一比七百八的高位價格上,和裕升掛牌價為一比九百,這叫店里每天都有大量的商家來兌換,無形之中和裕升的整體形象還是在上升,在以京師為核心的北方商家中,和裕升的形象已經從外來的普通店鋪到鐵器業的翹首,再到如今的頂級大商號,也可謂一步一層階梯,走來并不算容易。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