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國  第1009章 奧麗加的小錘子

類別: 歷史 | 外國歷史 | 崛起之第三帝國 | 大羅羅   作者:大羅羅  書名:崛起之第三帝國  更新時間:2017-02-19
 
朱可夫等人制定的“赤色衛兵”計劃并不復雜,就是集中盡可能多的兵力和js2型坦克、t34/85坦克,運用于德軍兩個集團軍群的結合部勒熱夫一帶。用壓倒性優勢兵力和火力,強行撞開德軍的防線。

然后,再投入可以在泥濘季節和森林、沼澤地區快速機動的輕型機械化部隊(大量裝備了bt7坦克),向德軍的縱深突破。同時再投入大量偽裝滲透部隊,以便制造出更大的混亂,威脅德軍的后勤補給線,迫使北線德軍在泥濘季節大踏步后退。

如果輕型機械化部隊的推進比較順利,那么也不排除向北線德軍的后方進行迂回,做出包圍北線德軍主力的樣子,迫使對方進行更大范圍的機動和后撤。

而在北線德軍開始后撤的同時,紅軍中央方面軍的主力也會從烏格里奇勒熱夫一線展開全線追擊。以便讓德軍的撤退過程變得倉促混亂,這在泥濘季節將會造成大量裝備的損耗和遺棄。

與此同時,迂回和滲透敵后的紅軍還會對道路和橋梁進行充分破壞,以達到最大限度遲滯德軍反擊之目的。

而被用來執行這個“赤色衛兵”計劃中最關鍵的突擊和穿插迂回任務的部隊,則是在43年秋的泥濘季節后開始組建的近衛坦克第1集團軍、近衛坦克第2集團軍、近衛坦克第7集團軍和近衛坦克第8集團軍等一共4個近衛坦克集團軍!

掛著“近衛”頭銜的坦克集團軍是現在蘇聯紅軍的主要打擊力量了。這樣的集團軍一共有8個,番號是近衛第1近衛第8坦克集團軍。

其中的近衛第1第6坦克集團軍都是所謂“重坦克集團軍”,每個集團軍都擁有2個坦克軍、1個機械化軍和4個步兵師以及一些輔助部隊,總兵力超過10萬人。

“重坦克集團軍”所裝備的坦克當然也是重的,除了用作偵察的t60/t70坦克之外,就是30多噸的t34/85、40多噸的js2以及威力不容小覷的su85和su152。而每個“重坦克集團軍擁有的坦克/強擊火炮的數量也多達700余臺。戰斗力比起之前蘇聯的坦克集團軍不知道要強大多少!

而近衛坦克第7集團軍和近衛坦克第8集團軍則是專門為了執行“赤色衛兵”計劃中的穿插和迂回任務而組建的尖刀部隊,是所謂的輕坦克集團軍。

每一個輕坦克集團軍都擁有2個坦克軍、2個機械化軍和6個步兵師,總兵力比重坦克集團軍要多,達到了約15萬。而且擁有的坦克/強擊火炮的數量也多了不少,超過了1000臺!

不過輕坦克集團軍擁有的坦克都是輕型的,主要型號是bt7和su57(用bt7的地盤改裝的),在對抗德軍坦克集群的能力上自然不能和重坦克集團軍相比。

但是這兩個輕坦克集團軍的反坦克能力也不算弱,因為配置其中的步兵都經過了嚴格的反坦克戰訓練,裝備了大量的zism反坦克炮)、巴祖卡火箭筒、紅色鐵拳反坦克榴彈發射器還有ptrs和ptrd反坦克步槍這是兩種14.5mm口徑的反坦克步槍,在靶場測試中可以在100米內擊穿垂直擺放的50mm均質鋼板,300米內能打穿30mm垂直擺放的均質鋼板,雖然不足以對虎式h坦克和e5a坦克構成威脅,但是也足夠對付4號h坦克的側面了。

因此2個輕坦克集團軍一旦從勒熱夫的突破口沖入德軍側后,只要不和裝備了大量虎式h坦克和e50a坦克的德國裝甲師對抗,還是可以“所向無敵”的。

現在就看近衛坦克第1集團軍和近衛坦克第2集團軍的突擊能不能得手了?

今年21歲,外表英俊的德米特里.莫菲耶維奇.亞佐夫上尉來自西伯利亞鄂木斯克州的集體農莊,在世界革命爆發前的1941年才入伍參軍。因為作戰勇敢,多次負傷,而得到了不少晉升的機會,不僅加入了布爾什維克黨,而且還成為了一名軍官。去年秋季的泥濘季節來臨后,他就進入了坦克兵學校的速成班受訓,還在44年初成為了一個裝備了10輛js2重型坦克的重坦克連連長。

當然了,這位亞佐夫同志毫無疑問是一位忠誠的gc主義戰士!無論蘇維埃祖國遇到了多大的困難,他都決心不惜一切代價去捍衛!

忠誠的gc主義戰士亞佐夫在1944年4月5日上午10點鐘的時候,從一輛看上去非常威武的js2型坦克中探出半個身子,遙望著幾公里外正在遭受勐烈炮擊的敵軍陣地。

此時天空中正飄落著淅淅瀝瀝的雨雪,地面上還覆蓋著皚皚白雪,不過氣溫已經回升到了零度之上,因此積雪已經開始融化,坦克履帶壓過去,就會出現深深的印痕。

常年生活在西伯利亞的亞佐夫知道,現在這樣的氣溫和雨雪再持續一段時間,整個大地都會“溶化”,到處都將是泥濘一片,所有的河流水位都會暴漲,有些地區還會洪水泛濫。在某些地面“溶化”太過劇烈的地方,連硬質路面都會碎裂,就好像剛剛經過一場地震似的。這樣的情況在莫斯科附近不多見,不過在西伯利亞凍土地區時常發生,所以西伯利亞凍土地區的開發成本很高,光是道路維護的費用就是個天文數字!

就在亞佐夫等待的有些焦急的時候,幾個赤色的信號彈突然被人射向了淺灰色天空中這是突擊開始的信號。

亞佐夫半轉過身,看了眼身后雪地中排列整齊的js1坦克、t34/85坦克和屬于近衛步兵第15師的密密麻麻的突擊步兵,然后拿起通訊器下達命令:“重型坦克第4連的同志們,現在開始進攻!布爾什維克黨萬歲!蘇聯萬歲!慈父領袖斯大林……萬歲!”

隨著亞佐夫和其他坦克連長的命令下達,原本就已經發動起來的坦克開始怒吼著向前,噴出了一股股濃黑的煙霧。

“烏拉!烏拉!烏拉……”

歡唿的聲音突然響徹雪原,甚至蓋過了坦克馬達轟鳴的聲音。這是1.5萬名紅軍步兵的歡唿!

雖然裝備了強大的js2和t34/85,但是紅軍的突擊戰術仍然沒有改變,還是坦克海人海。

僅僅是第一波突擊,紅軍就投入了300多輛js2、t34/85、su152和1.5萬多名來自西伯利亞的步兵。

在4月5日當天和紅軍近衛坦克第1集團軍對壘的并不是德軍,而是由沃斯科波尼科少將和卡明斯基上校擔任師長和副師長的俄羅斯帝國陸軍第8裝甲擲彈兵師。

這個師是由在彼得格勒光復作戰中投誠的紅軍為主組成的,使用的機械化裝備大多是法國贊助的(法國的裝甲部隊和德國一樣在升級,不過他們沒有虎式h型,而是直接上e50a和4號h型的組合,在這個過程中淘汰了一批法國產的4號h型坦克,全都送給了俄羅斯人),擁有一個配備了33輛4號坦克的裝甲營,每個裝甲擲彈兵團里面還配屬了一個擁有6輛3號突擊炮(也是法國生產的)的突擊炮連。

另外,在這個俄羅斯帝國陸軍的裝甲擲彈兵師中還有一些t50輕型坦克和由t50坦克的地盤裝配出來的“奧麗加”坦克殲擊車。前者是偵察坦克,而后者則裝備了一個坦克殲擊營(滿編45輛)。

白俄軍中的t50坦克是由原來的列寧格勒基洛夫工廠和伏羅希洛夫工廠生產的。在白俄“光復”彼得格勒后,德國國防軍陸軍武備局派出了專家測試了基洛夫工廠和伏羅希洛夫工廠(現在已經改名叫彼得格勒兵工廠)生產的各種坦克和強擊火炮。最后認定14噸重的t50坦克技術先進,性能優良,可以繼續生產。

同時,在赫斯曼的建議下,彼得格勒工廠的工程師還把57mm炮(是英國的50倍口徑6磅炮)安在了t50坦克的車身上,使之變成了一臺坦克殲擊車,還用俄國女皇的名字進行命名。后來這款戰車還被蘇德戰場上的雙方將士稱為“奧麗加的小錘子”。

因為車身低矮容易隱蔽,而且還給6磅炮配備了英國生產的脫殼穿甲彈,“奧麗加的小錘子”很快就變成了蘇德戰場和蘇俄戰場上的“黑炮女王”。

而體型巨大的斯大林坦克(js2)常常會被這種小巧靈活的“奧麗加”坦克殲擊車打翻……

1945年4月5日的勒熱夫前線,就是“奧麗加”坦克殲擊車和“斯大林”坦克的第一次激烈碰撞!(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