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之文豪崛起  533【背鍋小王子】

類別: 歷史 | 清史民國 | 民國之文豪崛起 | 王梓鈞   作者:王梓鈞  書名:民國之文豪崛起  更新時間:2017-09-19
 
張學良高興之余,突然皺起眉頭看著報紙,苦笑道:“明誠,你說這次喜峰口的捷報,有幾分是真的?”

張學良以前也是領軍打仗的人,自然能看出戰報不對勁的地方。殺傷敵軍數千或許有可能,但繳獲飛機1架是什么鬼?居然還繳獲了11輛坦克和6輛裝甲車,真當日本人的坦克是紙糊的?

報紙上刊載的那些戰果,肯定有水分,而且水分極大!

周赫煊笑道:“六帥,不管捷報是真是假,它都必須是真的。你說呢?”

張學良一愣,隨即點頭說:“確實,必須是真的。”

中國人民急需這場大捷,它甚至可以說是現在中國軍民的精神支柱,它打破了日寇不可戰勝的神話!所以它必須是真的,才能激勵無數國民抗戰,才能堅固中國人民反抗的決心。

至于這場“喜峰口大捷”,后世的討論和研究很多,但都莫衷一是、說不明白。

有資料顯示,29軍大刀隊只是殺退500多日軍;也有資料顯示,大刀隊斬殺日寇3000余人。但不管如何,殺退日本人的戰果是真實的,而且確確實實炸毀日軍18門大炮。

至于繳獲裝甲車、飛機什么的,說起來實在有些玄幻,愿意信的就信,不愿意信的也可以合理質疑。

但無可否認,那些奮勇殺敵的大刀隊戰士都是英雄。一場夜襲戰打下來,只有零星十幾人幸存(也有說30人的),而這種夜襲戰前后打了好幾次。

29軍的裝備非常簡陋,屬于長城抗戰部隊當中的叫花子軍。

可這些“叫花子”死守喜峰口整整10天,不但多次打退敵人進攻,還數次夜襲沖入敵軍陣地。而他們面臨的是機槍大炮,以及飛機的轟炸,純粹是在用血肉之軀抵擋炮火。

如今29軍還在喜峰口死守,歷史上的他們,一直堅守陣地未失。直到側翼友軍(晉綏軍)防線被擊潰,29軍才被迫撤出喜峰口,其戰斗之頑強可見一斑。

“可惜啊,可惜,”張學良唏噓道,“這場勝仗,不該是宋哲元打下來的。”

周赫煊點頭贊同:“確實不該讓他來打。”

宋哲元屬于馮玉祥的左膀右臂,乃西北軍五虎上將之一,在軍閥混戰、北伐戰爭、中原大戰的諸多戰斗中都表現強悍。這個人打仗確實很強,但卻有著天生的性格缺陷——或者說是“優點”。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宋哲元相當于馮玉祥和閻錫山的“集合體”。綜合了馮玉祥、閻錫山的各種優點,同樣包括了兩人無數的缺點。這家伙狡詐而又莽撞,貪婪而又義氣,而且權利欲非常大。

北伐戰爭期間,宋哲元居然能玩出殺俘的把戲,而且一殺就是3000人(有說500人的)。且不說他殺的俘虜是同胞,就算是四川的二桿子軍閥,也知道不能干殺俘這種事啊。

張學良之所以說“可惜”,是因為宋哲元的身份太尷尬,已經注定了他未來的悲劇。

中原大戰之后,隨著馮玉祥倒臺,“西北軍”這個軍事團體實際上消失了。而宋哲元屬于西北軍殘余中最有實力的,他現在相當于西北軍的精神領袖,就連馮玉祥都悄悄寫信內定宋哲元為繼承人。

現在宋哲元憑借29軍成為民族英雄,必然迅速擴大勢力,甚至能吸納許多以前的西北軍來投靠。

無論是從軍事上,還是政治上,老蔣都不會坐視西北軍復活,必然盡可能地打壓其發展勢頭。而華北這邊又是張學良的地盤,就算張學良胸懷大度,奉軍其他將領也不愿看到西北軍壯大。

從宋哲元打出“喜峰口大捷”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要面臨中央和奉系的雙重打壓。

而宋哲元又是個權利欲極盛的老牌軍閥,他必然不愿屈服于常凱申,更不愿徹底投靠張學良,也不愿迎回老上司馮玉祥。那他只剩下一個選擇,就是利用自己巨大的英雄名氣,周旋于日寇、奉系和中央三者之間,甚至為了保存自身的實力,不惜選擇跟日本人進行有限合作。

該死的政治!

該死的軍閥思想!

如果換成太祖那樣雄才大略之偉人,肯定不會太過逼迫宋哲元,畢竟對方的實力和名氣擺在那里。讓宋哲元在華北慢慢發展,做為抵御日寇進攻的屏障,這才是最好的用將用人方略——既可贏得民心,又可贏得軍心,既彰顯了自己的度量,還可以惡心日本人,何樂而不為?

可惜常凱申的格局實在太小,明知道不可能解除宋哲元的軍權,卻三番五次的逼迫宋哲元,差點把宋哲元逼得投靠日本人做漢奸。

這純粹是費力不討好啊,而且還民心盡失,落得個迫害抗日英雄的罵名。

歷史上的宋哲元,想法其實很簡單,就是想要抱住中央的大腿發展自己。他甚至都主動示好了,拒絕跟共黨合作,以免引起常凱申的反感。可常凱申卻各種不領情,鐵了心要吞掉宋哲元的部隊。

老蔣這個人啊,有時候腦瓜子真的不好使。似乎只要不在他控制當中的軍閥,都是必須干掉的王八蛋,搞得反對他的人越來越多。

而太祖就剛好相反,只要不是敵人,那都是朋友。就算以前是敵人,未來也可以發展成朋友,于是支持太祖的人越來越多。

只憑一個什么主義,在混亂不堪、內憂外困的民國,是不可能取得最終勝利的。再好的政治思想理念,都必須講究合適的方法,領導人一定要有廣闊的胸襟,換成太祖來當南京政府的領袖,宋哲元的部隊肯定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張學良執掌奉系多年,基本的頭腦還是有的。他完全可以想象,今后幾年華北的混亂,這種混亂比日寇進攻還可怕。

張學良這次因熱河之戰被迫下野,常凱申必然過來插手華北事務。奉系的軍權,常凱申肯定拿不走,但一定會染指民政事務,到時候中央和奉系的官僚能打出狗腦子來。再加上一個夾縫中崛起的西北軍(29軍),那就是三國混戰的局面。

如果日本人夠聰明的話,根本不用再使用武力,就能利用三方面的矛盾,慢慢攫取自己在華北的利益。

事實證明,日本人不是傻子,歷史上差點搞出“華北五省自治”。

張學良對此毫無辦法,他雖然心里明白,但卻是力不從心。因為他能力有限,而且名聲大喪、不足服人,根本鎮不住那些收編過來的西北軍、晉綏軍,更沒有辦法跟中央政府為敵。

不管是哪一邊把事情搞砸,張學良都必須為此負責,因為他是名義上的華北之主。

張學良如今頭頂懸著幾十口大鍋,就等著哪口落下來,他未來的任務除了背鍋還是背鍋。給中央背鍋,給西北軍背鍋,給晉綏軍背鍋……想要不背鍋,就只剩下逼蔣抗日這一個選擇。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