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將門  第526章 二王相斗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大宋將門 | 青史盡成灰   作者:青史盡成灰  書名:大宋將門  更新時間:2017-07-04
 
司馬光是個很好學的人,也十分聰明,王寧安引進西夏的青鹽,保住了雙方的和平大局,又順便打擊鹽商,降低了西北的鹽價,數百萬人收益。

司馬光都看在眼里,他覺得這是一門大學問,實在是博大精深,因此不斷鉆研王寧安的種種作法,又觀察皇家銀行和西京銀行的運作,司馬光自以為雖說比不上師父厲害,但是也有六七成功力了。

可是真正聽完這堂課,司馬光被震撼得無以復加。

在他的眼里,王寧安不斷上升,甚至有追上孔夫子,和圣人并駕齊驅的勢頭!

不是司馬光捧王寧安,實在是他講的這套東西,完全可以自圓其說,自成一家了!

任何一種學說,有兩個必不可少的東西,一個是說服別人的理論,一個是實實在在的效果。

就拿儒家來說,仁孝、忠義、三綱五常、君臣父子……這些構成了一個嚴密而完備的道德體系,吸引了大量的信徒,并且了維持了一千多年的興盛。

在儒家體系之下,士人通過美化三代之治,通過漢唐的興衰歷史,不斷充實他們的論據,只要任用賢臣,虛心納諫,于民休息,行仁政,施王道,就能長治久安,千秋萬代傳下去。

倘若不是出了王寧安這個妖孽,儒家的這一套東西,至少還能延續幾百年,沒有人去懷疑。

相比起儒家的體系,王寧安從貨幣著手,也構建了一個系統。

這個系統的核心就是勞動和貨幣!

一個簡單的道理,不管干什么,只要勞動了,就要獲得相應的報酬,有勞有得,不勞不得!

簡單和樸素的道理,比起儒家的那一套,理解起來容易多了。

而且王寧安從根本上賦予了研究貨幣的正當性。

以往的士人口不言利,誰要是盯著錢,誰就是小人,仿佛他們從來不是為了俸祿當官一樣!

在儒家的眼里,錢和黑心、貪婪、狡詐、欺騙、小人等等負面詞匯聯系起來,是根本碰不得的。

王寧安卻告訴大家,錢沒有錯,錢是勞動價值的衡量工具,是百姓和生活的世界簽訂的一份約書!

真正讓人鄙視厭惡的應該是不正當的,違法天理國法人情的利!

求財無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從這個觀念出發,自然就是研究錢,研究錢背后的道!

王寧安創立皇家銀行,解決錢荒,提供資金保證,收復幽州……種種成績,足以正面他的理論是對的。

有理論,又有成功的范例!

這不就是一家之言嗎!

假以時日,發揚光大,師父的高度,足以和孔夫子并駕齊驅,甚至超過老夫子!

作為先生的弟子,未來的自己,豈不是能成為72位賢人嗎!沒準排名還在前面呢!

司馬光很是激動,甚至有些手舞足蹈了——歷史學得好的人就是能聯想!

王寧安前后講了五天,在第一天闡釋了貨幣來源之后,他自信心爆棚,又講了銀行的運作,存貸款利率,還有貨幣發行量,以及紙質貨幣等問題。

這五天下來,盡管王寧安盡量說的通俗,但是能聽懂的也不過一成不到。

當然,并不能妨礙一炮而紅!

相反,從第一天開始,就有無數人奮筆疾書,把王寧安所講都錄下來,然后刊印出去,按理說這是地地道道的盜版,可憐的王二郎連一毛錢稿費都拿不到。

但是那些人絲毫不覺得過分,還自詡幫著王寧安布道,簡直讓王寧安欲哭無淚。

不管怎么說,王寧安都是投下了一枚超級震撼彈。

上至趙禎,下至普通的太學生,都從這五天之中,有所收獲。

哪怕再頑固的人,就像龍昌期那樣,也不敢隨便指責王寧安胡說八道。八十的老翁,面對著王寧安的講課內容,苦苦思索。

手邊還放著一堆銅錢,不停琢磨著,居然越琢磨越有收獲,龍昌期捫心自問,要是年輕六十歲,沒準就跑去王寧安的門下,直接拜師了。

龍老頭不好意思去,但是許多國子監和太學的生員都動心了,他們不再小覷六藝,相反,恨不能立刻進入王寧安的門下,追隨他學理財大道。

當然,現在六藝還在改革之中,王寧安也無暇收徒。

但是不要緊,這世上永遠不缺能走后門的人。

比如趙宗景,他就借著來西京陛見的機會,把兩個兒子都塞給了王寧安。還有人比他更過分,老將軍王德用,將七個孫子都送了過來。

還有韓絳和韓維,這對兄弟也寫了一封信,懇請王寧安收下韓家的子弟。

另外曹佾、柳羽、潘肅、呼延達、這幫將門也把孩子送來了。

曹佾還摟著王寧安的脖子,語重心長道:“二郎,誰你都可以不收,可是咱們自家人的孩子不能不要啊!這么多年,將門被欺負得太慘了,你可一定要幫著大家伙出頭兒啊!把咱們的孩子教好,讓他們以后不受欺負,我可拜托你了!“

這家伙一把鼻涕一把淚,弄得王寧安渾身惡寒,至于這么嚴重嗎!

“我說國舅爺,你又不是不知道,一個羊也是趕,兩個羊也是放,橫豎我都是孩子頭兒了,無所謂的。問題是你姐夫。”

“我姐夫?怎么啦”

“你姐夫把殿下安排在了我家,你們把人送來,就等于成了殿下的伴讀。”

“啊,對啊!”曹佾眼睛冒光,一拍手,“這更好了,讓他們陪著殿下一起玩,從小培養感情,以后保證個頂個大忠臣!”

王寧安心里暗說這才是你們的真實打算吧,不然一幫穿開襠褲的,跑來學什么理財,簡直笑死人了!

“國舅爺,我可說了,這是你姐夫的事,自從錢家之后,陛下可是生怕殿下什么出了壞人,出了我們家的兩個,誰也不讓接近,要想進我家的門,你自己想辦法!”

曹佾呵呵一笑,“這可難不倒我,也不看看,殿下可是我的外甥,當舅舅的能害他嗎!”

曹佾一溜煙兒跑向了皇宮,去找她姐姐去了。

除了這幫慕名而來的學生,王寧安真正重要的事情還是落實青苗法。

青苗法作為王安石初次為相,最早推出的一批法令之一,可以說立意非常好,也切中要害。

大宋的百姓負擔太重了,別看開封等少數城市,生活富足安逸,要什么有什么,實際上大片的農村,百姓失去田地,七成的土地集中到世家大族手里,到處都有無業游民,有工作的時候,搬運貨物,沒事的時候打架斗毆,偷竊搶劫,什么都干。

如果再這么下去,老百姓破產的越來越多,終于有一天,城市吸收不了,就會淪為流民,烽煙四起之日也就不遠了。

減輕百姓負擔刻不容緩,而老百姓最大的負擔,一個是田租,一個是高利貸,相比田租,高利貸還容易許多,必須從這里下手!

可以說,王安石變法還是厲害的,眼光極準!

只是王安石的設計很粗糙,落實下去之后,被一幫壞心眼的和尚徹底念歪了,由便民之法,變成了害民之策。

又有人趁機獻上流民圖,告了黑狀,把王安石給扳倒了。

這一次王寧安要推青苗法,自然不會和王安石的作法一樣。

可問題是王安石素以執拗著稱,豈會輕易改變。

哪怕有了和呂惠卿的爭論,聽了王寧安的五天講課,他還是毫不動搖。

這一天,趙禎召賈昌朝、文彥博、王寧安、王安石、還有包拯、司馬光等人,御前議事,討論的就是青苗法的問題。

“臣已經講過了,利息不宜過高,也不宜過低,而是要取得一個平衡。”經過了幾天的經濟學洗禮,大家都能接受王寧安的說法。

“為了抑制民間的高利貸,最好的辦法就是給百姓一個別的選擇,利用銀行,發放青苗錢,正是最好的辦法。”王寧安開宗明義,指出了自己的觀點。

王安石卻不堪相讓,這位用力搖頭。

“王相公,你說的自然沒錯,只是為何要用銀行去做?難道衙門就不行嗎?”

王寧安搖頭道:“王學士,衙門和銀行不一樣!你讓衙門去做,他們一定會仗著勢力,欺壓百姓,肆意妄為的。”

“有人妄為,朝廷只要派員監督就是!”

王安石毫不相讓,就在王寧安講課的期間,王安石也上了萬言書,得到了趙禎的嘉許。

在歷史上,王安石就上過萬言書,只是當時的趙禎心灰意冷,無意變法,就把王安石的建議束之高閣,直到十五年后,神宗繼位,才起用王安石。

王寧安的出現,打亂了固有的進程,王安石提前登上了歷史的舞臺。

不管早晚,王安石都不改固執的本性。

“啟奏陛下,讓銀行去放貸,等于把巨額財源,交給了銀行,銀行獲利,又無法直接充實國庫,這是弊端之一;其二,銀行只在大城市有分行,普通的州縣,根本沒有銀行,百姓想要借貸,也找不到銀行;其三,王相公,你以為銀行向百姓放貸,本金從哪里來?”

還真別說,王安石的發問,就是比之尋常人犀利多了。

“這個……可以從銀行當中撥出一部分獲利,也可以發行債券,而且朝廷也可以撥錢,方法很多。”

王安石卻搖搖頭,“王相公,依下官看,根本不用這么麻煩!”

“王學士打算如何?”

“很簡單,地方上本來就有常平倉,以常平倉的糧米作為本金,直接貸給百姓。百姓可以歸還貨幣,也可以直接還米,簡便容易,實在是再好不過了。”

王寧安一聽,要動用常平倉,立刻就皺眉了,地方上,常平倉有多少弊端,王寧安清楚,西北遭水災的時候,常平倉作用有限,因為里面的虧空實在是太大了!

“我反對,此議絕不可行!”8)

,歡迎訪問大家讀書院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