戮仙門。請大家搜索()看最全!的小說
燃燈道人與多寶道人斗得正酣。
燃燈道人乃洪荒老牌準圣,修為深厚,又有靈寶乾坤尺在手,等閑大羅近不得身,特地奉命來取戮仙劍。
多寶道人作為截教首徒,一身修為也是準圣,又有靈寶琉璃塔,絲毫不弱于燃燈。
兩人各施神通,卻是斗得旗鼓相當。
誅仙門。
廣成子、赤精子、殊廣法天尊、靈寶大法師、道行天尊、黃龍真人、清虛道德真君、哪吒、楊戩、黃天化等闡教門人,與無當圣母、金光仙、烏云仙、毗蘆仙等截教門人,也在激斗。
無當圣母作為截教四大親傳弟子之一,乃大羅修為,便是此行被通天教主點名而來的截教門人,如金光仙、烏云仙等等,也都是大羅金仙!
數位大羅金仙合力,極是厲害。
闡教一方,廣成子作為十二金仙之首,乃大羅修為,又有十幾位闡教同門相助,倒也不輸無當圣母幾人。
絕仙門。
闡教一方,以云子、南極仙翁兩人為首,又有慈航道人、懼留孫、普賢真人、玉鼎真人,與金靈圣母、靈牙仙、虬首仙、金箍仙、長耳定光仙等人,也是斗得正酣。
云子與南極仙翁二人,乃闡教有名的‘福德二仙’,均是大羅修為,又有玉鼎真人也是大羅金仙,再有慈航道人、懼留孫、普賢真人相助。
雖說金靈圣母、靈牙仙、虬首仙、金箍仙、長耳定光仙等五人,均是大羅金仙,一時間,也拿不下闡教門人。
截教與闡教雙方,都在為誅仙四劍的戮仙劍、誅仙劍、絕仙劍爭斗著。
唯有陷仙門,林逸趁著玄都大法師與孔宣爭斗的功夫,將誅仙四劍之一的陷仙劍取到了手。
說起來,人教與闡教一方,乃早有準備,派出諸多弟子前來取劍,與截教門人糾纏,不讓截教門人將誅仙四劍取走。
只需通天教主敗退,誅仙四劍便是他們的囊之物。
而通天教主面對四圣聯手,又能支撐多久?
卻不料殺出了孔宣這個異類,竟然能與身懷太極圖的玄都大法師,斗得旗鼓相當,讓林逸趁機取下了陷仙劍。
即便如此,對于人教與闡教來說,也是無傷大雅,誅仙四劍這種至寶,只需取走其一柄,便可以使那號稱非四圣不可破的‘誅仙陣’不能成形。
也是說,人教與闡教一方,只需留下其一柄寶劍即可。
這時,林逸取下了陷仙劍后,正準備前往其它陣門,相助同門,以便取回其余三劍,只聽得通天教主的聲音,響徹天地。
“好你個李聃!我和你一體同人,你卻聯合外人,這等欺滅我!吾誅仙劍陣雖敵不住四圣,日后當率截教下,布下萬仙陣,與汝再分高下!論高低!”
原來是通天教主面對四圣聯手,終究不敵。
通天教主先是被準提的七寶妙樹打了一個跟頭,剛剛起身,又被元始天尊的三寶玉如意當頭打下,生生受了一擊。
后又被太老子打了一扁拐,險些跌了個狗吃屎!
反倒是四圣之一的接引道人,較為厚道,并沒有趁機下手。
通天教主自一體化三清以來,從未受過如此屈辱,更何況與當年相,如今他更是貴為圣人。
現如今是徹徹底底的丟了面子!
一怒之下,通天教主便放出狠話,準備帶領截教下,布下萬仙陣,與太老子、元始天尊、接引道人、準提道人等四圣,分個高低!
想要以一教之力,對抗四圣,通天教主倒也不是無的放矢,而是準備效仿當年的妖族的‘周天星斗大陣’與巫族的‘十二都天神煞大陣’那般。
其十二都天神煞大陣,乃十二祖巫聯手所布,可以令盤古大神再次現世,可力壓圣人!因受天妒,是以,十二祖巫之一的后土娘娘身化輪回,使十二祖巫去其一,令此陣不全。
而那妖族的周天星斗大陣,乃是東皇太一從混沌鐘內,參詳鴻蒙星辰運轉規律悟得。
合天三百六十五星辰之力,再加太陽星與太陰星為主星陣眼,深邃無,殺氣彌漫,為古天庭的護界大陣。
布置此陣,需要煉制三百六十五桿大周天星辰幡,對應天的三百六十五顆主星辰,由當年妖族的三百六十五位妖帥主持。
那三百六十五位妖帥,均是金仙修為。
然后還需要一萬四千八百桿小周天星辰幡,對應一萬四千八百顆副星辰,由妖族的一萬四千八百位妖將主持。
那一萬四千八百位妖將,均是玄仙修為。
如此,再配以億萬神魔之力,一神魔代表一顆星辰,可組成威力絕倫的周天星斗大陣。
三百六十五桿大周天星辰幡為根,一萬四千八百桿小周天星辰幡為干,億萬神魔為枝葉。以周天星辰之力聯系在一起,可見其威力和威勢是多么的浩大。
可斗圣人!
周天星斗大陣,也只可以令盤古大神現世的‘十二都天神煞大陣’,弱了一籌而已。
通天教主精通陣法之道,口所言‘萬仙陣’,雖不如那‘十二都天神煞大陣’,卻也堪‘周天星斗大陣。’
截教門下,號稱萬仙來朝,有多寶道人、孔宣兩位準圣弟子,又有不少大羅門人,更有數百位金仙弟子。其余玄仙、真仙境弟子,更是不計其數。
若是由通天教主親自出手,率領截教門下,布下萬仙陣,當真有毀天滅地之威,可以與數位圣人一斗。
更何況,通天教主還有后手‘六魂幡’,準備同時使用。
通天教主放下狠話后,便又大喝一聲,令門下弟子退卻,率先離開了誅仙陣,徑自去了。
卻是去準備那‘六魂幡。’
林逸、孔宣、多寶道人、金靈圣母、無當圣母、金光仙、烏云仙等等截教門人,也顧不得爭奪那誅仙四劍,紛紛退卻。
卻說太老子、元始天尊、接引道人、準提道人四圣,聽到‘萬仙陣’后,反應有驚有喜!
(梨樹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