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小小的插曲,并未引來任何人的注意。
丹陽公主進了椒房殿之后,等了半個時辰,顧莞寧才露了面。
丹陽公主像往常一樣,請安之后,干巴巴地站了片刻,便告了退。因宮裝多以廣袖寬袍為美,丹陽公主的右手未露出來,也無人留意。
退出椒房殿之際,丹陽公主正好遇到了相攜而來的阿嬌姐弟三人。
阿嬌姐弟三個都經過嚴格的宮廷禮儀教導,見了丹陽公主,俱都中規中矩地行了禮。
丹陽公主沖姐弟三個笑了一笑,細聲細氣地說道:“你們三個還要上課,動作可要快些。我先走一步。”
待丹陽公主走了之后,細心的阿奕忽地說了句:“小姑姑今日心情似乎不錯。往日看見我們幾個,她可很少說話。”
阿嬌不以為意地聳聳肩。
丹陽公主在宮中存在感十分稀薄,就像影子一樣。
阿奕也不再多說,姐弟三個有說有笑地進了椒房殿,請安之后陪著顧莞寧一起用早膳,然后愉快地去上書房讀書。
過了幾日,安平王妃進宮探望丹陽公主。
安平王妃不得安平王歡心,平日大多待在安平王府,每個月只初一十五進宮給閔太后顧莞寧請安。除此之外,進宮的次數少之又少。
這一次,也正逢初一。安平王妃照例先去慈寧宮,再去椒房殿,最后才到了丹陽公主這兒。
姑嫂兩個都不是什么擅長言辭的人,見了面,也只不咸不淡地說些場面話。
站在一旁伺候的宮女,共有八個。這些宮女,大多是李側太妃的人。其中有多少是椒房殿的耳目,無人敢揣度猜測。
丹陽公主輕聲說道:“二嫂,我替二哥做了一雙鞋,今日你正好進宮來,便帶給二哥。”
安平王妃忙笑道:“也好。”
丹陽公主吩咐一聲下去,很快,便有宮女捧了一個錦盒來。
丹陽公主打開錦盒,安平王妃走過來打量幾眼,連連夸贊丹陽公主針線做的好。
“我平日閑著無事,有時間做針線,做的好些也不稀奇。”丹陽公主柔細的聲音里并無自怨自艾。
站在一旁的宮女們垂手束立,目不斜視。
丹陽公主顯然沒了說話的興致,很快便住了嘴。
安平王妃接了錦盒,便起身告退。
慈寧宮。
“啟稟太后娘娘,安平王妃去了丹陽公主的寢宮,說了一會兒話。丹陽公主親手給安平王做了一雙鞋,安平王妃將這雙鞋帶出宮了。”
一個宮女低聲稟報。
閔太后聽了也未放在心上,隨意地點了點頭。
李側太妃精擅女紅,往日在太子府時,便常為閔太后做些衣物鞋襪。這些年,李側太妃每日要看顧丹陽公主,便教導丹陽公主做女紅。
丹陽公主喜靜不喜動,時常做些針線打發時間。會挑做得特別好的送到慈寧宮或椒房殿,送出宮給安平王的也是有的。
當然,每次送出宮的東西,都被人仔細查過,確定什么都未夾帶,才能被送出宮。
今日這雙鞋子,也被宮女檢查過。
椒房殿里的顧莞寧,也同樣收到了這個消息。
宮中無大事,諸如此類的小事卻不少。往日玲瓏會特意挑些要緊的消息稟報,無關緊要的小事便會掠過不提。
如今玲瓏有孕在身,接替玲瓏的是珊瑚。珊瑚性子沉默,說話行事十分細心,有條不紊地將所有消息都稟報一遍。
顧莞寧隨口問了一句:“鞋子可檢查過了?”
“是,”珊瑚恭敬地應道:“丹陽公主數日前便開始做這雙鞋子,前兩日便做好。鞋子已經被仔細地檢查過了,并未夾帶任何東西。裝鞋子的錦盒,也無夾層。”
顧莞寧嗯了一聲,未再多言。
安平王府。
安平王妃親自將錦盒放到安平王面前,小聲道:“殿下,這是丹陽公主給你做的鞋子。”
安平王略有不耐地哼了一聲:“王府里多的是手藝好的繡娘,本王又不缺衣物鞋子。以后讓她不用再做這些了。”
安平王陰晴不定,時常動怒。安平王妃對他畏懼極深,他一皺眉一冷哼,她便反射性地全身發抖。
安平王最厭惡她這副上不得臺面的樣子:“出去!”
安平王妃紅著眼眶退了出去。身邊伺候的宮女們,也跟著退了出去。
書房里,很快只剩下安平王一個人。
安平王臉上的神色悄然變了,定定地看著錦盒,目中閃出類似興奮急切的光芒。不過,他十分謹慎,哪怕只有自己一個人,也習慣性地去拴上門閂。然后,才打開錦盒。
錦盒里放著一雙精致的男鞋。
做這雙男鞋的人,顯然有一雙巧手。鞋子做得十分精美,鞋面上用黑色絲線繡了鷹的圖案。
圖案不大,乍看之下,也并不明顯。細細一看,便會驚嘆繡工之精湛。
安平王的目光亮得驚人,拿起右鞋,看著那只小小的黑黝黝的鷹眼,然后無聲地笑了起來。
他就知道,丹陽公主果然有派上用場的一天!
宮中戒備森嚴,顧莞寧對他們兄妹又百般提防,不論是他還是丹陽公主,身邊都有諸多耳目。他們的一舉一動,根本瞞不過顧莞寧。想傳遞消息,也十分困難。
不過,世事無絕對。盯得再緊,盤查得再嚴,總會有機可乘。
便如遠在邊關的蕭睿,不知動用了多少人力,竟命人將一封密信送到了他的手中。信上只有寥寥數語。
蕭啟,用盡一切辦法,取到蕭詡的一根頭發。
其余諸事,無需你操心。
事成之后,皇位是你的。我只要蕭詡夫妻的性命。
他恨蕭詡,也恨顧莞寧。可他很清楚,自己已如階下囚,憑著一個人之力,為親娘報仇再奪取皇位無異于癡人說夢。
便連茍活于世,也得卑躬屈膝,忍辱偷生。
堆積深藏了十余年的仇恨,早已滲透進了他的身體血液。極度憎恨和瘋狂的嫉妒,日夜啃噬著他的胸膛。
哪怕明知蕭睿是在利用他,他也不愿放過這唯一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