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兒不為奴  第六百五十八章 千秋史冊憑誰作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漢兒不為奴 | 傲骨鐵心   作者:傲骨鐵心  書名:漢兒不為奴  更新時間:2016-08-31
 
廣西大捷,清寧南靖寇將軍羅托、固山額真伊爾德、阿爾津、廣西提督線國安、總兵劉芳名、漢軍都統王勝以下大小將校48人身死,五省經略帳下左標提督李本深、右標提督張勇、廣西巡撫程維新、桂林知府馮謹、總兵高第、漢軍鑲黃旗下貼職閑散白廣恩等人盡降,此戰陣斬滿蒙漢清兵上萬,俘虜清兵萬余,取得太平軍成立以來從未有過的野戰大勝。

廣西發來具體戰報后,周士相激動之余親自賦詩一首,名《大捷》。

“大廈危頹洛邑亡,天南尚有孝忠鄉。

旌旗一舉山河動,戰鼓齊鳴四海揚;

子弟爭先不畏死,三軍奮起未愁傷。

千秋史冊憑誰作,碧血書成萬世芳!”

詩作成后,桂永智當場就驚嘆大帥果是文武雙全,此七律有唐人出塞詩之風,必定留傳千秋萬代。

兵部官董常清再三品讀,心中卻給大帥這詩判了個中等,畢竟大帥只是個秀才,能做這等詩作已是難得。當然,心里對桂永智的溜須拍馬不以為然,嘴上卻是跟著欣賞連連的。做人嘛,可要圓滑一些,難得廣西大捷,大帥心情大好賦詩一首,這又不是詩會,一定要分出個優劣,做屬下的沒道理潑冷水,真這么做了,可是大大的渾人。

駐肇慶的第八鎮將、鎮國將軍朱統和肇慶知府,原凌海將軍陳奇策的幕僚胡德玉等人對于周士相這首七律也是一個個贊賞有加,朱統是發自內心的贊賞,他雖是宗室,可實際也是不通文墨,對于文人向來是敬仰的很,對于能寫詩的更是佩服的不得了,所以在他眼里,哪怕這詩寫的狗屁不通,可只要能把一個個字拼起來就是大本事了,因為這件事他這個鎮國將軍可做不了。凡是自個做不了的事,別人能做到的,朱統對此的態度一律是佩服有加。

胡德玉是老官油子,對于馬上就成為齊王的周大帥詩作,那自是發自“肺腑”的夸贊,并且還當場厚著臉皮向大帥討這詩作親筆,看模樣似是打定主意要將這大帥親筆當傳家寶傳下去了。

對于這幫人或真心或假意的馬屁,周士相卻是嘿嘿一笑,若不是實在不好意思,把后世太祖的詩作隨便借來一些,包管這些家伙真也好,假也好,都要驚掉下巴的。便那句“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又或“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可都是千年未有之好句。可惜,自己無太祖之雄才,放眼千古,太祖之才,舉世無雙,于國之助,天地難尋。

打了大勝仗,心情又大好,周士相便大手一揮,生平首幅墨寶便落在胡德玉手中,把桂永智等人眼紅的不得了。董常清巴巴的看著胡德玉把大帥那不算好看的墨寶收起,眼珠子轉來轉去,可到嘴的話還沒說,胡德玉便眼珠一翻,神情動作明白無誤告訴他——先下手者為強,你省省吧。

正值相勸唐王監國卻得報大捷,自是佳音,文武皆賀,都道廣西大捷正是上蒼送于大明之福音,此大捷也正是上蒼要請唐王監國之意,也是唐王順天應人的最好證明。

捷報快馬飛傳文村,唐王得此大捷奏報后也是歡喜異常,難得命夫人去村中屠戶家割了八兩豬肉,一頓竟是吃了兩碗米飯,喜得唐王夫人差點落淚。須知自廣州大難以后,唐王可是許久不進葷腥,前些年文村軍民艱難之時,更是接連數月以糠米瓜皮果脯,導致唐王身體嚴重營養不良,落下不少病。這兩年形勢變好之后,才難得吃上大米,進些葷菜,饒是如此,唐王也不肯吃多,往往三五日才命人割上三四兩肉,每嘗一筷都回味許久。

此時聚集在文村的兩廣官員及隨從近千人,這些人中大半都是清朝降官,見著唐王夫人自個往屠戶處買肉,都是驚詫,再想自己這些年所為,一個個均是萬分慚愧,對唐王油然而生敬意。一時間,文村上空滿是對唐王的贊不絕口聲,勸進之風更烈,甚至有人提出索性擁唐王登基為帝,自此改元,以示新氣象。這提議竟是得到不少官員贊同。

因潮惠兩府災情嚴重,廣東巡撫宋襄公已于日前回廣州部署指揮救災具體事項,所以留在文村的廣東地方最高官員是由剛剛從香山知縣提為布政使司左參政的廖瑞祥和廣州知府王章鈞;廣西方面,巡撫邵九公分身無暇,便派左布政使張自昌和南寧知府謝君為代表前來;湖廣方面則以偏沅巡撫袁廓宇為首。這些人中除了廖瑞祥是因寫了“反詩”被拿入大牢待死的死囚犯出身,其余諸官無一不是降官,導致大明建國兩百余年來首次出現罕見一幕——一幫降官擁立大明的藩王。

廣東、廣西、湖廣三省太平軍實際控制區域的地方官員都派人前來,周士相從肇慶動身前往文村時,夔東方面的代表,忠貞營監軍太監潘應龍、永歷朝廷任命的總督川楚部院大臣洪育鰲和荊國公王光興、皖國公劉體純、歧侯賀珍已經先行出發前往文村。

潘應龍和洪育鰲執意先去文村拜見唐王的目的是他們二人都是由永歷朝廷委任,而現在他們參與太平軍勸進唐王監國是為了大局著想,但這不代表他二人就此和永歷分道揚鑣,亦或走上了反對永歷的道路。即便洪育鰲是隆武帝信重,一手簡拔出來,但不管怎么說,他都是永歷朝廷任命的部院大臣,哪怕他再對唐王親近,名義上總得避諱些什么,以免落人口實,所以從湖廣出發這一路,包括見周士相,洪部院的表現都很低調,一般都是由潘應龍代表他二人說話。

此次先行往文村見唐王,潘洪二人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唐王監國以后對于棄國出逃在緬邦的永歷皇帝如何處置,將來中興以后,又如何對待永歷皇帝。這件事情十分重要,重要到他們都不能從別人口中聽到唐王的態度,而必須親自往文村和唐王面談。

王光興早在李來亨、劉體純他們召開應城大會前就秘密向周士相上了投效書,這一次他和劉體純、賀珍一起前來廣東,一來是自己這個永歷朝廷冊封的荊國公還有些份量,參與勸進好看些。二來便是來見恩主周士相的。柳州一見,周士相對王光興頗多夸贊,言語很是勉勵,言下有意王光興將來可多些地盤,太平軍也會對王光興部加大援助,此舉讓王光興大是興奮。談話中提及自己兄長之死,周士相更是起身拍案,說道他日北伐中原之時便是荊國公為兄長復仇之時,這讓王光興當場就眼紅,就差哽咽連連。周士相見了,自又是好生寬慰,言語中也不禁提起了自家父母妻兒大仇,結果數語之后,兩人竟都是心生同感,雙雙落淚。

劉體純和賀珍沒那么多心思,他二人是順軍余部,當年順軍也是由隆武帝招撫,所以對于隆武帝的親弟弟唐王,忠貞營并無排斥,且老夫人又力主忠貞營不能忘恩,所以這次他二人代表忠貞營和搖黃十三家前來,只為勸立唐王監國,早定大局,并無其他心思。另外,則是要在唐王監國大局定下后,和周士相談判湖廣所屬,及忠貞營和搖黃十三家在唐王政權中的位置安排。這些都是切關利益之事,容不得半點含糊,也是應有之意。

各路人馬和捷報一同前往文村,太平軍方面,駐廣東的太平軍第一鎮鎮將葛義、第三鎮鎮將蔣和也從各自駐地出發前往文村。他二人可是太平軍的老人,周士相手下的大將,雖還只是鎮將,但現在周士相已編組北伐軍,可想不久以后,隨著北伐軍的進展,這兩人必定會再次加官進爵,有望成為獨當一面的大將。周士相讓這兩個大將一起往文村參與勸進,也是顯示其部太平軍對于唐王的忠誠和歸心。

欽州方面至今毫無動靜,太平軍要擁立唐王監國的風聲早就傳到了兩廣總督連城壁和四府巡撫張孝起耳中,永歷皇帝棄國出逃的消息他們也從不同途徑予以確認,但這一個總督和一個巡撫就是不肯來臺山,欽州恍若世外桃源般,竟是與世無爭了,天知道這督撫二人是怎么想的。

葛義來時曾請示周士相,是否出兵將欽州攻占,如此也可從欽州派兵攻擊安南北部地區,和海上的遠征軍配合,迫使安南交出扣押的永歷朝臣和大長公主、徐應元等人。另外直接將連城壁和張孝起押到文村去,不管他們愿不愿意,都得在勸唐王監國章上署名,這樣永歷朝廷在兩廣、湖廣的的所有官員全都參與唐王監國事,唐王監國更加名正言順。換言之,今后兩廣及湖廣的明軍所屬力量便都尊奉唐王,不會再承認什么永歷朝廷。

...筆趣閣啟用新網址.tw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