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軍工子弟  1412 專家找不出原因,一線技術工人早有發現

類別: 都市 | 都市生活 | 重生軍工子弟 | 葫蘆村人   作者:葫蘆村人  書名:重生軍工子弟  更新時間:2019-04-17
 
中蘇高層正在向現場雙方技術人員了解情況時,巴基斯坦方面的人在裝備部長穆巴拉跟后勤部貝托·奇馬兩位大佬的帶領下進了車間。

蘇聯人在場,巴基斯坦人一點不意外。

勁直向鄭宇成等人走過來,想要了解情況。

穆巴拉則是到謝凱旁邊,開口就問,“謝凱,故障原因現在找出來了嗎?蘇聯發動機有問題還是設計有問題?”

謝凱對巴基斯坦方面反應這么滿本來就不滿,見穆巴拉一來就問是誰的問題,更是沒好氣,懶得回答。

汪貴林擔心跟巴基斯坦鬧出矛盾,影響雙方合作。

向巴基斯坦方面介紹目前情況。

“目前尚未找出故障原因,蘇聯專家跟我們的技術人員正在進行排查……”

貝托·奇馬奇怪地問道:“之前不是都沒問題?突然出現無法查明原因的故障,是否只是意外事件?”

對巴基斯坦來說,一架戰機墜毀,即使沒調查清楚原因,也不應該讓所有戰機全面停飛。

沒有哪個國家空軍能保證戰機從來不出現任何故障。

蘇聯跟美國這樣世界最先進的國家,每年同樣會出現數量不少的戰機失事、墜毀。

巴基斯坦人覺得中國人太小題大做了。

或許這跟中國軍費少有關。

整個世界,估計也就只有中國方面,墜毀一架飛機就讓所有的停飛。

汪貴林搖頭,滿臉嚴肅,“作為軍工研發單位,必須確保解決所有被發現的故障隱患。尤其在設計新型戰機的研發、生產過程,出現任何故障,都可能影響這款戰斗機的戰斗力……如果設計有缺陷,生產過程出現質量問題不解決,不僅會對寶貴飛行員生命帶來威脅,更無法為空軍維護國防安全,守衛祖國空域提供保障……國防,高于一切!”

404所有的一切,都為國防。

中國科研單位在大多數技術上落后國際水平。

但是在研發過程以及生產過程中,對于武器裝備的質量要求到了苛刻的程度,絕不會因為技術水平落后作出任何妥協。

殲7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研發出來這么多年,因為沒有解決生產質量問題,空軍一直都不愿意裝備,寧愿用性能更落后的殲6。

貝托·奇馬帶著巴基斯坦的技術人員同樣參與到事故原因分析中。

這是巴基斯坦技術人員最好的學習機會。

調查團隊正在檢查失事墜毀的超7A戰機所有零部件生產過程的質量跟蹤文件。

每一架戰機,甚至是每一個零部件,所有技術文件都保留在132廠檔案室。

軍品生產過程,從設計圖紙到生產工藝,以及在生產過程中各道工序的工序圖,各項檢驗數據,每道工序操作人員,檢驗員等全部都記錄完整。

確保出現問題后可以把故障原因追溯出來。

而且,所有的技術資料留存時間將會長達數十年,一直到戰機退役。

七專技術協議經過404的大力推行,國內軍工生產單位所有軍品生產過程都變得可控。

一旦發現問題,最終甚至可以追查到原材料實在什么時候生產,哪個爐批號,配方比例,甚至冶煉材料時候的溫度等等……

每一架戰機各種不同原材料由哪家單位,哪一個批次生產,誰經手,都能在這些文件中查到。

就連蘇聯跟巴基斯坦,都對如此詳實的紀錄資料感到驚訝。

三方技術人員對所有資料進行詳細分析,并跟技術要求進行對比,希望從中找出故障原因。

中方生產過程中沒出現問題,就只能是蘇聯那邊了。

中方人員在出事后就對所有技術資料進行排查,并且詢問了每一個經手的人。

確實沒找出任何可能造成故障隱患。

所有資料的數據都表明墜毀的超7A完全符合技術要求,跟其他超7A沒有區別。

穆巴拉第一次真正了解到中國軍工制造的質量控制體系,也是震驚不已。

難怪404的人這樣重視這些事情。

把謝凱拉到一邊,低聲問謝凱,“這么說來,是蘇聯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故障?”

穆巴拉問謝凱,臉上表情很嚴肅。

謝凱看著他,不解他為何這樣問,沒有直接回答。

穆巴拉只能向他解釋:“空軍方面已做出決定,列裝60架超7A,作為高級教練機的同時,也作為輕型戰機用于提升部隊戰斗力。超7B的列裝數量,需要看到試飛后的具體作戰性能來確定……”

之前巴基斯坦空軍就要列裝超7A戰機,一直沒給出確切數量。

這是穆巴拉第一次明確表示將會裝備60架超7A。

超7B裝備多少,得根據超7B性能來,數量肯定會比超7A多,前提是性能夠優異,能滿足巴基斯坦空軍發展需求。

穆巴拉找謝凱單獨說這事,就為提醒謝凱,如果蘇聯發動機出了問題,巴基斯坦空軍換裝計劃會受到影響。

巴基斯坦可能會選擇引進美國發動機。

到時候成本又會增加。

謝凱很無奈。

他不知道怎么向穆巴拉解釋。

有故障,卻找不出原因,他們能如何?

也不敢保證就是蘇聯發動機的問題。

現在只是懷疑。

一幫來自蘇聯跟巴基斯坦的技術專家們,在132生產裝配現場翻著墜毀那一架超7A戰機的各種技術資料,并跟生產過程的技術資料對比。

中方人員同樣參與其中,裝配車間的生產全部暫停了下來。

車間的裝配工人們雖然放假,卻沒有離開,他們也希望知道故障在什么地方。

何況,裝配車間的人也需要展開自查,確保不是裝配問題造成故障。

不少人在旁邊遠遠圍觀著外國專家們調查。

在裝配車間休息室外,一群停下工作的裝配技術工人們看著現場忙碌的外國專家團隊,小聲地討論著,分析著他們認為的可能原因。

一位穿著工作服,扎著馬尾辮的年輕女工盯著遠處神色肅穆的謝凱,雙眼發光。

旁邊一名五十出頭的老師傅,手中端著甩掉了不少搪瓷的茶盅,看著年輕女工直搖頭,“小吳,別犯花癡了,那跟你不是一個世界的人,要不然最后受傷的還是你。”

臉上神情中帶著惋惜。

女孩一點都不臉紅,扭頭反駁老師傅吧,“師父,啥兩個世界不兩個世界的人,這可是即將邁入新世紀,推翻三座大山都幾十年了……”

林貴平看著徒弟,直搖頭。

“廠長、書記這些平時走路都望天的人,見著他都得點頭哈腰,如哈巴狗,你這......”

林貴平雖然沒直接說出來,已經向徒弟表明自己不看好。

兩人間差距太大,幾乎沒有可能。

最開始132是什么景象,林貴平親身經歷過。

吳穎很年輕,剛中專畢業進入裝配車間沒兩年。

吳穎這些孩子遇到了好年景,一進來就遇到超7A生產線投產生產,而且產量在不斷擴大。

大量的生產,讓這些年輕一代的技術工人這幾年在車間成長很快,已經達到出師獨立干活的標準。

林貴平覺得自己的絕活都讓年輕徒弟掏空了,沒啥可教的了。

對于肯認真學習的徒弟,師父自然舍不得。

吳穎看著林貴平,噘著嘴,非常不滿。

“師父,他可不是這樣的人……信不信我馬上就去找他!”

林貴平看著自己潑辣的徒弟,苦笑不已。

“找他干啥?難道約他吃飯?沒見著廠長書記都很難請動他吃飯?”

吳穎揮舞著拳頭,“我讓他請我吃飯!”

說完也不管林貴平的反應,直接向謝凱走去。

旁邊的不少人看著這瘋丫頭又要整事兒都開始端上搪瓷茶盅,搬出小板凳準備看熱鬧。

這時候,就差一把瓜子花生了。

林貴平瞪了周圍看熱鬧的技術工人,瞪了他們一眼,“都跟女人似的,八卦!外國專家在這里呢!”

其實林貴平也想看著徒弟去碰壁。

碰壁一次,死了心,也是好事。

可作為師父,外國人在這里呢,那是丟國家的臉。

林貴平快步追上吳穎,擋在她前面,一臉眼熟,“丫頭,還是算了,那事不靠譜!這么多專家都沒整明白,咱們之前給技術部反應過,也沒發現問題不是?”

“師傅,這也是檢驗咱們專業技能的機會。我進車間你就警告我,每一架戰機都是守衛祖國天空的國之利器,任何一個小失誤都會造成國家重大損失嗎?作為國防科技工作者,搞技術絕對不能迷信經驗,迷信別人的技術……這都是你說的。明明懷疑蘇聯人提供的發動機上的傳感器有問題,匯報了,檢查了,也沒損失不是?萬一就是那玩意兒呢?咱們不是為國防立功!”

“那只是懷疑啊,技術部都證明了沒問題。師父的手藝也是跟著蘇聯的達瓦里氏學的……”

林貴平心思很復雜。

他的經驗大部分是苦練來的。

最基礎的,以及一些關鍵的東西,都是當年蘇聯師父們手中學的。

那時候,他還在112廠。

在裝配過程發現,蘇聯人的發動機一些電子元件可能有問題。

這判斷讓林貴平很懷疑自己。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