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之路  第五百一十六章 動機和代價

類別: 都市 | 都市生活 | 好萊塢之路 | 白色十三號   作者:白色十三號  書名:好萊塢之路  更新時間:2024-06-08
 
理念的沖突,說白了就是意識形態的不同,如同宗教和民族問題一樣,意識形態不同所帶來的沖突,也是當今這個世界最大的難題之一,而且相比于其他,這個概念顯得相當的高大上,如果影片都恰到好處的展現這一點,無疑能提高整個系列的格調。

沒錯,墨菲想要的不是一部影片,而是一個系列。

作為好萊塢的一線導演,處于他今時今日的地位,后續作品的票房成績固然重要,但提高自己的格調,說通俗掉就是抬高自己的逼格,能夠贏得無數觀眾和評論家的瘋狂支持,從而在影史留名,同樣的重要。

所以,他根本不會選擇那些嚴重同質化的爆米花電影,而小眾的無法廣泛流傳的文藝片同樣也不是他的那盤菜。

墨菲要做的,就是賦予商業片一種非常高的格調,一個能讓無數人瘋狂討論并且為之癡迷的主題。

意識形態的沖突無疑是最好的選擇之一。

這是一整個系列,而作為系列的開端,就要充分展現這一主題。

夜漸漸深了,墨菲卻沒有任何睡意,大腦反而一直在高速運轉,想要恰到好處的展現出意識形態的沖突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意識形態的沖突和對立如何實現呢?

這難不倒墨菲,反應在影片當中,就是主角和反派的思想碰撞,主角有自己的底線,但反派也有完整的邏輯……

墨菲想了一會,在筆記本上寫道:主角——多意識形態的結合,反派——單一意識形態。

誰都知道,單一的意識形態會對世界的認知帶來障礙,極其容易變得癡迷和瘋狂……

實際上來說,意識形態的單一化在如今這個時代受到了廣泛的懷疑和批判,人們普遍認為,這種烏托邦化的社會設計論是導致極權主義的必由之路。

想到這里,墨菲腦海里閃過一個概念,趕緊寫了下來:掃蕩一切,不留下一塊沒有翻動過的石頭,他們渴望建立的不僅僅是比我們更好一點的社會,而是一個完全消除了所有丑惡的世界!

這作為反派的理念怎么樣?

在單一意識形態控制下的社會中,統治階級權力必然會被無限放大,這種放大將會導致力量的單一化。

于是,競爭性的喪失帶來了政治道德基礎的虛無。

而此時,對某個地區或者城市統治的合法性只能依靠自我指涉,而與人類真實的道德情感無關,因此,為了維持其虛假的合法性,統治階級會制造美麗的幻景來鼓吹未來盛世,而人的所有行動都會被嚴格設計,以達到維持其統治的目的。

墨菲記得很清楚,奧威爾的《1984》就為觀眾展示了一副這樣的可怖場景,居于其間的人產生了恐怖的人格斷裂。

那部影片展現的主題,也可以將其中適當的一部分融合到反派的理念當中。、

他又在筆記本上寫道:以自我意識為自由,作為明顯是犯罪,卻自我意識為正義,就如在毫無人性殺戮時,以正義自詡一樣。

墨菲很清楚,既然是虛構的紐約,那就讓這座都市徹底混亂下去吧。

混亂的紐約,正反派角色的決斗場,就像一副紐約黑幫火拼的場景,想要實現這些,墨菲又在影片的主題上寫下了兩個單詞——黑暗、寫實!

隨后的兩天里,墨菲除了去醫院看望了下詹姆斯弗蘭科和莉莉柯林斯,哪里也沒有去,完全躲在家中,完善新項目的人設和劇本。

他思考的越來越多,主角的設定也越發的清晰。

最終在代表主角設定的一頁上,寫下了這么一段:以邏輯為表,情感為里,在鋪陳的懸念、龐雜的敘事、縝密的邏輯背后,打造一個近乎偏執狂的角色,角色為了自己內心最隱秘的動機疲憊而倔強的找尋著自己,為了實現自己內心的“保險柜”里面那一個隱秘的心結做著瘋狂卻不失邏輯的抗爭,他的偏執、痛苦和負罪感驅使著他完成了偉大的事業。

以主角為中心的正面角色們,他們所代表的是復雜的意識形態,每個人的理念都存在巨大的差異,卻不會向單一意識形態的反派那樣,認為毀滅是重塑的必須,這些人更加明白容納和協作的重要性。

所有的主要人物都帶著自己的動機和藍圖試圖改變世界,在一個紐約這座近乎瘋狂的城市里,他們以各自的理念為據,或進或退,最終都指向一場關于選擇和博弈的“意識形態戰爭”。

“世界是人民群眾的,有時候他們會受限于有限理性和信息不對稱而犯錯,但最終他們選擇了最正確的方式。”

即使吃飯的時間,墨菲也沒有停止過思考,他非常清楚,想讓影片的格調無限拔高,那主題展現和討論的必然都是一些高逼格的東西,“比如對人心、人性、人生和人類社會的深刻思考。”

這個世界是由不同觀點、立場組成的混沌體,各種力量相互制約、牽扯、生滅,平衡、秩序、混亂、利益、根基——沖來撞去,形成世界。

墨菲不由想到了曾經看過的《塔希里亞故事集》,其中的一些東西同樣可以適當的融匯到影片中去。

“在某一片虛無的空白中,有三個意識同時想到了世界:一號意識信奉自由,二號意識信奉平衡,三號意識信奉秩序……一號認為世界必須由自己完成,另兩個意識是敵人,必須消滅;二號認為其它兩個意識都能配合他撞擊出世界,必須選擇;三號認為其它兩個都是他用來創造世界的工具,必須利用……一號因為無奈而學會憤怒,二號因為彷徨而學會痛苦,三號則學會了欺騙……最后,二號自我犧牲而爆炸,形成了第一世界;一號與三號在決斗中撞擊,形成了第二世界,緊緊圍繞著第一世界……后世的人們將這三個意識的殘骸分別稱為:天堂、人間、地獄。”

紐約這座城市,究竟是天堂,還是人間,或者是地獄,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人會把它帶入不同的方向。

回到書房中,除了主角、反派和配角們外,墨菲總覺得還少了些什么,一時之間卻又想不到。

電話忽然響起,打斷了墨菲的思考,他接起電話,那邊是經紀人比爾羅西斯。

“有事?”墨菲微微皺眉,這個時候被人打攪的感覺并不好。

“有一份邀請。”比爾羅西斯清楚墨菲這幾天在做什么,也不廢話,趕緊說道,“華納兄弟和DC漫畫合作的新片《蝙蝠俠大戰超人》在三月份上映,華納兄弟邀請你參加影片的北美首映式,你去嗎?”

聽到《蝙蝠俠大戰超人》,墨菲先是愣了愣,然后恍然大悟,終于知道少什么了。

不過,他還是先回答了比爾羅西斯的問題,“比爾,接下邀請,我去看看。”

“嗯,我這就給華納兄弟回復。”

得到墨菲確切的回復,比爾羅西斯又說道,“那我就不打攪你了。”

比爾羅西斯主動掛斷電話,墨菲隨手把手機放到一邊,幾步走到書桌后邊,在擺著的筆記本上面寫下了一個單詞——民眾!

這個影片的主角會是罪惡的克星,但他并不具備真正的執法權,就像超人一樣,對于這樣一個越界的人,民眾會怎么看?

在《鋼鐵之軀》中,墨菲展現出了民眾對待超人的兩面性,尤其是排斥和恐懼的那一面,從而為角色帶領了一種厚重的悲愴史詩感。

毫無疑問,這是《鋼鐵之軀》比之曾經那部逼格更高的原因之一,也是極其容易拔高影片高調的一種方法。

這種手法完全可以運用到新作當中,以獨特的視角來展示主角在公眾中的待遇。

然后,還有主角以及反派所作所為的動機,以及動機所導致的代價。

這方面反派好說,他的動機來源于單一的意識形態,但主角的意識形態構成駁雜,不可能成為一開始的驅動動力,所以主角需要有足夠說服力的動機,不可能為了打擊犯罪而打擊犯罪,尤其是要展現動機的復雜性,也只有這種復雜,才能合情合理的帶來人物內心的掙扎。

墨菲從來就沒有想過要塑造偉光正或者高大上的主角,縱觀所有的影片,他的主角幾乎都游走在邊緣地帶,一不小心就可能完全崩潰掉,從而陷入萬劫不復的處境。

尼采說過:“與魔鬼搏斗者要小心自己在搏斗中也變成魔鬼。當閣下往深淵里看時,深淵也在注視著閣下。”

這會是主角內心掙扎的最好寫照,而這些都會通過角色的動機和由此導致的代價來展現。

動機和代價!墨菲特意用紅顏色的筆寫下了這兩個詞匯,以提醒它們對于整部影片的重要性。

坐在椅子上,就這兩個詞匯,他漸漸的有了更多的思考。

曾經的時候,墨菲從小被灌輸的堅定信念是:正義終究會戰勝邪惡,卻從來不知道動機為甚、代價幾何。(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