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頭  【第516章:星港結構】

類別: 科幻 | 超級科技 | 科技巨頭 | 石慌   作者:石慌  書名:科技巨頭  更新時間:2016-10-07
 
內部研討會期間,任鴻與一眾航空航天專業工程師們著重探討關于“天宮環軌星港”的建造事宜。

“天宮環軌星港”的主要結構將包括以下幾大重要艙室:兩個分別可容納300立方米的核心艙、五個實驗艙或空間生命培育室總計470立方米的空間、兩個總計160立方米空間的貨運艙、三個補給艙分別在100立方米、190立方米和120立方米、一個巨型環形離心引力制造器,內環直徑超過了200米,達到了218米。

這個碩大的離心引力制造器將會是“天宮環軌星港”唯一一處具備引力的多艙室空間,在這里通過旋轉產生離心力制造出來的引力能讓太空中的宇航員像在地球一樣,脫離失重狀態,離心引力制造器將讓人類在太空進行永久性居住成為了可能。

而這里,星港上的宇航員或科技工作者的飲食起居都將位于此處,包括個人休息室、臥室、還設立有健身室,未來會將如跑步機這類日常運動所需要的裝備送上星港,整個離心引力制造器確保了星港的宇航員們在太空失重的工作環境下能有一個良好的保障。

離心引力制造器占據了超過6200立方米的空間,其空間容納度超過了已退役的“國際空間站”的6倍以上。

“天宮環軌星港”的外觀在相對平視下的整體輪廓呈現了“于”字形狀,有趣的是,目前在軌運行的“天舟”號呈現的輪廓是“t”字形狀。至于“天宮”,在其輪廓的中間一橫便是離心引力制造器所在的平時圖,上方的第一橫,左邊是補給艙和貨運艙,右邊則是實驗艙或外層空間生命培育室。“于”字形狀的兩橫之間是第一個核心艙,下方較長的一段則是第二個核心艙,也是最大的核心艙。

而在“于”字形狀的尾端那一抹彎鉤則是另有用處,這里將會成為共和國首個空間望遠鏡,雖然有直徑500米的貴州超級“天眼”這樣的射電望遠鏡,但是大氣層的阻隔始終是不可忽視的一個因素,在外層空間擁有自己的空間望遠鏡對于這個國家而言迫在眉睫,國內的天文學機構得知的“雙子計劃”后,一批最具權威的天文學家聯名請愿希望能夠在“天宮環軌星港”上搭建一臺空間望遠鏡。

任鴻看到這份文件送到自己面前后,他沒有任何猶豫,當下便是拍板同意了。

“天眼二號”由此而生。一旦送上太空將會成為人類目前為止最先進的空間望遠鏡,性能數據都將超過曾經替代“哈勃望遠鏡”而今也已老掉牙的“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

不過“天眼二號”那比“韋伯空間望遠鏡”都要貴的天價成本,任鴻可不會傻乎乎的自掏腰包,那可是將近快100億美元的天價,國家天文機構方面是自己掏腰包,至于任鴻嘛,表示以成本運送價格幫助“天眼二號”送上太空,矩陣科技方面可以幫助其維護,不過維護費用還得收取。

熟絡歸熟絡,一碼歸一碼,可以優惠但絕不會免費,天底下沒有那么好的事兒。

“雙子計劃”的預計投入就與“虛擬世界”項目達到了同一層次,并且未來只會更高,太空探索是真正的吞金巨獸,僅僅是一個“天宮環軌星港”就要矩陣科技燒掉近5000多億美元的經費,更別說后面的“火星任務”又是一個不遑多讓的吞金巨獸了。

要不是今天的矩陣科技已然奠定了商業全球化的有利基礎和“虛擬世界”這顆超級搖錢樹,任鴻也不敢這么玩兒,別忘了目前公司還有個“西部工程”也在大肆的燃燒經費呢,兩座燒錢“雙引擎”全額開動,即便是矩陣科技這樣的超級金主也倍感壓力啊,好在未來可預見的回報是難以想象的豐盛,一切的投入、一切的付出都會得到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的巨大收益。

投入的越大,回報的更多!

對于“天宮環軌星港”而言,它的相對平視圖是一個大而醒目的“于”字形狀,不過它的相對而言的正上方看去就不一樣了,大大小小的艙室連接在一起,好在外層空間的空氣阻力幾乎可以忽略,對于星港的外形就沒有那么多的要求了。

“于”字形狀由上至下的長度超過了300米,這個長度幾乎可以媲美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了,空中堡壘可謂實至名歸,而這個長度在一段時間內并非最長。

除卻以上的結構之外,“天宮”的第二個核心艙的位置將會架設兩條超過0米的大型桁架,如果把“于”字形狀的上橫去掉,再把整個星港旋轉九十度角后進行平視,那么“天宮”將會出現一個冒出了頭部的“于”字形,若是把去掉的上橫添加進去,就會呈現出一個“王”字,并且下方露出了尾巴和一抹彎鉤。

對接在第二核心艙的兩條桁架可不是天線,而是星港的兩個停泊口,也是“火星任務”的真正主角,兩條桁架搭建完畢之后,將會成為兩艘超級飛船,屆時,他們將會與星港分離,攜帶大量的物資和一些登陸器前往火星,并在火星軌道上成為在軌運行的分站,也將成為第一個人類在火星軌道上的空間站,另一條桁架上的物資將會變成火星地表上的哨站基地。

一切的一切都是經過工程師們反復探討研究或實驗模擬等等,最終才確立出來的方案。

“天宮環軌星港”的大致結構已經確立完成,任鴻在與劉宇梁等人繼續探討了一段時間之后便離去,想要把7700噸的星港送上外太空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也并非是任鴻一人就可以做到的事情,許多他不管的細節都需要工程師們夜以繼日的去攻克,去破除一個個可能潛在的危險。

“中國矩陣”也因此成為了集團公司旗下員工最多的一家子公司,達到了2000人規模之巨,其中近三分之二都是科技工程師,能夠獲得這么多精英級人才,有些人才如劉宇梁這類的技術兼管理于一身的人才或萬袁熙教授這樣的頂級科學家,沒有國航局和政府在背后支持是根本不可能為工作的。

下午,任鴻來到了發射塔的控制中心,此時此刻,“弧鷹一號”空天運輸機將會與黃昏時分左右進行首次航行試飛,這一次試飛顯得尤為關鍵,不但是檢驗“弧鷹一號”的性能,也是對發射塔的檢驗,這是一次“雙重檢驗”性質的試飛任務。

“老板!”丁洋靜悄悄的來到了任鴻身邊,低聲說道:“按照行程安排,你有一個預約見面會,半小時后你應該要會見畢格羅宇航公司的老總。”

“有這事?”任鴻不確定的說道,他的工作行程活動和安排許多時候連自己都不太明白,基本上都需要丁洋負責提醒。

半小時后與畢格羅見面?這讓他有點為難了,因為馬上就要進行試飛了,想了想,心中一動,便道:“你現在就去回應畢格羅,如果他愿意就把他帶到這兒來,要不就延期,有空再見,對了,有空是什么時候?”

“一個半月之后。”丁洋想來片刻,便回答道。

“一個月后基本不用見了。就這樣,按我說的做,不見拉倒!”說罷,任鴻把目光投向了發射塔和跑道上忙碌的工作人員,外光雪白的“弧鷹一號”空天運輸機正在水平跑道場上,此時此刻,工程師們正圍繞著運輸機進行各方面的排檢。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