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之文豪崛起  441【七人背】

類別: 歷史 | 清史民國 | 民國之文豪崛起 | 王梓鈞   作者:王梓鈞  書名:民國之文豪崛起  更新時間:2017-07-29
 
“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寧死不做亡國奴!”

周赫煊坐著黃包車,穿行在寒風凜冽的北平街頭。(比奇屋biqiwu的拼音)街上數百學生組成的游行隊伍,正舉著標語高喊口號,沿途市民紛紛駐足圍觀。

北平這邊的游行屬于小打小鬧,真正的大游行在南京那邊。

月初的時候,北平各校數千名學生臥軌三天三夜,迫使鐵路局往南京發車,與來自山東的數千名學生聯合進行游行示威活動。

學生們抵達南京后,分化為“激進派”和“緩和派”。“激進派”借住在中央大學,“緩和派”借住在金陵大學,天天上街搞游行,把南京國民政府搞得焦頭爛額。

但這時候的大學生都是天之驕子,不能輕易得罪。南京當局一邊安撫,一邊給予照顧:每人發兩條軍用毯,每餐二葷二素一湯,外加面包、黃油和餅干做點心。若有參觀中山陵和游覽市容來不及回校吃飯的,還可以憑餐券在全市任何一家餐館免費吃飯。

剛開始,學生們把這些嗟來之食都扔掉,后來估計是錢不夠用,只能勉為其難的接受。

就在常凱申宣布下野的三天前,他(九一八以來)第18次親自出面與游行學生談話。“緩和派”學生團體得到安撫,在南京當局組織參觀游玩一天后打道回府,“激進派”還在繼續鬧游行示威。

兩天之后,上海十幾所學校的數千名學生趕來匯合,杭州、安慶、蕪湖、蘇州、無錫等地的中學生和大學生也陸續前來,示威學生總人數再次過萬,全都住進了中山大學。

常凱申宣布下野那天上午,學生們首先來到外交部,把外交部的牌子、汽車、桌椅、門窗和文件柜砸得稀巴爛。接著學生們又前往國黨中央黨部,這里正在召開國黨四全會議,學生們跟國黨的諸位大佬碰個正著。

學生們叫嚷著要常凱申出面表明態度,老蔣坐在里頭不動聲色,一副看好戲的模樣——他剛剛被逼得宣布下野,辭去國家主席和三軍總司令職務,這種事情已經不歸他管了。

京滬衛戍司令陳銘樞,以及教育界大佬蔡元培站出來,前者負責治安,后者負責勸說學生。

蔡元培沒說幾句話,就跟陳銘樞一起被學生們抓住,旁邊的衛兵連忙朝天開槍警告。槍聲把學生們徹底惹怒,一個叫薛訊的北平藝術學院女學生,照著蔡元培的臉就給了一耳光,其他學生也紛紛開始圍毆。

打完陳銘樞和蔡元培,薛訊高喊著“活捉常凱申”的口號往黨部沖,跟宣傳部長張道藩、組織部長陳果夫等人狹路相逢。于是乎,國黨大佬們就跟學生們在過道里打起來,桌椅板凳互相亂砸,玻璃、吊燈稀里嘩啦盡皆碎裂。

這場鬧劇眾說紛紜,其中頭緒很難理清。

但雙方肯定都有不少人掛彩受傷,京滬衛戍司令被學生打暈,蔡元培被學生們當人質劫持,鬧得最兇的學生也被抓捕。

周赫煊在北平看到這則新聞時,不由自主地想象常凱申當時的反應。老蔣應該是幸災樂禍吧,讓你們聯合起來逼老子下野,老子現在不陪你們玩了,你們自個兒慢慢處理去。

“先生,到了!”黃包車夫提醒道。

這是北大和西山中間的一片荒地,周赫煊帶著孫永振下車走去,立即有幾個學生過來問候。

周赫煊笑道:“實驗搞得如何了?”

“請周先生檢驗成果。”一個領頭的學生高興道。

這些都是北大科研部的同學,周赫煊憑借記憶弄出一些玩意兒,讓他們幫著進行研發實驗。

只見空地上放著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有模具、有爐子、有木料、有木炭、有風箱、有火藥……零零碎碎的,一看就是那種最低級的小作坊器物。

學生們很快動起手來,一個小型的化鐵爐被豎起。爐子外壁由薄鐵皮制成,爐襯主要由黏土拌水涂抹,里頭還加了少許耐火材料。

兩個學生互相配合,將化鐵爐和風箱連接起來,然后開始點燃木炭生火預熱。待爐底的木炭全紅時,學生們開始往爐子里加廢鐵,每下一層鐵,就撒上少許石灰石,這是為了增加鐵水的流動性,并方便稍后的清渣工作。

大概15分鐘最有,鐵水已經燒成,可以開始進行澆鑄了。

在燒鐵水的同時,另有學生已經制造好模具。模具是混合砂模,由75的砂、15的黏土、6的鋸末和4的水,均勻攪拌灌入砂盒當中,通過炭火烘干即可。

只見學生們先是對模具進行預熱,接著又在模內涂油,最后把鐵水灌進砂模中,一顆手榴彈的彈殼便很快成型。

與此同時,另外兩組學生,分別在制作手榴彈的木柄和拉火裝置。

彈柄是在自制的車床上進行加工的,這車床屬于全木質結構,連腳踏板都是木頭做的,只有部分關鍵性零件為鋼鐵。

等所有程序全部搞定,接下來便是裝藥了。用紙斗把黑火藥裝入彈殼,用木棒將火藥搗實,再用木棒壓出雷管室即可。

然后是安裝拉火裝置,連接好拉火繩和拉火管,將拉火裝置放在彈柄內,從相應的一端引出拉火繩,再栓上拉火環。為使拉火裝置固定,需要先在四周用紙或者棉花塞號,再注入固定劑(瀝青或石蠟)等待冷卻。

最后一步便是組裝木柄和彈殼,如果需要長期保存,可用白蠟密封防潮。

前前后后,制作一枚手榴彈只需用時50分鐘,人力足夠的話,可以同時制造多枚手榴彈。

這一整套的手榴彈制作設備,在后世有個響當當的名號——七人背!

當敵人來襲時,七個人就能背著設備轉移。而且用料極其粗糙常見,如果沒有石炭和木炭,甚至可以用玉米芯燒炭代替。

這玩意兒是共和國某位民兵發明的,后來被印刷成冊,大力進行宣傳推廣。

只要是識字的聰明人,就能依靠小冊子上記載的方法,利用廢鐵、木料和黑火藥,成本低廉的大批量生產土制手榴彈,非常適合敵后游擊隊使用。

“試試威力!”周赫煊說。

一個學生拉動火繩,手榴彈尾部迅速冒煙,在拋出去數秒后,“轟”的一聲炸開。

周赫煊跑過去查看情況,發現這玩意兒的威力很小,甚至連彈殼都沒徹底炸碎,鐵殼分裂成四五塊散落各地。

畢竟便宜無好貨,交給游擊隊使用足夠了。

周赫煊準備把“七人背”印刷個幾百本,讓人秘密帶到東北去,那邊的抗日義勇軍應該會很喜歡。在日軍的團團包圍下,捐款捐物都很難運送過去,那些抗日義勇軍最需要的就是這種土里土氣的“軍工技術”。

請訪問:ne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