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尚回到京城時,京城下起了今冬的第一場雪。
雪不大,但卻飄飄灑灑下了一天一夜。早上推開窗子,雪已經停了,院子里一片潔白,元姐兒看著好看,葉氏便不讓粗使丫鬟掃雪,讓水伯備了馬車,她帶上元姐兒出去賞雪。
“賞雪回來,祖母教你畫雪景。”葉氏說道。
元姐兒眨巴著眼睛:“為什么不能邊看邊畫呢?”
葉氏撫掌大笑,直說好提議,讓鴻雁備了做畫的用具,又讓綺紅把那件新縫的猩猩紅斗篷給元姐兒穿上。
元姐兒道:“娘說二祖父的孝期剛過,不讓穿大紅衣裳。”
葉氏道:“你又不是秦牧的孫女,不用給他守長孝,孝期過了就是過了,這里又不是九芝胡同。”
元姐兒嗯了一聲,開心地換上新斗篷,跟著葉氏出了門。剛剛走出大門,就看到迎面走來一個少年,穿著藏藍的棉袍子,手里抱著只瓦罐。
元姐兒微微點頭,叫了聲“錢哥哥”。
葉氏一怔,立刻反應過來,這少年應該就是錢萬的孫兒錢鴻博吧。
錢鴻博也看到了葉氏和元姐兒,他沒見過葉氏,但是跟在葉氏身邊的鴻雁是見過的,每天都是鴻雁送元姐兒到錢萬這里上課,他偶爾回來,見過兩回。
他并不知道葉氏的身份,只知道這位是秦家的故交長輩,元姐兒跟在她身邊學習琴棋書畫,想來也是秦家給女兒請的女夫子吧。
他給葉氏見禮,又和元姐兒說話,元姐兒好奇地看著他手里的瓦罐,問道:“這里是什么?”
錢鴻博道:“這里裝的是雪,用來煮茶用的,”
葉氏見他禮數周全,落落大方,便多了幾分好感,問道:“想不到錢老還懂茶,這初雪是在樹枝上采的吧,大雪天的,難為你了。”
錢鴻博臉上微紅,不好意思地說:“祖父對這些沒有講究,這雪是給先生的。”
葉氏笑了,她就說吧,錢萬哪有這些雅好。
元姐兒道:“初雪要采梅枝上的才好,我家有梅樹,你到我家去采吧。”
葉氏知道元姐兒說的是梅花里老宅的梅樹,以前每年下了第一場雪,她都會打發丫鬟到梅花里采初雪。
既然是秦家的地方,她也就不多說了。
錢鴻博推辭道:“不用麻煩秦姑娘了,只要是枝頭的初雪就好,邱先生倒不講究。”
元姐兒一本正經地點點頭,對錢鴻博道:“你教我做木牛流馬,我就讓人采初雪給你,晚了就沒有了,等我畫完雪景回來,你告訴我要不要。”
錢鴻博呆住,原來她們家的雪不是白給的。
因為甘泉的原因,錢萬不但把與甘泉合作的木牛流馬給砸了,自己也再不做了,當然也不會教給元姐兒。元姐兒是從羅錦言那里知道錢萬做過木牛流馬,便上了心。
去郊外的路上,葉氏對元姐兒道:“做人不能這樣,錢鴻博是錢老的孫兒,這不是外人,你給他點雪沫子那是應該的,哪能提條件?”
元姐兒不說話,撩開車簾一角看外面。
葉氏以為她生氣了,正想哄哄她,元姐兒卻忽然轉過身來,一臉嚴肅:“不是提條件,是各取所需。”
葉氏哭笑不得,卻又發現無法反駁,各取所需這個詞還是她教的。
祖孫倆一起畫了一幅雪景,直到兩個時辰后才回到甜井胡同,元姐兒的小手揣在暖烘烘的狐皮焐子里,臉蛋白里透紅,水靈靈的,她興致勃勃地對葉氏說:“哥哥說下雪天打獵最有趣了。”
葉氏莞爾,小丫頭是想去騎馬了吧,前陣子她帶著元姐兒出城遛馬,元姐兒很高興。
她摸摸小孫女凍得紅撲撲的小臉蛋,笑著說道:“葉祖母對這附近不熟,還要問問你父親,看看哪里有野物。”
秦玨讓她們單獨出去才怪。
元姐兒使勁點頭,笑容如冬日暖陽般燦爛。
她們的馬車剛剛停到門口,就看到錢鴻博步履匆匆地走過來,葉氏可不想跟著孫女一起胡鬧,她沖著錢鴻博笑了笑,便進了大門。
元姐兒氣定神閑地站在離大門一丈開外的地方,抿著小嘴,等著錢鴻博開口。
錢鴻博從懷里掏出一卷紙,遞到元姐兒面前:“這是木牛流馬的做法,這是我照著以前祖父教我的寫出來的,和古書上的記載不太一樣,祖父說你有一雙舉世無雙的巧手,你照做應該能做出來,這不是我教你的,是你自己學來的。”
最后這一句才是重點,祖父不想提的東西,我是不會教給你的,你想自學,那就自己學吧。
元姐兒展開那幾張紙,見上面不但有字,還有圖畫,最后一張字跡未干,顯然這是他臨時現寫的。
元姐兒沖著錢鴻博曲膝行禮,卻沒提一個謝字,你說了不教我,我當然也不謝你了。
她道:“你今天都在嗎?”
錢鴻博道:“邱先生放了我一天假,我今天都在的。”
元姐兒沒有再說話,轉身跑進了院子。她一進院子,便就打發綺紅去梅花里采初雪,又悄悄地道:“你多采一些,葉祖母也喜歡。”
綺紅沒聽說葉氏喜歡用雪水煮茶,問道:“大姑娘怎么知道的?”
元姐兒嘻嘻地笑,笑出兩個小小的梨渦兒。
葉氏是不用秦家東西的,可小孫女讓人給她采來的初雪,她卻無法拒絕,如果說不要,那多傷孩子的心啊。
下午,元姐兒去錢萬處上課時,給錢鴻博帶了三罐子初雪和一匣子梅蕊。
錢萬的院子打掃得干干凈凈,院子一角堆了一個大雪人,憨態可掬,懷里還抱著一把鏟雪的鐵鍬,而且這個雪人,五官清晰分明,竟像是雕刻出來的一般。
元姐兒的眼睛亮了起來,她圍著雪人左看右看也看不夠,鴻雁也很驚訝:“雪人見得多了,可奴婢還是頭回看到這么精致的雪人。”
元姐兒笑道:“還差一個湯圓,湯圓也是白的。”
“元姐兒,你想吃湯圓了?那個誰誰誰,讓灶上煮碗湯圓端過來,不,煮三碗。”錢萬走出來,沒頭沒腦地接過話茬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