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之路  第六百三十三章 用事實講話

類別: 都市 | 都市生活 | 好萊塢之路 | 白色十三號   作者:白色十三號  書名:好萊塢之路  更新時間:2024-06-09
 
像《紙牌屋》這種典型的商業劇集,當然不能觸動大部分觀眾的普遍性禁忌,墨菲跟什么過不去,也不會跟市場和收益過不去,一直到新年過后,他才確定了最終版的劇本,《紙牌屋》第一季的籌備,也正式開始。

之前跟隨保羅威爾森拍攝《權力的游戲》的幕后職員,大部分會繼續與斯坦頓工作室合作,少部分空缺的職位,也可以通過招聘來解決,好萊塢永遠不缺乏苦苦等待機會的人。

新年剛過,劇組正式成立,除了一些必要的事項,墨菲基本把籌備工作交給了保羅威爾森,而且蓋爾加朵會掌控全局,也不必擔心劇組出現意外狀況。

隨著2012年到來,新一屆的奧斯卡越來越近,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也在2011年的最后一天,給多達近六千名的成員,郵寄出了奧斯卡提名名單的選票,已經通過報名審查的《迭戈羅斯》自然也在眾多候選名單之中。

過了新年,《迭戈羅斯》的點映規模擴大到了二十家影院,媒體口碑和專業口碑依然出色,觀眾口碑雖然還是之前那樣,但在墨菲和二十世紀福克斯的苦心經營之下,倒也沒有出現大幅度的下滑,尤其是黛西被捕事件,導致影迷對墨菲本人的好感度大增,連帶著這部影片也收到了一大波的好評。

但影片的點映票房始終沒有大爆過,最新的一個周末的點映票房連兩萬美元都沒有達到,即便影評人吹捧影片的力度很大,甚至絕大多數影評人協會評選的2011年年度十佳影片中,《迭戈羅斯》都位列其中,卻對票房幾乎沒有多少推動作用。

面對這種情況,墨菲是真真正正感受到,時代確實改變了。

如今這個時代,職業影評人實際上對觀眾指導性不大,最多影響到第一周票房,在這之后觀眾更愿意相信親朋好友,乃至互聯網上一些影迷評分網站的評論。

在墨菲看來,美國的影評有兩種:一是面對普通觀眾的,另一種是學者影評,絕大多數影評人為主流報紙、雜志、電視臺工作,他們和電影界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堪稱好萊塢的喉舌。

美國也經常傳出影評人因收受各種好處而違心贊揚電影的消息,這種不是從客觀的角度、而是牽涉了個人利益的評論往往價值不大,以至于會誤導觀眾。

不過,近些年來,墨菲能清楚的感覺到,職業影評人所表達的觀點實際上對觀眾指導性不大,許多時候很多影評人眾口一詞評論某部影片差,但觀眾不予理睬,影片的票房依然很好,而像《迭戈羅斯》這種影評人口碑爆棚,觀眾卻不買賬的影片,則比比皆是。

這與時代的發展和互聯網的興盛有關,也與影評人職業化必然會附加的商業效應脫不了干系。

比如在電視節目上做影評的人必然要考慮節目的收視率,在形式上要吸引觀眾,評論中要不斷找出詼諧有趣的話以博取觀眾的好感,而不是在于觀點有多么深刻,這就使得他必須對大多數影片采取積極的態度,如果不斷否定影片,容易使觀眾對節目產生反感。

為了討大眾的喜歡,在評論電影的過程中,影評人本人也在演戲,同時這些影評人的視野也受到很大限制,他們只能評論大多數主流電影,只要影評牽涉到商業利益,與電影工業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就不可能作出獨立、冷靜、客觀的評論。

學者所寫的影評則有很大的不同,但學者影評只能在知識界的小圈子里流行,或者成為教材,對于市場來說,不存在任何參考價值。

從十二月中旬上映到新年過后,在渡過三個上映周末的超過半個月的時間里面,《迭戈羅斯》收獲媒體和影評人贊譽無數,點映票房累計只有六十萬美元多一點,就頒獎季點映影片的同期票房成績來說,不屬于很差的那一行列,也不是很好,總的來說也就是中等偏上的水準。

與此同時,CAA、斯坦頓工作室和二十世紀福克斯針對頒獎季的公關宣傳工作也沒有停止,《迭戈羅斯》也開始在一系列的奧斯卡前哨獎項上面有所斬獲,新年伊始公布獲獎名單的攝影師工會獎上,菲力拉舍爾就憑借《迭戈羅斯》中出彩的長鏡頭拿到了年度最佳攝影師的獎項。

此外,這部影片還獲得了編劇工會的最佳編劇提名和演員工會的最佳男主角提名。

唯一可惜的是,由于墨菲早年退出了導演工會,這部影片沒有參與導演工會評獎的資格,但在制作人聯盟獎上,卻拿到了最佳影片的提名。

這部影片的公關宣傳推廣進行到現在,不僅僅是墨菲和二十世紀福克斯,在很多媒體預測的名單上,都是這個頒獎季能獲得多項奧斯卡提名的熱門影片之一。

當然,媒體也普遍認為,墨菲可能會再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提名,卻無法避免繼續陪跑的命運。

有些專業媒體還分析了原因,認為墨菲能拿到提名,首先是《迭戈羅斯》確實很不錯,有獲得一個最佳導演提名的資格,其次傾向于天主教的一些社會新聞類媒體從圣誕節前就在攻擊墨菲的影片侵犯了所謂的天主教的權益,好萊塢的大佬們對于外來勢力妄加干涉好萊塢拍片自由相當的不滿意,可能會做出針鋒相對的策略。

至于繼續陪跑,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墨菲太年輕了,在學院成員平均年齡向六十歲大關漸漸靠攏的現在,一個不到三十二歲的年輕導演,還是商業導演,想要拿到奧斯卡最佳導演小金人,可能性實在有限。

另外,墨菲也有些奇怪,那位馬爾克斯科斯特洛大主教,遠比他想的還要有耐心,到現在都沒有主動站出來說什么。

不過,他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關鍵,馬爾克斯科斯特洛大主教不是好萊塢明星,而是一位從傳統意義上來說德高望重的地區宗教領袖,輕易不會在媒體上露面!

在一個圈子里待久了,很容易形成慣性思維,他也只是普通人一個,難以免俗。

搞清楚這些,墨菲馬上調整了策略,讓格雷斯和比爾羅西斯主動聯系媒體,接受了奧斯卡提名投票開始后的第一次媒體采訪。

這一方面是增加自己的曝光率,為《迭戈羅斯》出現在最終的奧斯卡提名名單上做最后的沖刺,另一方面也是提醒某些人,他墨菲斯坦頓從來不是一個只會挨打而不知道還手的人。

采訪放在了死星大廈CAA的新聞廳里,墨菲面對的是來自《好萊塢報道者》的記者,這家媒體在頒獎季的影響力相當大。

提問的問題,也是比爾羅西斯按照墨菲的意思,與《好萊塢報道者》一起協商擬定的。

用于采訪的場地布設非常簡單,兩張椅子相對而立,中間放置了一個小型的玻璃茶幾,用來放置錄音設備。

由于時間有限,采訪一開始,叫做凱莉馬爾拉特的記者的提問就進入了正題。

“媒體上,互聯網上,因為《迭戈羅斯》和你遇襲事件,現在充滿關于影片真實性的爭議。”凱莉馬爾拉特看著墨菲,問道,“你后悔選擇這樣的題材嗎?”

“不!”墨菲沒有任何猶豫,直接說道,“我拍攝的所有內容,都要向觀眾負責,向影片男主角的原型人物負責,即便再來一次,我還是會選擇用事實講話!”

凱莉馬爾拉特夾雜了一個自己的問題,“你認為既然電影要對觀眾負責,那么它的娛樂性和思想性哪個更重要?”

換做其他時刻,墨菲一定會說商業性更重要,但這次采訪針對的就是頒獎季,話當然不能這么說了。

不同的情況回答不同的答案,這種事情對墨菲來說非常簡單。

墨菲稍稍想了一下,回答道,“不同的導演永遠會做不同的選擇,即使有人做出硬性規定,也不能限制各種各樣電影的出現,永遠會有為不同目的而拍出的影片。”

“我在跟互聯網上跟人討論時,最困難的一點就是讓他們理解電影作為一種藝術形式的內在價值,因為電影在社會生活中普遍被當做娛樂而讓大家忽略了這一點。”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墨菲現在基本就是信口開河,“電影的內在價值體現在線條、色彩、剪輯手段、鏡頭運用等方面,同時也反映制片人和導演所代表和要體現的價值觀,更反映他們所處的社會、國家所代表的文化和價值觀,這些不同的價值觀被錯綜復雜地融合在影片中,有時候并非能一目了然。”

“就像《迭戈羅斯》這部影片?”凱莉馬爾拉特適時的問道。

“是的!”墨菲點了點頭,“我認為羅斯在最重要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刻,遭遇到了重重不幸,這些嚴重影響到了他日后的選擇!”

“包括天主教?”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