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頭  【第511章:“雙子計劃”】

類別: 科幻 | 超級科技 | 科技巨頭 | 石慌   作者:石慌  書名:科技巨頭  更新時間:2016-10-03
 
實際上,任鴻本人并未在空間技術上涉獵太多,但矩陣科技的空間技術進程依舊如火如荼,最不可忽視的因素是國航局在幕后支持,不但對“中國矩陣”共享技術,還輸送了大量的人才,任鴻實際上也就下達了一些任務指標,他最目前最大的工作或者說研究的東西主要是藍水巨人的科技解碼。

有劉宇梁掌舵“中國矩陣”,任鴻只需要投錢進去和制定把控大方向就行了,實在有什么技術難點無法攻克,他才會加入進來,好在目前并不怎么需要他。

但“中國矩陣”的空間技術有另一個最大的特點,也是任鴻最大的貢獻,那就是體系上與西方空間技術的巨大差異,因為“紫源晶”的存在導致了“中國矩陣”的空間技術朝著另一個拐點發展,換句話說是更先進了,體積小高儲能的“紫源晶”作為動力來源,意味著徹底可以拋棄臃腫的火箭發射,攜帶更多的物資極大降低發射成本等等。

這座截然不同的發射塔正式因為“紫源晶石”的發現而徹底改變了矩陣科技乃至整個國家在空間技術體系的發展方向。

沒錯,這座發射塔并不是用于火箭發射,而是用于空天運輸機的發射。就說“狐鷹”空天運輸機,這個型號的運輸機是專門向太空運輸物資的機種,長達42米,翼展18米,最大有效荷載量為63噸物資。

“弧鷹”空天運輸機的體量比美國已經退役的“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要小很多,然而有效荷載量卻是超過了“哥倫比亞號”的兩倍。能夠做到這一點,必然是離不開“紫源晶石”作為動力推進器的能量供給。

臃腫的“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需要很大一部分的質量用于推進燃料,但以“紫源晶”為能源動力供給的“弧鷹”空天運輸機,一個易拉罐大小體積的紫色石頭就能承擔起整艘運輸機在太空與地面往返需要的所有能量供應,這意味著原本被燃料占據的大部分空間和載重量都能變成運送物資。

而且徹底拋棄了火箭,這對于人類航天事業來說,是絕對的轉折點。

發射塔徹底代替了火箭,“弧鷹”空天運輸機在起飛跑道上進入發射塔的彈射軌道上,在短短的九秒時間,能夠讓空天運輸機借助半“U”形彈射軌道在九秒的時間內,運輸機與發射塔分離之時就能獲得3.5個G的加速度,而“弧鷹”空天運輸機擁有3.6萬公里的時速,比美國的航天飛機超過了0.8萬公里的時速。

按照制定計劃,“天宮環軌星港”高達7700噸的質量,“弧鷹”按照標準的50噸物資荷載量來計算,至少要進行超過150次在外層空間與地球之間的往返運輸。

僅僅是一架空天運輸機,效率實在太慢了,為此“中國矩陣”計劃建造10架“弧鷹”空天運輸機用于滿足運輸需求。

好在“紫源晶”的被發現和應用讓矩陣科技的航天活動所需要的費用大幅度的減少,若是用運載火箭來承擔發射建造環軌星港的物資,不但因火箭荷載量的原因讓發射運輸次數翻一番,達到300多次,火箭的供應肯定也跟不上,導致環軌星港的建造周期直線飆升,而且那昂貴、低廉、低效的火箭發射費用足以就讓人絕望。

一次發射需要消耗1.5億至3億美元,足足300多次的運送,單單是運費就超過了500億美元,即便是矩陣科技這樣的超級金主也吃不消啊。

好在“中國矩陣”沒有這些煩惱,紫源晶的存在和利用讓“中國矩陣”獲得廉價的太空探索成本,這是西方太空探索根本無法比擬的優勢。

任鴻離開了發射塔控制中心又來到了生產車間,“中國矩陣”在公司總部的北方,占地面積360公頃,比矩陣科技旗下任何一家子公司的研發、生產中心所需要的面積都要大。沒辦法,“中國矩陣”的特性就是如此,一個發射塔和起飛跑道就要占據超大的空間,周圍還必須要有防護,還要空出很多地。

任鴻在空間基地視察了大半天,基本對所有的計劃進程都有了大致的了解,讓他倍感意外的是,工程進度比他料想的要快很多。不過想想也釋然,效率這么快還要得益于矩陣科技內部共享的科技樹,外部國航局與政府的支持,加上各大兄弟公司的“幫忙”,如子公司AI即將提供一批智械生產部隊為“天宮環軌星港”的材料制作提供幫助。

只要原材料一到,智械制造生產線就可以全額開動,那生產與制造的效率足以用夢幻來形容。

第三天,一直不溫不火的“中國矩陣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對外宣布重要消息。

“中國矩陣”從成立之初后就沒怎么露過面,風頭全部都被兄弟公司的項目計劃搶去了,而今高調宣布重要計劃頓時引起了業界的關注,尤其是天體物理和天文學等相關科學機構。

沒有人敢小看這家公司,矩陣科技在太空探索領域雖說是后來者,但有這個世界上最頂尖的航天強國之一作為后盾,沒有人敢忽視這位“新玩家”,“中國矩陣”身上國航局的影子沒有任何掩飾,就如同美國NASA相對于SpaceX公司一樣。

有趣的是,“中國矩陣”對外放出消息。在前不久剛剛結束第六屆“星球防御”大會的AIDA機構表示非常高興,因為他們認為這次“中國矩陣”放出消息,不出意外應該就是要加盟AIDA了,事實上,外界的媒體普遍都是這么認為的。

法新社的媒體還報道稱,矩陣科技能加盟AIDA是實至名歸的,雖然在太空探索領域是屬于后來者,但也是一家不弱于SpaceX、Alphabet這些新貴,更不會弱于勞拉空間系統這些老牌航天企業,XlouS公司的潛力是毋庸置疑的。

“什么?拒絕?”仍舊位于德國科隆的AIDA機構總負責人迪迪蒙斯呆若木雞的看著天花板。通訊器內來自萬里之外的聲音再次傳入耳中:“是的先生,對方‘委婉’的拒絕加入。”

結束了通訊,迪迪蒙斯喃喃道:“他怎么可以拒絕?難道是為了當年竭力申請第九航天機構啟動方的事情做的報復行為?”

想了想,迪迪蒙斯又搖了搖頭,這不像是中國人的作風。這幫老外怎么想也不會想到他們引以為傲的空間技術在任鴻眼里已經是昂貴又低廉的技術,根本就是不屑一顧。

矩陣科技拒絕AIDA邀請加盟的消息不脛而走,讓業界大跌眼鏡,主流聲音的一致預測出現了集體失誤,同時也很不理解為什么要放棄這樣的機會,之前在竭力申請試圖加入AIDA,今天卻毫不猶豫的拒絕,難道是意氣行為?還是其他?

一時間眾說紛紜,見風使舵的媒體頓時把AIDA扯了出來,矩陣科技那“委婉”的拒絕實在太打臉了。AIDA這一次算是在全世界丟臉丟到南海去了,《每日郵報》不禁戲稱調侃,以教導的口吻提醒AIDA在沒有十足把握的前提下別放大話,希望不要再這么丟臉了。

矩陣科技這一拒絕和赤/裸/裸/的打臉行為等于徹底與AIDA說再見,至于當事人之一的AIDA只是簡短的發布了一條消息,聲稱這個決議很遺憾,之后便不了了之了。

“中國矩陣”宣布在一周后正式對外召開新聞發布會,并且在母公司的官網上公布了一個叫做“雙子計劃”的大型太空探索項目。

在這條精簡的只有不到五十個漢字的消息中,矩陣科技對“雙子計劃”做出了簡單的信息透露,“雙子計劃”是一個統稱,分別由“哨戒任務”與“火星任務”合成“雙子計劃”。

外界對于矩陣科技公布“雙子計劃”中的“哨戒任務”完全不知道是什么情況,單單從字面上根本就解讀不出有用的信息,而官方也沒有做出解釋,想要了解確切的消息只能等待發布會公布更多細節。

但是“雙子計劃”的另一個任務就不一樣了,即:火星任務,“火星”兩個醒目的大字擺在那里,盡管如“哨戒任務”一樣沒有任何具體解釋,但僅僅從“火星”兩個大字可以說明,這個所謂的“雙子計劃”必然與探索火星有關聯,而且絕對是矩陣科技野心勃勃的太空項目。

要召開新聞發布會,絕對不是小打小鬧。

一段簡短的官方消息頓時引起了全球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和各大太空領域從業者的關注。

矩陣科技宣布要召開新聞發布會,全球的媒體喜聞樂見,因為參考以往的例子,這家公司每一次新聞發布會的召開,那一階段的訂閱量和點擊率都是火速飆升,這些都是能夠轉化為實打實的鈔票啊。

一時間,全球各大主流媒體派出記者前往矩陣科技總部發布會的現場“中國矩陣”參加新聞發布會。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