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天,皇后生下一個女兒,這不是崔家最想要的結果,韓孺子與崔小君依然激動萬分,韓孺子親自起名為“孺君”,一天要回后宮至少三次,查看女兒的狀況,視若珍寶。
但是韓孺子的心沒有因此沉下來,時不時地仍在躁動,他已經等了一年多,如今有了一個兒子、兩個女兒,還有嬪妃懷孕待產,關于皇帝身體狀況的諸多猜疑早已煙消云散,他將會是一位多子多孫的皇帝,有“資格”出去走走了。
阻力不小,韓孺子得一重重突破。
孺君公主出生三個月后,夏花繁茂,慈寧太后在寢宮里慶祝壽誕,只邀請了數名王家女眷進宮,禁止外臣恭賀,韓孺子上朝之后,匆匆趕回宮內,去為母親拜壽。
慈寧太后懷抱著孫兒慶子這是她起的小名,與“孺君”一樣,都不是宗正府記錄的正式名字與眾多嬪妃、女眷閑聊,皇帝一到,歡聲笑語停止。
慈寧太后接受皇帝的拜賀,催道:“陛下忙去吧,你在這里,我們反而不自在。慶子,叫父皇、叫父皇。”
一歲的慶子已經會說簡單的話,“父皇”兩字卻困難了些,他手里抓著一塊甜糕,將頭埋進祖母的懷中,不肯看向父親。
慈寧太后大笑,揮手攆皇帝快些離開。
韓孺子笑著告退,在他的印象中,母親對小時候的自己十分嚴厲,雖然獨處小院之中,很早就教他識字,給他講各種道理,到了慶子這里,卻溺愛得沒邊,不讓孫子吃一點苦。
韓孺子前往秋信宮,皇后在太后那邊參加壽宴,三個月的小公主留在宮中,由孟娥照顧。
孟娥雖然從小習武,對待嬰兒卻溫柔至極,目光幾乎從不離開,皇帝進來,她也只是匆匆一瞥,立刻又盯向小床里熟睡的公主。
韓孺子走過去,也看了一會,心中喜悅,怕打擾女兒睡覺,什么也沒說,向孟娥點下頭,退出房間。
張有才迎上來,臉上笑呵呵的。
“你笑什么?”韓孺子邊走邊問。
“自從宮里有了孩子,氣氛真的不一樣了。”
“嗯。”韓孺子深有同感,一直以來,他都視皇宮為樊籬,自從兒子、女兒先后誕生以來,樊籬漸漸消失,這里更像是他的家了。
張有才跟在皇帝身邊,呵呵笑了兩聲,忍不住道:“陛下是不是有點嫉妒?”
韓孺子驚訝地說:“嫉妒什么?”
“嫉妒皇子和公主啊,我看到了,太后啊、皇后啊、嬪妃啊……總之宮里的所有女人,如今關注的都是孩子,陛下可有點受冷落了。”
韓孺子笑了,“所有女人?沒你說得那么夸張。”
兩人邊走邊說,直接前往凌云閣,身后的一群隨從太監倒是真嫉妒張有才,可是沒辦法,誰讓他曾經跟著皇帝出生入死呢?
韓孺子無處可去才來到凌云閣,眾多侍從都不在,他也沒什么事情要處理,只是看看奏章、翻翻雜書。
張有才替皇帝準備筆墨,趁著皇帝心情不錯,說:“陛下有沒有想過多要幾個皇子和公主?”
“當然想過,越多越好。”韓孺子拿起奏章,都是小事,他掃一眼批復“閱”。
“多要皇子、公主,首先得多選嬪妃。”張有才提醒道。
韓孺子放下奏章,看向張有才,“誰讓你說這些的?”
張有才急忙擺手,“沒有沒有,對天發誓,絕對沒有,我是真的希望看到陛下多子多孫。”
韓孺子笑道:“那是朕多心了,朕早就在洛陽說過,三年之內不再選秀,如今還差一年,朕不著急,你也不用著急。”
“是,陛下。”張有才再不敢多說。
奏章里雖然沒有什么大事,但是看得多了,卻能對天下各地的情況有個大致的了解,一旦讀進去,韓孺子就忘了別的事情,不知不覺已到傍晚。
韓孺子匆匆趕回后宮,他得在入夜之前再次為母親賀壽。
張有才剛剛接到慈寧太后派人送來的消息,請皇帝直接去慈寧宮。
韓孺子通常去慈順宮給兩位太后一塊請安,今天是個例外。
慈寧宮里的客人大都已經離去,屋子打掃干凈,隱約還有酒味,只有新來者才能嗅到。
慈寧太后仍然抱著慶子,佟青娥站在一邊,看著自己的兒子,沒機會伸手。
“朕再祝太后壽比南山。”
“活那么久干嘛?陛下不如祝我兒孫滿堂。”
韓孺子笑道:“朕祝太后兒孫滿堂、重孫滿堂、玄孫滿堂。”
慈寧太后笑逐顏開,將慶子交給佟青娥,叮囑道:“慶子今天吃得夠多了,貴妃小心,一個時辰之內不要再喂了,最近天熱,多給他翻身……”
佟青娥一一應是,向皇帝行禮,抱著兒子告退。
韓孺子還真有一點嫉妒,兒子受到的寵愛太多了一些。
慈寧太后松了口氣,“養個孩子多難啊,我真擔心自己承受不住。”
韓孺子笑而不語。
慈寧太后正色道:“陛下又想離開京城吧?”
“太后……”韓孺子的這個心事還沒有對任何人透露,自以為掩藏得很好,母親一心撲在慶子身上,竟然還能看破,實在令他有些驚訝。
“陛下好幾次在我面前欲言又止,想必是要等我慶生之后再提此事。”
韓孺子只得點頭,“朕才只有一個皇子,沒到最初的承諾之數,可是……”
“我同意。”
韓孺子更驚訝了,他原以為宮里的最大阻力來自于母親,沒想到這么容易就通過了。
“但我有幾個條件。”
“太后請說,只要朕能做到……”
“陛下都能做到。”慈寧太后打斷兒子的話,“首先,陛下不能單獨出京巡狩,總得帶一名嬪妃,如果她能在路上懷孕,也算沒耽誤正事。”
韓孺子哭笑不得,讓嬪妃懷孕居然成了皇帝的“正事”,“太后,巡狩之途頗為艱辛,嬪妃怕是受不了長途顛簸。”
“陛下當初帶著金貴妃可是走了很長一段路,我替陛下選好了,淑妃鄧蕓出身武將之家,身體好,也會騎馬,她陪在陛下身邊總可以吧?”
這不算過分的條件,韓孺子道:“太后決定就好。”
“嗯,第二個條件,我不放心陛下一個人出京,更不放心陛下身邊的那些人,我從王家給陛下挑一名隨從,讓他追隨陛下,我也稍稍安心些。”
皇帝出行總是要帶很多人,不在乎增加一個,“好啊,是哪位親戚?要不要先封官?”
“不必,等我挑好了再說,王家人都太老實,我得挑一個機靈些的。”
韓孺子應承下來,覺得事情很順利。
“第三個條件,陛下頒一道選秀圣旨吧。”
張有才、慈寧太后接連提起此事,韓孺子略感不悅,“太后,君無戲言,三年還沒過去呢。”
“這個我知道,還有一年嘛。陛下頒旨也不是立刻選秀,還是明年,只是給天下一個準信,讓各方也好早做準備。”慈寧太后頓了頓,“當初的選秀是我同意的,陛下以為國家多難,不宜多事,中止了選秀,道理是對的,可天下人都說陛下的好,卻以為我是昏庸的太后。”
韓孺子馬上道:“當時是朕考慮不周,朕會頒旨,仍由太后主持選秀,只是規模不要太大,持續得也不要太久,耗費民力不說,還耽誤了許多人家嫁女。”
慈寧太后笑道:“我也是窮人家出生的女兒,還不明白這個道理?陛下放心,這一年內我先挑選,明年日期一到,幾天內就有結果,頂多十人,不會再多,可以吧?”
韓孺子同意了,母親的要求并不過分,而他也很難對母親采取強硬態度。
第二關是皇后,這一關并不難,韓孺子相信皇后能理解自己的苦衷。
果不其然,當天晚上聽說皇帝的決定之后,崔小君只說一句話,“陛下想著早些回來。”
第三關才是最難的,韓孺子得讓大臣們同意。
過去的一段時間里,君臣相處得頗為融洽,皇帝給予宰相充分的信任,這就是最大的權力,卓如鶴得以盡情施展拳腳,文武百官也都很滿意。
在這種情況下,沒人愿意看到變動,在京城,皇帝看到的信息由大臣提供,出了京城,皇帝看到什么就不好控制了。
皇帝第一次巡狩打掉了洛陽侯韓稠,誰知道還會不會再有類似的倒霉蛋兒?
次日上午,韓孺子在勤政殿宣布要去巡狩,云夢澤初定、東海戰事未平、北方尚有隱患,都是他要去的地方。
大臣們無一例外地提出反對,理由多種多樣,耗費國力、驚動天下、擾亂朝廷、令太后懸心等等都被提出來。
韓孺子一一反駁,大臣們則又提出新的理由,整整一個上午,也沒爭出結果。
反對的聲音比韓孺子預料得更多,接連三天,奏章雪片般飛來,反對理由五花八門,幾位大臣聯名,一本正經地指出,最近天上星象不穩,皇帝不宜貿然出京。
韓孺子不急不躁,將每一份奏章都看了,能公開說的就寫成批復,不適合筆錄的內容,就以咨詢的方式說給趙若素。
韓孺子將自己的決心表露給趙若素,聲稱巡狩勢在必行,若是得不到大臣的贊同,就將直接帶兵出城。
然后他默默地觀察,默默地等待風向轉變。
大臣們在皇帝身邊安排了一名觀察者,這是欺君,卻也可以被拿來利用。
半個月之后,大臣的態度終于開始軟化,爭執不下的問題只剩一個:皇帝應該去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