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將星傳奇  第二二三章 一竅不通

類別: 軍事 | 抗戰烽火 | 重生之將星傳奇 | 豫西山人   作者:豫西山人  書名:重生之將星傳奇  更新時間:2016-10-10
 
新兵團分駐在樂陵縣城四周,練兵的同時,承擔著拱衛樂陵縣城的任務。

獨立營時期的連排干部中,原來的新兵隊隊長鄧文禮和副隊長張正仁是最早當團長、團政委的,是在寧津聯席會議后直接任命的。

用鄧文禮的話說,運氣來的時候擋都擋不住,跟著部隊從盂縣城一路走著走著,就走成了團長。

鄧文禮這是燒包呢,要不是他在壽陽縣協助莫山指揮攻占白家莊的戰斗中表現突出,恐怕他現在也只能是個新兵營長,想當團長,門都沒有!

蕭四明對新兵團訓練的第一批新兵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因為這批新兵中,包括了在景尚鎮招收的100名新兵、在壽陽縣招收的1324名新兵、消滅劉魔頭時招收的500名新兵,還有劉磨頭部整編的300名新兵,現在被各部隊挑選后只剩下200名了,還有攻占寧津時俘虜改造的近500名偽軍、攻占慶云俘虜改造的200名偽軍,加上攻占鹽山城帶回來的300名偽軍,總數高達3100人了。

要是這批新兵完成整訓全部補充進各營,即將成立的先遣支隊總兵力就高達6000人了,可以編成真正的三個主力團了。

最最關鍵的是,這批新兵中絕大部分都是身世清白⑩℉長⑩℉風⑩℉文⑩℉學,w⊥ww.cf¢wx.n◆et、一心抗日的農家子弟,編入部隊后,能夠改變先遣支隊的兵員成分構成,消除成分復雜的隱患!

王麓水讓蕭四明去新兵團看看,蕭四明自己更是著急,帶著副參謀長兼參謀處長鄭秀川,出了司令部,騎馬去新兵團各部隊檢查了。

事先沒有給新兵團打招呼,蕭四明和鄭秀川二人,先到了城北的一個叫葦灣高家的村子,這里住著新兵團的三個連。

新兵團的新兵連,都是由先遣大隊各連抽調的副職干部帶領的,也就沒有設營級建制,團以下直接是連。

蕭四明和鄭秀川剛到葦灣高家村口,兩個手持紅纓槍的十一二歲的孩子就攔住了他們,伸手就要路條。

冀魯邊軍政委員會住在樂陵城里,縣城周邊村莊的宣傳發動工作肯定比其它地方做的要好。看這架勢,葦灣高家村的工作很扎實,連兒童團都開始站崗放哨了,抗日村長、民兵隊長、婦救會主任、農民協會等,肯定都已經有了。

蕭四明有心想查看一下會不會擺花架子,就故意說沒路條,出來時忘帶了。

兩個兒童團員很認真,一聽蕭四明和鄭秀川沒路條,用紅纓槍攔著他們就是不讓進村。

蕭四明笑著說他是八路軍,不用要路條。

兩個兒童團員看看蕭四明和鄭秀川的八路軍軍裝、戰馬,眼睛滴溜溜轉了一下,其中一個竟然說沒有路條就是不讓進村,萬一是鬼子漢奸偽裝八路軍呢?

蕭四明喜得啊,直夸兩個兒童團員認真負責,并說必須嚴防鬼子漢奸冒充我軍,不能把一個敵人放進村里!

鄭秀川這才拿出路條,讓兩個兒童團員查看了一下,這才和蕭四明兩個進村。

村口布設著明崗暗哨,還有值班機槍組。

蕭四明一下就放心了,知道經過盂縣整訓后,干部們把宿營時的警戒抓的很實。

進村后,蕭四明沒有去看望正在幾個打谷場上訓練的部隊,而是挨家挨戶敲門,進了幾家老鄉的院子,查看水缸滿不滿、院子里掃干凈沒、廁所是不是墊土了。

看了一圈,比較滿意,蕭四明這才放心,知道新兵團是嚴格按照我軍的傳統訓練的!

老鄉們不知道這個十八歲的娃娃就是八路軍的大首長,還以為他是普通戰士,和他說話時沒有半點拘束。

蕭四明不光是想看新兵連的訓練,還想看看他在寧津聯席會議上提的幾件事的落實情況,就問老鄉們在麥田里套播玉米沒?

一個四十多歲的漢子沒好氣地說:“種了!俺的地里都種了!不光是種了玉米,還種了許多紅薯、南瓜、蘿卜、白菜!那些八路軍干部說,這是任務,種了就是擁護抗日,不種的話,就是不擁護抗日!俺就想不明白,種不種玉米、紅薯、南瓜、蘿卜白菜,和擁護不擁護抗日有球關系!凈轄搞!”

在麥田里套播玉米,是后世的農業技術,這個時候推廣,對習慣了一年一熟的冀魯邊農民來說,是個新事物,很多人接受不了是正常的!

蕭四明耐心地對那老鄉說:“大叔,在麥田里套播玉米,是要實現一年兩熟,提高糧食產量。你看看這天,干旱的厲害,說不定明年春上還是干旱。玉米、紅薯,都是高產耐旱作物,多種一點,可以彌補夏糧減產的損失。種南瓜、蘿卜、白菜也是這道理,就是為了讓鄉親們在災荒年有點收成,既能糊口、填飽肚子,又能賣錢,多好啊!”

那老鄉甕聲甕氣地說:“俺們這里都是棗林,大棗、小棗都不怕旱,不耽誤賣錢!”

看來,干部們在宣傳時講的不到位,這個老鄉有抵觸情緒!

蕭四明不走了,拉那老鄉坐下,從兜里掏出煙來,給那老鄉遞了一根,自己也點了一根,邊抽邊和老鄉拉呱開了。

鄭秀川在一旁聽的訝異,想不到蕭四明竟然能和這老鄉說到一起去,從麥子賣多少錢一斤、大棗賣多少錢一斤開始,說著說著,就說到了老鄉家有幾口人、有沒有大牲口、日子過的怎么樣。

那老鄉說,他不是對八路軍有意見,人老多少倍,哪里見過八路軍這樣仁義的隊伍么!他是覺得在麥田里套播玉米,是瞎折騰,麥熟時耽誤收麥!而且,老鄉們習慣于種小麥、高粱、豆子,種玉米的并不多。本來,莊戶人家,一年或種麥或種高粱、豆子,都是一熟,人老多少輩兒都是這樣過的。現在八路軍要搞一年兩熟,不但要在麥田里套播玉米,聽說收罷麥還要讓接著種豆子,那能長熟么?很可能將來都是長了一地豆秧子!

收罷麥種晚玉米或者豆子,收成肯定會很好的,象冀魯邊大平原這么好的地,不存在長不熟的問題。關鍵是老百姓沒有這樣耕作過,不相信!

蕭四明抽著煙,和那老鄉足足聊了一個小時,把冬小麥、早玉米、晚玉米、豆子、高粱、紅薯、南瓜、蘿卜、白菜的種植時間、施肥、除草、滅蟲等,聊了個透,那老鄉才歡天喜地地走了!

鄭秀川的眼睛在蕭四明臉上瞅來瞅去,半天才問:“你小小年紀跟著父母在香港、廣州、上海上學,14歲當紅小鬼,從哪里學來的種莊稼的本事?奇怪了!”

蕭四明說,他根本就不會種莊稼,從小到大就沒干過一次農活,有些莊稼苗子都認不全。

鄭秀川不相信,說蕭四明騙他!

蕭四明說的都是真的,別說是紅小鬼蕭四明了,就是靈魂穿越的蕭四明,前世也沒有種過莊稼,他只是知道一年兩熟的道理而已!

鄭秀川見蕭四明說的認真,不象是騙他,趕緊小聲說道:“你沒種過莊稼、干過農活,咋就干讓老鄉們在麥田里套播玉米?萬一長不熟怎么辦?那不是坑人么?八路軍怎么能坑老百姓呢?你可別犯錯誤!”

蕭四明“噗嗤”一聲笑了出來,說鄭秀川是榆木疙瘩腦子,一點都不開竅,沒吃過豬肉也沒見過豬跑,給個娘們都不會睡!那道理還用說?老百姓一年一熟,種的早玉米也是春上種的,麥田套播只不過是把早玉米種在了麥田里而已,怎么可能會長不熟?

鄭秀川可不是榆木疙瘩腦袋,聰明著呢!

聽蕭四明說的一套一套的,鄭秀川想想確實是那道理,就嘆到:“江湖一點訣,說破不值錢!這下好了,只要秋天套播的玉米收成好,不用我們動員,冀魯邊的老百姓明年自己就會采用一年兩熟耕作法的。我們的軍糧就再也不發愁了!”

蕭四明忙的很,沒工夫聽鄭秀川發感慨,扭身就走,他要去大田里看看,到底實施麥田套播玉米沒有!

四月中下旬的冀魯邊平原,碧綠一片。站在田間地頭極目遠眺,大平原簡直就是綠色的海洋。風兒吹過,青草的香味、花的香味、泥土的香味,撲鼻而來!

一時間,蕭四明竟然有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

鄭秀川在一旁說,要是沒有鬼子侵略該多好,千里沃野的大平原,隨便撒一把種子就能生根發芽。到夏天,金黃的麥穗在風中搖曳,那情景該多么壯觀啊!該死的小鬼子,什么時候才能死的干干凈凈的!

蕭四明沒有吭聲,蹲下身子,查看麥苗的長勢,心里默默計算,想弄清楚今年大概會減產多少。

可惜蕭四明對農業生產沒有絲毫經驗,可以說是一竅不通,算不出個所以然!

鄭秀川年齡比蕭四明大七八歲呢,參軍前在家里干過農活。見蕭四明蹲下身子查看小麥長勢,心里好笑,也蹲了下來,神獸撥弄著麥苗,看了一會兒,對蕭四明說到:“團長,這里是大平原,地好。按理說,一畝地打個400斤沒問題。但看這麥苗的長勢,不怎么樣。天太旱了,能下場透雨就好了!”

蕭四明默然,不由自主第九想起了歷史上肖華率部轉向魯西的事情。他記得清楚,促使肖華率冀魯邊主力向魯西、魯南轉移,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糧食太緊張!

現在就看自己搞的麥田套播玉米和大力推廣種植紅薯、南瓜、蘿卜、白菜能不能達到設想的目標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