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之禍害  第四七三章 號角

類別: 歷史 | 清史民國 | 大清之禍害 | 木允鋒   作者:木允鋒  書名:大清之禍害  更新時間:2017-01-10
 
大明的新一輪造艦狂潮就此正式展開。

而且不僅僅是戰列巡洋艦。

在楊豐把權力扔給海軍的那些將領們,后者又從內閣爭取到了足夠的預算之后,新一代的戰列艦計劃也開始付諸實施,定遠級將建造十艘,已經有了六艘,而目前船廠有四艘正在建造,完成之后就停止這款戰列艦的建造,轉而建造新一代更大型的,同樣擁有一萬海里續航距離的戰列艦,而且不再以五寸炮為主炮,直接使用最新的七寸炮。

也就是二二四毫米口徑。

同樣是以龍牙門的那款岸防炮為基礎開發。

而新一代的戰列艦,將擁有三萬噸的恐怖排水量,也就是歐洲標準的一萬八千噸,火炮布局類似定遠級,只不過變成八門七寸炮,而且將首尾軸線炮廓炮變成了炮塔炮,得益于大明水壓技術的飛速發展,這時候水壓驅動幾百噸重炮塔已經很輕松了,除此之外原本的側舷四寸炮也都變成了五寸炮。

這個倒依然是炮廓炮。

至于裝甲還是和定遠級一樣的鋼面鍛鐵,甚至厚度都一樣,反正這個厚度也沒人能擊穿。

這款戰列艦命名為洪武級,全部以大明年號命名,未來準備把大明的年號建齊再說,這款戰列艦并非無的放矢的,因為這時候英國人也已經開始自己制造大口徑線膛炮了。在沒有煉鋼爐的情況下,他們使用的是以大型坩堝熔化從大明購買的廉價鋼制槍管,大明至今仍然禁止可用于武器制造的鋼鐵出口,歐洲各國在坩堝鋼產量有限情況下,都是以大量購買廉價滑膛槍熔融來獲得優質的炮管鋼,或者直接拉膛線造線膛槍,這也讓那些大明民營軍火廠賺得盆滿缽滿。用這些熔融后的槍管鑄造成薄壁炮管,然后以簡陋的拉膛線技術拉出炮膛來,外面則一圈圈箍熟鐵,最后制造出完整的大炮。根據情報最大的炮彈重量已經達到了六十八磅,目前正在攀一百磅級別的,至于威力就不得而知了,而且因為實在太沉無法用在戰艦上,只能用來充當岸防炮。

不過這種大炮還是很驚人,畢竟單純從炮彈重量來講,都已經趕上明軍四寸炮了。

這樣的實心彈,打穿巡洋艦外面的鋼板還是沒什么壓力,至于里面的穹甲,這個那就真不好說了,畢竟明軍的穹甲還沒進化到哈維滲碳鋼板,設計中的戰列巡洋艦穹甲,只不過是一層并不厚的鎳鋼板而已,四寸炮實心彈如果是鋼制,那么到底能不能擊穿得以后測試再說,但仍舊可以說英國人有能力威脅到了。

尤其是他們的一百磅炮造出來的話,那就絕對很有威脅了。

這樣還是戰列艦保險。

除了洪武級戰列艦,還有以大明古代名將命名的戚繼光級戰列巡洋艦之外,再就是專門用于兩棲作戰的大型登陸艦,這個同樣是不可或缺,畢竟以后大明海軍實際上主要工作就是干這個的,打海戰只是副業,哪怕英國人這時候也開始造初級版的蒸汽機了,也不可能進化到鋼鐵戰艦的時代,就他們那些木制風帆戰列艦對明軍來說,也就是個打著玩的靶子而已。

登陸作戰才是主業。

這款登陸艦,就是楊皇帝提出概念,然后手下給他實現的。

不過這款登陸艦和真正意義上的登陸艦也不一樣,后者的難度實在太高了,尤其是他沒有大功率柴油機,在只能使用活塞蒸汽機的情況下,很難把那套復雜的注水后退裝置加上去。所以楊豐的登陸艦只是款平底運輸船,排水量一千多噸而已,吃水不到一米,類似大型內河炮艦,能夠抵近到沒有碼頭的海岸,但沖灘是肯定不行,不過在船首開有可以關閉的艙門,另外有專用的木制跳板,可以讓步兵沖出去然后涉水登岸以避免劃小艇吃子彈。

當然,這款登陸艦速度慢適航性能差,不可能進行遠洋的登陸作戰,也就是從亞歷山大港起航可以在地中海沿岸玩一下。

不過這也足夠了。

拿登陸艦跑到北海沿岸登陸本身就是很夸張的,哪怕現代登陸艦玩這個都不是那么簡單,楊豐要的也就是跨過地中海,然后登陸意大利或者馬賽,去登陸鹿特丹這種事情,根本沒在計劃范圍內,歐洲就那點縱深,在馬賽登陸然后打出法國去還能花多大點時間?

戰列艦,戰列巡洋艦,巡洋艦,登陸艦,大型運輸船,總之整個大明迅速掀起了一股造艦狂潮,從北到南,所有造船廠全部開足馬力生產,一座座鋼鐵廠內,一塊塊巨大的造船鋼板,一座座水壓機下,一根根巨大的結構件,一臺臺蒸汽錘下,一個個巨大零部件,源源不斷運輸到一座座船塢內,然后被造船工人組裝鉚接甚至焊接起來,一艘艘鋼鐵巨艦不斷成型,等待著開始踏上遠征歐洲的征程。

盡管這一天還很遙遠,但終究還是會到來的。

對于這一點,無論是歐洲的各國君主,還是大明內部的有識之士,都可以說是心知肚明的,大明已經基本征服了亞洲,雖然還有些不自量力的小螳螂在負隅頑抗,但他們的命運已經注定,那么楊皇帝怎么可能放過這個星球上,最后一片有能力挑戰大明的土地,這是大勢所趨,就連大明軍校內,一些學生都已經喊出了馬踏萊茵劍指英倫的口號。

“馬踏萊茵,我喜歡!”

楊皇帝對此感覺很滿意,大明軍人就要有這種氣魄,不侵略擴張的軍隊不是好軍隊,連混一宇內的氣魄都沒有,怎么配得上他們頭頂的日月。

當然,這只不過是一些私人言論,與大明帝國皇帝陛下和他的政府是沒有任何關系,就像現在歐洲越來越多的花禍論一樣,都只是一小部分人而已,明歐絕大多數人民還是熱愛和平友好擁抱彼此的。

和平發展才是主流。

就像挖蘇伊士運河是為了讓東西方交流更便捷,把鐵路修到歐洲也只是為了重現絲綢之路的輝煌,跟侵略什么的是毛關系也沒有的,所有渲染這兩項工程對歐洲威脅的,那都是別有用心的造謠,都是有著不可告人目的。

“照目前進度,最多五年就可以同從肅州向這邊施工的鐵路完成接軌,只要這座鐵橋完成,再向前就只有分水嶺的隧道群,其他地方都是很容易施工,而從肅州向西的鐵路,那時候估計也差不多可以和輪臺向東修筑的鐵路完成接軌了,他們那里最大的障礙是風沙,沙漠區鋪軌簡單,但如何保證路基不被風沙掩埋或掏空才是最難的。”

西京鐵路總管,站在楊豐面前滿臉激動地說。

這個問題實際并不嚴重,這時候不是兩百多年后,那時候的新疆人口數量都奔五百萬了,而這時候北庭和山南人口加起來也才剛突破百萬,這還主要是因為龍城建設的帶動,要不然兩個省加起來才幾十萬。所以西域的環境遠好于現代,比如現在的羅布泊或者大明地圖標注蒲昌湖還是一個像樣的大湖,縱然比起太湖也不遑多讓,實際上整個大明都是如此,比如科爾沁沙地現在可是一片肥美的大草原。

“困難都是暫時的,朕相信你!”

楊豐拍著他肩膀說。

然后總管閣下就激動得趴在地上哭了。

他們此時正在蘭州黃河鐵路橋的建設工地上,這座大橋是鐵路向西應該說最主要一座大橋,過了黃河之后,沿途就只剩下數量稀少的小河溝了,不過再往前還有烏鞘嶺或者現在名字分水嶺隧道群,但就算五年夸大點,六七年內和肅州向東修的鐵路完成接軌還是沒問題,這時候肅州的鋼鐵廠也已經投產,雖然目前產量每天只有一百噸,但時間會解決剩下的問題。

反正這座鋼鐵廠就是修路的,其他用途暫時基本沒有。

而輪臺鋼鐵廠也即將投產,以這座鋼鐵廠為依托,同樣會分別向東西修筑鐵路,這樣在蘭州至肅州段接軌時候,輪臺至肅州段也就基本上差不多了,而伊犁鋼鐵廠正在建設,這座鋼鐵廠建成后同樣會這么玩,就這樣從三個點開始,最晚七年,他就可以乘坐火車到達龍城了。

而龍城的建設也已經開始。

至少兩萬工人,還有兩萬駐軍和五萬奴隸,正在那里為龍城建設而揮灑汗水。

當然也揮灑鮮血。

七年后,七年后大明的觸角將真正深入中亞,甚至深入西伯利亞。

因為從伊犁向外延伸出的鐵路并不僅僅向東,還有一條支線會向北,然后一直修到額爾齊斯河岸邊,并且在那里建立起一座港口城市,這座城市已經被命名為新津,北京的天子津渡是天津,南京本身就是河港,而西京當然也要有自己的天子津渡,而這個就是新津,那里還將建一座造船廠,未來的皇帝陛下將乘坐火車從西京出發,到新津換上輪船沿著額爾齊斯河直達遙遠的北冰洋。(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