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狀元  第一八三一章 真相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寒門狀元 | 天子   作者:天子  書名:寒門狀元  更新時間:2018-01-28
 
朱厚照越是回護劉瑾,謝遷越生氣。

隨著犟脾氣發作,謝遷上前一步,以咄咄逼人的語氣道:“陛下,自古亂國者無惡不為,劉瑾任司禮監掌印不到兩載,朝中上下皆恨之入骨,其膽大妄為,貪墨錢財無數,賣官鬻爵人神共憤,如今他竟一再虛報戰功,欺瞞陛下,若不加以懲治,恐朝廷法度廢弛,人心背離!”

這話說出來,慷慨激昂,振聾發聵,但入朱厚照之耳,卻感覺跟當初劉健和李東陽所說同出一轍。

沈溪心想:“你謝老兒怎么到今天都不明白皇上的性格?皇上要聽到的,是你拿出無可辯駁的確鑿證據,而不是像現在這般說空話、套話,否則所言再有道理有何用?你倒是拿出實錘啊!”

果然,朱厚照聽到這里,忍不住皺起了眉頭,顯然不喜歡別人在他面前用說教的口吻,如此好像顯得他有多昏聵,專門任用佞臣。

等謝遷說完,朱厚照板著臉道:“謝閣老,朕暫且不探討你指控的劉瑾那些罪行是否屬實,朕就問一句,你此刻所言跟劉瑾虛報戰功有何關系?現在朕只想知道,劉瑾是否存在虛報戰功的情況!”

謝遷心急如焚,朱厚照有氣,他何嘗又不憤懣難受?謝遷氣憤朱厚照任用奸臣,聽不進勸誡,無論自己說什么朱厚照都會不自覺維護劉瑾。而朱厚照所氣,是旁人把他當成傻子,總拿一些套話擠兌,顯得他這個皇帝有多無能。

謝遷正要繼續說下去,沈溪知道不能再讓謝老兒借題發揮,否則真要出現君臣當面翻臉的場面,那就大大地違背此番前來面圣的初衷。

沈溪搶先一步:“陛下,關于劉瑾虛報戰功之事,尚需求證,現如今做出定論為時過早!”

聽到這話,謝遷怒氣更甚,惡狠狠地瞪著沈溪,好似在說,不是讓你不說話在旁邊當啞巴么?為什么這個節骨眼兒你要打斷老夫說的話?

但朱厚照聽到這話卻很受用,點頭道:“對,就算要治劉瑾的罪,也要讓他死得其所……謝閣老,你不必生氣,你說的事情朕回頭會派人好好調查,這件事暫且擱置,朕很累了,要回寢宮休息。”

“沈尚書,你將邊關戰情調查清楚,朕晚些時候會問你……兩位卿家先回吧,朕不送了!”

朱厚照本來要找謝遷和沈溪問一下宣府一線軍情以及劉瑾的情況,但他見謝遷跟瘋了一樣攻擊劉瑾,便失去跟二人交談的興致,再加上他昨夜徹夜未眠,此時已近午時,整個人已疲倦不堪,便想打發謝遷和沈溪離開。

謝遷見朱厚照起身向殿后去了,忍不住上前想拉住皇帝,繼續理論。

但他才走出兩步,便被沈溪一把拉住,當著皇帝的面謝遷不能大聲喝斥,只得沖著朱厚照的背影大聲道:“陛下,劉瑾霍亂朝綱,您不能不理啊……”

這不說還好,話一出口朱厚照加快了步伐,一溜煙進了后廡,這下謝遷連進言的機會都沒了。

沈溪知道,謝老兒要發飆了。

果不其然,二人出乾清宮,謝遷馬上嚴詞相向。

如果不知道的,以為謝遷跟沈溪間苦大仇深,即便身處禁宮也咆哮個不止,根本不顧自己當朝首輔的體面。

“……你非要偏幫那閹人,跟他休戚與共,甚至搭救他的性命,讓大明永遠不得安寧,是嗎……”

謝遷破口大罵,沈溪懶得傾聽,在他看來,謝老兒不過就是將未曾發泄在皇帝身上的怒火撒到他身上罷了。

等謝遷連珠炮一樣將氣撒出,沈溪沒好氣地道:“謝閣老如果罵痛快了,請前往文淵閣,盯著是否有宣府發來的戰報,那才是問題的關鍵!”

謝遷怒道:“你一心為劉瑾說話,見老夫生氣你就滿意了?”

沈溪反駁道:“之前的情況您老看到了,不是進一兩句讒言陛下就會降罪劉瑾,一切都要講究證據,以陛下的性格,沒有確鑿證據拿出,陛下不會采信……敢問謝閣老,您現在有任何劉瑾虛報戰功的人證、物證嗎?”

謝遷自然沒有,而且他也清楚自己沒有實證,他就是想借助這件事讓皇帝草草結案,賜劉瑾一死,其他的都不重要。

沈溪跟劉瑾的矛盾,完全是政見不同,而謝遷則夾雜一定私怨,甚至沈家著火之事,至今謝遷依然歸罪劉瑾頭上。

在謝遷看來,罪不及妻兒,無論沈溪跟劉瑾鬧出多大的矛盾,劉瑾不該報復沈家人,這也是他到現在還堅定倒劉瑾的根本原因。換一些資質平庸的老臣,面對咄咄逼人的劉瑾,恐怕早就辭官不干了。

謝遷仍舊扯著嗓子吼道:“要證據,不滿地是證據?劉瑾作惡多端,以你的本事,會找不到他的罪證?”

沈溪不由皺眉,他覺得謝遷這是在提醒,適當地栽贓一下劉瑾也無妨。

“若我告訴你沈家那把火是我自己放的,你會怎么想,不會直接躥上房子公告天下吧?”

沈溪見識到一個老人家的頑固,而這位還是當朝首輔,朝野皆知,謝遷的權力被司禮監節制,劉瑾在朝,謝遷便屈居劉瑾之下,劉瑾離朝,朱厚照寧肯將批閱奏本的權限晾在那兒,也不肯交還內閣。

這也是歷史原因造成。朱厚照心目中,壓根兒就不信任閣臣,越是貪玩,越怕大臣擅權,因為他控制不了。

相反劉瑾這樣的閹人比較好控制,即便再權勢熏天也絕對不敢跟他對著干,甚至公然給他難堪。

沈溪心平氣和地道:“謝閣老請消消氣,在下要先回兵部查看情況,若所料不差,這會兒宣府那邊應該有消息傳回,是否虛報戰功應可一目了然,何必爭一時長短?按照閣老所言,就算之前陛下給劉瑾定罪,聽到捷報陛下怕也會做出變更,對吧?以陛下對劉瑾的回護,若沒有真憑實據,就想讓陛下當場賜死劉瑾,太難了!”

沈溪不想跟謝遷探討劉瑾的事。

很多事情沒有意義,現如今劉瑾跟朱厚照處于“蜜月期”,主仆間最多鬧點兒小矛盾,朱厚照礙于自己皇帝的威嚴,不得不在劉瑾犯錯的情況下將其發配宣府,但要讓朱厚照生出殺心,為時尚早。

劉瑾離京第一天,沈溪便已預料到劉瑾回朝是怎么個狀況,已做好萬全的準備。

見謝遷依然有發飆的趨勢,沈溪先一步告辭,加快腳步往東華門而去。

管你謝老兒內心有多不爽,我只要做到獨善其身便可,跟劉瑾斗一個回合,也就不在意多加個回合,就算來個加時賽,平手開局,誰怕誰?

出東華門后,沈溪直接往軍事學堂去了,那邊同樣可以收到戰報。

由于身著朝服,沈溪腳步匆匆,不敢耽擱一分一秒,畢竟之前自己在家里都遇到過刺殺,誰也難保路上不會出問題,于是專挑人多的地方走。

一直等沈溪進入軍事學堂,門口值守的士兵還好奇為何沈溪會穿著如此正式過來,以大明規矩,官員到衙門辦差只需身著常服便可。沈溪直接到了偏院,將剛收到的公文看了一下,詫異地發現依然沒有宣府方面的戰報。

“真奇怪,以我推測,王守仁和胡璉應該在前天晚上就跟韃靼人交戰,若戰事于昨日天黑甚至半夜前結束,戰報就就該傳過來了,難道真的是情報系統出了問題?”

沈溪自己心里也沒底了,以他一貫的自信,事情應該不會出偏差才對。

要么是勝,要么是敗,該有個了斷,除非雙方打成僵持的局面……

想到這里,沈溪好像明白什么,正要回一趟兵部,突然侍衛來報,說是壽寧侯前來拜訪。

“張鶴齡來做什么?”沈溪一時間不知國舅來訪的目的,但仔細一想,多半跟邊關戰事有關。

沈溪出門迎接,張鶴齡站在前院好奇地打量,好像對周邊環境很陌生,但其實他來軍事學堂已好幾回了。

張鶴齡見到沈溪,語色和善:“沈尚書,本侯方才得到邊關傳報,怕你這邊尚未收到消息,特意過來說明一下。”

張鶴齡一來便單刀直入,沈溪心里一沉,側過身做了個請的手勢:“壽寧侯屈尊駕臨,請到里面說話!”

“不了!”

張鶴齡一擺手,“本侯公務繁忙,只是前來知會一聲,今日收到的是前兩日從宣府城發來的信函,乃本候昔日麾下發出,據悉宣府戰事尚未有結果,怕是劉瑾虛報戰功……這是相關信函,請沈尚書查閱,本侯便不多叨擾了。”

張鶴齡說完,從懷里掏出一封信遞給沈溪。

沈溪拿過來大致看了一眼,雖然信函沒有題款,但看稱謂大抵可以判斷是宋書所寫。

信函中,宋書將宣府至張家口一線的情況詳細說明,表明王守仁率軍出征,大概會在兩天后,也就是八月初二左右抵達張家口堡,宣府周邊的韃靼兵馬已撤到長城以北,并未有大戰的消息。

“有勞壽寧侯親自來一趟,本官會酌情斟酌宣府一線的情報,壽寧侯公務在身的話,請回!”

沈溪看出來了,張鶴齡這是要借刀殺人……誰都巴望劉瑾死在邊關,外戚黨也不例外,現在朝廷上下可說同仇敵愾,都想置將其置于死地,但誰出來動手卻是個問題,畢竟誰都不希望因為此事讓皇帝記恨上。

外戚為了讓沈溪和謝遷出手,拿出本該是機密的信函,證明宣府前線的確沒有什么大捷。

只要證明劉瑾虛報戰功,劉瑾小命必然堪憂,接連兩次欺君罔上,就算第一次非劉瑾所愿,但第二次卻是劉瑾親自做出來的,足夠朝中文武官員對劉瑾展開攻擊,讓其死無葬身之地。

張鶴齡一笑,沒跟沈溪多說,一切盡在不言中。

沈溪未親自送張鶴齡出門,他判斷壽寧侯回去后會跟外戚黨成員商議怎么對付劉瑾,而張苑也歸屬這一派系,現在跟劉瑾利益沖突最大的政治集團就是外戚黨。

“以謝遷為首的文官集團,雖然迫切想讓劉瑾死,但劉瑾死后的權力,主要還是為外戚黨所得,尤其是司禮監的差事,只要朱厚照一天未勤政,司禮監掌印太監的位置就比首輔更為重要,除非是能將張苑和外戚黨的勢力打壓下去。”

“張苑跟劉瑾不同,劉瑾背后沒有強大背景,而張苑卻倚靠外戚勢力,若讓張苑崛起,怕是比劉瑾更難對付,就算張苑有心消除外戚勢力的影響,始終張氏兄弟背后有張太后撐腰,只要張太后一天不死,朱厚照未遜位,張氏外戚的地位就不會發生根本性動搖。”

“外戚勢力想利用我的手達成目的,想得太多了!”

沈溪將信揣進懷里,略微收拾心情,往兵部衙門去了。

劉瑾回來,最直接的利益沖突不是文官集團跟閹黨,而是外戚跟閹黨,沈溪心想:“這熱鬧,我倒是可以瞧一瞧!”

沈溪回到兵部衙門,找來全國各地發來的訊息,仍舊沒有宣府戰報。

倒是前兩日宣府、大同等地的情報,未曾中斷過,說明云柳領導的情報系統沒有出問題,劉瑾遠未強大到可以阻斷邊關情報傳遞的地步。

以沈溪所知,孫秀成逃離宣府次日,局勢最為緊張,但因王守仁當機立斷,以至于宣府形勢迅速穩定下來,其后,王守仁率領駐軍固守,韃靼人詐城未果,只能狼狽退去,并未發生大規模交戰。

至于王守仁領兵前往張家口堡,是在八月初一,而劉瑾信使出發的時間,恰好是王守仁兵馬即將抵達張家口堡時。

此時沈溪終于可以確定一件事,就是劉瑾確實是提前報功,想先兵部一步奏捷,以換得朱厚照對他的關注,甚至將他調回京城重掌司禮監,只是劉瑾未想到,兵部這邊情報的傳遞速度,比他想象的快了不止一倍。

沈溪暗道:“你劉瑾覺得,能在八月初二或者初三取得捷報,就能先兵部一步,實在想得太美,宣府周邊有任何風吹草動,可以在六到十個時辰內將消息傳到京城,你這招提前奏捷,可以說是挖坑自己跳!”

沈溪在兵部衙門沒停留太久,他要去見謝遷,將得知的情況告知。

文官這邊出頭跟劉瑾斗的人,不是沈溪,他也不會主動攬責,因為謝遷之前對他的態度不善,沈溪想給謝遷一顆甜棗,讓謝遷的心迅速安定下來,繼續沖在對抗劉瑾的第一線。

沈溪得知謝遷已離開文淵閣,略一打聽便趕到禮部……這會兒謝遷正在禮部衙門跟周經問詢情況。

謝遷對周經的意見很大,就差將其歸于閹黨一列。

就在周經面對喋喋不休的謝遷,倍感折磨生無可戀時,禮部屬官上前來稟告,兵部沈尚書在外求見,當即對謝遷道:“于喬,你休要怪責于人,既然你覺得我做事不公,那便讓之厚來評評理。”

不說沈溪,謝遷態度還好些,聽到沈溪的名字,謝遷差點有打人的傾向,火冒三丈道:“你找誰評理不可,非要找個后生?你不知這小子現在能耐得緊,我說話他都聽不進去,專門跟老夫抬杠?”

在周經面前,謝遷沒給沈溪留面子,滿腔怒火,想到什么就說什么,現在他恨周經不肯幫他,恨沈溪跟他唱反調,現在已將周經和沈溪當作是一伙的,認定沈溪是周經請來的說客。

周經不想聽謝遷說下去,作為禮部尚書,在自己地盤上,他要見誰不需要經謝遷同意。

剛一碰面,沈溪便道:“兩位老大人,以在下目前所得情報來看,昨日午時前,宣府至張家口一線并未有大戰發生,即便有捷報,也應在子時后,距離現在不到七個時辰……劉瑾絕對是提前報功,甚至所奏捷報,純屬子虛烏有!”

沈溪把話說出,周經微微一笑,打量謝遷,道:“于喬,你看,之厚把情況調查清楚了,這才來跟你奏明,現在只能說劉瑾所奏捷報子虛烏有,但誰知道這兩天,邊關是否真的取得大捷?”

謝遷瞄了沈溪一眼,憤憤然道:“一個閹人,視大明法度于無物,未曾接戰卻提前奏捷,如此行徑尚不能被定罪,跟老夫講什么道理?你們還說不是偏幫那閹人?”

沈溪面色淡然,對于謝遷的指責,全當沒聽到。

周經搖頭苦笑:“于喬不可如此怪責之厚,他乃兵部尚書,做事務求公允,這不是回去趕回去調查邊關傳遞回來的消息了么?如今證明是虛報,于喬你再去奏稟陛下也不遲嘛!”

謝遷搖頭道:“面圣談何容易?自皇上登基以來,老夫多少次想面圣,都未曾有機會,今日陛下在乾清宮賜見,老夫尚未將話說完,陛下便讓老夫打道回府,這還多虧某人在旁幫倒忙!”

說完,謝遷瞪著沈溪,目光好似要殺人。

周經臉色更加不好看了,他明白現在跟謝遷說什么道理都徒勞,見謝遷憤憤不平地轉身到桌后坐下,望著沈溪道:“之厚,既然你將事情查明,是否準備入宮面圣,向陛下呈奏此事?”

未等沈溪回答,謝遷一臉惱恨:“你問問他,會去面圣嗎?朝中如此多臣僚,他回朝才幾日,所有官員加起來有他面圣的次數多嗎?可是他每次面圣都避重就輕,若非他不肯作為,何至于劉瑾到如今尚且未曾剪除?”

周經道:“于喬,這就是你的不對了,劉瑾被貶斥至宣府做監軍,不是之厚在后面謀劃?你別責怪他,年輕人做事有自己的一套,我倒覺得,之厚懂分寸,識進退,不會亂來!”

謝遷聽了更生氣,起身一甩袖:“行,你支持他,看你們沆瀣一氣,等閹黨卷土重來,朝中盡是烏煙瘴氣,屆時老夫大不了回鄉務農,從此后不再涉及朝事,看你們如何應對!”

說完,謝遷怒沖沖拔足便走,沈溪不但沒有阻攔,反而主動讓開一條路。

這下子謝遷更惱火了,瞪著沈溪呼哧呼哧喘著粗氣。

最終謝遷還是被攔了下來,周經客氣地道:“于喬,既然你想讓劉瑾不得翻身,就應該坐下來好好商議一番。之厚,你先莫要摻和,且先回兵部衙門,有什么新消息第一時間傳遞過來……”

周經懂人情世故,不想讓沈溪留下來引爆謝遷的火氣。

周經算是看出來了,要不是沈溪一直跟謝遷唱反調,謝遷脾氣不會這么大。

謝遷一直把自己當作絕對權威,認為所有人都得聽他的,奈何沈溪現在已跳出文官的框架,在朝獨樹一幟。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