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
“來了,從現在開始,沒有我的命令,誰也不許靠近!”
李嗣業突然道。
“大人……”
“違令者,斬!”
李嗣業右手一劈,右手的烏茲鋼巨劍出一道劍氣,轟隆一聲劈在地上,土石激飛,塵煙滾滾,在地上留下一條深深的劍痕。剎那間,眾人噤若寒蟬,一個個下意識的往后退去。
“是,大人。”
不知誰低聲道。
李嗣業從來不會刻意去擺架子,但是他如果認真起來,那就意味著這件事情一定很很重。這個時候,沒有人敢招惹他。
“公子,這就是你對我說過的戰爭的關鍵嗎?”
李嗣業心中暗暗道。
到這個時候,他已經明白王沖為什么給他留下這個箱子里。羊瘟很少在草原上生,但是一生就是一場災難。和中原人不一樣,草原上的人根本不懂那么多的醫術、醫方,羊瘟死了,也不像中原人一樣,知道把羊尸掩埋。
再加上草原上的人成群的放牧,牛羊數量都是幾萬頭,幾十萬頭,幾百萬頭,甚至更多。所以一旦生羊瘟都是大規模,大范圍的災難。
對于草原上的人來說,這絕對是談虎色變的事情。
只是草原歷來和中原敵對,再加上牛羊逐水而食,吃完一塊地方,就換另外一個地方,流動性特別大,所以羊瘟這種事情在草原上歷來很少生。很多牧民甚至都不知道羊瘟是什么。這也使得草原游牧民族可以為人所趁。
王沖準備的這個東西,意義已經不言自明了。
如果是以前,李嗣業一定極力反對。但是現在,西南安護府十八萬精銳潰敗,李正己六萬援軍中伏被剿,大唐西南門戶已開,近百萬黎民百姓無所庇護,完全曝露出蒙舍詔和烏斯藏的聯軍之下,這種時候,如果還婦人之仁,愛惜羽毛,那就是迂腐了。
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
“……只是,這樣真的有用嗎?”
李嗣業心中暗暗嘆道。
就算明白了這些東西的用途,李嗣業也還是沒有明白王沖這么安排的用意。這些羊瘟能不能造成傷害,能造成多大的傷害,那都是未來的事,但是西南大軍的危機卻是近在眼前的事。而且,即便他完成了任務,烏斯藏的大軍也不會有絲毫的損失。
——這樣做,真的有用嗎?
“來了,給我拿一袋糧食過來!”
李嗣業深吸了一口氣,突然道。
“是,大人。”
很快便有一名士兵取了一袋隨軍的黃豆和糧食過來。李嗣業沒有讓任何人參與,親自動手,將這一袋黃豆和豌豆和口糧混入了其中。
“嗡!”
做完這一切,李嗣業突然手腕一抖,出一股罡氣,啪噠一聲,把箱子蓋上,然后抬起頭來,望向了遠方。
從這里看去,遠遠的可以看到茂密的草叢上游蕩著一群群的牛羊,如同云朵一般,茫茫的,到處都是。如果仔細看去,還能看到羊群中的牧羊人,他們胯下青稞馬,體格高大,站在羊群中,即便隔了很遠的距離也極其的醒目。
能騎著這種馬放牧的,也只有烏斯藏的牧羊人了。
“兩軍交戰,即然你們敢資助軍隊,那就是我們的敵人,一切就怪不得我了!”
李嗣業看著遠處的牧羊人,眼中閃過一道道的寒光。
“全軍聽令,所有烏斯藏人,一個都不要放過!”
李嗣業氣息內斂,全身的氣息驟然之間變得冰冷無比。
“是,大人!”
隨著一聲令下,大軍轟然應是,下一刻,一千多名精騎由緩而快,卷起道道煙塵,往遠處直撲而去。
“啊!——”
“是唐人!”
“快走!”
一陣陣的尖叫從遠處傳來,赤勒川的牧羊人一片慌亂,許多人牧驅趕的羊群試圖往遠處逃去,嗯,已經遲了。此時此刻,兩國交戰,李嗣業又怎么可能讓他們有機會逃走?
“轟隆隆!”
馬蹄聲更急了!
隨著踹急的馬蹄聲,誰也不知道,在烏斯藏大軍的后方,另一場“戰爭”已經打響了。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是行軍打仗亙古不變的道理,即使兵書戰策上也是如此記載。不過,這僅僅是中原的兵書戰策,對于烏斯藏人,包括草原上的其他民族來說,這從來都不是問題。
王沖曾經研究過,烏斯藏人的后勤方式和中原人完全不同。
中原人一場大規模的戰爭需要準備二到三年的時間,而且這么長時間的儲備,還僅僅只能堅持幾個月的時間。一旦過三四個月,戰爭就沒有辦法打下去。在大唐立國之初,太宗皇帝在位的時候,大唐盛極一時,卻在對付高句麗帝國的戰爭中,因為高句麗人堅壁清野,大唐后勤跟不上,在戰爭堅持四個月之后,因為糧食短缺,不得不班失回朝,無疾而終,結束了這場興師動眾,耗費了大量國力的戰爭。
然而就是這四個月的時間,已經是中原王朝戰爭史上最長的一場戰斗了。而為此,大唐甚至提前儲備了三年多的糧食!
對于中原王朝來說,這樣的戰爭并不是可以輕易展開的。
但是烏斯藏人和突厥人就不一樣,他們想要進行一場戰爭,隨時可以千里機動,而不用擔心后勤跟不跟得上的問題。如果像大唐這樣,要受到這么大的制約,提前這么多年準備,那草原上的民族早就沒有什么戰斗力了,更加不可能成為大唐邊患。
歸根結底,烏斯藏人和突厥人并不是沒有糧食問題,而是他們的飲食習慣和中原人完全不同。
草原上的民族以肉食為主,餐餐吃肉,一點問題都沒有。但是對于中土神洲的人來說,如果天天吃肉,頓頓吃肉,沒有其他的主糧,剛開始肯定會非常興奮,大吃大喝,但是三四天之后,就會馬上膩味,一個月之后,大軍就會沒有戰斗力可言。
中原人的主糧是稻米,栗,黍,高梁等等,在習性上天然就不一樣。而這些糧食的儲存、運輸,種植,包括烹食都相當麻煩,耗時耗力。更別提,中原人飲食還講究葷素搭配,烹、煮、蒸、炸,灼各種做法。
只有米,沒有肉,肚子里面沒有味道,戰斗起來也會軟綿綿的。
所以中原人戰斗,大戰前必定有大興灶火,大餐一頓的習慣。有句話叫做,吃飽了才有力氣!
中原大地,百姓習慣如此,不管是軍神,還是兵圣,又或者上古兵道祖師,對于這種情況一點辦法都沒有,只能順應水勢,所以兵書上才說“兵馬未動,糧食先行”,本性如此,如何能改?
但是草原民族不同,飲食習慣遠沒有那么復雜,煮熟了就行,甚至生的也無所謂。
而大軍出動,牧羊人隨后而行,軍隊在前方成為牧羊人的堅實后盾,而牧羊人在后方趕著成群的牛羊,為大軍提供口糧。牛羊逐草而食,不需要耕種,不需要犁鑰,不需要大量的水分,不需要數月才能成熟。
更重要的是,牛羊永遠都不會霉,也不用擔心食物的儲藏問題。
軍隊機動到了哪里,牛羊就趕到哪里。永遠不存在說不新鮮,或者潮濕,霉變的問題。只要有草,大軍就永遠不缺少糧草。
而且,草原民族的軍隊就是從牧羊人過來的。
他們現在是后勤官,牧羊人,他日就是軍隊。由于牛羊太多了,草原民族甚至還可以將牛羊屠宰了,做成肉干,抹上鹽巴就行。
不管是頂尖的強者,還是普通的牧民,全都如此!
這個世界上,真正能影響他們的,也僅僅是極端天氣中的寒冬,冰霜而已!
王沖曾經仔細思考,在戰爭的各種選項中,只有后勤恰恰是草原民族最不需要擔心。突厥人如此,烏斯藏人也是如此。
在后勤方面,農耕民族和游牧民族天然就是不對等的!
所以游牧民族沒有中原王朝那樣的武器裝備,也沒有那么多的人口,也沒有那么燦爛的文化,不懂什么兵書戰策,但是一樣可以成為歷朝歷代中原王朝的心腹之患。在中原王朝的史書上,永遠記載的都是這樣的內容:
某某年,突厥人,或者寇邊;或者某某年,烏斯藏人劫掠寇邊,得利而去;要不然,就是某某年,營洲,幽洲,某地遭到賊人寇邊!
這樣的記載記錄在史書上比比皆是,而且永遠都記載不完。
但是草原游牧民族的這一點也絕不是不可以利用。
如果能夠繞過前方的大軍,繞到后方的牧民之中,殺光他們的羊群就能他們受到重創。在正常情況下,這一點絕不可能做到。烏斯藏人也絕不會給大唐這種機會。但是現在,烏斯藏人全部被吸引到了獅子城。
李正己已經被消滅,關隘又有三處烏斯藏的大軍守護。
對于烏斯藏人來說,大軍后方已經是固若金湯,根本沒有什么可以威脅到他們。這也就給了王沖最好的機會。
而這些“瘟死的羊”,就是王沖為烏斯藏人準備的最好的禮物。
烏斯藏人的羊群實在是太多了,和中原人不一樣,從來沒有人說什么幾頭羊,或者十幾頭,幾十頭羊。游牧民族放羊從來都是幾百頭,上千頭,數萬頭,十數萬頭,甚至數百萬頭,這是中原農耕民族難以想像的。
而且,游牧民族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以部落為單位。放羊的時候,時候自然也是以部落為單位。
因此,從來不存在什么一個人養了幾頭羊的說法。都是一個部落養了多少羊。
而這個數字從來都是極為龐大的。
當數量大到一定程度,偷襲已經變得沒有用了。牧羊人甚至可以什么都不管,放下羊群由他們殺。幾十萬頭的羊群站在那里不動,就算從天亮殺到天黑都殺不完。而等到李嗣業他們離開了,牧民們又可以隨時回來。
到時候,把被殺的牛羊做成肉干就行了。
——這樣的突襲就完全失去了意義!
要對付烏斯藏人,襲擊他們后方放牧的羊群,靠普通方法是沒有用的。所以必須得劍走偏鋒。
而這些瘟死的羊,就是王沖為他們準備的禮物。
當一只羊中瘟,就會迅的傳染整個羊群。從一個部落傳染到所有的部位,更重要的是,草原民族根本不懂怎么處理羊瘟,也沒有掩埋的習慣。這就意味著,獨立的一件事情,最后能夠輕易的演變成一場巨大的災難!
對付敵人,不能只浮于表面,一定要讓他痛徹骨髓,痛到骨子里!這樣他們才會學到教訓。
戰爭不只是兵力的對拼,也不只是拳拳到肉,刀對劍的火拼,更是謀略的戰爭!
這一刻,除了王沖之外,就連李嗣業自己都不知道,如果他的計劃成功,等待烏斯藏人的將是一場持續幾年,甚至十幾年的巨大的災難!
沒有了龐大的羊群,高原上將會生一場可以預期的龐。而這場饑荒將會消耗烏斯藏人幾十年積累的國力,使得他們的野心化為烏有!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和微博,搜索皇甫奇即可,里面有很多沒有的內容8)
,歡迎訪問大家讀書院