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豪  第二百一十四章:震驚四方

類別: 歷史 | 架空歷史 | 大文豪 | 上山打老虎額   作者:上山打老虎額  書名:大文豪  更新時間:2017-09-30
 
劉夢遠顯得很是失望,他目光一掃,卻見新來的陳凱之正發著呆,不知在想著什么。

劉夢遠更不悅了,便拉長臉道:“陳凱之。”

陳凱之依舊還在出神,坐在一旁的鄭彥忙捅了捅陳凱之,陳凱之這才回過神,茫然地看著無數雙眼睛看向自己。

劉夢遠顯得更不滿意,正色道:“陳凱之,你來答。”

陳凱之汗顏,踟躕了老半天,竟是答不上來。

劉夢遠既是失望,又是覺得可笑,你第一日上老夫的課,你竟神游了,虧得你還是金陵的解元!

他拿戒尺敲了敲身前的案牘,磕磕作響:“答!”

陳凱之皺著眉頭踟躕了老半天:“先生的題目是什么?”

臥槽……

所有人都震驚地看著陳凱之。

宗師已經出了這么久的題,也有這么多人答過了,你陳凱之居然還不知道出了什么題?

陳凱之發現眾人都看著自己,知道自己游神太久了,忙解釋道:“方才學生聽了宗師對時文的剖析,受益匪淺,不自覺的,在想這時文的事……學生萬死。”

“你……”

劉夢遠可不信,覺得這家伙不但是個刺頭,居然還如此頑劣,到了現在,還想狡辯,他沉著一張臉,厲聲道:“你……你站著,今日下學之后留堂!”

陳凱之無語,卻也知道師命不可違:“是。”

劉夢遠余怒未消,雙眸瞪著陳凱之,慍色道:“這輕民賦,竟都不知道如何答,你……你真是……”

輕民賦?

這就是題嗎?

陳凱之想都不想,脫口而出:“學生可以試著來答一答。”

劉夢遠有一種想死的沖動,現在這家伙又要來答題了,還答個什么,連課都不好好聽,難道還能有什么高論?

“答什么題……”

話還沒出口,陳凱之已經率先開口說道:“學生以為,這輕民賦,根本沒有道理。”

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啊。

鄭彥嚇得臉都變了,不斷地去掐陳凱之的腿,示意陳凱之這題答錯了。

其他人也都是面面相覷。

沒有道理啊。

這輕民賦,可是無數大儒提出來的啊。

多少人認為,輕民賦方才是國家長治久安之道。

陳學弟……被先生罰留堂就留堂吧,可你竟這么答,也太喪心病狂了吧,這……這是作死啊。

先生等下一定絕對得抽你手心!

劉夢遠也是一呆,顯然陳凱之的奇談怪論,讓他木然了。

沒見過這樣的刺頭啊,你這也太猖狂了,前日整了周教導不說,現在收你進了文昌遠,你倒是好,上課神游,神游了倒也罷了,讓你留堂,你卻這樣答題,這題若是在科舉,只怕第一句就直接叛你滾蛋。

他正待要責罵。

陳凱之卻是一臉鎮定地徐徐道來:“之所以輕民賦沒有道理,在于要先明白,朝廷為何要征取賦稅。朝廷征取賦稅,在于賑災,賑災是什么?是救民。也在于練兵,練兵在于什么?在于保民。在于緝盜,緝盜又是為何呢?這是在于安民啊。何況還有修橋鋪路,推行教化,這樁樁種種,無一不是利民。”

劉夢遠呆住了。

因為他突然發現,陳凱之所說的,并不是沒有道理。

陳凱之完全不顧眾人驚愕的目光,從容淡定地接著說道。

“既然賦稅的意義,在于救民、保民、安民、利民,那么為何朝廷不能征取賦稅呢?又為何,有人因為稅賦的多寡,而爭論的面紅耳赤呢?這是好事,可是唯獨,有人害怕朝廷加賦,大抵就在于,這本該用來安民保民的稅賦,結果卻挪作了他用,不能用到實際之處,反而被層層克扣,亦或者,被挪用去當做廟堂之上,某些人的享樂之用。”

“因此,人人都希望減輕賦稅,可是學生,卻不以為然。”

“問題的根子,不在于稅賦的多寡,而實際上,卻在于賦稅是否能夠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劉夢遠身軀一震,雙眸睜大,很是吃驚地看著陳凱之。

他從未聽說過這樣的高論,可事實上,此句一出,突然給他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看著陳凱之的雙眸里滿是亮光,很期待陳凱之繼續答下去,相比于方才諸生的答案,這陳凱之的答案,不但讓人耳目一新,而且竟有一種……很奇妙的感覺,就仿佛陳凱之的話,突然讓他打開了一個新的大門。

陳凱之繼續道:“既然如此,那么朝廷不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方面下手,盡力使這賦稅用到該用的地方,卻是一味的減輕賦稅,這便是不負責任之舉,因為國家想要安定,就必須練兵,一旦災禍來臨,百姓們顛沛流離,朝廷就必須賑濟,陳舊的道路,需要修葺,百姓也需要教化,修建學堂。這些,無一不需要賦稅,減輕了賦稅,若是出現了邊患,朝廷不能盡安民之責,發生了災荒,朝廷想要賑濟,卻不可得,以至餓殍遍地,那么,這到底是愛民還是害民呢?”

“賦稅的根本,不在于征,而在于用,一味的在征取多寡上做文章,以學生淺見,不如在用上做文章,朝廷理應將心思放在用上,如何使稅賦不至損耗,如何至稅賦不至貪占,又如何使它們用在該用的地方,才能做到利國利民,若是一味減輕,那么要朝廷,要天下各州府又有什么用呢?先生,這是學生的淺見,還望先生賜教。”

劉夢遠竟是呆住了,一臉的震驚。

陳凱之引用的,乃是后世的對稅的理解。

其實很簡單,減稅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國家的職能需要發揮,一味的減稅,只會弱化國家的作用,而國家的職能一旦弱化,一旦災難來臨,或是國家受到侵略,甚至是道路的修建,農田水利設施的修筑、醫療、教育,這些,都是需要錢的。

而國家不能生錢的,錢從哪里來呢?

當然是稅,因此稅賦,幾乎是任何形式國家的根本。

正因為收稅乃是根本,那么作為國家,應當做的該是如何稅賦用在刀刃上,因此才需要審計,需要監督,需要論證,但是……卻絕非是減稅。

劉夢遠呆呆地看著陳凱之,這一次,是他恍惚出神了。

他一開始覺得,陳凱之這是‘奇談怪論’,可細細一思,竟是覺得有些恐懼,因為陳凱之的話,一丁點都沒有錯。

單憑這個回答,足以震驚四座,也足以讓人耳目一新,甚至……這還給人一種切合實際的感覺,這樣一想,竟發現果然那輕稅賦,確實有些不太實際了。

“先生?先生……”

劉夢遠老半天不吭聲,陳凱之心里苦笑,低聲喚了他幾句。

這一次輪到劉夢遠茫然地回過神來,道:“你……你說什么?”

陳凱之苦笑道:“先生,學生在問,先生以為如何?”

“啊……”劉夢遠想起來了,方才陳凱之在答題,而自己因為他的題答得太好,就和陳凱之所說的一樣,不自覺的,開始權衡起陳凱之答題的利弊,所以……

他頓時汗顏,凝視了陳凱之老半天,才繃著臉道:“這是你哪里學來的道理?”

陳凱之總不能說,這是自己上輩子學來的吧,因此他淡淡笑道:“只是學生自己瞎琢磨出來的。”

劉夢遠又懵逼了。

因為這數百年來,大陳朝的大儒們,幾乎是統一的口徑,都是以減賦為主,在天下人的心里,減賦便是愛民,這幾乎已經形成了定式,根本沒有人會往這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上頭去想。

可陳凱之一番話,真是將劉夢遠點醒了啊,他甚至相信,若是陳凱之拿這個去跟別人說,只怕許多人也會點醒。

這……才是經濟之道啊。

經濟之道的本意,就是要切合實際,這數百年來,每一個人都高呼愛民減賦,可事實上,減賦當真對萬民有好處嗎?稅賦越來越少,朝廷所能開拓運河的能力越來越低,官兵的質量越來越差,每一次賑災,都是捉襟見肘,所謂的教化,流于形式,喊得倒是兇得很,可窮苦的人,又有幾個能讀書呢?

越是減賦,結果百姓們,哪里得到過什么實際的好處?河堤不修筑,一個大水,便是數十上百萬百姓一年的收成毀于一旦,明明只是一河之隔,卻因為不曾修橋鋪路,結果兩岸的百姓,卻不得不繞了數十里的路,才能到達彼岸。

前幾年,山越叛亂,朝廷倉促平叛,可只因為庫中的錢糧不足,竟還要向富戶告借,官兵的武備松弛,一場叛亂,足足持續了一年之久,死了多少軍民百姓?

劉夢遠終于深吸一口氣,吐出了一個字:“好。”

他目光炯炯,說了一個好,表達了自己對陳凱之答題的滿意。

接著,似乎他還意猶未盡,又道:“好,好啊。”

又連說兩個好,甚至他心里認為,單憑這個論點,就足以靠一篇時文,震驚天下了。

呼……他忍不住道:“那么,又該如何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呢?”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