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過一些演繹和含糊其辭的非官方說法,每一個國家都把自己的戰略分析大師們掩藏起來,只露出表面的一些野史,來滿足大多數人對歷史的好奇心。
如果歷史真的可以簡單到,通過破譯一種密碼,就能夠改變戰爭的結果,那所有的戰略家和名將們,都可以舉槍自殺了。
把建立在數據庫之上,通過戰略決策者們的分析得出的結論,歸功于破譯了一份文件或者幾份文件上,實在是有些太過兒戲了。
各國也樂于用一些野史,捕風捉影的故事,來演繹那段過去的歷史,弱化左右著世界發展走向的戰略布局和精密分析大師的存在。
諾曼底登陸,是依靠一個不存在的上校的尸體,還有身上的那份文件,就把希特勒和隆美爾耍得團團轉了?
不,根本不是如此簡單!事實上希特勒對于大西洋壁壘的判斷,是建立在對現有軍事技術運用上的,他認為盟軍登陸的地段內必有大型港口。
這個推論德軍深信不疑,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盟軍已經有了浮動碼頭這種技術創新!
而隆美爾的裝甲部隊被部署在法國縱深,是戰術上的妥協,還有對盟軍空中支援的估計不足。
因為兵力有限,又只能集中起來使用,所以隆美爾只能在二線部署他的裝甲部隊。
因為陸軍大范圍機動第一次必須面對敵軍掌握制空權的情況,所以難免出現了進攻路程對攻擊影響上的誤判!
這才是盟軍獲勝的根本原因,至于說什么假巴頓什么上校尸體文件,那都是錦上添花的作料罷了,認為其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絕對是言過其實了。
放在太平洋戰場上,也是一樣如此:什么美軍破譯了日本的情報,其實是日本的戰略選擇,在之前就已經走到盡頭了。
在此之前,如果日本放下菲律賓和馬來亞,甚至是緬甸還有東南亞不打,直接攻擊太平洋上的美國領土,美國是無法篤定日軍會襲擊中途島的。
可是在日本攻擊了馬來亞,攻擊了菲律賓還有東南亞之后,它剩下的選擇,也就僅僅只有一個中途島了!
這個時候,破譯了日本電文的美國情報部門,才能篤定自己手中的情報,是準確的。
如果時間提前一些,他們即便拿到了這份情報,也只能想辦法去分析,是不是日本在中途島給美國海軍殘余兵力挖的一個陷阱!
誰能保證破譯的電文,不是日本人故意發的?只要日本集中優勢兵力,在中途島附近布置一個大包圍圈,殲滅美國艦隊可沒有什么難度。
所以,又是什么讓美國艦隊決定集中到中途島去,和日本艦隊決一死戰的呢?
是他們的分析,站在制高點上,宛如可以看透一切的戰略分析:日本海軍是確實要攻擊中途島,而不是挖陷阱對付美國海軍艦隊。
只有在戰略層面上確定了這一點,美國海軍才會在關鍵的時刻,出現在關鍵的地點。
至于為什么日軍一定要奪取中途島,那就要從日軍最開始制定的防守反擊戰略說起了。
從始至終,日本都沒有想過,能夠憑借著孱弱的國力,戰勝強大的美國,成為世界第一霸主。
日本高層從未盲目自大過,他們給自己國家的定位就是刺客,一擊得手之后,立刻遠遁千里。
和美國這種武林盟主一樣的高手比拼內里,那真的是找死的行為。日本要的是在對方發功之前,就來一刀狠的。
用足球來做比較的話,日本從一開始的準備,就是要走防守反擊的路線。
利用國際形勢,讓美國認清耗時三年解決日本這個麻煩是不值得的,剩下的就是談判和討價還價之類政客的事情了。
同樣也和足球一樣,打防守反擊,必須要有資本才行。除掉意大利這種實力強勁硬打防守反擊的隊伍之外,大多數隊伍更愿意在取得領先之后再轉入防守反擊。
而日本的這個領先,就是要占領東南亞和馬來亞已經菲律賓,加上太平洋中部的幾個重要的島嶼。
只有確實拿到這些島嶼之后,依托這些島嶼,還有大航程的戰斗機,日本聯合艦隊才能拖住優勢兵力的美國敵人。
因為如此,日本才必須要拿下中途島,補完自己太平洋防御圈上的漏洞。
也同樣是因為如此,日本海軍的軟肋不是偷襲珍珠港下了賭注,不是必須攻擊菲律賓和東南亞拖慢了節奏,而是它有一個必爭之地被敵人知道了。
所以美軍在會在真正的二戰中,投入劣勢兵力強打中途島之戰!美國讓出了菲律賓,讓出了馬來亞,為什么不讓出中途島呢?
本來美國海軍就不占優勢,再等半年或者一年的時間,美國海軍擁有優勢兵力之后,再回來找中途島的麻煩,豈不是更容易?
答案是否定的!丟了中途島之后,日本就能以此為跳板,占領夏威夷群島。
按照日本人的設想,在奪取了中途島之后,在島上囤積登陸用的物資,再攻擊夏威夷群島就易如反掌了。
在此之后,美國就要想辦法在茫茫大海上去找日本的聯合艦隊決戰了,主動權易手到了日本這邊。
其實就是這么簡單:美國自己也知道,如果中途島這仗不打,繼續退縮,那后面的仗就要十倍百倍的艱苦了。
只要看一看地圖,就知道中途島的重要性了。占領了這里,就可以攻擊夏威夷群島,美軍將不得不在附近海域與日軍激烈的爭奪。
日軍只要在中途島囤積兵力,然后準備就緒之后,利用自己的優勢兵力突擊夏威夷群島,美軍就只有戰敗一個下場。
隨后的問題更加嚴重了:掌控夏威夷的日軍,與所羅門群島附近的日軍遙相輝映,形成掎角之勢,聯合艦隊等在后面,就可以給美國挖一個大坑。
聯合艦隊坐擁兵力上的優勢,還沒有了進攻的風險,只等著美國自己上門來送人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