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行動沒有瞞過德國人!”走進指揮部,還沒等張弛喝上一口水,艾森豪威爾就說道:“他們已經在法國北部積極構筑防御工事并調動部隊,看看這個……”
說著艾森豪威爾就指著桌面上的一張大比例地圖,上面密密麻麻的標著德軍的部隊及番號。
這些倒不奇怪,因為盟軍要進攻的地方畢竟是法國,那里有許多法國人自愿充當間諜為盟軍提供情報,所以要知道德軍部隊的番號和位置并不是難事。
讓張弛感到意外的是,這張地圖上甚至還標識了德軍的在大西洋海岸的設防情況,比如要塞、火焰噴射器、炮兵陣地等,就連各型火炮的射程和射角、彈藥補給供應點、通信系統、各指揮所的位置以及主要防御設施等都有詳細的記載。
看著張弛吃驚的樣子,艾森豪威爾不由笑了笑,說道:“這是一個法國油漆匠給我們的……之前我們根本就沒有與他有任何接觸,他是自愿這么做的,他混進了德國人‘大西洋壁壘’修建的工程隊,然后搞到了這張布防圖!”
(注:德國人將海岸城防稱為“大西洋壁壘”)
接著艾森豪威爾就感嘆道:“上帝,這張圖來得太及時了,不過它也讓我們看到了德國人的準備,之前我們一直以為德國人在法國北部的防御并不充分!”
張弛看著地圖不由點了點頭,地圖上標得一清二楚,德國人在法國北部沿岸布設了大量的可以相互支援的雷達站、指揮所、岸防炮、地雷,以及堅固支撐點構成的防御設施。
事實上,這道設施還遠沒有達到像希特勒所要求的那樣。
希特勒的命令是在重要的位置每隔約46米注澆筑一個鋼盤水泥堡壘,使之構成串聯環節在海岸連成一道完整而堅固的防線,在不重要的位置則每隔約91米修筑一個,墻壁和天棚要用四米厚的鋼筋水泥澆筑,而且設計時要把一切都考慮進去,要能防毒氣,隨時都有氧氣供應;要能防火,盟軍有凝固汽油彈,掩體必須要有臺階和突出物,以便阻止燃燒的汽油流入掩體;每一個大一點的掩體要配備火焰噴射器;還要有充足的食物和彈藥,就算被敵人完全切斷聯系也能單獨支撐數小時甚至更久……
如果真像希特勒設想的這樣的話,那么盟軍很有可能就會放棄從法國北部登陸而改從法國南部甚至還是去進攻意大利算了。
但希特勒的這個計劃注定只能停留在圖紙上……德軍西線總司令倫德施泰特在看到這個命令就抱怨道:“如果‘大西洋壁壘’要建成‘波希米亞下士’所要求的那樣,或是像他想像的那樣強大,至少需要10年的時間!”
倫德施泰特就是這么稱呼希特勒的……“波希米亞下士’。(之所以會這么稱呼,是因為希特勒之前做過小畫家,而波希米亞是小資情調和藝術盛地的地方)
所以倫德施泰特就給希特勒送了一份報告,內容是岸防工事不足、人力不足,他的部隊只能“有條件地做好戰斗準備”。
可實際上倫德施泰特什么也沒做,就像艾森豪威爾及大多數盟軍指揮官所估計的那樣,駐守在法國北部的德軍并不熱衷于構筑工事,他們更多的是把精力放在怎么享受生活上……做為法國占領軍的他每天住在豪華別墅里,在固定的時間到那家叫“大膽的公雞”的法式餐館里舉行宴會。
希特勒甚至對這種手握兵權的老將軍毫無辦法,于是只能把隆美爾從阿爾卑斯山調回來并任命其為“特種任務集團軍群司令”,負責研究海岸的防御工事并草擬迎擊入侵的作戰計劃。
這個岸防工事也就是出自隆美爾之手。
“又是隆美爾!”張弛不由感嘆,真是冤家路窄,轉來轉去都能碰到他。
不過這也說明希特勒手下已沒有多少可以信任或者有才華的將軍可用了,否則也不會反反復復的派隆美爾到處救急。
“是的!”艾森豪威爾回答:“隆美爾上任后就征集了一支50萬人的苦工……這些人當然大多數是法國人,就是這些苦工構筑起了這道防御工事,說起來也可笑,法國人為自己構筑了一道被解放的屏障。”
接著艾森豪威爾又說道:“沒有在這張布防圖上標明的,德軍還布設了大量的反坦克陷阱、鐵絲網、步兵掩體,海岸后面還有雷區,再后面就是筑起大量哨所。更糟糕的還是,德國人還在諾曼底海岸后面的洼地上特別是在重要港口瑟堡南面的的低洼處引入大量海水,而那里原本是我們計劃的空降突擊點!”
張弛點了點頭表示明白艾森豪威爾這話的意思。
最后一句包含兩個重要的信息,一個是德國人似乎知道盟軍的目標是諾曼底,另一個則是德國人甚至預知美軍在諾曼底的動作。
要知道盟軍原本是打算空降到諾曼底防岸線后方,然后與登陸部隊夾擊海岸線的德軍的,這一來空降就成為不現實了。
這就給盟軍帶來極大的困擾,尤其是德國人居然能猜到盟軍會在諾曼底登陸……那盟軍還要不要繼續按原計劃在諾曼底登陸呢?!
認真觀察了下布防圖,張弛就說道:“我想,德國人或許并不確定,或者說諾曼底只是他們所猜測的登陸點之一,又或許他們的意見還不統一!”
“為什么這么說?”艾森豪威爾問。
張弛指著布防圖上的幾個位置,說道:“如果他們確定我們會在諾曼底登陸的話,那么就不應該在多佛爾海峽一帶構筑如此密集的防御工,這么做顯然是在浪費人力物力。所以,諾曼底的動作,應該是隆美爾個人的動作,他熟悉盟軍的作戰方式,而駐守法國的那些將軍們……他們除了沉醉在往日的輝煌中外,對這場戰役只會起到扯后腿的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