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大師  第四百九十七章 天橋

類別: 職場 | 娛樂明星 | 相聲大師 | 唐四方   作者:唐四方  書名:相聲大師  更新時間:2017-02-25
 

高俊生終究還是收拾東西離開北京去武漢了,狼狽逃出北京城,但是何向東堅信高俊生還會殺回來的,到了那時,恐怕他會讓所有人都吃驚不已。品書網

何向東這些年走南闖北也見識過不少人,但高俊生絕對是其中龍鳳,這人不簡單啊,只要他還活著,這將來必然是個人物。

何向東搖頭感嘆高俊生話劇社的演員太沒眼光了,豈能以一時成敗論英雄啊,將來這些人指不定得多后悔呢。

午飯過后,何向東開始準備起了下午的演出,張文海和范文泉兩位老先生打電話來說他們不來了,他們找到一處好園子了,說是要過去先看看。

何向東也很高興,然后就把正在開出租的顧柏墨叫回來了,人不夠啊,他也沒辦法,顧柏墨一臉悲催幽怨,何向東抬起頭仰望天空選擇了無視。

下午場四個人,何向東、顧柏墨、李泉江和郭慶,四個人輪番上陣,對口群口單口,快板太平歌詞,各種曲藝都秀了一番,越是這種賣錢的演出越不好演,你得讓觀眾覺得他的票錢花的值了,這樣人家下次才有可能還來。

所以演員一定得賣力氣,還得演出觀眾真正喜歡想看的東西,所以為什么真正的相聲藝術都是在民間呢,原因就在這里。

下午場人丁慘淡,就來了三十多個人,這差不多也是下午場的正常情況,晚上就會好很多了。

演出結束之后,已經是傍晚了,何向東脫下衣服在后臺躺在靠椅上休息,演出也是很累人的,陳軍已經出去買晚飯了。

正當何向東躺著假寐的時候,張文海和范文泉兩位回來了,兩人進來一瞧何向東正躺著睡覺呢,兩人這個氣呀。

張文海一腳就踹在了躺椅上,躺椅紋絲不動,有何向東這恐怖的體重鎮壓著,真可謂是固若金湯啊,張文海一瞧更生氣了,破口罵道:“好你個何向東,我們兩個老家伙出去累死累活的,你卻躺在這里睡大覺。我踹死,我還踹不動你了。”

何向東被張文海的怒吼嚇了一跳,慌忙睜開了眼,瞧見是這兩人,何向東渾身鼓起的勁兒都泄了:“嗨,哎喲,我說張先生誒,您別這么一驚一乍的好不好的,我還以為是誰來砸場子呢。您還踢我?我怎么一點都沒有感覺到啊?”

聞言,范文泉也翻起了白眼。

張文海更是鼻子都氣歪了,話都說不完整了:“我這……嘿,你……”

何向東問道:“哎,你們不是去看園子了嗎?那里怎么樣了?”

“哼。”張文海冷哼一聲,不理他。

范文泉摸摸鼻子笑笑,知道這爺倆是逗悶子呢,他道:“我們看了一下發現還可以,這是家茶館,觀眾全部坐滿的話差不多能坐二百人,是一家老式茶館,二樓也有包廂那種。”

何向東從躺椅上站起來,主動給兩位老先生搬來椅子,老人就跟小孩一樣,都得哄,他道:“您二位先坐,茶館啊,這挺好的,挺有說相聲的氛圍的,相聲可不就是從茶館里面起來的么。”

向文社現在的劇場是一家電影院給改的,觀眾都是一排排坐在沙發上的,跟茶館那種喝著茶磕著瓜子的氛圍完全不一樣。

當然了,這兩種劇場的經營模式也是不一樣的。現在向文社這邊的園子就何向東他們一家在經營,包括水電費房租什么的,都是何向東他們自己出的,賣票來的錢也都是他們自己拿著。

但是茶館是不一樣,他原本就有一家機構在運營的,包括茶水飲料,服務員,茶藝師都是茶館的人,何向東的團隊過去是和人家合作的,要重新確定經營方式和分賬模式。

張文海和范文泉兩人坐下了,張文海其實也沒有跟何向東生氣,他就喜歡這樣跟何向東逗悶子。

何向東又問:“那茶館在哪兒呢?”

張文海答道:“在天橋那邊。”

“天橋?”何向東眉頭皺了起來,天橋在南二環以里,在西城區,而現在的向文社卻在豐臺區,還在三環邊上,這兩個地方離的有點遠啊,太遠的話,老觀眾就不容易被吸引過去了。

張文海面色也沉了幾分,說道:“附近這一片都要拆遷改造了,住在附近的老觀眾也有好多要搬家了,唉。而且適合咱們說相聲的小劇場真的不好找,現在相聲不景氣,很多地方都不愿意要咱們這些說相聲的。”

何向東沉默。

范文泉眉頭也皺在了一起。

張文海嘆了一聲,繼續道:“我和老范找了不少朋友關系,也是尋摸了很久才找到天橋的那家茶館,那里地段不錯,而且天橋那邊老玩藝兒多,傳統藝術氛圍很好。茶館的老板也經常請曲藝人士來演出的,所以這里很適合咱們。”

何向東點點頭:“行吧,明天咱們一起過去看看,和老板談談,談妥了咱們就搬過去吧,您二位挑的一定是好地兒。”

清末民初的著名詩人易順鼎在《天橋曲》中寫下這么一句詩“酒旗戲鼓天橋市,多少游人不憶家”,寫的是天橋當年的盛況。

傳統曲藝有幾大特別興盛的地方,北京天橋、天津三不管、南京夫子廟,這些地方在舊社會都是熱鬧之極,說是那個城市最熱鬧之所也不為過。

而這些地方都是被江湖人帶熱鬧起來的,北京天橋還有天津的三不管,在最初其實都是爛泥遍布的臭水坑罷了,也沒人愿意去。

后來是當地士紳豪門想開發這些地方,便廣邀各處江湖人來此做買賣,于是,說相聲的啊,說評書的啊,變戲法的啊,打把勢賣藝的,挑將漢啊,賣各種小玩意兒這些人都來了。

那年代可沒有什么娛樂活動的,有藝人來演出,十里八鄉的百姓都會翻山越嶺趕來看的,更不要說是這種江湖人組團演出的大場面了,還有各種攤子貨物可以買。

所以天橋和三不管這里,沒過多久就已經熱鬧非凡了,再不是當年那副臭水溝模樣,反倒是成為了非常興盛熱鬧場所,而早早在這里買下地皮的士紳們也是賺得盆滿缽豐。

所以那時的江湖藝人雖然是下九流行業,可卻也有招攬觀眾興隆地方的神奇力量。

這幾處地方也是藝人們當初的圣地,在新中國成立之后,藝人進了專業劇團了,而且商業也集體化了,也不讓老百姓自己擺攤子賣東西了,天橋等地也就沒落下去了。

哪怕是到現在改革開放之后,天橋等地都沒有當初盛景了,畢竟時代變了啊。

本書來自品&書#網/book/html/35/35675/index.html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